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题与问题教育

2010-11-06 03:39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顾海兵
科学中国人 2010年10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顾海兵

教育问题与问题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顾海兵

曾经在上海交通大学熊丙奇教授于2004年出版的《大学有问题》一书中写过一篇序言,题目是“大学问题与问题大学”。现在来看,分析的外延还不够宽。因此,这篇文章试图站在更高的维度,探讨中国的教育问题与问题教育。

正如对青年问题与问题青年的理解一样,一般来说,教育问题主要涉及的是改良,是在基本体制不动的条件下对教育做一些修补,是局部创新;问题教育则主要涉及的是改革,是对基本体制作不低于30%甚至50%以上的改造、再造,甚至是创造,是整体性创新。

对中国教育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在百度上检索“教育研究”,可找到相关网页约29,90万篇(2010-7-28),其中多数是改良性的,很少是改革性的。有人认为,教育与经济不同,教育不能产业化、商业化等等,经济需要改革,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而教育由于其非经济、特殊,所以不能模仿经济改革。笔者以为,中国的教育已经不能用教育问题来涵盖,中国的教育就是问题教育。本文不打算讨论为什么中国教育是问题教育,只尝试从操作的角度,对中国教育的改革或转轨,提出若干创新性建议,期望引起讨论、争论,但笔者与以往一样,不对任何意见做反馈,因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其检验更需要时间。

如果承认美国教育比较成功,则其原因之一就是基本没有教育部。

看看国内的文章、听听国内的发言,对于美国的教育,大体99%的国人都认为美国的教育是成功的、先进的、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2010年7月17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由北京发展与改革研究会组织的一个基础教育会议上,笔者现场听到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主席、“著名素质专家”谢思忠先生的一个对美国教育赞赏有加的发言。但笔者在这里要说的是,如果承认美国教育比较成功,则其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也许见仁见智。而我以为,原因之一是美国基本没有教育部。什么是基本没有教育部呢?

首先,它长时间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据美国教育部网站资料,美国18世纪80年代建国后在将近100年的时间里没有联邦的教育机构,直到1867年才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

其次,从1867年到1980年,美国的这一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只是一个隶属于其他部门的二级机构,不是内阁的组成部门。

再次,从1980年开始,虽然美国的这一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或教育部成为联邦政府的内阁部门,但其权力非常有限。在百度上检索,可以看到这样的说明:“美国宪法将管理教育的权利只授予州政府,而并没有规定联邦政府对教育的义务,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联邦教育部作用的发挥。美国大多数的教育政策不是由联邦政府而是由州政府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具体由各州教育部门及地方约15000个学区(School District)中的教育董事会(Board of Education)来负责实施。 在美国教育体系中,州和地方的重要作用从教育经费支出也可以得到充分体现。2000/2001年度,全国教育总经费为6500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7.3%),其中91%以上来自州、地方及私人捐赠,联邦政府拨款仅占9%,大约600亿美元。联邦政府的教育经费分由教育部、卫生部以及农业部掌握,其中教育部所掌握经费约为420亿美元,仅为教育总经费的6%”。

最后,从联邦教育局到联邦教育部,其职能一直存在争议,甚至几乎被砍掉。为防止其过多干预各州学校事务,它的权力一直受到很大的限制。比如,2009年总统奥巴马想对全美的中小学生作一个鼓励孩子们在学校努力完成学业的演讲都会由于其可能的误导学生、超越联邦政府对学校的管理权限而被争论、被抗议、被抵制。又比如,教育部于1980年5月4日正式开始工作,在其存在不到1年时,当选总统里根认为在美国联邦政府中没有必要设教育部,他向国会提议取消教育部,将教育部当时的7700雇员减少至1000人,其任务转交给其它部承办。虽然,里根的这一提议没有被国会接受,但教育部的工作还是受到相当的影响:雇员削减了1/3多,项目和经费也相对减少。

想一想,中国人口如此之多、地区差异如此之大,主要靠中央部门来管教育,是否管理半径太长了?或者说,有权管理的不了解情况,而了解情况的无权管理,中国的教育管理应该而且必须由集中走向分散,这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与此相适应,财政体制、人事体制等需要做同步的改革。

虽然我不崇拜美国,但我非常崇敬美国;虽然我还没实地去过美国,但我在网上经常浏览美国。如果美国的做法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它就是超越中西方的人类文明发展成果,我们没有拒绝的理由。当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美国基本没有教育部呢?这大概需要另文论述了。

顺便说一句,在美国的总统继承法里,明确规定:当美国总统突然出现意外不能履行职务时,其总统继承的顺序名单大约有20多人,而最后一名恰恰就是教育部长,因为教育部是最年轻的部。

不保护创新者的权利或不保护知识产权,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记得美国总统林肯先生在19世纪说过,专利制度就是给天才之火浇上利益之油;也记得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物质利益有关;更记得古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也许这很俗,但是它很实。为什么计划经济会破产、崩溃?根本原因是分配制度扭曲了,人的付出与回报不匹配,多付出者不能多得,敢于冒险者没有回报、不被宽容,由此,社会的生产力怎么能发展?市场经济则放开人的手脚,人往高处与险处走,各自选择最优或最合适的路线,权利与责任匹配。但市场经济必须首先是法治经济,要保护付出者的权利,尤其是创新者的权利。没有创新者,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发展进步。只有保护了创新者的权利,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才有持久的动力与压力,教育才能服务于创新,教育才能成为创新的教育、真正的教育,社会才能有良性的发展。创新者的权利就是知识的产权,因此,保护创新者的权利就是保护知识产权。发达国家所以能发达,就在于大力保护知识产权,遏制惩罚仿冒、抄袭、窃取等行为。当然,这种保护为了社会整体利益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不超过20年。特殊情况下,个别权利可以放弃,比如允许仿制治疗艾滋的药等。总体我们可以说,知识产权保护的程度决定着经济的发达程度,决定着经济的竞争力。迪斯尼公司、梦工场、微软、IBM公司、英特尔等能够有今天的发展、能够有持久的发展,与政府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分不开的。

这里首先要说的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官本位社会里,政府的知识产权行政机构只是所谓的副部级,更不是政府的组成部门,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又分散于知识产权局(专利保护)、版权局(版权保护)、工商总局(商标权保护)等诸多机构,因此,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很难有力度的。

其次,政府对所谓的负面信息向来是不充分公开的。比如,中国知识产权被侵害的情况我们无法得知,我们只能从所谓保护的角度从反向推测。比如,依据网络检索,从1985年至2009年,人民法院共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近17万件;从1997年至2009年,共审结知识产权刑事一审案件1.5万件;从1997年至2009年,共审结知识产权刑事一审案件14509件;2007年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5万多件;共收缴和消除违法商标标识2817万件,罚款4.2亿元;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商标犯罪案件229件、犯罪嫌疑人228名;2008年共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5.7万件,共收缴和消除违法商标标识1963万件(套),没收、销毁侵权商品2,287万件,罚款4.6亿元;2007年全国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共取缔违法经营单位1.3万家,查获地下窝点1224个,行政处罚9816起,移送司法机关案件268件,收缴盗版制品数量近0.8亿件,其中查缴的盗版图书1121万余册,盗版期刊1843万余册,盗版音像制品5249万余盘,盗版电子出版物207万余盘,盗版软件300万余张,其他各类盗版品505万余件;2008年,共收缴盗版出版物7605.5万件,查办侵权盗版出版物案件1.249万起。在收缴的盗版出版物中,盗版音像制品5679.5万件,盗版图书1309.4万册,盗版教材教辅读物335.1万册,盗版软件及电子出版物281.5万件。

再次,中国的行政机构的效能是比较低的,地方保护程度是比较重的,创新者保护自己权利的成本是很高的,比如不久前,有媒体报道:“新京报社于2008年将“浙江在线”网站诉至杭州中院,因该网站未经授权转载原告大量作品。原告要求赔偿损失200万元。随后,杭州中院因原告拒绝将7000余篇作品分拆立案,而驳回起诉。新京报不服上诉至浙江省高院。今年7月2日,浙江省高院做出维持杭州中院“分案起诉的匪夷所思的”裁定”。显然,在中国,被查处的也许只是冰山一角。

无论怎样,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对创新者的保护或对知识产权侵权者的惩处力度在全世界应该是中下水平,甚至是最低水平之一。

顺便说一下,发达国家虽然总体经济增长速度不快,有时是零增长,但作为经济前导的其创意经济增长速度很快,据了解不低于5%。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00多亿美元产值。在一些国家创意产业增长得更快,美国、英国都超过10%。从1996年开始,版权产品首次超过汽车、农业与航天业等其他传统产业,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其中核心版权产业的出口额已达千亿美元。特别是美国的影视业和软件业发展迅速,在国际市场中优势明显。美国是世界电影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电影市场年销售总额高达数百亿美元,占全球85%的份额,仅米老鼠和史努比两个动画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收益每年就超过500亿美元。美国也是称雄世界的软件大国,其软件销售额约占全球软件销售额的2/3,据统计,在迪斯尼的全部收入中,电影发行加上后续的电影和电视收入只占30%,主题公园的收入占20%,其余的50%则全部来自品牌销售。美国等发达国家创意经济或版权产业已经占到总体经济的10%左右。在最能反映科技水平的国际发明专利上,美国始终占有40%的份额。

有时,面对像《花木兰》、《功夫熊猫》这样的电影,我真的无言、欲哭无泪。中国人智商低吗?绝不是。问题只能是制度层面的。

选修课比重达不到60%或至少一半,就没有真正的学校,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真正的学校也许有很多标志与标准,比如设备与经费,比如教授教师数量,比如师生比例,比如发表论文,比如独立法人,等等。但我以为,就中国当下体制的学校而言,真正学校的首要标志应该是选修课比重的高低。如果一所学校的选修课比重达不到60%或至少一半,它是没有资格说自己是真正的学校的。这里只讨论大学,因为中小学有过之而无不及。

考虑到笔者的专业背景,此处选择经济学专业本科(相信其结论应该适用于许多其他专业)。笔者在助手帮助下,选取中国大陆地区所谓重点大学11所、海外公认的一流大学14所(含中国香港地区),他们是:吉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华威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悉尼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日本大阪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通过各大学官方网站检索调查得到如下结果。

首先,海外大学经济学专业的选修课比例平均高于中国大学170%。通过计算得出中国大学选修课所占比例的均值仅为24.5%,最低的仅10%。而海外大学其选修课所占比例的平均值高达66.7%。中国大学与海外大学选修课比重之比为1:2.7,即中国大学选修课比重不到海外大学均值的40%。

其次,海外大学的经济学专业的选修课中任意选修课所占比例平均水平高于中国大学40%。国内高校中任意选修课所占比例最高为66.7%,最低仅为5.1%,任意选修课所占比例均值为36.8%。在国内高校开设的选修课程中,约三分之二的课程为限制性选修。而在海外高校中,任意选修课所占比例最高为75%,最低的为35%,任意选修课比例平均值为52.7%。海外高校的选修课中,限制性选修和任意选修的比例平均是各占一半,且任意选修所占比例高于限制性选修。

那么,中国大学的选修课比重为什么如此之低呢?其直接原因是各个层次的必修课比重或强制的必修课(准必修课)比重太高。

首先,对于学生英语方面的硬性要求。很多学校(本科)普遍要求学生进行四个学期的英语学习,一般这四个学期的必修英语的学分普遍高达12-16分,约占高校总学分要求的10%。笔者认为,英语或外语的重要不等于对每一个人都重要,因为社会是有分工的。作为非母语的非法定的外语,英语是否重要本来就应该由市场说了算,决不应该政府说了算。作为工具,市场有需要,政府不管它也会发展;反之,市场不需要,政府强制去管,结果就一定是学生青春的浪费、社会资金的浪费、少数人暴利的获得。特别的,依据中国的法律,任何机构都无权强制任何人学习非母语,在中国的土地上任何机构都必须使用汉语作为公共语言(第一语言)。改革开放前我们曾经走极端禁止学习英语(有的改学俄语),而改革开放后我们又走极端必须学习英语或外语,所有这些都是有违法规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强制、走极端呢?在9年制义务教育与基本普及的高中或中专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当的公共英语,到了非义务教育阶段(缴纳学费)的高校还继续强制学习所谓的公共英语是需要反思的,而且,设置必修英语课程(包括政府主导的4、6级考试)的具体效果、政府考试经济的膨胀已经广受质疑,新东方的热就是质疑后的产物。因此,给予学生(也包括教师)更多的选择权,将公共英语类课程(及专业性英语)放入选修的名单中,甚至是任意性选修的名单中,一定是个利大于弊的办法。

其次,国内的高校中经济类专业一般(本质)都是新生入学就确定了专业(我国大学的院系现在越分越细,专业等价于2级或3级学科。转专业被控制在极小的比例,比如5-10%。其理由是进校时各专业录取分数不同,或者是防止各学院太不均衡,所以不能转。),各专业都自我扩张规定过多的专业必修课程,限制学生在经济不同领域的发展要求,更不用说跨专业、跨一级学科了。学校、院系在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以及专业必修课方面设置过多的必修科目(现在又称呼为学校通识课、学科门共同课、本专业必修课等),自然压缩了学生的选修课,压制了学生对教师的选择权(也减弱了教师之间的竞争),学生变成了上课的工具。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大量的精力花费在必修课上,学生就没有充足的时间考虑自己真正偏好的领域或者方向,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主性。横向对比,美国高校普遍采取的前两年通识教育、第三年分专业的教育模式(这当然不是唯美国教育马首是瞻。但美国教育的成功或相对成功大概是难以从实证角度怀疑的)。其实,人们公认的不仅是真大学而且是一流大学的1949年前的西南联合大学也是如此。虽然我国一些高校也在采取类似举措,比如全校通选课、大类通选课,但其学分数在总体学分中的所占比例与国外高校相比低的太多,以至可以忽略不计。

无论对什么是真正的学校、什么是一流学校如何理解,有一点应该是共识:必须给予学生(教师)充分的选择权,这种选择权既是学生作为教育需求者、学费缴纳者、个性差异者、学校管理参与者的应有权利(民主权利),也是教师作为教育供给者、学术决定者、个性差异者、学校管理参与者的应有权利(民主权利)。这种选择权首先表现在课程上。一所学校,如果所有课程不容选择、皆为必选或50-60%以上的课程皆为必选或准必修,并且很多还必须是标准答案,这样的大学还是自由的学术共同体吗?这样的学校还能有自由的空间与充分的创新吗?一所学校的必修课超过50-60%应该是不可思议的。学校应该有选修课,应该有任意选修课,应该有足够的选修课,应该有足够的任意选修课。但是,观察今日之中国学校,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所占的比重确实偏低了,甚至是太低了(一些大学的博士生其选修课更是低得可怜,此处不论)。在这样的条件下,是不可能造就真正的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校的。

为什么真正的学校其选修课的比重必须是60%以上?除了世界一流大学实际如此,另一个非正式的、巧合的原因就是:考试考核中的百分制、五分制都是以60分或3分作为合格标准,更有意义的是,数学中的黄金分割线是0.618,基本相当于60%。天意乎?

需要补充的是,在如此多的必修课里,唯独缺少无比重要的生命的课程。具体的包括:死亡知识、急救知识、性知识、生育知识、游泳等。这里顺便介绍一些美国的急救知识教育。

据中国驻美国特约记者钟家润撰文介绍,美国法律规定,任何一个国民在18岁之前,必须全部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美国急救课程的设置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在2—6岁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孩子明确知晓哪些事物是危险的,这是一切急救知识普及的前提。比如,电线插座、煤气开关、热水器、刀具及所有锋利的物品、塑料袋等。在幼儿园,老师们会用各种材料制作出电线插座等模型,然后用洋娃娃做示范,演示出洋娃娃接触电线插座后,被电击而倒地的一幕,让孩子于游戏之中感知什么是危险。这样的课程占到整体幼儿教学总课程的1/3。小学阶段的急救教育,主要普及的是打急救电话、求救以及一些简单的外伤包扎等。除了要牢记急救电话911外,还要知道在呼救电话中讲什么。首先要说清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如果是在自己家里,拨打电话的同时要打开房门,如果是夜晚,要打开房间里的所有灯光;其次要尽可能说清目前最危急的状况,如神志不清、昏倒在地等,及发病多长时间;第三要说清病人家庭或发病地点的详细地址和电话号码,以及等候救护车的确切地点。到了初中,就要接触真正的急救方法。比如,如何对刀伤、烧伤、烫伤等实施急救。每次讲课,都要精心准备幻灯、图片,还有绷带、药水等道具,台上台下频繁互动。从初三开始一直到高中,要重点普及心肺复苏术(CPR)。孩子们要准确掌握CPR的每一道程序,并熟练掌握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高中毕业时,学生要参加相关考试,通过者可取得资格证书。据介绍,美国有些州甚至已经将AED的普及工作提前至小学高年级或初一阶段来完成。为中小学提供急救培训的,通常是红十字会、圣约翰救护队、美国心脏协会以及当地消防部门的工作人员。企业、政府机关等机构也会定期开展急救培训,以巩固人们的急救意识。

不解决学校究竟是什么,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大概数千年来,都一直认为“学校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所谓韩愈的《师说》。据网络检索,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在翰林院当教授。主讲儒学必修课中的四门。当时有个男同学叫李蟠。李蟠听韩愈讲课,总是第一个早起在教室第一排占座。上课时随时笔记,做认真读书状。韩教授很高兴,就写了一篇古文送给他,题目叫《师说》。

此文的研究众多,这里不予讨论。仅就“师者或学校,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做点分析。

学校究竟是什么?按照上面的资料或流行的说法,学校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地方,是老师传道受业解惑的地方。笔者以为,这样的解释最多只对了一半。为什么?这要从学校的校这一汉字的解构寻找答案。

首先简单说一下汉字来源的一些论点。关于这一点,目前可以肯定的说,汉字的历史最少5千年;汉字如何创造出来没有标准的唯一的权威的答案;汉字的发展由少到多,汉字有不少于一个以上的来源;任何人都有权解释汉字的来源或本质;汉字演化到今天,包括简化字,有它的客观规律,少数人不可能阻碍社会的认定;汉字还会继续简化、优化。

其次,与其他文字不同,汉字是义、形、声的结合,初始的汉字以形为主,如人,后来的汉字以义为主,如个、从、众;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细胞,都是一座可以挖掘的金矿。这里,笔者拟对学校的校字做一解构,从这一解构中我们就可以理解学校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校的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是交。这样的组合是说:校是一个交流的地方,是在一个有木的地方交流。校的本质就是交流,是精神的沟通,这样的沟通在有花草树木的地方是最佳的,所以,学校是精神校园与物质校园的组合。学校的这种交流包括三种:学生之间的交流,老师之间的交流,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如果假定三种交流同等重要,则把学校理解为传道受业解惑,显然是太不够了,它只解释了学校的1/3功能。而据国外专家调查,学生在校所获取知识的70%并不是来自于老师,而是来自于同学。如此,把学校理解为老师对学生的传道受业解惑则连1/3都解释不了。学校有师生之形,无师生之实,学校之实就是交流,平等的交流。也许韩愈说的是对的,人人都是师,人人都是生,但后人将其断章取义了。

由校字的解构,把学校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把校长作为有官级的人,其荒谬不值一驳;由校字的解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是学校的必然之土壤;由校字的解构,真正的学校一定不是“选拔”学生比分数,而是“选择”合适的学生做合适的事;真正的学校一定是充满灵感、碰撞、火花、辩论,一定是具有活力、创造力、创新力的;真正的学校一定不是问题学校,但一定存在学校问题。

传统文化的缺陷阻碍教育的创新,使教育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

传统文化的优点几乎不需要解释,因为它的存在、持续存在,说明了它的客观性、必然性,但笔者以为,传统文化一定存在问题,也许是问题传统,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中国的发展与创新,阻碍了中国教育成为真正的教育。笔者以为,传统文化至少有三大问题:求全(所谓全面发展),不重视数据,不重视田野调查、喜欢闭门读书。关于这一点,笔者打算另文论述,此处点到为止,争取抛砖引玉。

最后介绍一则刚看到的材料: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虽然排名世界第一,但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老生常谈,已经见怪不怪了!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是这样吗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上学校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