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国红
36所光伏产业在“寒冬”中走向“春天”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发展绿色能源,利用取之不尽、无污染的太阳能是国家倡导的新能源发展规划的重点。
2008年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6所10MW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基地在浙江嘉兴城南路36所科技园区落成。09年初,第一批太阳能电池组件成品顺利下线,燃起了36所光伏产业发展的星星之火。然而,一场意想不到的金融危机打乱了产业发展的步伐,全球光伏企业均不同程度受损,毛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有人评论“这是光伏史上黑暗的一页。”新兴的光伏产业如何挺过“严冬”,成了不少企业思考的问题。面对危机,36所光伏产业团队逆势而上,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大家意识到:不断开发新产品、争取差异化市场将是小规模太阳能项目生存下来的最可行途径,专家预言在金融危机过后超大规模生产企业的快速恢复是市场的必然选择,夹缝中求生存,我所的光伏产业规模小、竞争力弱、缺乏业务基础,必须在市场中找到自身的竞争优势,坚持下去,相信不断积累终能实现质的飞跃。
光伏产业下设的新能源事业部技术团队十分注重产品的改进和研发。在炎热的车间内,一群年轻人不分昼夜地钻研技术,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不断研发、完善新的太阳能组件产品和离网系统。面对通用产品没有竞争优势的现状,加大个性化产品和新兴组件的研发力度,积极洞察细分市场走向,尽快拿出受市场欢迎、利润率较高的系列新产品,在差异化竞争中获得优势成为承担太阳能组件项目团队破解当前困境的重要思路之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钻劲”,一直激励着新能源事业部的技术人员。这支年轻、富有朝气但基础知识并不匮乏的队伍,敢于向国内、国际领先技术发起冲锋。
前两个月经过了数十次的试制均告失败,讨论工艺方案—试验—失败—再讨论,开发团队都是利用大量的夜晚和周末时间在这样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度过,问题在哪?6月底,在邀请了北京方面的专家到我所共同研究试验方案并进一步明确了产品要求,研发团队继续在材料选型上不懈努力,经过不断探索,对某进口胶的应用终于取得了试验成功,突破了改进外观和防水性等的关键技术。经过三个月不断地材料选型和试验,该款便携太阳能组件产品终于研制成功,其外观、电性能、防水性和抗折弯性等重要参数在内部评审时一致通过,达到了“好用、耐用、适用”的产品总要求。7月30日,自主研发的新型可折叠式太阳能组件成功下线。
初步估算,该新产品一旦获得最终用户认可实现量产,量产后可获得可观的毛利,量产后的产品价格预计为目前市场同类产品的1/2~2/3,预计该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2年,未来两年将成为太阳能项目利润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在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研发自有知识产权的光伏产品,36所成立了太阳能光伏应用技术研究部,一批高层次研究人员陆续进入该研究部,一批太阳能新产品相继面世。新型太阳能路灯控制器、电源研发成功,具有智能控制、防盗、通信等先进技术,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光伏逆变器是太阳能产业链中光伏发电的核心技术之一,提高产品竞争力,要形成光伏逆变器的自主研制生产能力,36所有此行业几十年的产品研发生产的经验,结合军工研制技术的优势,整合军工、民品的研发力量,组成了光伏逆变器产品研发团队,研制新一代光伏逆变器,将取代目前光伏发电系统中采用的逆变器。目前,新一代光伏逆变器研制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研发工作按计划展开。
在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应用到生产中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了实现“三化”企业的目标,顺利实施集团公司二次腾飞战略,民品战线将进行一场目标坚定、规模宏大的持久战。而作为其中一员的新能源事业部也人心振奋,厉兵秣马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新能源事业部的同志们多次外出调研,通过阿里巴巴等网络平台及国内外众多展会,努力从市场上找机遇,挖掘太阳能组件的市场潜力。目前,已与多个国内客户和多国的外商建立联系,陆续获得来自国内外的产品订单,海外销售方面已与3个国家的外商建立长期代理和合作关系,市场已逐步打开。
国庆节以后,市场呈现了短暂复苏的迹象,市场开拓团队经过对太阳能组件市场的不断关注和深入了解,与多个公司的多次接触,并进行考察分析,反复研讨,市场开拓工作终于收到了姗姗来迟的收获,除了常规产品外,新产品便携式太阳能组件也得到了客户近200套组件,合同金额20多万的订货确认,并与新加坡签订了14000多套60w组件、合同金额近1000万的订货合同(生产期限至2010年年底),此外,3.5mw的组件合同也在洽谈中。到目前为止,下线订单各类组件近4000套。
面对繁重的生产任务,这个生产线上仅有40人的团队(包括十月底刚入所的实习生20人),放弃休假,加班加点,有时连续工作达30小时,确保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不久的将来,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城乡光电建筑综合应用、道路与公共场所照明、太阳能光伏电站等方面,会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今,36所太阳能电池组件已经顺利通过实验室测试,11月底将到生产线验厂,预计年底前可获得国际认证,这对我所进一步打开欧洲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短短几个月,光伏产业已完成产值1000多万,预计利润近10%,虽然离预定的目标还有差距,但相信随着国家鼓励太阳能产业应用的优惠政策及补贴的相继出台,经济逐渐复苏,在此背景下,36所首期计划投入2000万元,继续加大在产品研发、市场开拓上的投入,掌握先进的技术,拥有核心知识产权,通过技术创新,36所光伏产业加快追赶太阳的脚步,必将迎来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