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烨 刘礼国 党会侠
(凯里学院体育学院 贵州凯里 556000)
新课程标准下黔东南中小学体育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调查分析
徐烨 刘礼国 党会侠
(凯里学院体育学院 贵州凯里 55600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管理学视角对黔东南中小学体育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认为:黔东南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不强,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新课程;黔东南;中小学体育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调查;分析
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旨在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随着这次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课程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它“可能成为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重大热点问题之一”。[1]同时校本课程开发是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教育“人本”思想的体现,以学生的需求为前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教育部于2001年试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该标准只提供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水平目标,不限制教师教授的课程内容,只要求完成以上三级目标。课程内容组织和构建的权利已经下放到体育教师和学校,这实质上就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权利的下放使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不再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体育教师是主要的参与者,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者。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课程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2]所以,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必然产物,新课程标准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体育教师,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是完成新课程标准的三级目标,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并非是一门体育课程,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管理过程。
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目的是构建能促进人的健康发展、适应科学和社会进步的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管理理念。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理念,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自上而下的、高度集中的制度化课程管理;其二是在三级管理体制下,分级发挥国家、地方、学校管理职能,并充分发挥学校主体作用的和谐化课程管理。校本课程作为一种课程管理理念,当然应当属于第二类。[3]所以,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校本课程实际上是一种课程改革的理念。
我国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结构按照传统标准通常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能力,教育能力,运动能力,各种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指导能力,科研能力,其他。[4]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到底属于哪种能力呢?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达成三级目标,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管理过程,那么作为实现这个管理过程的主体体育教师,管理能力应该是首当其中。
尽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形式多种多样,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创编等等。此外,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实践当中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不同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例如需求主导模式、条件主导模式以及目标主导模式。但是,不论活动方式有何不同,开发模式有何差异,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一般来说都会遵循相对固定的操作流程,即组织建立→现状分析→目标拟定→方案编制→解释与实施→评价与修订。[5]要使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个操作流程顺利进行,体育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既是参与者也是管理者。管理者(体育教师)要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评价等方式实现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利用,以发挥资源的作用,实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3.1 黔东南体育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外部动因。
3.1.1 学校领导支持不够。领导行为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地位、职务、作用不同,就形成了群体中不同的角色。其中领导者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他对群体中其他角色的行为发生很大的影响。在对影响校本体育课程开发人的因素的调查中发现,学校行政人员和校长是影响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首要因素。学校行政人员和校长的参与、政策支持程度是影响体育教师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黔东南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调查显示,72%的学校行政人员和校长不很支持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得不到领导的支持,就难以发挥体育教师的课程开发的能动性,致使校本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举步维艰。于是出现只有榕江民族中学,黎平尚重中学等几所学校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开展得有声有色,大部分中小学还在观望之中的现状。
3.1.2 学校体育设施不完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校体育设施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物质保障。据调查黔东南中小学在体育经费投入上 64%的学校存在不足,中小学体育设施能基本满足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需求只占 26.9%,不能满足需求的高达46.4%。尽管体育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当中也可以对体育器材进行开发,但开发的体育器材远远不能满足校本课程开发,再说体育器材开发的过程也需要经费的支撑,如器材零配件的购置、体育教师的辛劳费等。学校体育设施不完善是制约黔东南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
3.1.3 体育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不够。高校体育专业对学生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几乎是零,也就说,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上岗之间几乎不具备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体育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是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的,所以,正确选择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养途径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表 1 黔东南中小学对体育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途径调查(%)
表1显示,黔东南中小学对体育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是,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培训和定期进行课改教研活动,但大多数体育教师难得到高级别高质量的培训,55.56%的体育教师只能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70.07%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该校定期进行课改教研活动,但效果不佳。层次较低,形式主义的培训对黔东南中小学对体育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升效果甚微。
3.2 黔东南体育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内部动因。
3.2.1 黔东南体育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自我评价。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自我评价是指体育教师对影响其工作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认识。自我评价对于体育教师和学校来说都很重要。真实的自我评价可以帮助体育教师认识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学校和国家多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还可以帮助体育教师认识自身不足,继续学习。
表 2 黔东南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自我评价(%)
表2显示,73.57%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出有信心和较有信心,50%的体育教师认为有困难,42.31%的体育教师认为困难大但能克服,57.69%的体育教师认识到自己掌握的知识只能勉强适应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这说明黔东南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困难和对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校本课程开发之间的矛盾认识清楚。
3.2.2 黔东南中小学体育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动机。体育校本课程开是一个管理过程,那么不得不提管理动机,管理动机是成功管理的前提。体育教师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愈强烈,行动的积极性就越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激励体育教师采取行动。
表3 黔东南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动机(%)
表3显示,75%的黔东南中小学体育教师愿意主动尝试校本课程开发,62.96%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程度是很高和较高的。这说明黔东南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动机是积极的,主观意识是良好的,深知尝试的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也是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高的过程。25%%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认识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满足本校学生的体育需求,57.14%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使学校办出体育特色。这也正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初衷及根本。
3.2.3 黔东南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认知。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即对作用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对某一事物认知度高,常常决定了其行为意识。从表4看出黔东南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赞成度高,对中学体育教师具有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的看法正确,对中学加强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必要性认识充分,但对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了解程度不够,有51.72%的体育教师还停留在一般层面上,这往往导致课程开发者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例如,黔东南地区我国西南边陲,经济欠发达,学校体育设施相对落后,但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几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突出办学特色。但在调查中有只有26.56%的体育教师愿意对本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忽视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本地性和民族性。
表4 黔东南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认知(%)
?
4.1 加强黔东南中小学体育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目前,校本课程开发培训是提高黔东南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各级各类的体育校本开发专题培训,校本课程开发的专家指导,大大减少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加大了新课程标准与黔东南体育学校本课程开发目标取向一致性,扭转目前黔东南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取向旨在各级各类民运会为黔东南地方夺得好的运动名次,忽视了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真正的目标取向是切实发挥体育的教育作用,牢牢树立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观念,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由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向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转变,改变多数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状况,让全体学生从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受益,促进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相衔接。
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认为,教师专业化问题是制约新课程改革的三大因素之一。新的课程改革需要新观念的教师,需要专业化的教师,这种教师既是课程开发实施者又是课程开发的管理者,需要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以便更好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2 提高黔东南中小学体育教师校本课程决策能力。
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项目的选择就是一个决策过程。新课程标准在内容选择上给出了很大的灵活性,各地、各校在选择体育课程内容时有了自主性,但如何选择、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又成了新的课题。因此,体育教师是否具备有策略性的选择适合课程内容的能力就成了关键。体育教师在此基础之上,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选择切合本地、本校特点,适合学生学习,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教材内容,继而达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体育教师校本课程决策能力往往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关键。黔东南中小学体育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决策能力要在平时的学习和实践之中不断提升。
4.3 取得行政领导的支持,加强中小学体育硬件设施。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课程改革行动,缺乏组织保证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只能一拥而起,一哄而散。学校行政人员和校长的支持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组织保障,可从国家整体政策上为校本课程开发和体育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条件。目前,黔东南中小学体育硬件设施远不能适应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体育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满腔热情有抛洒之地。
[1]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顾渊彦等.“校本课程”的真正含意[J].中国学校体育,2009(10).
[4]叶东海等.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文献综述[J].科技信息,2009(4).
[5]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与操作流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6).
By literature,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P.E. teachers’ ability to develop school-based curriculum from th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in southeast Guizhou. It concluded that it is not strong for P.E. teachers to develop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ue to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reasons. Finally,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new curriculum; southeast guizhou; school teacher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 investigation; analysis
课题基金:凯里学院规划课题资助项目“新课程标准下黔东南中学体育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研究”(S0911)
徐烨(1971-),女,湖北红安人,硕士,凯里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201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