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本草纲目》曰: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故名。苏颂曰:根如小指大,黄白色。春生苗、茎高尺余、叶似杏仁而长椭、四叶相对而生,嫩时亦可煮食。夏开小花紫碧色,颇似牵牛花,秋后结子。八月采根,其根有心。
我国药典收载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桔梗食用、药用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常用中药,桔梗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的作用,治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等症。
桔梗为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主根长纺锤形,分枝少。茎高30cm~120cm,无毛,通常不分枝或上部稍分枝。叶3~4轮生、对生或互生,无柄或有极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2cm~7cm,宽0.5cm~3cm,顶端尖,边缘有尖锯齿,基部楔形,下面被白粉。花1至数朵,单生茎顶或集成疏总状花序;花萼钟状,裂片5;花冠宽钟状,直径4cm~6cm,蓝色或蓝紫色,裂片三角形,雄蕊 5,花丝基部变宽,密生细毛;子房下位,花柱5裂。蒴果倒卵圆形,熟时顶部5瓣裂。种子多数,褐色。花期7~10个月。果期8~10个月。
▲桔梗饮片
▲桔梗原植物
药材性状桔梗呈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下部渐细,有的有分枝,略扭曲,长7cm~20cm,直径0.7cm~2cm,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有的顶端有较短的根茎或不明显,其上有数个半月形茎痕。质脆,断面不平坦,形成层环棕色,皮部类白色,有裂隙,木部淡黄白色。气微,味微甜后苦。南桔梗较北桔梗细尖,坚实洁白,味先苦而后微甜。
采收加工桔梗原为野生,近年各地均有栽培。多在春、秋两季采挖。将根挖出后,去净苗茎、须根及泥土,用竹刀或瓷片刮除外面灰黄色粗皮,以清水洗净晒干。桔梗鲜时支根多分散,加工时尽可能使其顺直,以免干后折断或破碎。桔梗以条粗、洁白、体充实、味苦者为佳。
贮藏多无根茎,甜味重,存放时间稍长则表面变为深黄色,质软。故不易存放过久。
桔梗药材的产地不同,有南桔梗和北桔梗之分。南桔梗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各省。北桔梗主产于河北、山西、山东、内蒙、东北等地。东北、华北产量较大,华东地区产品质量较好。药材按长短,粗细分规格与等级。
▲栽培桔梗
南桔梗分三个等级:一等干货。呈顺直的长条形,去净粗皮及细稍。表面白色,体坚实。断面皮层白色,中间淡黄色,味甘苦辛,上部直径1.4cm,长14cm以上。无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呈顺直的长条形,去净粗皮及细稍。表面白色,体坚实。断面皮层白色,中间淡黄色,上部直径1cm以上,长12cm以上。无杂质,虫蛀,霉变。
三等干货。呈顺直的长条形,去净粗皮及细稍。表面白色,体坚实。断面皮层白色,中间淡黄色,上部直径0.5cm,长不低于7cm。无杂质,虫蛀,霉变。
北桔梗没有等级之分,只有统货。药材呈纺锤形或圆柱形,多细长弯曲,有分枝。去净粗皮。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中间淡黄白色,味甘。大小长短不分,上部直径不低于0.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