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中敏,郑惊涛,王平义,刘怀汉,韩 婷
(1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重庆400074;2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1)
长江中游浅滩众多,碍航问题复杂,成为制约航运发展的“瓶颈”,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将引起中游浅滩航道条件新的变化,部分浅滩航道条件还将进一步恶化[1]。长江中游典型弯道段浅滩成因及演变机理问题的研究,是长江航道治理关键技术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2-7],为长江航道的治理提供了思路。笔者拟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着重研究长江中游典型弯道段浅滩成因及演变机理,在通过大量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在弄清弯道段浅滩成因及演变的一般规律后,选择窑监河段为依托工程进行水槽概化模型试验,对边滩对弯曲分汊河段河床演变影响研究,包括河段深泓线的变化、横断面形态的变化、主流线的变化以及江心洲的稳定性分析等。研究成果将为长江中下游航道系统的整治工程提供参考,能够为解决弯曲分汊河段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将丰富航道整治学科的内容。
长江中游河段边滩一般尺度均较大,从滩头到滩尾的距离(航行基面)变幅较大,少则数km,多则十几km,滩顶宽度和左右两侧的坡度变幅也较大,试验需模拟的原型河道长度也较大,水槽概化模型难以按比尺相似模拟。由于本试验主要研究主支汊道和滩头、滩尾周边水流与河床泥沙运动特征,所以对于滩型只能作概化模拟,本次试验平面上主要考虑形态相似。
根据概化水槽模型试验场地,最大河宽可取4m,故模型江心洲最宽取为2.4m。对于河道整治建筑物,因需研究局部冲刷问题,模型断面形态则按1∶60正态缩小。流速比尺为:λv=7.75 。
悬沙中床沙质部分及沙质推移质泥沙(d=0.1~1.0 mm)比尺的确定根据实测资料,本河段的沙质推移质的粒经如下:d5=0.09 mm,d50=0.18 mm,d95=0.25 mm。
由于这种推移质细沙有时处于悬移质状态,形成悬移质泥沙的床沙质部分,有时则处于推移状态。因此,这部分泥沙既要满足推移质运动相似,同时还要满足悬移质运动的悬浮相似。由于本试验为清水冲刷概化模型试验,模型最重要的是应该满足起动流速相似条件。经过泥沙起动试验,最终确定模型沙选用天然沙,d50=0.15 mm。
模型河底坡降取0.1‰。进出口顺直段横断面取矩形,长度按照弯道动力学要求取进出口宽度的3~5倍设计,以保证进口顺直段水流呈均匀流状态,水流出弯后环流充分衰减。弯曲分汊段江心洲按梯形概化,两岸概化为垂直边壁。概化模型进出口顺直段横断面按1m等间距布置,弯曲段按16°分割,在弯顶附近适当加密,且在乌龟洲洲头、弯顶和洲尾布置控制横断面。本试验考虑到窑监河段的发展演变过程,主要研究右汊为主汊,有边滩和无边滩2种情况,2种洲滩型式的模型平面布置图如图1,其中分流区的代表断面为6#,分汊区的代表断面为11#,汇流区的代表断面为16#。
图1 模型示意Fig.1 Model sketch map
试验控制流量和水深同定床试验条件,具体工况表如表1。模型河床、乌龟洲、洋沟子边滩和新河口边滩按与原型相似进行铺沙和塑造,然后开展清水冲刷试验,观测河床及乌龟洲演变情况。
表1 模型试验工况Tab.1 Model experiment conditions
图2给出了流量一定时有无边滩深泓纵剖面河床高程对比关系。由图2可知,在各种工况下,有边滩和无边滩时的冲淤规律没有大的改变,有边滩时平均河床高程比无边滩时略低。
图2 流量一定时有无边滩深泓纵剖面河床高程Fig.2 Riverbed elevation diagram of thalweg profile with and without point bar when the flow is fixed
为了研究随着流量和水深的变化,河道横断面的变化情况,选择分流区、分汊区和汇流区有代表性的断面进行分析。
2.2.1 分流区
在分流区选择有代表性的6#断面来具体分析边滩对河床横断面的影响,如图3。图3中给出了各种工况下,右汊为主时有无边滩分流区横断面对比情况。通过对3组工况有无边滩情况的对比,不难得出:所有工况在有边滩时,由于受到进口左岸边滩的影响,水流较无边滩时偏向右岸,断面的最底点也相应偏向右岸。
图3 流量一定时有无边滩分流区6#横断面对比Fig.3 Comparison diagram of the sixth horizontal section indiversion area with and without point bar when the flow is fixed
2.2.2 分汊区
在分汊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弯顶断面(11#)来具体分析边滩对河床横断面的影响,如图4。图4中给出了各种工况下,右汊为主时有无边滩分汊区横断面变化情况。通过对3组工况有无边滩情况的对比,不难得出:所有工况在有边滩时,由于受到右岸边滩的影响,水流较无边滩时偏向左岸,江心洲右沿冲刷幅度较无边滩时大,断面的整体形态也相应偏向左岸。
图4 流量一定时有无边滩分汊区11#横断面对比Fig.4 Comparison diagram of the eleventh horizontal section in bifurcation area with and without point bar when the flow is fixed
2.2.3 汇流区
在汇流区选择有代表性的16#断面来具体分析边滩对河床横断面的影响,如图5。图5中给出了各种工况下,右汊为主时有无边滩汇流区横断面变化情况。通过对3组工况有无边滩情况的对比,不难得出:所有工况在有边滩时,由于受到右岸边滩的影响,水流较无边滩时偏向左岸,江心洲右沿冲刷幅度较无边滩时大,断面的整体形态也相应偏向左岸。
图5 流量一定时有无边滩汇流区横断面对比Fig.5 Comparison diagram of horizontal section in confluencearea with and without point bar when the flow is fixed
2.3.1 江心洲体积的变化
因为本实验是清水冲刷实验,故江心洲总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冲刷。图6给出了有无边滩各个工况下,江心洲体积变化的对比情况。
图6 有无边滩各工况下江心洲体积对比Fig.6 Comparison diagram of river island volume in different operating modes with and without point bar
由图6可知,各个工况下江心洲的总体变化趋势都表现为冲刷,体积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有边滩时,相当于减小了有效的过水面积,流速增大,水流挟沙力相应加大,江心洲体的冲刷量相对增加,有边滩时的江心洲体积比无边滩时要小。
2.3.2 洲头洲尾的变化
图7给出了各种工况下,右汊为主时有无边滩洲头横断面变化对比情况。通过对3组工况有无边滩情况的对比,不难得出:所有工况在有边滩时,由于受到右岸边滩的影响,水流较无边滩时偏向左岸,江心洲右沿冲刷幅度较无边滩时大,断面的整体形态也相应偏向左岸,从整体上看,变化幅度较小。
图7 有无边滩流量一定时洲头横断面对比Fig.7 Comparison diagram of island head horizontal section with and without point bar flow
图8给出了右汊为主时,各种工况下,有无边滩对洲尾横断面变化的影响对比情况。通过对3个工况有无边滩情况的对比,不难得出:在有边滩时,由于受到右岸边滩的影响,水流较无边滩时偏向左岸,江心洲洲尾右沿冲刷幅度较无边滩时大,断面的整体形态也相应偏向左岸。
图8 有无边滩流量一定时洲尾横断面对比Fig.8 Comparison diagram of island tail horizontal section with and without point bar flow
边滩大量存在于长江中下游河道,对长江航道演变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为了确保长江航道通常,采用水槽试验对边滩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为:
1)有边滩和无边滩条件下河床的深泓线变化规律相同,有边滩时平均河床高程比无边滩时略低。
2)对于分汊区和汇流区,水流较无边滩时偏向左岸,江心洲右沿冲刷幅度较无边滩时大,断面的整体形态也相应偏向左岸。
3)边滩对江心洲的演变也产生较大影响,有边滩时的江心洲体积比无边滩时要小。洲头断面和洲尾断面水流较无边滩时偏向左岸,江心洲右沿冲刷幅度较无边滩时大,断面的整体形态也相应偏向左岸,从整体上看,变化幅度较小。
[1]余文畴,卢金友.长江河道演变与治理[M].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5.
[2]许足怀,赵志舟,陈健强,等.弯曲河道桥区河段航道整治研究[J].水运工程,2004(9):53-55.
[3]孙冬梅,张明进,冯平,等.数学模型在长江中游牯牛沙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09,40(7):125-128.
[4]李青云,付中敏.窑监河段航道治理方案研究[J].水运工程,2009(3):122-127.
[5]刘怀汉,李文全,付中敏.宜昌—城陵矶河段近期航道演变及治理对策[J].水运工程,2005(12):37-41.
[6]张瑞瑾.河流泥沙动力学[M].2版.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8.
[7]李晶,高桂景,王平义.长江神仙桥码头工程对航道的影响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4):128-131.
[8]王平义,郑惊涛,刘晓菲.长江中游典型弯道段浅滩成因及演变机理研究报告[R].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09: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