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管理学院 胥卫平 肖凯灵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西安石油大学管理学院 胥卫平 肖凯灵
知识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而吸收能力则是影响企业知识获取的关键因素。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研发投入、先验知识、学习强度、组织结构和整合能力这五个因素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企业吸收能力大小对企业知识获取的影响,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并提出管理建议。
吸收能力 研发投入 先验知识 学习强度
1.1 研发投入(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pending,简称R&D)
研发投入是指企业为了增加知识总量而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研发投入对企业的吸收能力有一定影响,因为通过增加企业内部各类活动的研发投入,企业可能获得更多与产品和技术相关的知识,通过这种知识内涵的积累,企业获得更深层次的学习能力,这与Cohen&Levinthal等学者[1][2]的研究结果相符合。所以本文提出假设1:企业研发投入与其知识吸收能力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1.2 先验知识(Prior Knowledge,简称PK)
先验知识,顾名思义即指先于经验的知识,源于哲学。在企业中,先验知识指已有经验或学习成功所积累的知识的综合。先验知识对吸收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先验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对吸收新知的态度;另一方面,先验知识的丰富程度对企业吸收新知识的能力也有一定影响。所以本文提出假设2:企业的先验知识与其知识吸收能力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1.3 学习强度(Learning Intensity,简称LI)
学习强度是指企业在引进和学习外部知识方面所表现出的迫切程度[3]。学习强度的衡量主要体现为企业在引进新知识和新技术过程中愿意花费的时间和金钱。一般而言,企业愿意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越多,表明其学习强度越大,企业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也越强。所以本文提出假设3:企业的学习强度与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1.4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简称OS)
组织结构是表明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组织结构是决定企业与外界以及组织内部信息交换方式与结构的重要因素,一个企业的组织开放,则企业能够有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渠道,企业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强;反之,如果一个企业过于封闭,则企业很难从外界获得新知识,从而企业吸收知识的能力也相对较弱。所以本文提出假设4: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1.5 整合能力(Integration)
本文所说的整合能力是指企业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即指企业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知识进行识别与选择、吸取与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使其为自身所拥有。对于企业而言,将新知识、新技术引进企业并不等同于拥有该知识或技术,知识必须以人为附着体,但是企业的吸收能力并不能代表个人的吸收能力。所以本文提出假设5:企业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和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2.1 样本的选择
本文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向西安市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发放200份问卷,并成功收回167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150份。
2.2 变量定义
本文模型一共设计五个外因变量,通过采用国际通用的等级量表,用1~5分别表示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问卷填写人根据五个等级打分。具体变量定义如下:
(1)企业的研发投入。本研究主要根据企业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和研发投入产出比这两个指标来测量。
(2)企业的先验知识。本研究用以下两个指标来衡量企业的先验知识:企业对所处行业核心技术的掌握程度和企业开发新产品或新项目的周期长短。
(3)企业的学习强度。本研究选取企业每年安排员工学习的时间长度和企业用于员工培训的年经费额占年盈利的比率这两个指标来衡量企业的学习强度。
(4)企业的组织结构。本研究用企业内部权力的分散和企业对各部门成功经验的推广这两个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组织结构。
(5)企业的整合能力。本研究用企业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接收能力和企业吸收知识渠道的多寡这两个指标来衡量企业的整合能力。
2.3 研究设计
将调查问卷的所有数据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从而计算出各个指标的回归系数、估计值、标准差、估计值与标准差比值、显著检验以及标准回归系数估计值,通过这些统计数据得出各影响因素与吸收能力之间的相关性。
3.1 模型统计分析结果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得出的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由表1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所研究的模型的标准差都不是很大,都在0.25以下,并且没有负的误差方差,相关性也不高,以上结果均与结构方程模型的相关要求[5]相符合。
3.2 假设验证
由以上结果可以分析得出:本文突出的五个假设都能成立,因此企业研发投入、先验知识水平、学习强度、组织结果和企业对知识的整合能力都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显著相关。
表1 研究变量相关分析结果
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决定性要素,而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因此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对已有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影响企业吸收能力的五大要素,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西安市近200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所确定的企业研发投入、企业的先验知识、企业的学习强度、企业的组织结构及企业对知识的整合能力五个因素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但本文仅以西安市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来研究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调查的样本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所得出的结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代表性不够。后续研究者可以在本文基础上选择更为广泛的研究对象,包括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企业,通过扩大研究范围来更全面的研究,从而可以取得更为精确的研究结果。
[1] Cohen,Wesley M,Daniel A Levinthal.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and innovation·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J].1990,(35):128~152.
[2] Kim,Linsu.Imitation to Innovation:The Dynamics of a Ko-rea’s Technological Learning[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
[3] 刘常勇,谢洪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J].科学学研究,2003,21(3):307~310.
[4] Kodama,Fumio.Emerging Patterns of Innovation[M].Boston:Harvard Business Press,1991.
[5] 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24~138.
F270
A
1005-5800(2010)12(c)-082-02
胥卫平(1954-),男,甘肃秦安人,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