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肖雪婷 陈琪
在一个动态不确定的环境中,知识作为一种关键资源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并且使得企业发展和保持竞争优势。然而,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技术以及竞争规则等加剧企业在知识创造过程中获取知识资源所面临的问题,企业仅仅依靠自身资源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环境。因此,企业外部的知识资源对于企业创新和提高竞争力而言,被认为是一种关键性资源,与企业内部资源同等重要,外部知识通过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促进创新使得企业内部知识得到丰富和延伸[1]。
Cohen (1990)[2]首先提出了吸收能力的概念,他们指出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识别、评价、消化和应用外部新知识于商业化目的的能力,是先前创新活动和问题解决的副产品,并且依赖于组织内部成员的个体吸收能力。过去近二十年内,吸收能力(ACAP)的概念受到了学者们广泛的关注,Bosch (1999)[3]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的视角分析了企业吸收能力与内外环境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吸收能力和知识环境“共同演化”模型。Zahra (2002)[4]基于“动态能力”提出的吸收能力模型展示了外界的知识来源和企业自身的知识经验通过潜在的知识获取和消化过程,筛选出有价值的外部知识,通过实际的转化和应用能力,创造出企业最终的核心竞争优势。本文将从动态能力的角度,在Zahra研究的基础上,对吸收能力的理论模型进行构建,丰富和完善关于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的研究。
从Cohen提出的吸收能力的概念来看,它包括三个不同维度(知识的识别、吸收和利用),并没有提到吸收能力的动态性,但他们从组织层面指出企业外部的环境在不断变化,变得十分复杂和不确定,企业为了适应当前环境进行Rffamp;D投资,以增强竞争力,并且吸收能力作为Rffamp;D活动的副产品也得以增强,增加的吸收能力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吸收外部的知识资源。外部知识资源的吸收使企业的知识存量增加,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对外部知识的吸收能力,他们认为吸收能力与企业过去的知识存量以及当前的Rffamp;D投资活动有关[2]。因此,吸收能力是动态变化的,具有路径依赖和累积性。
Zahra在Cohen的基础上从动态能力的角度对吸收能力进行了研究,把Cohen提出的吸收能力的三个维度扩展到四个维度:知识的获取、消化、转化和应用,这四个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四种能力,与Cohen的认识有所不同,他们将这四种能力进一步分为“潜在吸收能力(PACAP)”和“实际吸收能力(RACAP)”,前者是企业评价的有价值外部知识在获取后得以消化的能力,而后者则是转化和应用所消化知识的能力,是最终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4]。潜在吸收能力使企业能够更快地适应环境并重新定位和调整战略,比如技术的更新、产品的升级,这些都实现企业在战略上的柔性。而实际吸收能力使得企业能够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体现在创新的产出以及绩效方面。
同时Zahra认为外部的知识来源和组织过去的经验显著地影响了企业的潜在吸收能力,潜在吸收能力向现实吸收能力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反映了吸收能力的动态性。不仅包括两种吸收能力转化过程的动态性,也包括吸收能力本身在转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转化过程的结果是吸收能力得到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加强。
Zahra指出潜在吸收能力与外部知识源以及企业的先验知识有关[4]。企业对不同的知识内容具有相异的潜在吸收能力,企业对于过去所从事的知识领域的潜在吸收能力更高,而对于不相关的或者从未接触过的领域的潜在吸收能力较低。企业的先验知识通过指导知识搜索的领域来影响企业未来获取知识能力的发展。另外,企业对于外部知识的获取是受一定的激发事件的推动而进行的。经过消化吸收的外部知识通过企业内部的共享机制和整合机制增加到企业的知识库中,一方面影响对于知识的转化和利用,另一方面作为新的知识存量影响企业未来对于外部知识的吸收。
企业通过社会整合机制对外部知识进行转化和利用,实现技术创新,从而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知识的转化和利用需要相关知识在企业内部成员之间共享来促进相互之间的理解(Garvin,1993)[5],社会整合机制能促进这种共享以及最终知识的利用。企业前一阶段获取和消化的外部知识并不一定完全被转化和利用,可能会因为企业实际吸收能力不足而无法实现创新。在此,引入效率因子,用于表示实际吸收能力和潜在吸收能力之间的比率,效率因子表明:由于企业转化和利用知识的能力不同,企业从知识库创造价值的能力也不同。有着高效率因子的企业,实际吸收能力接近于潜在吸收能力,当效率因子等于1时,表明企业的实际吸收能力等于潜在吸收能力,也即企业从外部获取和吸收的全部知识都能被企业转化和利用。Zahra指出企业运用社会整合机制能够缩小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之间的差距[4],也就是增加效率因子。在转化和利用阶段,除了实现知识在企业内部的共享之外,企业还需要投入Rffamp;D资源,以保障和支持对知识的利用,因此实际吸收能力的大小与企业Rffamp;D投资活动有关,同时也受到知识存量的影响。知识成功转化利用之后,将得到创新产出,使得企业绩效提升,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当然转化和利用有可能失败,那就意味着企业无法从获取的外部知识得到产出,但是无论这种转化是否成功,在这个过程中,都会带来新的知识和经验,存入企业的知识库中。
从知识的获取和消化(PACAP)到转化和应用(RACAP)的动态过程中,知识是在不断累积的,企业不可能一次完成对知识的消化、转化和应用,因为外部知识源在不断更新,新的知识也在不断进入企业,当对于知识的获取和消化累积到一定数量时,才能最终转化为创新。转化和利用的过程对前一阶段知识的消化进行反馈,企业就这一反馈对目前所欠缺的知识模块进行调整,调整的结果就是产生新的知识需求,对外部相关领域知识的再次吸收,直到引起创新。通过上述分析,在Zahra研究的基础上,得到如下基于动态能力观的吸收能力模型(图1)。
图1 基于动态能力观的吸收能力模型
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不再是线性单一的前后阶段关系,它们是在不断循环反馈的过程中实现动态变化的,并且它们与企业知识存量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的。当企业实现创新时,创新产出使得企业绩效得到提升,并且由于潜在吸收能力的动态发展给企业带来了战略柔性。与此同时,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企业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创新产出,例如申请专利。
吸收能力作为一种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关键能力,对其研究从静态的视角逐渐转向动态能力视角。本文在Zahra研究基础之上,将吸收能力区分为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两个部分,从动态的角度对吸收能力的发展和过程进行了分析,对Zahra所提出的吸收能力模型作了一些修改,后续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分别进行量化分析,得到更为合理的吸收能力的度量方式,同时,可以针对这两种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看是否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
[1] Matusik S F,Heeley M B.Absorptive Capacity in the Software Industry:Identifying Dimensions That Affect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Creation Activitie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5,31(4).
[2] Cohen W M,Levinthal D 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
[3] Bosch F A J V,Volberda H W,Boer M D.Coevolution of Firm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Knowledge Environment:Organizational Forms and Combinative Capabilities[J].Organization Science,1999,10(5).
[4] Zahra S A,George G.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and Extension[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
[5] Garvin D A.Building a kearning organiz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