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能力视角-F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初探

2010-11-02 07:55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动态能力

刘 振 陈 劲

摘要:Chesbrough提出的开放式创新为企业的创新管理与组织构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模式,而相关的研究主要基于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View),强调组织要利用组织内外静态的资源来构建核心能力,提高创新绩效。在资源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尝试在动态能力的视角下,从位势、过程和路径三个维度来分析开放式创新理论,以寻求组织在动荡变化的环境中通过开放式创新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途径。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资源基础理论;动态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0)05-0106-0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单一线性的封闭式创新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知识和技术的需要,任何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所需要的所有知识已不能仅仅来自内部。因此,组织的边界逐渐越来越模糊,来自于组织外部的知识、技术与创意源源不断地补充、更新和发展着企业的关键资源和能力。

Chesbrough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模式。开放式创新意味着,有价值的创意可以从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同时获得,其商业化路径可以从公司内部进行,也可以从公司外部进行。开放式创新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view),强调组织不仅要利用组织内部的创意、知识和资源,同时还要获取来自组织外部的资源来构建核心能力,从而促进创新绩效。

笔者将在资源基础观的基础上,用动态能力视角来考察开放式创新模式,通过位势、过程和路径三个维度来解读开放式创新,探求企业在动荡变化的环境下,通过开放式创新赢得动态、持续竞争优势的途径和模式。

一、开放式创新的理论基础:资源基础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View)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该理论认为,企业可以看作是资源的有机组合。Penrose最先提出了资源的概念,认为企业是“生产型资源”的集合体,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美国哈佛大学大卫·J·科利斯和辛西娅·A·蒙哥马利把企业的资源分为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组织能力。WeIner-felt认为资源是指“企业所拥有的永久性资产(有形和无形),如品牌、内部的技术知识、技能型员工、贸易联系、机器、高效的程序、资本等”;而Barney则把企业资源定义为“一个企业所控制的并使其能够制定和执行改进效率和效能之战略的所有的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性、信息、知识等等”。

Barney关于资源关键特征的研究最具代表性,成为资源理论的基本框架。他认为,能够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属性(VRIN):价值性(Value)、稀缺性(Rarity)、不完全模仿性(Limperfectly Imitable)和替代性(Non-substitutable)。Peteraf认为企业之间的资源条件和能力条件是有区别的,一些企业由于拥有更具生产效率的资源而获得了竞争优势。他认为,能够成为构筑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必须具备四种特性,即:异质性(Heterogeneity)、后竞争限制条件(Ex-post Limits to Competition)、流动性缺陷(Imperfeet Mobility)和前竞争限制条件(Ex-ante Limits to Competition)。

企业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的竞争力建立在企业拥有的特殊资源、资产和技巧的基础上,对这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能够带来竞争优势。

然而,仅有资源优势是不够的,企业需要拥有特殊的能力来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Prahalad和Hamel提出“核心能力”一词。他们对核心能力的定义是“组织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学习如何协调多种多样的生产技能并如何整合多重技术流的知识”,并认为识别核心能力的三个标准是:能够提供进人许多产品市场的可能性;能对终端产品的客户提供明显的使用价值;让竞争者难以模仿。Leonard-Barton将核心能力定义为“企业内部的知识集合,包括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价值规范四个方面,主要发挥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作用”。资源基础理论虽强调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但是并非所有的资源和能力都可以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独特的资源和能力才可以保证企业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开放式创新正是基于这种相对静态的资源基础观点,即企业必须充分利用组织外部的创新源,同时对内外部的创意、知识与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形成组织的核心能力,促进组织的创新绩效。

二、动态能力简介

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View)认为,最终所有的利润都可以归因为稀缺资源的所有权问题。经济学家把这些利润解释成处于短缺供应状态下的资源的租金积累,还严格区分了两种类型的经济租金。一种是李嘉图租金或稀缺性租金。李嘉图租金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另一类是熊彼特租金或创新租金。熊彼特租金由革新者赚取,通常发生在一项革新的引入和扩散这段时间里。

资源基础理论扩展了对组织绩效和战略管理的理解。然而,有学者对资源基础理论的有效性提出质疑,认为资源基础理论是基于静态的观点构建的,关键资源可以保证企业的超额租金(李嘉图租金),从而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而这在动荡、未知的环境中是不能成立的,因此竞争优势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是靠不住的。在动态环境下如何获取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成为学者研究的焦点。

动态能力理论的基本逻辑是资源基础理论并不足以解释企业在快速变化和不可预期的市场环境中竞争优势的获取。同时,核心能力存在核心刚性的制约,因此组织需要能够权变的动态能力来弥补。Leonard-Barton指出,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旦形成,往往会出现核心刚性(Core Rigidities)问题,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核心能力常常无法随之改变,此时,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不仅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反而会成为企业竞争优势发挥的阻碍。

动态能力是企业融合、构建和重新配置内外部能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已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动态能力要求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应随外部环境变化而做出调整,从而弥补资源基础理论的缺陷。动态能力在本质上是与市场的动态性紧密联系的。熊彼特租金源于革新,随着时间的推移,革新将很快被模仿。当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首次被提出时,人们立即把注意力放在李嘉图租金和能够长期产生巨大价值的资源上面。但是,人们很快发现这些资源虽然十分重要,但实际上是非常稀缺的。更多的资源及其所产生的竞争优势还是属于能带来熊彼特租金的创新资源。许多企业通过不断进行发明与创新和永无止境地拼搏向上,来营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只有通过创

造性地整合、构建和重构资源或能力,获取基于创新的经济租金即熊彼特租金,才能在快变的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

资源基础理论遵循杠杆化的战略逻辑,认为竞争优势的建立关键在于积累具有VRIN特性的资源。在此基础上,企业可形成對市场的控制和垄断,相对有利的市场地位可以给企业带来通常所说的“李嘉图租金”。然而,动态能力观却遵循变革的战略逻辑,认为发挥过去积累的资源的杠杆作用,并不一定能够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因为与过去环境相适应的异质资源并不一定能满足新的环境要求。企业必须表现出对外界的及时反应、快速而灵活的产品创新和组织的高度柔性等。在变化的市场条件下,不断创新与变革已成为竞争制胜的关键,反映在组织能力上,就是对资源及其结构的动态调整。因而,建立在组织能力基础之上的经济租金表现为“熊彼特租金”(如图1所示)。

Teece等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为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而创建、整合和重构企业内、外能力的能力。“动态”是指与环境变化相一致而更新自身能力的能力,“能力”是指战略管理在为满足环境变化的要求而整合、重构内外部组织技能、资源和功能性能力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关于动态能力的维度,Teece等将演化经济学的企业模型和资源基础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一个“动态能力”框架。这个框架基于两个关键方面:动态和能力,并通过三个维度对动态能力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如图2所示):

(一)位势(Positions)

位势指的是企业内、外位势。内在的位势指企业明确的可用的资源,如财务资产、技术资产、名誉资产、结构资产;外部位势指企业明确的市场结构资产。企业目前的位势决定企业可以达到和实现的决策范围。

(二)过程(Processes)

过程是能力概念的关键。过程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部分:一方面,过程专注于协调和整理可用资源,这是过程的静态成份;另一方面,过程指的是组织学习和资源的重新配置,这两个部分表现出过程的动态成分,这种动态成份被认为是组织获取持久适应性和组织变革的保证。

(三)路径(Paths)

路径可分为“路径依赖”和“技术机会”。“技术机会”是基础科学的传播、普及与新技术突破速度的函数,但不完全外生于产业活动,它部分决定了产业活动的速度和空间,并具有企业特质性。由于企业组织能力包含大量的特定隐性知识,所以企业的组织能力难以模仿、复制。这些隐性知识内嵌于企业内部运行的由位置、过程决定的惯例,形成了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动态能力反映企业在给定路径依赖和市场位势下获取创新型竞争优势的能力。因此在开放式创新的模式下,企业更要根据市场和外部资源的变化,动态地重构、整合组织的资源和能力,构建组织的动态能力。

三、动态能力视角下的开放式创新框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剧,生产者必须持续地开展创新活动以维持竞争优势。而单一地进行纵向一体化已经不能满足持续创新活动所需要的所有知识,任何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都不能从其内部创造出技术创新所需要的所有知识。这要求企业在进行创新过程中要与外部的资源和知识进行互动。

Chesbrough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模式。开放式创新意味着有价值的创意可以从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同时获得,其商业化路径可以从公司内部进行,也可以从公司外部进行。他描述了开放式创新的基本特点:通过合作,让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所有的聪明人都为我们工作;外部研发可以创造巨大的价值,我们应当分享;我们并非仅仅靠自己的研究才能获利;建立一个能利用一切研究成果的模式比仅仅把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更重要;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的所有好的创意,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果。

笔者用动态能力的分析框架来分析开放式创新的构成(如图3所示):

(一)位势:现有资源和知识

现有资源和知识指的是企业已经拥有的并使之与其他企业相区分的异质性资产或知识,包括特有的资产、知识或能力,这些知识或能力是公司特有的、难以模仿的,因而可以产生经济回报和竞争优势。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的位势取决于组织现有的资源和知识,而这又主要包括两部分:企业内部现有知识和外部的创新源。

开放式创新强调外部创意和外部市场化渠道的重要性,强调技术合作的重要性。在开放式创新体系下,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反馈机制,并且必须与其他组织进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包括用户、供应商、竞争者、非相关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咨询公司、政府等)从而进行创新活动。企业要整合内、外部的资源和知识,从而提高创新过程的效率(如图4所示)。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发展和竞争的演化,每个外部创新源对于组织的重要性和作用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为了让外部创新源始终能够同组织内部的知识和能力达到最优匹配,组织需要及时更新和选择外部的关键资源与知识,为赢得持续竞争优势和创新绩效打下基础。因此,组织对外部创新源的评估和选择是保证这一最优匹配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二)过程:知识的流动

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系统编码的信息,它可以在组织间和组织内部传播,具有语言性、结构性一半结构性、客观性、理性、有序性和编码型等特点。吸收能力是影响企业获取显性知识的关键因素。而隐性知识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即使在组织内部也难以传播,因而难以复制和模仿,具有主观性、感性、现时性和模拟性等特点。它使企业既可以内部地也可以外部地使用规模经济。

Nonaka提出了知识创造的动态模型来描述知识流动的过程,这个模型概括了知识之间的四种转化过程(包括Socialization,Externalization,Combination和Internalization,简称SECI过程),它们是:(1)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称为知识的外化或编码化,主要通过对人脑中存在的隐性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以编码的方式表现出来;(2)显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知识扩散),称为知识的组合化,主要是对现存的显性知识通过组合形成新的显性知识;(3)显性知识转化成隐性知识,称为知识的内在化,主要通过人在工作中运用显性知识的体验来形成;(4)隐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知识增值),称为知识的社会化,主要通过企业文化氛围和有效的知识传递环境来实现。

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可以描述出开放式创新模式的知识流动过程:

来自组织外部创新源的知识通过开放式创新模式的作用而进入组织内部,经过社会化、外化、内化和组合化这四个步骤被组织吸收和整合为内部基础知识;同样,组织内部的知识也通过转化而流出组织,到达供应商、用户、研发机构、大学、技术中介、政府等外部创新源和知识源。同样,组织在

进行开放式创新时同样需要考虑及时更新知识与资源的流动方向与强度,根据环境的发展与竞争的态势来选择组织外部的合作对象(如图5所示)。

(三)路径:资源和能力的更新与升级

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持续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演进,企业原有的维持竞争优势的知识、资源和能力会被取代,科技的发展和管理思想更新换代将缩短这个过程的周期,因此企业需要及时地更新知识和资源来继续创造维持竞争优势的能力,路径依赖和技术机会共同决定了企业的知识升级。

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的知识升级主要通过应对和管理开放式创新的动态过程来实现。

Utterback和Abernathy提出了技术创新的动态过程模型(U-A模式),该模型认为一个产业或一类产品的技术创新过程总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变动阶段、过渡阶段和特定阶段。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平台创新的频率在一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将出现随时间而变化的动态特征。企业在这三个阶段的运作特点以及所需要的关键资源都是不同的。比如,在技术创新的三个阶段(变动阶段、过渡阶段和特定阶段),企业的核心资源分别为技术资源(以技术创新为主)制造技术和营销渠道(以工艺创新为主)以及技术积累与集成能力(以平台创新为主);企业的竞争基础分别为产品性能、产品质量与价格以及产品多样化。因此,企业要使资源和能力同技术创新阶段进行动态匹配,从而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U-A模式反映了美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企业的现状,陈钰芬提出并探索了开放式创新的动态模式,并针对经验驱动型和科技驱动型企业分别进行了分析(如图6所示)。

由图6分析可知,科技驱动型产业和经验驱动型产业在技术创新的三个阶段所依赖的关键资源和知识是不同的,二者在每一阶段的关键资源和知识也有差异。

对于科技驱动型产业来说,在技术创新初期的变动阶段,领先用户、供应商、大学/研究机构以及风险投资企业是关键资源,要尤其重视;而到了过渡阶段,竞争者、全体员工以及供应商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最后到特定阶段,开放式创新以平台创新为主,大学/研究机构、供应商和主流用户成为关键因素。

与科技驱动型产业相比,对于经验驱动型产业来说,产品创新几乎需要所有创新源的参与,而工艺创新则尤其需要大学/研究机构的助力,在特定阶段的关键资源则与科技驱动型产业相同(如图7所示)。

从上述开放式创新的动态模式中可以看出,组织的关键资源、知识和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受到市场、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演化。在知识不断地流入流出组织边界的同时,组织还应该动态地形成相应的组织惯例与之匹配,用动态能力来应对市场和环境的变化,而动态能力来自于组织惯例的演进。

四、总结

在市场环境下,强大的外部力量推动着知识技术的高度分散化,使得任何企业都无法长期严格控制住某项重要的技术。要保证自己的技术长时间处于领先地位,企业需要不断地吸收外部知识和技术。开放式创新模式无疑拓宽了组织获取知识、创意和资源的渠道,将组织与周围环境要素的距离拉得更近,同时这要求组织具备根据环境变化而及时更新关键资源、知识和能力的动态柔性。

笔者从动态能力的视角来分析考察开放式创新,明确了组织要根据环境变化而及时整合、重构组织的关键资源、知识与能力,尤其是对外部创新源的选择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组织实施开放式创新并不是创新过程的终点,如何通过这一模式让组织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才是这一创新模式的最终目的。在外部环境剧烈快速变化的条件下,与之相匹配的组织的动态能力是开放式创新持续有效运行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Chesbrought H.w.pen lnnuation The New lmperatiue for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Technology[M].Boston:Hat-vard Business School Ptess.2003.

[2]Penrose.E.tThPTheory D,theGrozvth of the Firm[M].NewYork:John Wiley,1959.

[3]辛西娅·A·蒙哥马利,大卫·J·科利斯.企业战略:企業的资源与范围[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4]wernerfelt,B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SrategicManagement JOUgrnaf·1984,(2).

[5]Barney,J.B.Firm resources and sustal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ougFlal of,Management.1991.(1).

[6]Peteraf.M.A.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A re-source-based view[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3).

[7]Hamel,G.c.K.Prahalad.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3).

[8]Leonazd-Barton,D.Core eapabmties and core rigrdities:A para-dox in managming flew pfoduet development[J].strategtc Man-agement Journal,1992 (S1).

[9]Barney,B.J.Resource-based theories of competm.ve advantage:A ten-year retrospective on the resource-based view[J].Journalof,Management,2001,(6).

[10]Eisenhardt,K.M.J.A.Martin.Dynamlc capabilities;wht arethey?[J].sfrategzcManagement,joumal,2000,(10/lI).

[11]DAyeni,R.R.Gunthe Hypercompetition:Managing theDynamics of strategtc Maneuvering[M].New York:The FreePTess.1994.

[12]Teece,D.J.G.Pisano.A.shuen.Dynamic capabm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zc Manageraent,fournaz,1997,(7).

[13]陈钰芬,陈劲.开放式创新:机理与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4]Nonaka.I.H.Takeuchi.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oW j apanese Companies creage the Dynamtcs of lnnouatton[M].Nc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TeSS,1995.

[15]utterhack,J.M.w.J.Abernatty.A dynamic model of process and product innovation[J].Omega t 1975.(6).

[16]杨静武.企业吸收能力与开放式创新[J].企业管理.2007,(4).

猜你喜欢
开放式创新动态能力
企业动态能力倒U型作用的实证研究
开放式创新与合作创新的比较研究
新常态下的动态能力战略理论的价值和企业实践研究
企业风险投资(CVC)对于开放式创新战略目标的实现
基于战略视角的小米科技动态能力分析
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企业动态能力对其绩效影响研究综述
我国中小企业结盟能力与开放式创新模式耦合机制研究
开放式创新下的专用性知识获取
吸收能力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作用的产业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