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军地互动 加快军民融合

2010-10-29 08:39霍小平
中国军转民 2010年4期
关键词:军民结合民品国防科技

文/霍小平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中央明确提出的全局性战略方针,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湖北省是我国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重要战略基地。近年来,在国防科工局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湖北国防科技工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坚持”的指导方针,按照“军品为本,民品兴业”的发展思路,在确保军品任务完成的同时,实施军地互动,加快军民融合,取得了显著成绩。2006年国防工业民品工作会以来,我省军工民品以年均36%的速度递增,民品比重不断提高,呈现出军民品协调发展的可喜局面。

一、探索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艰辛历程

长期以来,湖北国防科技工业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军民结合产业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六五”、“七五”时期,全省国防科技工业贯彻中央“保军转民”方针,为了保生存、求发展,利用已有生产条件,四面出击,陆续开发生产了大量投入少、见效快的民用产品。1985年,全行业民品产值由1980年的8782万元上升到4亿元,1990年民品产值达到6.9亿元。民品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军工单位的生存问题。

“八五”时期,军工民品开始向高起点、高技术、高附加值和规模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成套机械设备、船舶、电子、化工、光学、医药和医疗器械七大类为主体框架的民品发展格局。1995年,全行业民品产值达到29亿元。在民品发展的支撑下,一批军品型号研制取得重要成果。

“九五”时期,由于受宏观经济影响,军工经济发展缓慢,全行业民品产值年均增长仅3.44%。多数企业处于“高维持、低产出”的低效运行状态。

“十五”期间,我省军工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从2001年起,全行业扭转了连续八年的亏损局面,但民品发展不快、规模不大的问题仍未改变。

进入“十一五”,湖北国防科技工业民品发展开始加速,2006年共完成民品产值77.3亿元,同比增长29.6%。2007年,我省成立了“省军民结合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通知》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船舶工业发展的意见》,制定了《湖北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湖北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建设方案》,三江集团和471厂被列入原国防科工委军民结合产业化首批试点单位;全省国防科技工业民品产值达到126.4亿元,同比增长63.62%。2008年,全省国防科技工业民品产值达到164.26亿元,同比增长30%。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省坚持民品兴业,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军地融合,军民结合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全省国防科技工业民品产值达到189.43亿元,同比增长15.32%。目前,全省军工单位在建军民结合产业化项目38个,累计项目总投资76.84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新增产值215亿元,湖北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正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回顾湖北军民结合产业的发展历史,有几条宝贵的经验应当认真汲取。

第一,发展军民结合产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20多年来,在军品任务不足时,我省军工依靠发展民品,保留了队伍、保持了能力,为“十五”期间国家武器装备科研任务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军品订货规模和结构变动是客观规律,军工经济发展必须长期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

第二,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必须坚持走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的路子。只有把军民结合产业项目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之中,才能更好地得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我省许多军工企业,通过加强与地方企业的资源整合以及加强与地方高校、高科技企业的项目合作,实现了快速发展。

第三,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必须充分发挥军工优势,大力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我省军工民品经历了一个从找米下锅、盲目发展,到有选择性地发展优势项目的过程。一些没有优势的民品在市场竞争中被逐步淘汰,一些具有军工优势的民品得到了发展壮大。我们发展新的项目一定要体现军工的优势和特色,这样才能持续发展。

二、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

湖北省委、省政府对国防科技工业非常重视,把湖北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全省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科教兴鄂战略的一支重要力量。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多次指示,要在确保完成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充分发挥军工优势,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带动湖北经济发展。我省在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出台政策,建立长效机制。为支持军民结合产业发展,2007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支持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定军民结合产业项目可以比照重点军品项目享受减免建设规费、简化审批手续等优惠政策;从2008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军民结合产业项目给予补助。同年,省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加快船舶工业发展的意见》,确定了支持湖北船舶工业发展的税收、补贴、融资担保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拿出2000万元资金增设了湖北省船舶出口专项担保基金。2009年,我省1000万元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了461厂大型海洋工程及船舶配套设备升级改造建设、709所兆瓦级风电电控系统产业化等21个军民结合产业化项目。这21个项目总投资约33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新增产值约84亿元。

2.搭建平台,拓宽发展空间。为充分利用开发区的优惠政策,结合我省军工企业的地区分布和产业集中度,我们提出了建设“一个基地、四个园区”的发展思路,即以武汉长城(创新)科技园、武汉船舶配套工业园、孝感军民结合产业园和襄樊军民结合产业园为基础,打造“湖北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四个园区按照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社会化服务的思路建设,其功能定位各具特色。

武汉长城(创新)科技园重点致力于促进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建成军民两用技术展示交流中心,积聚了105所核电技术服务基地、712所电力电子产业化基地、五环科技等一批在国内外有实力的公司和科研院所入园发展,签约了博宇光电、华工紫龙、海创科技等20个项目入园孵化。2009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32亿元。

武汉船舶配套工业园规划总投资60亿元,目标是形成年产值200亿元的船舶配套产业集群,重点是引进国内外著名厂商和国际知名品牌,发展船舶电器、控制系统、船舶柴油机曲轴、船用机械等产品。目前已有华飞电缆、杰森、三环发展、易船、赛林德、祺峰六个项目入园发展,其中华飞电缆已正式生产。

孝感军民结合产业园规划总投资30亿元,建成后可形成年产值100亿元,重点依托航天科工九院和其他军工企业,发展重型平板运输车、重型高机动越野车、摩托艇、农用成套设备、高功率固态激光器、汽车灯具、电子元器件等项目。目前,重型平板车项目、三人摩托艇项目已建成投产,农产品加工设备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襄樊军民结合产业园以襄樊航空航天工业园为基础,重点发展航空、航天、制药、机械、冶金等产业。目前已有航宇公司民机内饰产业基地、42所平面保护膜生产线项目和安全设备生产线项目等入园发展。湖北江山重工有限公司已征地37.1公顷,将投资2.174亿元,形成年产专用车3000辆、液压油缸8万支的生产能力。

3.强化服务,营造良好环境。为充分利用我省军工和民口科技资源,加强自主创新,促进军民结合、共同发展,我办积极搭建平台,推动701所、709所、722所、武汉理工大学、中国长江航运(集团)船舶重工总公司等单位成立了武汉金船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综合船桥系统研发及项目产业化工作。2009年,“金船”公司正式挂牌,并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1500万元经费支持。我办主动汇集民口单位的300个军民两用高技术信息,编印了《湖北省军民两用技术优势项目汇编》,并积极向军工单位推介。在广泛收集武汉各高校科技成果和各军工单位技术需求信息的基础上,我办组织召开了高校与军工单位产学研合作洽谈会,共达成25个合作意向。在我办的推动下,一批军工优势企业通过与地方企业合资合作、兼并重组,调整了产业结构,扩大了产业规模。同时,一批民口企业参与军工配套和军民结合产业项目合作,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我办还制定了为大企业提供直通车服务的制度,积极为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为基层企事业单位提供方便快捷、贴心舒心的服务。各市政府也为军民结合项目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及时协调解决土地、供电、供水、交通等各类问题。

三、加快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努力方向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新要求。为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湖北国防科技工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湖北实施“两圈一带”战略、武汉城市圈开展“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东湖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机遇,充分发挥军工队伍的科技、人才、设施等优势,不断转变发展方式,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湖北国防科技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亿元,形成对我省经济具有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群,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加强我省与各军工集团的对接合作。各军工集团资源富集、优秀人才密集,技术力量雄厚,是促进我省军工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09年,省政府与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商定在湖北省建设海军武器装备和特种船舶及海工装备、船舶配套、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轨道交通、电子信息、物流及交通应急保障装备等八大产业基地,共同支持湖北船舶工业“十二五”末发展成为千亿元产业;罗清泉书记率队到北京会见了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的主要领导,就加强双方合作共同支持湖北航空产业发展问题形成了会议纪要。下一步,要积极推进合作项目的落实。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军工集团的战略合作,支持在鄂军工企业快速发展。

2.加快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园建设。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坚持规模化、集约化的原则,积极引导布局分散的相关企业分别向孝感军民结合产业园、长城创新科技园、武汉船舶配套工业园和襄樊军民结合产业园等园区集中,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使之成为推进我省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有效平台。同时,要积极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将我省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列为全国工业创新示范基地,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要强化园区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道路、通讯、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切实把园区建成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3.着力壮大“四个支柱产业”。湖北国防科技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发展特色,重点要壮大“四个支柱产业”:要依托我省船舶产业多年发展形成的船舶教学、研发、设计、制造、修理、船用材料、船用设备制造产业体系,以加强船舶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资源配置,大力发展船舶制造产业;要充分发挥军工装备制造及系统集成优势,大力发展重型平板运输车、海洋工程、核电、风能发电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做强装备制造业;要以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部分在鄂单位和重点地方军工电子企业为依托,加快军民结合高技术产品研发和应用,做强光电子信息产业;要依托华中药业有限公司、华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扩大产能,开拓国内外市场,做强医药化工产业。

4.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继续履行好国防科技工业肩负的武器装备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双重使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航天、航空、船舶、信息安全、光电子等优势产业超前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新材料、新能源、新动力、节能环保等潜力产业跨越发展,构建新的增长极。要重点推进综合船桥系统、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浮空器、混合动力推进技术、核电装备制造和工程建设等项目的研发,尽快形成产业。同时,要积极搭建科技交流平台,鼓励高等院校、军工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基地,支持和促进军用、民用技术研究开发需求的互通交流与创新成果的双向转移。

猜你喜欢
军民结合民品国防科技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军民结合型单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构建的探索
航天企业民品文件归档工作的思考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湖北省民宗委组织召开全省贯彻落实民贸民品优惠政策视频会议
政府投资、军民工业标准差异与民品企业进入军品市场的困境
河北新认定11个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
国家军民结合公共服务平台试运行
军民结合产业如何界定与分类
军工沃土上的民品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