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芫颜,杨尚鸿
(1.重庆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030;2.重庆大学 美视电影学院,重庆 400030)
□影视研究
试论综艺节目主持人多元化的角色定位与转换
——以韩国综艺节目《两天一夜》为例
许芫颜1,杨尚鸿2
(1.重庆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030;2.重庆大学 美视电影学院,重庆 400030)
随着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综艺节目主持人单一性的角色定位已经不能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并且使受众在长期的固定模式中审美疲劳。应使综艺节目主持人在角色定位与转换上走向一条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为此,韩国KBS电视台2007年开播的《两天一夜》做了有益的探索。
主持人;角色定位;多元化
“角色定位”指在群体活动中,某一个体为了适应整个群体的发展,从而接受群体的行为规范,适应角色要求的一个有机过程。而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指主持人在相关节目的摄制中,为了适应整个节目的发展及广大受众的审美需求从而正确处理自己在这一群体活动中所处的位置。同时达到对所扮演“角色”从自身的“身份认知”到受众的“身份认同”的过程。就综艺节目主持人而言,在媒介生态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单一性的角色定位已经使受众在长期的固定模式中审美疲劳。而在大多数有嘉宾参与,尤其是明星作为嘉宾参与的综艺节目中,如果主持人对自身的“角色理解”稍有偏差就很容易出现一种“不平衡”或是“一边倒”的情况:一是“专制型”主持人在节目中以自我为中心,操控过度,使得任务导向破裂,整个节目成为了他(她)一个人的舞台秀,嘉宾(合作者)经常被晾在一边成了主持人的陪衬,传播效果减弱,既定任务得不到完成;二是“放任型”主持人因对嘉宾的盲目崇拜以及过于敬畏,丧失话语权,落入“花瓶效应”,将整个节目引入一种不可调控的场面危机。
根据群体动力学原理,为避免出现这种不平衡沟通状况,主持人“多元化”的角色定位已经成为了现今综艺节目力求发展与创新的必经之路。而韩国KBS电视台于2007年开播的电视综艺节目《两天一夜》在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转换上探索出了一种新的范式。
从广播电视的发展来看,电视综艺节目经历了从最早的单口、双口到现在日趋流行的多人群口主持的演变过程。在国内,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与《快乐大本营》无疑是这类“多人群口主持”的代表。但是无论主持人是单人、双人还是多人,呈现给受众的始终只能是一种单一的形态。而《两天一夜》却在无形中开创了一种单-群口交替转换的主持模式。
当然,这里提到的“单-群口交替转换”并不是刻意安排不同集团的主持人交替出场。而是既定主持人在节目中对自身“主持身份”的有意模糊并逐渐隐于嘉宾团体达到某种统一与和谐,这种“暂时性的统一与和谐”能够在一瞬间给受众产生不同以往的感官刺激并且在心理上构建起一种主持人“单、群口”交替出现的假象。这种“瞬间假象”与“假定真实”的同时存在给予了受众一种新的审美期待与认同,并生发出某种视觉上的快感。
那么,这种所谓的“单-群口交替转换”与国内的“多人主持”又有何不同之处呢?比较之后不难发现,《天天向上》与《快乐大本营》每期均会根据不同的主题邀请相应的嘉宾,在主持人的选定与任务分配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主、副之分,并且这种“主与副”是长期固定的。比如:《天天向上》中汪涵与欧弟就是团体中的核心,他们一个控制节目的进程,一个带动节目气氛,而作为副主持的钱枫、田源等则根据自己的特点在节目中对其进行相应的辅助。《快乐大本营》的主持团体“快乐家族”更是如此。何炅、谢娜、李维嘉为家族中的“长者”,吴欣与杜海涛作为“幼者”,因此在节目中呈现给观众的无疑是长辈带动晚辈,晚辈辅助长辈的的主持形态。与国内的这两档节目不同,《两天一夜》是一档集电视真人秀、旅游和娱乐为一身的野生写实类综艺节目,每期的参演嘉宾都相对固定,嘉宾加上主持人刚好为6人,符合传播学中任务导向的最佳群体人数。经过分析,笔者发现主持人要想给观众造成《两天一夜》中的瞬间性的单-群口交替转换的假象,还必须有一定的先决条件:
(一)“单-群口交替转换”的充分条件:平等关系下的“融合”
《两天一夜》是一档由一位主持人及五位明星嘉宾共同参与的野生写实类综艺节目。五位明星嘉宾(MC梦、殷志源、李胜基、李秀根、金C)均为节目的固定演出者,主持人(姜虎东)在韩国国内更是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的明星主持人。因为嘉宾为固定参演者,所以《两天一夜》的节目重点并不在嘉宾,而在于展现主持人与嘉宾在节目中的“旅游过程”。参与演出的六人在知名程度上虽然有所不同,但共同拥有的“明星”身份使他们从最开始就建立起一种平等关系。没有刻意高调,也没有盲目崇拜。“主持人”与“嘉宾”这两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就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中逐步走向“融合”。原本由一个主持人承担的既定任务能在潜移默化中分摊给嘉宾。任务分担后单人主持的格局被打破,六人新集体根据所承认任务对主持人人选进行重新洗牌。
以下是笔者为《两天一夜》主持模式做的一个简单的结构分析图:
由此可见,主持人与嘉宾在平等关系下的融合,是达到在主持模式上“单-群口交替转换”的先决条件之一,更是充分条件。
(二)“单-群口交替转换”的必要条件:合理设定及构建“新团体”成员间的关系
根据前面对《两天一夜》主持模式的结构分析不难发现,由于节目环节的发展或是既定任务的重新分配会出现暂时性的群口主持,虽然这种主持样式是暂时性的,但是就多人主持而言,成员间的内在关系却是这种“瞬间假象”成败的关键,更是必要条件。
“多人主持”的新团体是在原主持人对自己“身份”的刻意模糊后两大集团融合下建立起来的。因此,隐于嘉宾中的原主持人要正确处理好自己与嘉宾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嘉宾进行新的角色建构,关键是从心里上适应这种角色间的转换并由内而外地产生共鸣,逐步提升新团体间的默契程度。在《两天一夜》中,主持人(姜虎东)从节目一开始就将自己与五位嘉宾视为一个共同体,对融合后的六人在关系上初步定为“兄弟”。按实际年龄来化分,姜虎东作为老大哥,其后分别是金C、李秀跟、殷志源与MC梦,而李胜基则作为年龄最小的弟弟。六个相对独立的个体进行了新的角色分配后,六人间特有的交流方式也随着新关系的确立而形成。因为先前平等关系的建立,新团体在转换为群口主持的时候,每个成员都拥有独立自主的话语权,但根据长幼的顺序又使得“老大哥”在某些关键时刻拥有核心的领导地位。但这种“领导地位”并不是绝对权威,同时“弟弟”也并没有因为年幼而成为“哥哥”们的附属品。“哥哥”整惑“弟弟”,“弟弟”反抗“哥哥”这种“你来我往”的话语规则使得六人在这种“临时关系”下相处得更加和谐,配合也更加默契。分配后的既定任务就在这种相辅相成的嬉闹中传递给了广大受众。而受众在观看节目接受这种传播方式的同时也根据六人间的“临时关系”建立起新的认知模式,即对这六个“活宝”一样的“兄弟”在节目中的语言及行为产生相应的期待与预想,进而达成“单-群口交替转换”主持模式的心理认同。
与新闻类节目主持人不同,综艺节目主持人有40%-50%的既定任务是通过非语言类符号进行传播,例如主持人的服饰、表情及肢体动作等。这类非语言符号在节目中不但成为“构成画面”的元素,同时还承载了相应的信息,形成一种“隐性传播”。
由于现今综艺节目的“表演化”趋势,使得很多综艺节目主持人在认识上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就是在节目中将自己的主持人身份与演员混淆,从而失去“主持人”这一特定的角色自我。笔者认为,在综艺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功能仍然是“节目沟通中介”,只是在“单-群口交替转换”的主持模式中,出现了可以称之为“演艺化表达”的趋势。对主持人“演艺化表达”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指“演艺化的表达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主持”仍然是核心,而“表演”是作为“主持”的一种修辞,是为求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辅助手段。第二种理解则是将“演艺化表达”拆分为“表演”与“主持”两个并列关系的概念,要求节目主持人要在“说”与“演”、“解释”与“体验”、“局外人”与“当局者”之间的交替呈现,从而创造出观众对事件的认知与体验的共同情感。《两天一夜》中主持人的“演艺化表达”则属于第二种含义。
当然,与戏剧角色表演不同,综艺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演艺并没有固定的角色与模式,而是根据节目环节的发展,在真实的环境下,以传播既定任务为目的的“真实的表演”。《两天一夜》是一档野生写实类综艺节目,以“三千里锦绣江山,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国家”为口号,旨在向国民展现及宣传韩国各地显露的或隐藏的美丽风光。参与节目的六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记者”,而是作为电视机跟前的“体验代理人”。在节目中,这种“体验者”的身份,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扮演,而是根据节目需要设定的一种假定真实。例如,主持人在节目中扮演菜农果农去田地采收,或是穿上渔夫装出海捕鱼等,如果没有这种假定真实下的角色扮演与体验,单一性的主持人讲解,受众观看节目时对体验者的身同感受程度就会大幅度降低。但如果只有“角色体验”而没有主持人身份回归后的话语总结,整个“演绎行为”的传播效果也会降低。当然,因为综艺节目的娱乐特性,《两天一夜》中主持人的表演元素,不单单只有“角色体验”,还有游戏、比赛、歌舞等,但这类表演却是和主持人的口语表达交替进行,并不是单为了“说”而“演”,也不是为了“演”才“说”,两者在关系上均为互补,而既定的传播任务就在这种互补关系下传递给了受众。使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身心更得到了愉悦。由此可见,综艺节目主持人恰如其分的“演艺化表达”是其在身份定位上的一个多元化发展。
主持人作为审美对象在节目中的主持过程是与受众间的一种双向交流,一种“有意味”的“审美对话”,这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对象化”而引发的互动式的情绪和感情的交流、分享与融合[1]。忽视了受众的主持会在这种“审美对话”中使主客体之间产生认知上的矛盾及冲突。在综艺节目中这种矛盾与冲突尤为明显。由此可见,综艺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对自身的角色构建与行为方式都是建立在大众审美需求与角色期待下的二度创作。受众的审美需求与角色期待会随着时间与心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主持人在审美期待下的二度创作也并不是固定的,正因为这种不固定性,主持人更应该主动探析受众的审美需求。
观众对“真、善、美”的追求,使得在《两天一夜》中看到的不是平时高高在上的明星们,而是朴实的6位兄弟。笨拙、小聪明、懒惰、贪吃等形象虽然是对自我明星身份的一种颠覆,但是却是六人自身性格中的特点,颠覆却不失本真,这样真实性的演出迎合了现今受众平民化的审美需求,这样的二度创作无疑是拉近了整个节目与受众的距离。同时从《两天一夜》偶尔插入的花絮和主持人的言语中可以发现,每期节目播出之后,主持人和嘉宾都会抽时间查看观众留言,了解观众对节目的看法与建议以及对自己在节目中表现的评价,然后再在新一期节目的录制拍摄中根据受众的审美期待而做出适当的调整。比如:MC梦与殷志源在某期节目中被问到一些常识性的问题没有答出来,而被其余的几人冠以“无知兄弟”的绰号。节目播出后,两人在观众反馈平台里了解到“无知”这个绰号对自身形象有所影响并且不易被观众所接受,尤其是2人作为明星,他们的支持者们更加不能接受。因此在下期节目中,6人就凭着以往的默契巧妙的将“无知兄弟”的绰号更为“遗憾兄弟”,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表达,随着节目的播出“遗憾兄弟”现在已经成为了观众对MC梦与殷志源的爱称。这种主持人在受众审美期待下的二度创作也是《两天一夜》从2007年开播至今依然可以获得48%收视奇迹的重要原因。
纵观现今综艺节目蓬勃发展的态势,综艺节目主持人在不断提升自我素质与修养的同时还应最大限度的挖掘自身潜力,多方位建构起自己在节目中的角色并能够根据节目发展及大众的审美需求准确且有效的对其进行定位与转换,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深受大众喜爱并认可的优秀主持人。
[1]应常天.节目主持语用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51.
Diversified Role Orientation and Conversion of Entertainment Emcee——Taking for Example the Korean Entertainment Two Days and One Night
XU Yuan-yan1,YANG Shang-hong2
(1.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0;2.Meishi Film Academy, 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0,China)
With the chang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mass media,the simplex role orientation of entertainment emcee has caused aesthetical weariness among readers and can no longer meet the aesthetical needs of the mass.The question of how to diversify the role orientation and conversion of entertainment emcee has been effectively explored by KBS television station in their program Two Days and One Night started in 2007.
emcee;role orientation;diversification
J905
A
1674-3652(2010)02-0066-04
2010-01-22
许芫颜(1986- ),女,重庆涪陵人,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广播电视语言艺术研究;杨尚鸿,男,四川人,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传播社会学、影视美学、媒介融合与新媒体产业管理等研究。
[责任编辑:李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