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李春丽
黄建钊:锲而不舍 生命重来
本刊记者 李春丽
与吴孟超院士合影
与刘允怡院士合影
与黄洁夫院士合影
器官移植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真正蓬勃发展只在近40年。
半个世纪以来,移植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历经坎坷,达到了今天的临床应用阶段,使得成千上万的终末期患者重获新生。移植医学不愧是本世纪医学奇迹之一,并且不断向其它医学领域扩展和挑战。
进入80年代后,由于外科技术的进步、保存方法的改进、高速交通的发达、移植中心的建立,特别是新的副作用少、效力强大的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和单克隆抗体OKT3的应用,器官移植的疗效大为提高。
回眸二十世纪医学发展史,器官移植无疑是人类攻克疾病的征程中一座屹立的丰碑。
黄建钊,1964年出生。1986年第三军医大学本科毕业,1991年获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学硕士,1998年获华西医科大学外科博士学位,2001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博士后出站,曾师从我国器官移植先躯夏穗生教授。
他孜孜不倦、永不知足的追求真理之意念,勇于牺牲、坚韧不拔的科学探索之意志让他的事业熠熠生辉、硕果累累。历任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普外科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主治医师、讲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在外学习期间曾任华西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普外科住院总医师、代理主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主治医师。
2006年7月起任贵州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常务编委、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贵州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硕士生导师。对肝、胆、胰、脾外科疾病的治疗有较高的造诣。
在专业领域内,黄建钊主刀施行各种高难度肝叶切除200余例,在国内率先开展胰腺癌射频消融治疗,较早开展肝癌频消融治疗,在西南地区率先开展悬吊式全无血半肝切除术;在省内率先实施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胰头癌胰十二指肠切除并扩大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率先在我院开展腹腔镜下解剖性、规则性肝叶切除;主刀施行肝移植及胰腺移植多例,建议、设计并参与了亚洲首例肝肠联合移植。于2007年5月组织科里医师协同攻关,并作为主刀医师之一施行了我省首例活体供肝移植并获成功。
昔日风华正茂的医学博士生,如今已是历经历练的主治医师,而在他背后留下的则是一行行闪耀着智慧光芒和奉献精神坚实脚印。多年来他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贵州省医学会二等奖1项;另获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大坪医院医疗成果奖共4项,获贵州省人民医院新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多项。获国家博士后基金、贵州省优秀教育人才省长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公关项目及贵州省卫生厅基金等多项基金资助。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3篇为国际权威检索机构SCI收录……
他热衷于自己的事业,并像一颗生命的种子,孕育着一个又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尽管前面的路还很漫长,但他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因为在这里有他的事业,有他对于生命的至高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