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宝利
(中国人民银行大庆市中心支行,黑龙江 大庆 163311)
资源型城市财政收入与GDP关系实证研究
——以大庆为例
郑宝利
(中国人民银行大庆市中心支行,黑龙江 大庆 163311)
作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大庆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长期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进程。如何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建立健康的财政、经济互动发展模式,推进大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资源城市;财政收入;研究
GDP(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两个重要指标。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又称财政依存度),是国际上衡量经济效益和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和重要参数,既能体现地区政府财力集中程度,又能反映地区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结构优劣。作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大庆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长期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进程。如何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建立健康的财政、经济互动发展模式,推进大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94年我国进行税制改革,实施了分税财政管理体制。由于改制前后数据不可比,我们以1995年以来大庆地方财政收入、全口径财政收入与GDP数据为样本,对收入与GDP之间的相关性、弹性、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数量分析结果上看,大庆GDP每增加1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增加3440万元,而大庆地方财政收入只增加508万元。大庆地方财政收入对GDP弹性偏高,承受经济波动性的能力较差。地方财政收入对GDP的影响周期长,一般要延续6个季度。
以大庆GDP为解释变量,分别用大庆地方财政收入(以DF表示)和全口径财政收入(以ZSR表示)作为被解释变量,对1995~2008年的原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两个回归模型:
模型(1)中回归系数显著,拟合优度0.89较高,模型总体显著性较好。
从模型(2)中看出,回归系数显著性和拟合优度都进一步提高,模型总体显著性优于模型(1)。
回归分析表明,财政收入与GDP呈现正相关关系,与理论上一致。GDP每增加1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增加3440万元,大庆地方财政收入增加508万元。
对财政收入和GDP分别取自然对数,再作线性回归,得到两个弹性模型:
回归方程拟合度和显著性都较好。回归结果表明: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4158个百分点,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2758个百分点。一般认为弹性在0.8-1.2之间比较理想,大庆财政收入对GDP弹性偏高,在宏观经济面好时,财政收入随GDP增长的幅度大,当宏观经济疲软时,财政收入随GDP下降的幅度也大,财政收入稳定性较差。
用2002年以来各季度财政收入与GDP作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当季地方财政收入与当季GDP是互为因果的。滞后1期到3期的GDP变动对当期财政收入的变动有明显影响,滞后1期到3期的财政收入变动对当期GDP的变动有明显影响。其中滞后2期的财政收入与GDP互为因果影响最显著(概率值远小于0.05)。
当季地方财政收入与当季GDP的滞后2期因果检验结果:
F统计值当季收入不是当季GDP的格兰杰原因零假设: 样本量 概率0.00454 28 6.88250当季GDP不是当季收入的格兰杰原因 15.51395.4E-05
GDP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延续3个季度,财政收入对GDP的影响要延续6个季度。这是因为确认财政收入是对GDP的分配过程,一般有1到2个季度的时滞,而财政收入要通过财政支出的方式直接和间接的刺激需求,达到影响GDP的效果,因此对GDP影响时间要长,最长可达一年半的时间。
当前我国普遍存在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较低且地域之间差距过大的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不同产业之间的税赋悬殊和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造成财政收入水平的差异。从与我国主要可比城市对比数据结果显示:大庆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占GDP比重在我国主要可比城市中处于长期偏低的位置。地方财政收入占比偏低,表明地方财力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十一五”时期是大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过程中,公共物品的提供、大型建设项目的投资等都需要财政的投入和支持,地方财力不足不利于地方财政支持和刺激地方经济发展,也会阻碍城市功能的完善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进程。
2008年,大庆GDP实现2220亿元,在黑龙江省排第2位,仅次于省城哈尔滨,在东北三省排名第5位,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34位,是省内齐齐哈尔的3.3倍、鸡西的7倍、七台河的11.8倍、鹤岗的12倍。大庆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占GDP比重却与经济总量排名相反,2008年大庆这一数值为3.6%,比哈尔滨低2.1个百分点,比省内其他主要地级市平均低3个百分点左右。不仅2008年,多年来大庆经济总量始终遥遥领先于省内其他地级城市,略逊于省会哈尔滨,而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占GDP比重却在黑龙江省主要地级城市中始终处于低位(如图1)。
2008年,大庆实现预算内财政收入80.2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普遍低于国内其他主要石油城市,比克拉玛依低2.3个百分点,比廊坊低1.9个百分点,比盘锦低1.6个百分点,仅比东营高0.1个百分点。这一数值增长幅度也低于其他主要石油城市,大庆从2001年到2008年增长了1.4个百分点,廊坊增长了4.2个百分点,比大庆高2.8个百分点;盘锦增长了2.2个百分点,比大庆高0.8个百分点;与克拉玛依、东营增幅大致相同(如图2)。
与省外GDP规模相当的非省会城市相比,大庆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占GDP比重平均要低5个百分点左右(如图3)。2008年,与大庆的学习目标大连和苏州相比,比大连低5.3百分点,比苏州低6.4个百分点。以2001年为基期,从财政预算收入占GDP比重波动幅度来看,大庆的波幅要小于其他主要城市,其中,比苏州低5.8个百分点,比大连低0.4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是产业结构、税收政策和宏观经济效益的集中反映。一般来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一方面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经济效益、税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企业和居民的纳税意识、主管部门征管力度和手段等因素的影响。大庆独特的微观经济主体构成以及税收政策是导致比重偏低的主要原因。
大庆的微观经济主体构成可以总结出三个特点:大企业特别大,小企业十分多,中企业非常少。中直石油、石化大企业主要有三家但规模非常大,2008年油田公司(石油管理局)、石化公司、炼化公司三家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合计3500多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6%。他们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许多税种的主要税源,虽然增值税没有留在市级,但以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为计税基础的城市建设维护税(简称城维税)和教育费附加实际依赖的是石油、石化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主要依靠石油、石化企业,个人所得税也主要来源于石油、石化企业员工。小企业虽然十分多,大庆现有各类企业1.47万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43户,除去中直、省直大企业和40户左右的中型企业外,其余都是小企业,这些小企业不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方财政收入能够依靠的中等规模企业,也就是重点税源企业非常少,全市纳税100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企业只有300多户,占规模以上企业的四分之一,占全市企业总数的2%,纳税额却占全部税收收入的80%左右。
一般而言,伴随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呈逐步提高的趋势,发达国家一般在40%~50%,发展中国家在25%~30%之间,大庆全口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并不低,2008年大庆全口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27%,是比较适宜的,但是按照现行的税收分配政策全口径财政收入中能够留在市级的比例较小。大庆上缴中央级和省级的财政收入在财政全口径收入中占比长期维持在85%左右的高位,留在市级的只有15%左右。以2008年为例,全口径财政收入608亿元,财政上缴超过506亿元。大庆国税税负高于其他油城税负,2008年大庆国税税负21.1%,比克拉玛依高5.7个百分点,比东营高8.7个百分点,比盘锦高9.6个百分点。以石油、石化企业增值税为例,同样是石油城市,河北廊坊的税收政策要优于大庆,增值税中央获得75%,省留成10%,市级能够留成15%;而大庆的情况是:增值税中央获得75%,省级留成25%,市级只能获得一定数量的税收返还,比例是增值税中央级收入的3%左右。除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之外,与石油资源相关的税费上收比例非常大,地方留存比例很小。例如,从1994年开征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主要归中央和省级所有;从2006年开征的石油特别收益金完全归中央所有;市区主力油田的资源税全部归省级所有,如表1所示。
表1:2007年以来石油相关税费在中央、省级和市级分配情况
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一般来讲,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在1.4~2.5之间,城镇化超前或同步于工业化,而大庆的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一直徘徊在0.5~0.6之间,说明大庆城镇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2008年大庆城镇化水平比工业化水平要低33.5个百分点。农业人口对服务业的需求很低,采取自助方式获得大多数服务性劳务,难以带动服务产业发展。
城市建设维护税、专项收入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在大庆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2008年三项合计42.6亿元,占比达32.5%,而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四项主体税种27.1亿元,占比20.7%,低于城维税、专项收入和土地使用税三项合计6.4个百分点。其中特别是营业税偏低,根据我国现行税制,营业税的税源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由于大庆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低,导致营业税长期偏低,对地方税收的贡献率也较低。大庆营业税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率长期徘徊在5%左右,2008年北京和上海这类发达城市的营业税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在30%以上,全国平均水平是18%,大庆比全国18%低13个百分点,比上海低27个百分点,比北京低30.5个百分点。
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税收的流失和部分企业造假账避税是客观存在的。以餐饮业为例,大庆餐饮业发展比较迅猛,但存在不少“不开发票给打折”的现象,在此过程中餐饮业主和顾客是双赢的,却损失了地方的税收,而且主管部门很难实现有效的监督。各大商场的情况是,开发票与收银分离,顾客觉得开发票程序繁琐,不愿再单独去指定地点开取发票,导致税收的流失。
大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共和国的一面旗帜,大庆油田连续7年全国纳税冠军。目前大庆正处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央和省应在各方面给予大庆优于其他地区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减轻税负。一方面,建议将矿产资源补偿中央级收入返给大庆,目前分配比例是中央和省级各占一半,2008年矿产资源补偿中央级收入6.7亿元;另一方面,适当提高石油、石化企业增值税返还比例和市级留成比例,以2008年为例,如果增值税返还比例提高2个百分点,大庆财政可用财力将增加4亿元。从实证分析可以看出,财政资金对大庆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经济增长影响时间长,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减轻税负能够使地方政府有更多财力鼓励发展替代产业,丰富税源,利用“原油稳产再十年”的战略机遇期,将大庆发展成生态、宜居、现代的综合型城市,摆脱对石油行业的依赖。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开发区这个平台,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改造传统工业,引导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实现高新产业的不断升级与传统产业的转型。促进产业集群升级,发挥集群经济优势。扶持一批企业从小企业发展成中型企业,扶持一批地方企业从中型企业发展成大企业,发展地方经济的支柱、地方财政的重点税源。
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经济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二产大幅上升,三产快速发展,消费结构将发生剧烈变动,用于住房、交通、通讯、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开支明显增加,住房、汽车、电子通信等高成长产业群,成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服务业也将迎来一个加速发展的转折点。2008年大庆人均GDP已超过10000美元,大庆应利用消费结构调整的时机,充分利用飞机场开通、城际铁路建设等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发展临空经济,鼓励中介服务业、旅游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文化体育业、物流业等传统服务业的发展,并积极发展高端服务业,如引进国外中小私募基金,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重点发展替代产业,在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也为第二产业带来了发展必要的资金,为GDP和财政收入增长提供新动力。
就石油天然气而言,其开发不仅影响资源地的生态环境,而且,由于在项目布局方面,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企业在资源地的精深加工项目安排较少,石油天然气开发对拉动地方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显著。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为防止大庆出现“油尽城空”的尴尬局面,为了英雄城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建立石油开发补偿专项基金,用于环境保护和推动资源型城市的战略转型。应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责任原则,设立生态补偿专项基金,逐步构建以开采企业与政府财政为主导,社会捐助、市场运作为辅助的生态补偿基金来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相互配合和支持。大庆目前面临“原油稳产再十年”的战略机遇期,抓住这次机遇,大庆就有望发展成综合型的现代化都市。当今大庆的经济结构有了一定的调整,对石油行业的依赖度有所下降,但可持续发展的财政资金基础仍然主要依靠石油产业,随着经济的不断转型,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后,石油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将逐渐淡化。
探索服务业征税手段的创新,简化开发票的流程,尽快在全市推广税控收款机,防止税收的流失。建立一定比例的地税奖励,刺激企业提高纳税意识。加大对服务业税票的抽奖激励力度,提高市民的纳税意识。在市民中形成要税票既是权利也是义务的观念。
2008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苏南苏北两地共享产业转移税费的新政策,激发了苏州市产业转移的热情。“税费两地共享”主要包括25%的企业增值税、40%的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全部。2008年上半年,苏北地区新开工500万元以上产业转移项目1152个,项目总投资765.1亿元,增长17.8%;实际引资额295.8亿元,增长33.5%;苏北五市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20亿元,同比增长20%,比苏南及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4.9个、3.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苏州市通过转移劳动密集型项目,引进高端产业,也保持了经济活力。产业转移是成本比较的结果。要实现转移,双方要达成共识,形成利益共享机制。在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过程中,各地应抓住机遇,加强区域间协调与合作,可借鉴苏北苏南经验,利用本地优势在跨区域招商上有所创新,重点发展新能源、服务外包等产业,使产业布局更加优化。
[1]内蒙古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2008:《内蒙古财政收入结构与经济结构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第38期.
[2]赵健,2008:《优化财政收入结构问题研究》,《财政研究》第5期.
[3]黄伯平,2007:《重构地方财政收入体系》,《宏观经济管理》第6期.
[4]陈颂东,2008:《财政收入结构的国际比较及借鉴》,《地方财政研究》第6期.
[5]丁晓明,2003:《2002年天津市财政收入分析及2003年展望》,《天津财税》第4期.
[6]吉亚辉、朱正取,2009《甘肃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7]纪跃芝、刘新禄、张洪,2009:《中国财政收入的实证分析》、《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第15期.
[8]S Weisberg著,王静龙、梁小筠、李宝慧译,1996:《应用线性回归》[M].中国统计出版社.
[9]易丹辉,2004:《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中国统计出版社.
[10]张晓峒,2004:《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M].南开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李 霞〕
F290
A
1002-2341(2010)02-0057-05
2010-03-08
郑宝利(1965—),男,黑龙江呼兰人,党委书记、行长,高级经济师,从事金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