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玉,孙 乔,刘东辉,张定平
(合肥工业大学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09)
热点话题
基于社会现状的大学瑜珈健身课程体系建构及其定位与导向
邓 玉,孙 乔,刘东辉,张定平
(合肥工业大学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09)
运用观察、问卷调查与实验教学等方法,对瑜珈在中国社会健身领域的影响及其在高校开设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探究与阐述,结合瑜珈运动的形式、功效,主张与大学生学习、生活、身心及情绪特点较高程度契合的实际,提出了设置大学瑜珈健身课程,以及瑜珈健身课程与教材建设应该遵循的原理、原则等建议。
瑜珈;体育课程;健身;大学体育;教材建设;导向
近年来,来自印度的古老文明成果——瑜伽在我国被广泛地运用到健身活动之中,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之一。目前,瑜珈风尚已进入并深刻影响校园体育健身,大有成为继篮球、田径、跆拳道、健美操、健美、体育舞蹈等运动形式之后又一个大学体育教育与教材资源。因此,依托大学、科学认知与筛选,特别是准确定位瑜珈不仅是保证该项运动在我国健康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更是理性、开明与公平对待瑜珈运动的积极态度与做法之一。
大学体育及其健身活动一向具备崇尚科学、注重知性的特点。本研究拟借助大学体育平台,通过对目前我国社会流行的瑜珈体系广泛而深层地分析,在把握瑜珈功效的基础上,基于大学生的实际,提出整合大学瑜珈健身课程的原则与要求。在构建充满现代科学气息的瑜珈健身课程以满足大学生需求的同时,致力瑜珈健身在大学校园中的推广,同时也期待带动高校体育师资参与瑜珈研究,在一定情境下形成以大学改良瑜珈、以大学改造社会瑜珈,以及以大学提升社会体育健身科学素养的局面。
1.1 研究对象
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等10所安徽省高校及浙江大学、山西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12所安徽省外高校的部分学生,以及安徽省部分健身房社会瑜珈运动参与人群。
1.2 研究方法
1.2.1 观察法主要采用观察法,尤其是追踪观察法,分析与把握近年来瑜珈在我国健身领域的发展过程、态势及其规律。1.2.2 文献资料、归纳分析法置瑜珈主张、方法及功效于现代科学中进行印证,运用专业知识解析瑜珈健身的功效及其原理。
1.2.3 实验教学法撷取理论上较适宜学生练习的瑜珈内容进行实验教学,以近6年的教学研究结论确定瑜珈内容的扬弃及其增删择取比重。
1.2.4 访谈交流法访谈了解学生与社会人群习练瑜珈的真实感受、习得功效和心理促进作用,以及期望掌握的知识、方法与要求等信息。
1.2.5 问卷调查法以大学生与瑜珈健身密切关联的信息制定问卷。问卷设计为18大项126个备选项、2个主观简答项。问卷发放22所高校计500份,回收413份,回收率82.6%,剔除其中16份无效回卷,有效回卷为396份,有效回收率95.9%。有效回卷的信度检验系数为0.8313,可信度符合要求。
所有资料素材经分析、归纳整理后,定性资料以概括或直接描述反映于文中,数据资料则用SPSS13.0软件处理。
2.1 中国社会瑜珈运动开展现状——瑜珈进入高校的理由之一
20世纪80年代,一个语调、装束极具异国情调的华裔女子在海边透过电视首次将瑜珈概念植入国人的脑海里,至90年代末,印度瑜珈慢慢试水我国健身领域。此后,瑜珈运动在我国传播、普及和发展神速。目前,瑜珈健身、瑜珈培训、瑜珈刊物、瑜珈网站、瑜珈产品、瑜珈广告等资讯无所不在地冲击着我们,较为简捷的练习形式、些许的神秘感和侧重现代人身心稀缺的功能宣讲和时尚营造,更是牢牢地抓住了人们的心理,社会瑜珈受众不断增多。其中,大学生受众和准受众的比例也日益增大。
然而,在多彩纷呈的局面背后,瑜珈在我国社会的开展也存在着诸多不和谐,其主要表现在:(1)无组织、不规范,市场混乱。时至今日,瑜珈仍未归属于任何项目管理机构,一切皆以市场是瞻,因而难免出现违规竞争、扰乱项目本原等现象。(2)受众日益增多,但伪科学泛滥。臆断并赋予瑜珈太多的功能,解释不了时以“玄秘”蔽之,导向或有错误。(3)尚风变异,迷失本质,迎合受众,缘木求鱼。(4)需求与供给错位,理论与实践脱节等。调查显示,69%的社会瑜珈受众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原则上说,其科学素养与辨别能力应该达到相当水平,但社会瑜珈的现状与他们对瑜珈认知的盲目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在大学阶段系统地瑜珈习练必将提升他们的科学健身意识与起点,除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和受众个人运动经历外,在大学设置瑜珈健身课程还能间接或直接地影响社会,对社会瑜珈开展的科学性、规范性提出更高要求。
2.2 瑜珈主张、功效及其定位与大学生健康的契合——瑜珈进入高校的理由之二
在某种程度上,瑜珈是一种把人的身、心和道德的健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促进的实用科学。瑜珈是一项理想的预防身体与精神疾病的技巧,瑜珈意味着对人类的智力、大脑、情感、意志的规范,意味着精神的平衡,从而使一个人能够均衡地审视生活的所有方面。对此,瑜珈有着极为庞大的体系,甚至还带有宗教、唯心的烙印。但经现代文明洗礼后,在操作层面上,瑜珈主张将健康的姿势、正确的呼吸之道、适度的身心放松、合理的冥想技巧、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中正确的举止与思维视为基本组成元素,并提倡将其贯彻于日常生活之中。由此可以看出,瑜珈对提高现代人,特别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调查表明,机体发展不平衡,压力、焦虑、抑郁、疲倦、神经衰弱、体态不良、胃肠疾病、贫血、女生生理期失调等疾患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其中,压力指数中等及以上程度的患者达47.9%,各种形式的焦虑亦达33%强。同时,大学生心理与精神层面上的问题也已逐渐凸显出来,由此产生的后果也日益严重,各校心理辅导与干预机构的工作压力正日益加剧,尽管如此,尚不包括许多对心理问题讳疾忌医或比较敏感而抗拒进入“贴着标签”的场所接受诊疗者,或者一些处于问题形成期的学生根本就缺乏来自各方面足够的重视等。按照瑜珈的实证与论断,如此身心不适皆可通过瑜珈进行调适与预防,即通过各种体位练习、呼吸、冥想等方法调解、完善有机体及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锻炼与调节身体、心理与精神等,从而使学生的身、心、人生哲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使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全面增进身心健康[3]。可以认为,在现阶段,在此层面上,瑜珈运动在高校开展具有必要性。
多个周期完整的实验教学及其调查、考核结果表明,96.6%的同学明确反映瑜珈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与生活方式产生积极影响,开放式的描述与测量涉及各个层面。譬如,在瑜珈练习的物理作用上,一个教学周期完成后的学生柔韧、平衡等素质取得了非常显著地提高。(表1)
事实上,瑜珈还具有更为丰富的功用与追求。然而,针对大学生群体,在兼顾考虑其年龄、生理、心理、文化知识及辨别力等因素的基础上,我们提倡将校园瑜珈定位在简捷的健身层面上,或者说,在大学阶段,提高大学生受众瑜珈健身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为成就其多方位、多层次的瑜珈健身实践奠定基础、提供机遇是主要目标与任务。
2.3 大学生学练瑜珈的态度与取向——瑜珈健身课程体系建构的依据
此项调查对象分为四个层次:36.1%为从未接触过瑜珈的学生;44.9%为大学课程瑜珈受众学生;10.6%为既是社会瑜珈也是大学课程瑜珈的学生受众;8.3%为仅有过或正在参加社会瑜珈实践的受众学生。结果表明,对在高校开设瑜珈健身课程持积极态度者占全体调查对象的93.7%。其中,有瑜珈实践经验者的支持率高达98.4%,而兼具学校课程与社会瑜珈经历者的支持率更是高达100%。据此,可以认定在大学开设瑜珈健身课程符合主体的动机与需求。
实践证明,瑜伽会给人们带来生物与社会学机能上的不断提高。针对现代人所普遍匮缺的质素,规律的瑜伽练习可助益人们获得灵活、平衡、坚韧、健康的躯体,完美的体态,极强的适应能力,坚韧的生命力和快速恢复疲劳、消除紧张、安定神经、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平和心态、开发智力以及辅助防治多种现代文明疾患的能力。然而,体现在具体的意愿上,瑜珈受众则各有目的和取向,可以折射我国瑜伽运动进程及梯度发展的规律,以及现阶段性必要的课程侧重性。
统计显示(表2),在目的取向上,调查对象基本上体现出较为成熟的动机,除男、女生在“形体修塑”上表现出不同的选项比率外,其他选项均体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其中,不排除受试者的主观意愿以及臆测放大瑜珈功能而出现的与现实之间的差异,但其基本反映出了大学生对瑜珈课程的期望,这种欲求必须作为建构瑜珈课程的重要依据。
建构大学生瑜珈健身课程,选择教学内容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环节之一。对于大学生瑜珈实践而言,课程的旨义可以是逐渐显现甚至隐蔽的,但作为教学载体的课程教材及其实施则必须明确地服从于大学体育的使命。
3.1 瑜珈健身课程体系必须完整地体现大学体育的根本目标
表1 教学前后部分指标变化情况
表2 大学生瑜伽(准)受众目的取向前三位选项情况统计表(%)
现阶段,在较低体质、素质水平与运动能力的学生中,由瑜珈健身切入,更能分层次、循序渐进地达成大学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为此,瑜珈健身教材的选择务必包含最基础的内容体系,同时兼顾发展的需求,充分体现与放大瑜珈运动本身所特有的因人而异的,对运动人体与心理的人文关怀。
两种来源的教材内容对实现课程目标及瑜珈健身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一是经由本土化改良与研究形成的,如文章、数据、科学报告等适宜于构建课程教材的学术材料;二是有效的课程教材、教科书、作业、视听装置等。前者可保证教材的创新与时代性,后者则是课程教材的源泉与保障。有机地结合两者促使其表现出超越课程教材“意图”的课程潜能也应该纳入瑜珈健身教材建设与课程体系设计之中。
3.2 瑜珈课程教材的择定必须符合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际及其参与动机
教材的确定至少应该考虑四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学生体质与健康的促进,除保证持续地提高外,还应该包括对体质与健康“木桶短板”的弥补性增进。因此,教材体系中必须纳入针对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协调、灵敏、平衡等身体素质发展,身体形态改善,身体机能提高和辅助缓解防治焦虑、抑郁、疲倦、生理期失调、神经衰弱、压力感、肥胖、消瘦、失眠、贫血、胃肠疾病、皮肤病、慢性肝炎、关节炎、视力不良、形体不良等常见问题的瑜珈练习内容。二是顾全参与瑜珈健身锻炼的动机,认真考量与满足形体修塑、压力缓解等需求。三是明确必须规避的练习风险,规范练习前身体评估,了解个人禁忌动作。因此,在教材选配或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包含风险说明与源头控制。四是必须便于日常练习。对此,有两个要求:一是教材应能在简易的设施条件下重复,即在课外也可以适时练习;二是在校园环境中练习时不会招致异样目光,即教材内容与形式应能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理解,即具备必要的公共空间因素。
3.3 瑜珈健身课程建设及其实施必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健商与科学精神
健商反映一个人的健康才智。因此,除健身目标外,大学瑜珈健身课程应该在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生活方式、精神状态、生活技能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导。具体地说,瑜珈健身课程应该能够担负起教育学生获得身心健康的方法、处理疾病与不适的措施、获得身体与情感状态的意识以及积极的个性。
相对地说,瑜珈练习的传习特征比较显著,在现阶段的瑜珈推广与实践中仍存在有一定程度的泥沙俱下现象。因此,作为课程在大学设置必须“汲其精华、去其糟粕”,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增、删、择、取,并在教学实践中展现这一过程,从而提示与唤醒学生的健身科学意识,培育其科学精神。
3.4 瑜珈健身课程必须建立在尊重瑜珈文化的基础之上
瑜珈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体系,瑜珈也正是由于其独特的民族性而走向世界的。可以认为,瑜珈是印度人民奉献给全世界的优秀健身文化之一。因此,在构建瑜珈课程体系时,必须充分尊重其文化内涵与形式,尊重瑜珈的表达方式、主张与追求,尊重印度人民的感情。这种尊重应落实并表现于瑜珈体位的传统名称叫法上,落实体现于冥想语音的音节上,调息方法上及其三脉七轮、生命之气等瑜珈基础理论的认同与选择运用上。当然,在此前提下,我们对瑜珈健身体系在大学体育范畴内的整合与使用并不排斥具有中国特色的改良与创新。
3.5 瑜珈健身课程设计必须服从于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具体要求
瑜珈健身课程可以保留浓郁的文化特色,但必须按照大学体育的目标进行课程内容的纵向和横向组织。纵向组织是指整个课程中内容的连贯,不仅包括各梯次内容的连贯,更包括某节课中观念的逐步深入。横向组织是指课程中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结合与平衡。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中,瑜珈健身课程宜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学习者发展水平三个变量进行构建,以人际交往与社会活动能力的“开发运动行为”为模式,以兼顾多数、照顾特殊的运动处方方式并辅之以CAI为手段,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为倡导,以“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为出发点与归宿,进行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课程的建设、教学的方法等方面的组织与评价,以切实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自我评价及自我学习的能力与水平等。
4.1 中国社会的瑜珈健身态势,以及大学生对瑜珈健身的态度对大学体育提出了挑战与要求,同时也提供了课程资源、素材与切入点。
4.2 瑜珈主张、功效及其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于现代大学生的身心及生活、学习状况,能够有针对性地辅助解决和防治大学生常见的身心及精神方面的问题,并满足于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任务与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
4.3 除文化体验、拓展领域、融入时尚外,瑜珈健身课程是面向大学生体现公平学习理念,体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原则较为适宜的课程之一。
4.4 大学瑜珈健身课程建构及其健身活动的开展必须保证有准确的定位、正确的导向,必须体现健身、健心、健智、健美的追求,必须符合科学、安全、有效、积极、健康的原则。
4.5 国家体育管理机构与教育主管部门应严格引导与规范瑜珈在中国的开展,积极推进瑜珈健身运动的规模化、科学性及高校瑜珈健身课程体系的建构。
[ 1 ] B.K.S.艾扬格.瑜珈之光[ M ].王晋燕, 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5.
[ 2 ] 诺娃贝琳.瑜珈手册[ M ].张索娃,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
[ 3 ] 郭兰, 王鹏. 理想的大学体育课程[ 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6(1).
[ 4 ] 江山野.课程[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 5 ] 谢华真.健商HQ[ 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 6 ] 孙红梅.构建高校体育健美操课程体系的思考[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107~109.
[ 7 ] 柏忠言,张蕙兰.瑜伽[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6.
[ 8 ] 刘成.我国健身群体中的愚昧、迷信现象与社会控制[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3):77-80.
[ 9 ] 田菁.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引进的理论研究[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2):84-87.
[ 10 ] 潘雯雯,于可红.关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构想[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2).
[ 11 ] 邓玉.我国大众健身健美科学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4):40-44.
G853
A
1674-151X(2010)05-058-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0.05.027
投稿日期:2010-04-17
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05127)。
邓玉(1962 ~),教授。研究方向:健身健美理论与实践、大学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