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梅 贺宏伟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与胃黏膜交界的连接线(GEJ)以上的食管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其食管腺癌的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出30~40倍。目前,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内镜检查并经病理证实是诊断BE的重要方法。由于对BE的部位,概念缺乏统一的认识,以及内镜医生对BE的重视不够等造成了对BE的误诊、漏诊等情况。本研究总结我院行胃镜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BE的内镜及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5月至2009年5月我院行胃镜检查患者5 097例。记录其年龄、性别、病程、症状等。症状包括典型反流症状(返酸、烧心、胸痛)和其它不典型上消化道症状(上腹痛、进食不适、腹胀等)。
1.2 内镜、活检及H·pylori检查 采用Olympus V-70型电子胃镜。对食管胃连接处以上出现橘红色胃黏膜表现者,行
2.5%Lugol碘染色,鳞状上皮染成棕褐色,柱状上皮不着色,于不染色或浅染色区活检。常规行病理检查。另取胃窦部黏膜行H·pylori检查。
1.3 诊断方法 内镜下观察食管下段栅状血管末端即为食管胃连接处,内镜下观察齿状线(SCJ)与GEJ的位置关系。在GEJ以上的食管下段正常的粉红或苍白黏膜中出现的橘红色胃黏膜,在该处取活检,经病理检查为柱状上皮即诊断为BE。BE黏膜达到或超过3 cm者为长段BE(LSBE),短于此的为短段BE(SSBE)。内镜下可分为三型:(1)环周型:橘红色黏膜向食管延伸累及全周,与胃黏膜无明显界限,其游离缘距食管下括约肌3 cm以上;(2)岛型:SCJ以上1 cm处出现斑片状橘红色病变;(3)舌型:与SCJ相连,伸向食管呈无规则的指状突起。在SCJ远端的橘红色黏膜前后和左右壁各取活检1块,同时记录SCJ上移的长度。反流性食管炎(RE)的诊断及分级按照洛杉矶标准[1]:Ⅰ级(A)为单个或几个非融合病变表现为红斑,长度<0.5 cm;Ⅱ级(B)为糜烂或有溃疡形成,长度>0.5 cm,病变不连续;Ⅲ级(C)病变弥漫环周,环周范围<75%,有糜烂或溃疡,但无食管腔狭窄;Ⅳ级(D)为糜烂及较大溃疡,有融合现象,可有全周性食管狭窄,环周范围>75%。
1.4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BE的发病情况
2.1.1 5年行胃镜检查5 097例次,男2 982例次,女2 115例次,男∶女1.41∶1;其中有诊断为 BE 388 例次,占 7.61%,BE 与RE年龄及性别分布,见表1。
表1 BE与RE年龄及性别分布
2.1.2 BE 内镜下分型情况:BE 中 SSBE 316 例(81.6%),较LSBE 72例(18.4%)明显增多,平均年龄也小。形态以混合型BE最多,占BE总数40.98%,多为舌型和岛型混合,单片舌型和单片岛型次之,而单片全周型少见,见表2。
表2 BE内镜下分型与年龄和性别分布
2.1.3 BE主要症状:返酸、烧心、胸痛、上腹痛或进食不适或吞咽困难。有返酸、烧心、胸痛之一者即认为有典型的返流症状,BE中仅有72例(18.71%)有典型的返流症状,最常见的主诉为上腹痛或上腹不适感257例(66.30%)。
2.1.4 所有病例均于食管下段异常黏膜处活检并做病理检查,诊断为食管被覆柱状上皮374例(96.53%),其中含杯状细胞的特殊型柱状上皮(肠腺化生IM)134例(34.56%),伴上皮异型增生37例(9.72%),多为轻度,未见恶性肿瘤;BE中共有194例进行H·pylori检测,为阳性66例(34.02%)。
2.2 RE 发病情况
2.2.1 诊断为 RE 101 例(1.98%),其明显低于 BE(7.61%)(P < 0.01);男:女3.81,年龄21 ~84 岁,平均(52 ±16)岁,其中50岁以上(51.75%)较 BE(35.12%)多(P <0.05)。见表3。
表3 RE内镜分级及年龄与性别分布
2.2.2 绝大多RE 73例(72.27%)为轻度A、B级,各级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程度越重年龄越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2.3 RE就诊时主要症状以特异性上腹痛58例(57.18%)为主,有典型反流症状39例(38.31%),较BE多(P <0.05),尤其是反酸烧心比较多见。
2.2.4 RE中共有31例(30.69%)进行食管组织活检行病理检查,其中病理诊断为炎症24例(78.11%);发现上皮异常增生4例(11.98%),诊断为食管癌 1 例(3.23%);进行H·pylori检测63例(63.15%),Hp阳性29 例(46.03%)。
2.3 BE与RE的关系 BE的检出率比RE更高(P <0.01),在性别构成比方面两者均以男性多见,但RE男性比例更大,(P <0.05),RE、BE的典型反流症状均不常见,但 RE比BE相对多些。
RE是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LES)功能低下,膈食管韧带松弛,食管与胃底交界处(His角)等抗反流作用减弱等因素导致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胃灼热、反酸、烧心等症状,并引起食管黏膜的病理损害。内镜检查是RE的主要诊断方法,内镜下可判断RE病变的程度、形态、范围。RE的检出率明显低,不同人种的RE发病率不同。RE的发病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发病年龄50岁以上者相对多些,考虑与劳累、饮酒等有关[2],就诊时典型返流症状相对RE多些,以反酸、烧心比较多见,其病理诊断多为炎性,H·pylori感染与RE关系不密切。
BE为食管正常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取代的病理现象,在进行胃镜检查时在胃食管交界处以上发现橘红色黏膜,经病理证实为柱状上皮者即为BE的诊断标准,内镜下一般将 BE分为环周型、岛型和舌型。其形态可表现为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斑块样的隆起及颗粒样增生[3]。发现 BE中 SSBE比LSBE多见,分型以混合型、岛型、舌型多见,伴异型增生少见,与国外报道不同,探其原因,考虑可能与种族、环境、地域的差别有关[4]。因BE中IM特别是伴有异型增生IM与食管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正确的钳取活检组织,并行病理对BE的诊断、处理和防治具有很大价值。BE患者中以中年男性多见,内镜下以短段多见,形态以混合型或舌状、岛状多见,其典型返流症状不常见,多以上腹痛或上腹不适就诊,病理诊断为食管下段被覆柱状上皮,肠化生占1/3,H·pylori阳性并不多见。
BE与RE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并无显著关系,RE与典型食管返流症状的相关性较BE密切,这些均说明BE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不是RE的并发症;另外,BE并不少见,占胃镜受检人数的7.61%,RE的检出率为1.98%,明显低于BE(P<0.01),与其它报道不同,考虑可能与BE的概念及定义不统一有关[5]。
H·pylori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不少学者认为H·pylori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无明显相关性,认为H·pylori感染会减少RE的发病率,而根治H·pylori可以RE的发病增加,酸分布与H·pylori对酸分泌的影响在RE的病理、生理中起重要作用。H·pylori感染特别是细胞毒性相关基因A阳性的H·pylori感染,可见阻止严重的RE的发展及其并发症的发生[6]。本研究表明H·pylori感染与BE与RE的关系均不密切。总之,BE并不少见,以短段、混合型、岛状和舌状多见,多无典型返流症状,以中年男性多见,肠化生仅占有1/3,与RE无明显相关性,其临床意义与预防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1 林三仁主编.消化系统疾病电子内镜图谱(M).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5-7.
2 闫秀娥,周丽雅,林三仁,等.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的十年人群追踪研究.中华消化杂志,2008,28:75-77.
3 张阳德主编.内镜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1-122.
4 张军,张莎莎.Barrett食管研究.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8:15-19.
5 田洋,李延青.Barrett食管临床及内镜特点与病理关系分析.胃肠病学及肝病学杂志,2009,18:728-731.
6 崔现敏,范宝英.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的影响.河北医,2009,31: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