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菊英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浙江杭州310018)
通过拓展训练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良性发展
应菊英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浙江杭州310018)
文章论述了拓展训练对促进高职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潜能激发能力等方面的职业素质良性发展的重要作用,阐述了高职拓展训练活动的实施方法和途径,提出了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建议和对策。
拓展训练;职业素质;高职学生
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是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由此可见,高等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社会适应为目标,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职业性十分鲜明。高职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教学、求知、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一定职业素质的培养,符合高职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体育教育的中心任务,体现“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实现高职体育教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体育素养”的同时,通过拓展训练有意识地增加对高职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相适应的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潜能激发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将利于其成为职场人后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劳动竞争或职业转换中表现出良好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特有的职业素质。
拓展训练英文为“Outward Bound”,在海军用语中为“出港船只”,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暴风雨一次次的考验。它是由德国教育家库尔特·哈恩(Kurt Hahn)所提出来的。真正将拓展训练推广开来的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哈密尔顿维哈恩姆高中校长皮赫(J.Pieh)。皮赫将拓展训练的方法应用到学校教育中进行摸索,最终把拓展训练的方法与现存的学校制度结合起来。1995年,拓展被引进中国大陆并翻译为“拓展训练”,并在北京建立了第一所拓展训练学校——“北京人众人拓展训练培训学校”,并以“拓展”作为其注册商标。
拓展训练项目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训练活动的场所性质可分为场地、野外项目,高空、平地、水上和室内项目等;按参与者人数的多少可分为个人挑战和团队协作项目等;按受训者职业岗位的特点,从训练项目对心智的影响和提升方面来分类,分为心理素质拓展,交流沟通能力拓展,团队信任拓展,合作能力拓展,创新思维能力拓展,竞争意识拓展等七大类。
从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素质是职业学习的发动机,职业能力形成的奠基石,是职业人才学习、成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招生人数的增加,高职学生数量急剧增长,在规模和数量外延扩张过快的同时,内涵发展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其中之一就是,由于录取批次为第三批(即最后一批),且普高生和三校生并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低,使得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陷入困境,难以顺利有效地实现培养目标。尤其在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及团队合作、交流沟通、创新思维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表现更是千差万别,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学习的动力,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热情,克服学习困难的自觉性与毅力不足,合作与创新动力更是难尽人意。面对这种现状,高职在重视培养学生智力因素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影响,充分认识提升职业素质对高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切实措施予以优化。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面向全体高职学生,以全面提高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是做人的基础,做人又是成材的基础。拓展训练以其先行后知、边行边知的全新教学模式,为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传统高职教育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并把传统知识技能当做教学的最终目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育方式始终没有多大改变。拓展训练则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主,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享受过程的乐趣。在做中学,在学中分享与体验。拓展训练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学习团队的主人翁。拓展训练为高职职业生涯及体育课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开阔了视野。
职业素质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是一个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它既是职业岗位的第一质量要求,又是职业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职业素质中的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及潜能激发能力等方面能力,是培养一代高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是高职教育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素质教育可以划分为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社会素质教育。创新素质是这三类素质相当发展甚至高度发展的集中体现,它不是与这三类素质平行的另一类素质。当今社会,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造力是衡量科技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而培养学生创造力是拓展训练的重中之重。例如“罐头鞋”、“扎筏”、“电网”等很多项目,都是为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而设计的。
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主要分个人项目与团队项目。个人项目的设计原则是让练习者在面临人生所从未经历的困境与危险时,战胜自身的懦弱,挖掘自己的潜能,如空中单杠、攀岩、独木桥等。团队项目以复杂性、艰巨性为特征,通过完成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建立良好的团队气氛,以促进练习者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与默契协作,达到训练的目的,对于改善练习者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凝聚力有很强的针对性,如背摔、天梯、求生等项目。
拓展训练的内容丰富,开展的形式多样。拓展训练作为高职体育课程的开设,必然要考虑到高职体育的实际情况,根据拓展项目的特点和场地要求选择适合高职学生身心特点的项目内容。对此,我们根据社会拓展训练机构的教学课程,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高职院校可以参考以下的教学内容实施拓展训练,组织教学。
表1 教学进度和课时分配表
拓展训练课程是高职近几年出现的一门新型课程,它的组织形式相对比较灵活,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对学院的资源进行项目的确认,采用必修或选修及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教学方式。有的在正常的教学单元时间,有的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甚至周末和假期,是以教学或培训的形式,而且教学时间相对比较集中,分散教学的情况较少。一般都是在短时间内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项目不断地对高职学生的心理进行刺激的学习。所以一般课程的时间有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人数安排上,经过研究表明,最合理的人数是12~16人为一个小组。而在高职课程中,一般两小组可以作为一个班级,也即是30人左右,这也符合高职体育教学人数的安排。此外,拓展训练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可以灵活应用,根据高职学生的专业、培养层次,除开设必修或选修课外。也可以精选某些适合教学中可用的成熟的拓展训练教学项目,引入体育课某些环节中,如:拓展训练中的“团队热身”、“信任背摔”等;甚至设计体育课中的拓展训练模块,以便在各类体育课教学中以植入或“嫁接”的形式普遍应用。譬如,借鉴拓展中“团队热身”项目,设计出的“初识破冰”模块,通过高职学生间交流、交往刺激,使他们尽快相识,产生“团队归属感”,操作时间大约30min内。这一模块可用于新生入学报到后的首次体育课,可以用于跨班跨年级选修课中“团队归属”教育环节。
利用高职院校美丽的校园、高教园及学校周边的资源,如公园、广场等地方,因地制宜地开展拓展训练项目,同时可以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建设小型的拓展训练项目基地,开展拓展训练的项目培训,既有结合专业的项目培训、又有体育教学和社团组织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使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得到很好的提升。而水上项目除了一些学校有天然的河流外,大学的游泳池也可以作为很好的培训场地。训练器材除了必须购买的以外,很多都可以发掘校本自然资源进行优化组合,达到训练的目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时代处在人们职业生涯中的探索期,从进校起就了解自己未来该走的职业道路,才能够赢在起点。高职作为学生就业前最后的学习期,始业教育中,利用各自原有的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通过在特定的真实或模拟环境中的开展,以自身体验为主的团队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统一、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统一的特点。将学生塑造成具有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刚毅的性格、良好的习惯、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等特点的人,旨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抗挫与抗压能力、创新能力、组织领导和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在人生的摔打中,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创业性能力的发挥与职业素质在实践活动中的不断提升。
安博教育集团的启示——教育作为一种服务产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学生通过不断学习、创新,才能在竞争中保持可持续的优势与动力。职业素质的培养以学校教育服务中心和实训基地为依托,在“做中学”“学中做”,构建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人才互动融合的平台,打通人才教育价值链,在实训基地中体验真实的企业环境,模拟或参与真实的项目开发。在一系列项目的活动过程中,首先,从解冻,熟悉活动,去除抑制的活动,信任活动,协调与沟通活动,作决定问题解决活动,社会责任建立活动到个人责任建立活动;其次团队合作策略,必须共同突破层层障碍,以达成一致认同的目标。拓展训练融入到企业之后,可以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还能提升学生心理、生理平衡和社会适应能力,克服学习上的被动、冷淡和旁观,并且可以不断创造学习上的高峰经验,让学生很快掌握到学习的目标。
成立学校职业素质辅导或咨询的专门工作机构。配备专业人员、仪器设备、各种声像资料、图片;邀请学者、专家、企业成功人士举办有关的学术报告,强化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与宣传,改变他们对职业素质认识上的误区。
职业素质辅导工作可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活动、实地考察学习、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时效的职业素质提升的指导与服务。编制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小册子,深入研究国内外有关拓展训练的发展概况,了解拓展训练历史由来,结合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深刻领会职业素质拓展训练的真正内涵,进行职业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的案例设计,训练基地建设方案等,以便推广使用。同时,结合校园文体活动的开展,举行职业素质的专业沙龙、戏剧,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起到了积极帮助。“断桥一小步,人生一大步”,当你成为职场人的时候,你拥有了果断、自信、敢为人先的良好意志品质,面对任何困难与危机你都会迎刃而解。
[1] 曲宗湖.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 陶宇平,彭福栋.学校拓展训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 于志强.浅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职业时空, 2007(3).
[4] 刘勰,聂环玲.对高校开设体育拓展训练课的构想[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9):283.
[5] 于振峰.关于将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3):15~17.
[6] 陈野根,许瀚声.高职院创业教育引进拓展训练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6):182-183.
Enhancing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students through Outward Bound
YING Ju-yi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Zhejiang Economic&Trade Polytechnic,Hangzhou 310018,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the important role of introducing Outward Bound into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to promote the teamcocperative ability,communication skills,creative thinking and stimulation potentials of their students.The related implementation approaches were described.Advices were proposed to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outward bound;qrofessional quality;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G807.4
A
1004-3624(2010)06-0053-03
2010-04-11
应菊英(1965-),女,浙江慈溪人,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