■李伟
县级剧团的现状与发展
■李伟
作为代表地域文化特色的县级专业剧团在农村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们扎根于乡土,接轨于时代,占领着农村舞台。就目前文化大环境下县级剧团的现状与发展我想谈点个人的看法。
谈起剧团的现状我的感受:一是激动,二是寒心。
之所以激动,是因为县级剧团的演出有两大特点:一是所选剧目主题思想积极;二是演出唱、念、做、打俱佳,备受观众欢迎。如我团演出的大型现代戏《双拥情》,已被中央电视台录制向全国播放。它反映了在新时期内如何开展好“双拥”工作,共建军民关系,同创致富之路的典范,被广大观众所称道。
现代戏《黑牛打工》它以当今社会颇为关注的城市弱势群体农民工生活为题材,生动地反映了党和政府对农民工的关心和爱护。难怪观众感叹:“有政府的关心支持,往后出外打工就踏实多了。”现代戏《刘之章》为农民观众塑造了可亲、可敬、可歌、可泣的当地基层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形象,博得了很多村民的连连称赞:“有这样的好支书,还愁过不上富日子。”《香魂女》反映缓解了农村婆媳关系。《清风亭》感动了那些农村的不孝子孙……,显而易见,剧团的演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改变着农村群众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间接或直接地帮助农民消除愚昧、崇尚科学。同时也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力流汗、推波助澜。这都说明县级剧团是传播“先进文化”最有力的生力军。
之所以寒心,是因为县级剧团奉献太多,而待遇太差。大家都知道,县级剧团为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常年活跃在基层,付出了让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就我团现状而言,我们每年演出场次在一百五十余场以上。而人均工资却在四百到五百之间,除去每月上交劳动保险金,每人每月只能领取几十元的工资。即便是这样,我们无论盛夏酷暑,还是三九严冬,都照样活跃在农村,一丝不苟地为农民群众演出。说实话,县级剧团的生存现状,真的不容乐观,实在令人担忧。
“激动”、“寒心”之余,渴望政府职能部门尽快出台“政策”,催生、激活县级剧团,使其重获生机活力。
置身困境中的县级剧团,欲要走出困境,先得弄清产生困境的原因。我认为县级剧团的生存困境,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而许多看似属于外部原因,细追究起来。无不与“内部原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优秀人才的严重流失,现有人才的青黄不接。这是直接影响县级剧团的艺术水平和演出质量提高的问题之一。它严重制约着县级剧团的生存和发展。多数县级剧团都是多年无力招收学员,血液断流,演出艰难。有些好的人才、主演因剧团现有的困境,跳出了本行业,有的奔波与农村的红、白喜事之间,只有现存人员支撑着局面,坚守着这片阵地。大家都清楚,一个好的演员在舞台上的黄金时间是在18-40周岁左右。而戏曲培养人才的时间又长,起码要5年以上的时间。相貌、嗓音、身材等条件要求高,还得具有艺术天赋。更何况戏曲艺术这种职业又苦又累。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哪个家长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遭罪,再加上剧团现存状况,更加突出了剧团现有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
第二.县级剧团自身存在的问题还有,一是舞台设备陈旧,没钱难以维修。二是服装破烂不堪,早该添置更换。三是穷于应付演出,质量难以保全,等等这些问题都待急需解决。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新时期的人民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对戏曲艺术之美的要求在自然上升。广大人民的衣着打扮、生活用品都在不时的增添着形式之美,更何况我们艺术呢?事实证明,对其反思,有利于事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今天的戏曲艺术,已经进入了新的文化环境,而就在这种新的文化环境下,县级剧团要针对“人才流失”的现象,政府部门就应尽快制定“以人为本”的用人机制。
所谓“以人为本”的用人机制,就是“以保障待遇留住人,以提高待遇用好人,以提升地位激励人”。在“留住人,用好人”上,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县级剧团的财力投入,切实保障和提高从业人员的生活福利待遇。在“以提升地位激励人”上,我呼吁组织人事部门能否对那些常年奔波于山野乡村为农民兄弟送去精神食粮、德才兼备的人才,给他们相应的政治待遇,真正体现党和政府对艺术工作者的爱护与重视。
在剧团发展上,一要加强管理机制的健全与实施。要精简队伍,减少冗员,提高艺术骨干的积极性。
二要引进人才,血液畅通。剧团不引进人才,就像死水一潭,怎么会有发展。
三要制定目标,建立奖惩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剧团始终处于一个积极紧张的状态之中,才能调动创作的积极性。
四要加大投入,适应市场竞争。一个堂堂政府管辖的县级剧团,其物资装备竟不如私营个体,怎能参与市场竞争。
戏曲艺术向何处去,还要政府做决断。戏曲艺术在建设和谐社会,振奋民族精神、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上,党和政府、文艺工作者同样任重而道远。
总而言之,目前的县级剧团是特殊时代文化领域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但它又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最忠实的践行者,是农民兄弟不可缺少的文化需求。诚望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给予特殊的保护、特殊的关爱。我们相信,英明正确的“政策”,必将会使步履蹒跚中的县级剧团尽快走出困境,迎来新的发展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