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鲪苗种培育关键技术的研究

2010-10-23 03:00刘立明杜荣斌孙颖民姜海滨
海洋科学 2010年3期
关键词:卤虫仔鱼轮虫

刘立明, 杜荣斌, 孙颖民, 姜海滨

(1. 烟台大学 海洋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5; 2.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山东 烟台 264006)

黑鲪苗种培育关键技术的研究

刘立明1, 杜荣斌1, 孙颖民1, 姜海滨2

(1. 烟台大学 海洋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5; 2.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山东 烟台 264006)

采用黑[Sebastodes fuscescens (Houttuyn)]野生亲鱼进行了两次工厂化育苗实验。第一次布放仔鱼38.9×104尾, 经过56~60 d的培育, 共育成全长30.7~32.7 mm的鱼苗2.9×104尾, 平均成活率7.5%;第二次布放仔鱼101.7×104尾, 经过46~51 d培育, 鱼苗全长30.2~35.7mm。项目验收时, 鱼苗平均全长45.7mm, 平均体质量1.53g, 共出苗约32.1×104尾, 单位水体出苗量1 529尾/m3, 平均成活率31.6%, 最高成活率52.1%。实验中研究了黑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与摄食变化, 提出了苗种培育阶段的4个“危险期”, 并探讨了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

黑[Sebastodes fuscescens (Houttuyn)]; 苗种培育; 关键技术

黑鲪[Sebastodes fuscescens (Houttuyn)]又称许氏平鲉[Sebastodes schlegeli (Hilgendorf)], 俗称黑鱼、黑寨、黑老婆等, 属冷温性近海底层鱼类, 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 是中国黄渤海区习见的经济种类。喜营岩礁缝隙生活, 生殖方式为独特的卵胎生。近年来,随着中国名贵海鱼自然资源的日益衰退, 黑鲪以其较快的生长速度、较强的抗病力、粗广的食性、可自然海区越冬以及简便多样的养殖方式等优点, 引起了北方沿海养殖业者的关注。现已成为胶东沿海网箱养殖和人工放流的主要种类之一。

日本最早开展了黑鲪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1], 20世纪 90年代初, 其育苗成活率已达 57.3%~69.5%的较高水平(平均全长23.5~25.7 mm)[2]。中国已初步研究了黑鲪胚胎和仔鱼的发育特征[3], 并进行了育苗的实验与生产, 育苗成活率为 10%~40%, 出苗规格26.0~41.6 mm不等[4~11]。目前, 黑鲪工厂化育苗中存在前期培育(初产仔鱼~全长 10mm)成活率不稳定, 后期培育(全长 10~30 mm)有时死亡率较高的问题。1998~2008年, 作者在执行山东省科技厅项目和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过程中, 进行了多次育苗生产。期间, 通过两次定量实验, 对育苗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以期为黑鲪工厂化育苗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育苗设施

在威海水产开发公司育苗基地进行了两次育苗实验。采用该厂亲鱼车间5个10 m3的八角形水泥池作为亲鱼暂养池(兼作第一次实验的育苗池)。水池周围以黑塑料布围挡, 周围窗户和屋顶透光玻璃钢波形瓦均用黑漆涂盖以遮光, 各池顶分别用 1只 40W白炽灯调光。池壁上部增设溢流排水集仔口, 池外设集仔槽, 槽内安放80目集仔网箱。第二次实验采用育苗车间6个10 m3和6个25 m3八角形水泥池作为育苗池。单胞藻培养池为10个25 m3的水泥池。轮虫培育池为3个25 m3的水泥池。池中均设有蒸汽加热盘管。另外, 还有5个1 m3卤虫孵化池, 2个0.3 m3卤虫幼体分离桶, 5个0.7 m3轮虫、卤虫强化桶。

1.2 亲鱼暂养与仔鱼布池

于黑鲪自然繁殖季节的4~5月从烟台、威海等地收购老牛网捕获的腹部膨大的野生怀仔亲鱼, 流水暂养于亲鱼池中自然产仔, 暂养期间不投饵。第一次实验采用亲鱼产仔原池育苗, 各池收集仔鱼 3.2×104~19.1×104尾; 第二次实验采用溢流排水法收集上浮的健壮仔鱼重新布池培育, 各池收集仔鱼 14.0×104~20.7×104尾。

1.3 苗种培育

1.3.1 培育环境与管理

第一次实验, 水温 15.0~20.7℃, 平均 17.2℃,第二次实验, 水温 17.0~21.3℃, 平均 18.1℃, 盐度29~32, pH7.9~8.2, 充气量随鱼苗生长渐增。育苗用水为二级砂滤水。仔鱼布池后第1~2天添水至满池。第一次实验, 第 3~20天以 80目网箱换水, 每天换水1次, 换水量为20%~50%。第21~35 天以40目网箱换水, 每天换水2次, 每次换水量为50%~80%。第36~40天全天流水培育, 仅在投喂卤虫幼体后2 h内停水。日换水量为200%~300%, 中央排水筛管外套20目筛网。第41~60天全天流水培育,日换水量为 300%~600%, 中央排水筛管孔径2 mm。第1~20天隔日清底1次, 第21~60天每日清底1次。第二次实验, 第3~10天每天换水1次, 换水量为50%~80%, 换水网箱80~40目。第11~20天以 40目网箱换水, 每天换水2次, 每次换水量为50%~80%。第21~47天全天流水培育, 仅在投喂卤虫幼体后2 h内停水, 日换水量为200%~500%。其中第 21~29天中央排水筛管外套 20目筛网, 第30~47天中央排水筛管孔径2.5 mm。第4~10天隔日清底1次, 第11~47天每日清底1次。

1.3.2 投饵

第1~20天每日投喂轮虫1~2次, 投喂密度为5~30个/mL, 同时向池中添加小球藻(20~30×104个/mL)。第一次实验的第7~40天(第二次实验的第7~47天)每日早晚各投卤虫幼体 1次, 在投喂轮虫0.5~1 h后投喂, 投喂密度为 0.1~20个/mL。第一次实验的第 21~60天(第二次实验的第 21~47天)投喂配合饵料, 开始粒径为 250μm, 逐步过渡为300~500μm和700~900μm, 日投喂14~6次。第40天开始增投鱼肉糜, 日投喂 1~2次, 直至第 60天鱼苗全长达30 mm以上。第二次实验的第21~47天加投卤虫成体和糠虾, 二者投喂前均用 1~2×10-6mg/L 漂白粉溶液消毒3~5 min并冲洗干净。轮虫投喂前以小球藻、升索50DE微囊和盐酸土霉素强化12 h, 卤虫幼体投喂前以升索50DE微囊和盐酸土霉素强化6 h, 再经漂洗后投喂。

1.3.3 分池

采用二级培育方式。第一次实验, 鱼苗达15 mm左右时(第35天)分苗, 使鱼苗密度<3 000尾/m3。第二次实验, 鱼苗达10 mm时分苗(约第20天), 使鱼苗密度<8 000尾/m3。后期培育鱼苗达20 mm时再分苗1次(约第37天), 使鱼苗密度<3 000尾/m3, 鱼苗达30 mm时再分苗1次(约第47天), 使鱼苗密度<1 500 尾/m3。

1.3.4 病害防治

育苗期每隔3 d交替使用1×10-6~3×10-6mg/L盐酸土霉素、氟苯尼考或新诺明全池泼洒以预防细菌病。

1.4 鱼苗生物学观测

以5号池(第一次实验)和4号池(第二次实验)鱼苗进行定量研究, 其他池辅以对照。前期培育用容积法定量池中鱼苗数[12], 后期培育根据每日吸底死亡鱼数计算鱼苗存池量。每日或隔日取15~30尾仔稚鱼以NIKON解剖镜活体观察形态发育特征、测量全长, 并用 5%~10%福尔马林固定以作解剖观察, 同时观察鱼苗生态习性、摄食情况等。

2 结果

2.1 苗种培育结果

黑鲪育苗结果见表1。第一次实验, 5个池子共布放仔鱼38.9×104尾, 经过56~60 d的培育, 共育成全长30.7~32.7 mm的鱼苗2.9×104尾, 平均成活率 7.5%, 其中 2、3、4号池由于鱼苗数量少, 在育苗后期并池培育, 最终成活率达12.7%, 5号池在后期培育阶段分池后鱼苗患病持续大量死亡, 成活率仅为2.1%。第二次实验, 6个池子共布放仔鱼101.7×104尾, 后期培育阶段各池分别进行2~3次分苗, 经过46~51 d培育, 各池鱼苗全长30.2~35.7 mm。7月 10日项目验收时, 鱼苗平均全长达 45.7 mm, 平均体质量 1.53 g, 共出苗约 32.1×104尾, 单位水体出苗量1 529尾/m3, 平均成活率31.6%, 其中5号池成活率最高, 达52.1%, 6号池由于后期培育鱼苗患病大量死亡, 最终成活率仅为4.8%。

2.2 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与生活习性

第一次实验 5号池鱼苗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初产仔鱼残余一卵黄囊和油球, 仍处于前仔鱼期, 仔鱼全长6.77 mm±0.18 mm, 此时仔鱼具弱趋光性, 可在水体表层活泼地平游。第3~4天, 仔鱼全长6.83 mm±0.07 mm~6.92 mm±0.15 mm, 多数仔鱼已摄食, 第5天, 仔鱼全长6.96 mm±0.22 mm, 仔鱼卵黄囊已完全吸收, 开始进入后仔鱼期, 因此其前仔鱼期持续约4~5 d。后仔鱼期是仔鱼运动器官——奇鳍开始发生并逐步分化发育的阶段。随着奇鳍的发育, 仔鱼的游泳能力逐渐增强, 第 12~16天, 仔鱼全长 7.63 mm±0.51 mm~8.07 mm±0.63 mm, 背臀鳍担出现,此时, 仔鱼开始进入第一个快速生长期, 其活动习性由水层中较弱的分散游泳转变为产生明显的集群,仔鱼喜贴附池底、池壁处聚成“黑球”状群体。至第 26~27天, 奇鳍基本形成, 鱼苗由仔鱼期进入稚鱼期, 稚鱼全长10.56 mm±1.17 mm~10.98 mm±1.42 mm, 此时稚鱼在池中游动活泼灵敏, 有较强的躲避能力, 吸底时已难以吸出活鱼苗。稚鱼期鱼苗(第 26~52天)各种鳍的结构进一步完善的同时, 体内结构主要是消化系统也发生剧烈的变化。其生态习性也由水体中上层游泳逐渐转归底栖生活。第 52天, 鱼苗全长21.13 mm±2.17 mm, 已基本完成变态发育, 鱼苗进入第二个快速生长期, 生长速度进一步加快, 游泳速度大幅提高, 鱼苗特别敏捷, 能够活泼地在各水层快速游泳, 静止时表现出类似成鱼的喜礁性贴壁栖息的习性。第58~60天,鱼苗全长28.70 mm±3.69mm~33.10 mm±5.06mm, 鳞被已完善,鱼苗进入幼鱼期, 其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已与成鱼基本相同。

表1 黑鲪 育苗结果Tab. 1 Results of artificial fry rearing for Sebastodes fuscescens

2.3 仔、稚、幼鱼的“危险期”

经观察分析发现, 黑 苗种培育阶段存在 4个“危险期”: (1)仔鱼卵黄囊完全吸收与开口摄食期;(2)仔鱼尾鳍条发育和背臀鳍担骨形成期; (3)稚鱼肠管发生剧烈折叠的时期; (4)稚鱼幽门盲囊和肝脏发生剧烈形态变化的时期。第一次实验, 鱼苗出现3个明显的死亡高峰期, 分别在第1~5天、第9~15天和第31~60天, 4个“危险期”均发生表露, 其中由于第3个“危险期”的大量死亡, 诱发鱼苗弧菌病, 造成鱼苗的持续死亡, 与第 4“危险期”的发生相连续;第二次实验, 鱼苗也有 3个死亡高峰期, 分别在第7~15天、第25~29天和第39~43天, 分别是由于第2~4个“危险期”的表露造成的。

2.4 仔、稚、幼鱼的摄食变化

黑鲪初产仔鱼全长6.77 mm±0.18 mm, 口已开启, 且口裂较大, 约 400~500 μm, 已能吞入轮虫(被甲长 200~250 μm, 宽 150~200 μm), 产出当天下午发现少量仔鱼摄食。第 3~4天, 仔鱼全长 6.55~6.92 mm, 开始明显摄食轮虫。第7天, 仔鱼平均全长约 7 mm, 口径约 500~600 μm, 摄食轮虫较多,并已能摄食初孵卤虫无节幼体(长 300~400 μm,宽250~300 μm)。由于卤虫幼体个体大, 运动能力较强,仔鱼开始时摄食成功率低, 摄食量较少。随着尾鳍条的发育, 仔鱼运动能力渐强, 至仔鱼背臀鳍条开始出现, 全长8.44 mm, 约第16~18天(第一次实验)或第 15~17天(第二次实验), 伴随仔鱼胃的发生, 其摄食轮虫、卤虫幼体的数量大增, 这与仔鱼第1次生长加速是相吻合的。稚鱼全长12.42 mm, 约第23(第二次实验)~30天(第一次实验), 已能摄入250 μm的配合饵料, 但摄食不明显。稚鱼全长15.60 mm, 约第38~40天(第一次实验)或第 29天(第二次实验), 随着肠道折叠的基本完成, 方开始明显地摄食配饵,此时已能较多摄取 250 μm 的配饵, 并开始摄取300~500 μm 的配饵。稚鱼全长 21.50 mm, 约第39(第二次实验)~52天(第一次实验), 可以大量摄取300~500 μm的配饵, 并开始摄取700~900 μm的配饵, 鱼苗摄食旺盛且出现明显的集群摄食习性, 这与鱼苗生长的第 2次加速也是相吻合的。鱼苗发育到幼鱼期时, 大量集群摄食的习性已非常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3.1 苗种的分期培育

以往实践证明, 采用疏苗培育方式可取得较好的育苗成绩[10,11], 本实验采用前期高密度培育以便管理, 后期疏苗培育以利生长的二级培育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前期培育: 初产仔鱼→平均全长 10 mm, 后期培育: 平均全长 10 mm→30 mm, 分苗期选择仔鱼全长10 mm左右, 即鱼苗进入第3个“危险期”之前, 分苗密度8 000尾/m3。此时多数鱼苗已进入快速生长期, 摄食量大, 所需生态空间明显增大,且处于“非危险期”, 鱼苗活力大, 分苗操作不会对鱼苗造成不利影响。分苗也可稍早或稍晚, 但最迟不宜晚于全长12 mm。后期培育可在平均全长25 mm左右再分苗一次, 分苗密度2 000尾/m3。此时多数鱼苗生长速度和摄食量开始急剧增大, 且鱼苗已度过第4个“危险期”, 分苗操作不会对鱼苗产生不利影响。

3.2 关于前期培育技术

3.2.1 初产仔鱼布池密度

鱼苗最终成活率与初产仔鱼布池密度密切相关,若密度过高, 会造成饵料相对不足引发的鱼苗个体差异较大和其抢食能力差异之间的恶性循环, 并会使后期培育期间生长发育滞后的鱼苗体质衰弱, 器官分化受阻, 以及鱼苗间剧烈的残食引发疾病, 而大大降低最终成活率。以往培苗密度通常不超过104尾/m3[5,10,11], 由本次实验结果可知, 在现有工艺条件下, 不超过 1.5×104尾/m3的布池密度在生产中是合适的, 过高的布池密度会使后期培育异常艰难。

3.2.2 投饵

若能获得健壮的仔鱼, 而且仔鱼布池时保持池内轮虫密度>5个/mL, 可以保证仔鱼在开口前后能顺利完成营养方式的转换, 度过第1个“危险期”。仔鱼7 mm时开始加投卤虫幼体并逐渐加量, 确保仔鱼摄入足够的营养以度过第2个“危险期”。仔鱼平均全长8.50 mm时, 应加大轮虫、卤虫幼体的投喂量, 以满足仔鱼第1次生长加速的需要, 同时可避免仔鱼大小差异的拉大,为后期培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此时轮虫的投喂量应达最大 2000个/(尾·日), 卤虫幼体投喂量达 500个/(尾·日)。此后应逐日削减轮虫投喂量, 增加卤虫幼体投喂量, 至前期培育结束时(平均全长10 mm), 停喂轮虫, 但卤虫幼体投喂量增至1000个/(尾·日)。

3.2.3 培育水温

第二次实验鱼苗的平均水温较第一次实验鱼苗高约0.9℃, 结果第二次实验较第一次实验早12~13 d出池(全长30 mm), 因此在15~21℃的水温时, 适宜高温可以促进鱼苗的生长和变态, 因而前期培育水温应以17~18℃为佳。

3.3 关于后期培育技术

3.3.1 投饵

由于黑 鱼苗食量很大, 后期培育开始时, 应继续加大卤虫幼体投喂量, 至鱼苗平均全长 15 mm时, 达最高约2 000个/(尾·日), 使鱼苗有充足的营养完成消化管的剧烈分化与折叠, 安全度过第 3个“危险期”。此后则应逐日削减, 到平均全长 25 mm时停止投喂。鱼苗平均全长10 mm开始, 有条件可适当添加桡足类、糠虾或小型卤虫成体, 以减少卤虫幼体的用量, 并有助于实现鱼苗肠道的顺利弯曲折叠和配饵的成功转化。全长15 mm左右的鱼苗开始驯化投喂配饵, 20 mm左右可以完全摄食配饵。完全转化配饵的稚鱼体内具有充足的营养完成幽门盲囊的分化和肝脏的形变, 平稳度过第4个“危险期”。未成功转化配饵的鱼苗多为生长发育滞后的个体, 由于抢食卤虫幼体能力弱, 常聚集池底, 体内幽门盲囊和肝脏分化受阻而死亡。此时, 鱼苗的互残也是后期减量的主要原因[5], 因此, 投喂充足的饵料使鱼苗整齐健壮, 进而成功转化配饵是后期培育投饵的关键。

3.3.2 培育水温

培育水温应适当升高, 以18~21℃为宜。

3.4 苗种培育期的主要病害及防治

3.4.1 霉菌病

水质不佳, 残饵及底污清理不彻底常会引发此病。该病多发生于鱼苗全长7~8 mm, 尾鳍条及背臀鳍担开始发生时, 鱼苗此时处于第 2个“危险期”。当感染霉菌时, 仔鱼上下颌出现霉菌丝状体, 活力下降, 浮于水面, 游泳迟缓, 最后沉底而死。该病的防治, 首先须保持水质和育苗池的清洁。鱼苗发病时,可以1×10-6mg/L的硫酸铜药浴1~2 h, 能够有效地消除该病的蔓延。

3.4.2 肠炎病

该病也多发生于鱼苗全长7~8 mm左右。病原可能由轮虫或卤虫幼体带入, 患病鱼苗通常侧身漂浮于水面, 肛门拖较长的白色粪便, 解剖消化道, 内无食物且充血发炎。该病短时间内会造成明显的死亡。发病时以 3×10-6~5×10-6mg/L 氟哌酸和 1×10-6×10-6mg/L漂白粉进行全池泼洒, 同时将轮虫以 10×10-6~15×10-6mg/L 氟哌酸强化后投喂, 疗效较好。

3.4.3 弧菌病

该病是育苗期最为严重的疾病, 多发生于后期培育期间, 鱼苗全长12~15 mm左右, 处于第 3个“危险期”, 有时会延续到30 mm以后。通常会由于放养密度大, 鱼苗大小差异显著, 造成小个体鱼苗摄食不足, 体质衰弱而发病, 水质不佳和池内污染常成为该病暴发的诱因。患病鱼苗的明显症状是吻部充血发红, 眼球突出, 眼内出血, 直肠红肿, 肝脏发红, 有的鱼苗出现尾鳍及背鳍基部溃疡。取病灶处组织镜检, 可以见到稍弯曲的短杆状弧菌。该病发病剧烈, 传染迅速, 短期内死亡率极高。该病应以预防为主, 可以在育苗期间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布池密度不宜过大, 保持优良水质, 每隔 2~3 天交替使用 1×10-6~3×10-6mg/L盐酸土霉素、氟苯尼考或新诺明等抗菌药全池泼洒加以预防。发病时, 应随时捞出病鱼和死鱼, 做好发病池与健康池的隔离, 同时采用 200×10-6~300×10-6mg/L 福尔马林+20×10-6~30×10-6mg/L盐酸土霉素或 1×10-6~2×10-6mg/L 漂白粉+10×10-6~15×10-6mg/L氟苯尼考药浴 1~2 h, 同时卤虫幼体投喂前用淡水加400×10-6~500×10-6mg/L 氟苯尼考强化 30 min, 配饵按3~5g/ kg用量拌入氟苯尼考做成药饵投喂, 有一定的疗效。实验表明, 对该病的防治亦成为育苗成败的关键技术之一。

[1] 岩本明雄.ヶロソィの种苗量产[J]. 栽培技研, 1982,11(1): 35-44.

[2] 清水健.ヶロソィの种苗生产[J]. 水产の研究, 1991,10(1): 101-107.

[3] 万瑞景, 陈瑞盛. 黑鲪的生殖习性及早期形态[J]. 海洋水产研究, 1988, 9: 213-220.

[4] 刘蝉馨. 黑鲪的人工育苗[J]. 水产科学, 1988, 7(1):22-24.

[5] 陈大刚, 叶振江, 段钰, 等.许氏平鲉繁殖群体的生物学及其苗种培育的初步研究[J]. 海洋学报, 1994, 3:94-101.

[6] 吴立新, 王岩, 秦克静.许氏平鲉人工育苗的初步试验[J]. 水产科学, 1994, 13(4): 7-9.

[7] 冯东岳, 段钰, 孙恺君, 等.黑鲪人工育苗的实验研究[J]. 海洋湖沼通报, 1995, 4: 47-51.

[8] 毕庶万, 褚永红, 于炳礼, 等.利用海带育苗池培育黑鲪苗及苗种的疾病防治[J]. 水产科技情报,1995,3: 102-106.

[9] 雷霁霖.海水鱼类养殖理论与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710-730.

[10] 张付国, 郭建军, 侯明泉, 等. 黑鲪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J]. 齐鲁渔业, 1996, 13(4): 12-14.

[11] 姜海滨, 陈静, 赵中华, 等. 黑鲪控光育苗技术研究[J]. 齐鲁渔业, 1998,5: 25-27.

[12] 魏利平, 常建波, 姜海滨, 等.海产品养殖加工新技术[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297.

Key techniques of fry rearing for Sebastodes fuscescens

LIU Li-ming1, DU Rong-bin1, SUN Ying-min1, JIANG Hai-bin2
(1.Marine College, 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264005, China; 2.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Yantai 264006, China)

Feb., 26, 2009

Sebastodes fuscescens(Houttuyn); fry rearing; key techniq ues

Artificial breeding experiments of two batches of fry were conducted in industrial fish nursery by using wild broodfish of Sebastodes fuscescens. For the first batch, out of about 38.9×104newly hatched larvae, about 2.9×104fries survived and grew to the total length of 30.7~32.7mm after a cultivation period of 56~60 d, the average survival rate being 7.5%. For the second batch, out of about 101.7×104newly hatched larvae, about 32.1×104fries survived and grew to the total length of 30.2~35.7mm after a cultivation period of 46~51d. When the research item was checked and accepted, the average length of fry was 45.7 mm and the average body weight was 1.53g. The quantity of seedling production reached to 1529/m3. The average survival rate was 31.6%; and the maximum tank survival rate was 52.1%. In the survey of the growth, development and feeding ecology of larva, juvenile and young Sebastodes fuscescens, four critical periods were noted. Key techniques of fry rearing were discussed, simultaneously.

S965.399

A

1000-3096(2010)03-0001-05

2009-02-26;

2009-05-08

山东省科技厅项目“黑鲪人工育苗关键技术研究”;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优质抗病速生鱼类良种选育”

刘立明(1971-), 男, 山东烟台人, 讲师, 在读博士, 主要从事海洋生物与水产养殖教学与科研, 电话: 0535-6701385, E-mail:liuliming1971@hotmail.com; 姜海滨, 通信作者, 研究员, 水产动物育种及养殖, 电话: 0535-6958166, E-mail: haibinjiang326@163.com

(本文编辑: 梁德海)

猜你喜欢
卤虫仔鱼轮虫
浅析影响仔鱼开口摄食的因素
饥饿对似鱼句早期仔鱼发育、摄食及生长的影响
卤虫营养强化研究
温度对不同种类臂尾轮虫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逆天神偷”蛭形轮虫
"逆天神偷"蛭形轮虫
“逆天神偷”蛭形轮虫
天津塘沽盐场卤虫种群生态调查
关于盐田大面积卤虫增殖的初步探索
铁皮石斛组培植株和大田植株中的多糖及其卤虫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