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福社 张卫东
(1山东蓬莱市精神病防治站 265600; 2蓬莱市人民医院)
基层医院做肾功能检查的常规方法是测定血清中的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尿液分析干化学(PRO)检测尿蛋白等实验,但当肾脏损伤不明显时,上述实验项目的检测结果可显示正常,给疾病的早期诊断带来影响。近年来,我院对糖尿病疑有肾功能损伤(DN)的患者采用尿微量白蛋白(mA1b)测定,现总结并报道如下:
1.1 观察对象 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糖尿病疑有肾损伤的患者共85例。其中尿常规检测尿蛋白阴性44例,男20例,女24例,年龄30~78岁,平均50.2岁,病程1~10年;尿蛋白阳性41例,男18例,女23例,年龄27~83岁,平均54岁,病程2~22年。糖尿病病例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为了进行比较研究,选择健康人35例设为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18~54岁,平均42.3岁,均为门诊健康体检者,排除心、脑、肺、肝、肾等其他疾病。
1.2 方法与仪器 采用日本产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北京九强公司提供。检测项目:mA1b、BUN、Cr、β2-微球蛋白(β2MG)。方法:mA1b用免疫比浊法、BUN用酶法、Cr用肌氨酸氧化酶法、β2MG用免疫比浊法。尿蛋白干化学pH指示剂蛋白误差法,使用仪器MA-4210半自动尿液分析仪及配套10A型尿试纸条。
1.3 标本采集 来自我院门诊与住院患者。血样:采空腹1h内分离血清;尿样:新鲜晨尿5~10ml,如尿液浑浊,加样前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所有标本在18~25℃室温下3h内检测完毕。尿微量白蛋白参考值>25mg/L为阳性,严格按说明书操作完成。
检测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尿常规蛋白阴性患者mA1b检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β2MG略高于对照组,其余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糖尿病患者尿常规蛋白阳性者,不仅mA1b检测值明显高于尿常规蛋白阴性患者,其余各项指标值均高于尿常规蛋白阴性者。
尿微量白蛋白指尿液中mA1b处于20~200mg/min的排泄浓度,或者晨尿的mA1b量于20~200mg/L[1]。mA1b是重要的血浆蛋白质之一,在正常情况下,白蛋白的分子量大,不能越过肾小球基底膜,因此在健康人尿液中仅含有很低浓度的白蛋白[2]。多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红斑狼疮和肾的炎症改变,使肾小球基底膜受到损害致使通透性改变,此时白蛋白可进入尿液中。尿液白蛋白浓度持续升高,形成蛋白尿。β2MG是由红细胞、淋巴细胞和有核细胞合成的小分子蛋白,极易从肾小球滤过,99.9%在近端肾小管被重吸收,降解为氨基酸,不再回血液,当肾小管受损时血液中β2MG浓度升高。
表1 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检测结果 (x- ±s)
以往因尿微量蛋白测定手工操作方法繁琐、操作者的手法及检测试剂的稳定性等问题,致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遭到质疑,不少医院检查肾功能时常规检验血中的BUN、SCr、UA、PRO等。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些项目的检测指标只有在肾脏损伤到相当程度时方能出现异常,难以实现早期肾脏损伤的诊断。不少医院对肾损伤有赖于肾脏组织活检穿刺病理学检查确诊,操作、实验过程复杂,患者及医生都难以接受。mA1b检测方法简便易行,结果稳定可靠,可以很好地帮助诊断早期肾损伤。
DN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早期存在可逆性,如果早发现并进行干预治疗,肾脏损伤有可能恢复。表1提示β2MG、尿mA1b在糖尿病早期就有改变,有助于在早期观察肾小管和肾小球受损情况。
综上,尿mA1b具有方便、准确、快捷等的检测特点,在怀疑有早期肾脏损害时,应首选该项目进行检测。
[1] 邹建光,杨梅. 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验意义及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5):578.
[2] 叶应抚,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