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 茜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在物流双语教学和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及其对策
嵇 茜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针对高职院校在物流双语教学和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渐进式双语教学模式和设立双语实践课程的建议。渐进式双语教学结合双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的不同特点,以章节为单位,用专业英语扫除语言障碍,再进行双语教学,从而保证了双语教学质量;开设凸显学校特色的双语实践课程,以校企联合的方式,培养实践技能过硬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在一系列建议措施的基础上给出了多方面具体量化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以便对物流双语教学改善的实施效果予以客观评价。
物流双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课程设置;教学质量评价
双语教学是物流国际化、信息化的必然选择。物流行业发展至今已经是一种全球化产业,涉及原材料国际间采购,跨国设厂,国际间航运、快递服务,全球分销配送等多种国际分工合作。物流业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依托信息技术对其采购、生产、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从而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物流装备技术格局。物流业国际化、信息化的特点使英语成为重要工作语言,因此培养能够顺利进行国际交流、熟悉国际交往规则,及时获得和掌握物流发展前沿的物流人才是我国物流业走向国际舞台的必要条件,而实施双语教学是顺应这一时代需求的必然选择。
双语教学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手段。多年来实行的应试教育,把学生学习的目的局限在了如何应付和通过各种考试。许多学生往往可能通过四六级考试却不能看懂专业文章,推行双语教学能有效地避免这种应试哑巴英语,走出应试教育 “学用脱节”甚至 “学而不用”的误区。
2001年9月,教育部就双语教学明确提出:各高校要积极推动使用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近十年的发展,众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双语课程,但真正搞好双语教学工作极不容易。针对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双语教学在教学过程和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如下问题。
混淆双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很多高职院校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认为,开设物流专业双语教学就可以替代物流专业英语教学,甚至用讲授专业英语的方法进行物流双语教学。其实双语教学和专业外语教学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是截然不同的。专业英语教学应当定位于语言教学,教学方法仍应遵循语言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围绕物流英语专业词汇、语法的理解,写作和翻译水平的提高来展开教学。而双语教学的教学目的则是以英语作为语言媒介,帮助学生用英语思考、学习、掌握专业课程的内容。其教学应定位于物流专业课程和专业知识的教学,英语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语言。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双语教学课堂效果比较差。鉴于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和高考英语侧重于听读能力,我国学生普遍存在语感欠缺、英语交流能力局限于几个狭窄的主题,专业英语词汇匮乏,接收语言信息并内化吸收的能力差等问题,再加上我国高考录取采用逐级录取的方式,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不高,更对高职院校双语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双语教学意味着首先要帮助学生大幅度提高英语水平。
双语课程设置以理论课为主,缺乏实践性和实用性。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旨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往往停留于理论讲授,在物流行业中实际应用性不强;教学中往往理论概念讲得多,实践环节涉及的比较少;国外物流发展谈得多,国内物流结合的比较少。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双语教学的效果不明显。而当毕业生真正走上物流行业工作岗位时,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往往不适合实际需要,必须重新学习适应企业需要的物流知识和技能。
3.1 开拓物流专业英语与双语教学相结合的渐进式双语教学方式
双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虽然教学目标各不相同,但在教学实践中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和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直接决定了双语教学的效果。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素质参差不齐的特点,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相结合的渐进式双语教学方式,对提高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质量会大有裨益。
教学模式改进:渐进式双语教学以章节为单位,专业英语先行,双语教学紧随其后。专业英语学习用于剔除因为英语语言能力的不足造成的理解障碍,随即进行的双语教学趁热打铁,讲授物流专业知识。
(1)专业英语环节:专业英语比双语教学提前2~3个课时先行讲授,扫除学生在专业词汇、语法结构、中西思维习惯等方面的语言障碍,提供与本章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以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课程中 “航运物流”一章 “运价”部分为例,除了对离岸价和到岸价等这些重要的专有名词进行解释外,还要对其风险、责任中涉及的知识点、比较抽象的短语、难句做双语对照解释,为日后双语教学讲解SHIPPING TERM打下基础。
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还应关注物流英语跨学科的特点。物流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专业,具体涉及到法律 (租船订舱合同、海事法律法规等)、数学 (运筹学、概率学等)、物流机械及自动化、管理 (采购、生产管理、销售、国际贸易、储运等),因此在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其跨学科的特点,在讲解物流专业词汇的同时,拓展与本章节关系密切的其他学科专业词汇和基本概念。比如在教授航运物流时,就必然涉及海上运输国际公约、租船订舱合同等法律问题和各类贸易术语,必须在专业英语阶段让学生熟悉这些相关领域的专业词汇,领悟其概念和使用范围,才能真正为双语教学作好铺垫。
(2)双语教学环节:双语教学在完成 “航运物流”一章的专业英语教学后随即展开,双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渗透专业知识,引导学生用英语的思维方式理解专业理论。虽然有专业英语打下一定的基础,但鉴于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双语教学仍应分层进行[1]。
第一层是简单渗透,即中英文并重,如在第一学期的双语教学中,英汉双语比重各半,教师应交替使用中英文,使学生能够尽快熟悉适应物流专用名词在英语语言环境中的使用;用中英文对照的教材,配合简单的英文分析解释和对应的中文翻译,帮助学生理解重要的概念定理的应用。当然对于一些用母语理解都很困难的专业理论,用汉语讲解,英文对照,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专业理论上。
第二层复合层次,即根据学生英语提高的情况,适当加重英语使用的比重和频度,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理解专业内容的能力。如在第二学期,英汉比重提高至2∶1,增加用英语讲解专业知识的比例,帮助学生摆脱英语——汉语——的心理翻译过程,鼓励学生培养英文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在这一层次上,教师应注意积极地创造条件、营造气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模拟的英语环境下,潜移默化地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专业运用能力。例如,在讲授“航运物流”一章中,教师可以采用 “部分式参与教学法”,让学生分组扮演发货商、收货人和承运人,就运输方式选择、运价,风险责任,货物交接等事宜进行协商,中英文可以混用,教师指导配合学生用英语分析比较各种贸易条款下、三方的责任划分、运价差异和风险承担,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学会如何在实际操作中使用物流理论,又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物流英语的运用能力。
第三个层次是思维层次,即让学生学会直接用英文来思考解答问题,力求全英文授课方式,要求学生用全英文理解课上内容,独立完成全英文作业,并能用英文的思维方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当然,提升到第三个层次,需要在第一、第二层次的基础上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和不懈的努力,循序渐进,逐步过渡。
3.2 课程设置体现学校特色,紧密结合实践教学
3.2.1 物流专业设置应体现学校特色
物流涉及的领域很多,有物流管理、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经济、物流信息化、物流工业工程等。高职院校设置物流专业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各自的特色,发挥自身优势,不必求全[2]。比如航运特色院校可注重国际航运方向的教学,生产制造技术类的院校可以侧重物流采购、生产物流等供应链管理方向,而工程类院校则可偏向于物流工业工程方向。课程设置甚至还可以有选择的遴选实用性较强的一门或几门物流专业课进行双语教学试点,而不必求全责备,上马所有的物流课程。当然,这样设置物流专业可能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精专于物流专业的某一方面,知识面较窄、综合能力较差。但要求各个学校都全面开展物流各个环节的研究和教学是不现实的,尤其是高职院校更不可能具备这样的资金、科研和教学实力[2];国际分工日趋深化,各国产业日趋细分、专业化,也决定了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不再是全而泛,而是精且专,因此突出学校特色,培养专业技术强的学生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应考虑的重要方面。
3.2.2 校企联合开设双语社会实践课程,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实践教学
物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也应突出与物流行业实际紧密结合的特色,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但没有企业的参与,要做到高校培养的物流人才完全适合物流企业的需要,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对于广大物流企业来说,不可能都有能力去亲自办学来解决人才储备问题。采用校企联合方式[4]开设双语社会实践课程,既能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对校企双方又经济可行。
校企联合即物流企业参与学员的培养过程,由企业提出岗位培养计划和目标,企业派专人参与学生的管理、教学,制定相关实践课程,参与双语教学大纲的编制和内容设定,双语教学内容服从于企业实际需要。实践学习和课堂学习双管齐下,学生在校期间按照一定时间比例定期安排在企业实习,参与物流企业具体的工作,检验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将在实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反馈学校,用于改进和提高双语社会实践课的效果。让学生在工作环境中学习最具实用性的专业知识,获得有用的物流管理实践经验和技能。
针对高职院校物流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措施,但在实施过程中,其教学效果是否尽如人意,是否达到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需要有具体量化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予以评判。总体来讲,物流双语教学应达到如下三个基本的教学目标[3]:①学科教学任务的完成;②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③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提升。围绕着三个基本教学目标,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质量、社会评价三个方面对双语教学过程和课程设置质量予以评估。
4.1 学生学习效果考核
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是考察双语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作为衡量和检查教学质量的考核方式也应体现出双语教学和专业英语结合的特点。即既要考察专业英语的掌握情况,又要考察物流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鉴于学生专业水平评价应基于学科教学,外语表现的评价应基于语言教学,评价基准不同,专业英语的测试和双语教学测试应分开进行。但应当注意的是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是密不可分的,这种分开评价的方法仅适用于渗透和复合层次阶段,即学生尚无法完全流利地使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的过渡性阶段,而对于思维层阶段,语言水平测试的考核就应该仅作为考察的一小部分内容,甚至完全以专业知识测试为主要内容。
4.1.1 评价标准[5](见表1)
表1 双语教学学习效果评价标准
4.1.2 评价方式
(1)专业英语评价方式。专业英语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考试+课堂考核相结合方式,着重考察学生专业词汇、语法、相关知识点掌握情况。课堂考核又可以分为日常表现、作业、自主学习、平日测验等方式。课堂考核能使学生意识到平时必须认真学习,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并独立地完成作业,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与写作能力,尤其适合于物流专业这类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课堂考核的加入更能体现对学生评价的公正性,是学生防止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做法。
(2)双语教学分层评价方式。渗透层:采用标准化测试的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双语水平,主要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试题在设计时,可以考虑用英汉对照或难句有汉语解释的方法,方便学生理解题意;题目侧重于对于物流专业重点内容的考察。
复合层:采用标准化测试的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双语水平,适当穿插半引导式的非正式谈话、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向英语思维方式过渡。
思维层:采用课上计分加期末考试结合的方式,课上采用角色扮演、分组讨论、辩论等形式锻炼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并由师生分别打分;期末考察以实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方法为主进行评价。
4.2 双语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课堂是双语教学活动发生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质量是检验双语教师授课质量高低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是双语教育评价中应用最广泛、最频繁的一种评价。
4.2.1 评价标准[6](见表2)
表2 双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4.2.2 评价方式
(1)学生评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评教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反映课堂效果和教师教学能力,从 “学”的角度反映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要求和建议,树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学。学生评教可侧重教师素质和教学过程方法。比如授课的熟练程度,语言表达清晰程度以及教学方法手段是否能促进师生交流,培养学生自学、表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教务、专家评教。教务、专家评教主要是引导教师明确努力方向,从 “教”的角度引导教师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根据双语教学的课堂效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吻合的程度,侧重对教师教学手段、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和外语表达做出重点要求,并针对教学目标对教师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做出指导。例如紧扣物流专业特点和双语教学目标,探索符合学生英语水平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和课堂交流引导,提高管理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引导教师处理好两种教学语言的使用关系等。
4.3 社会评价
高校进行双语教学,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既懂现代科技专业技术又懂国际通用语言的人才的需求,因此,有必要从社会效用的角度来评价高校双语教学的效果。除了企业参与社会评价,作为高校双语教学的最终受益者之一的毕业生,也是高校双语教学社会效用评价的不可忽视的评价主体。经历过高校双语教育的毕业生,在经过工作之后,对高校双语教学会有更成熟的评价。
4.3.1 评价标准[3](见表3)
4.3.2 评价方式
在校企联合的方式下,高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在校学生对教学效果和企业实习状况的满意程度,企业对实践学生和教师表现做定期评价,学校针对提出的问题反思物流双语教学中需要改进和提高的部分。同时与往届毕业生建立长期联系,追踪调查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分析毕业生所提的意见,对双语教学做出必要的改进和调整,使培养的复合型专业技术双语人才更符合社会需要。
表3 物流双语教学社会评价标准
[1] 楚岩枫.物流工程专业双语教学模式探讨[J].物流科技,2007(3):136-138.
[2]潘文军.差距·现状·举措——国外物流教育与我国物流人才培养[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14):70-72.
[3] 余敏君.我国高校中英文双语教学及其评价的初步研究[D].汕头:汕头大学,2008.
[4] 何远程.跨国物流公司DHL TNT在华办学的反思[J].中国水运,2006(6):206-208.
[5] 杜芳,肖化移.国外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4):115-118.
[6] 姜洪德.双语教育新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307.
[7] 魏薇.欧盟双语教育评述[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8] 黄振中,夏扬.法律英语教学的困境与改革[J].中国大学教育,2010(4):48-51.
[9]张敏瑞.双语教学方式的研究与实践[C]//余理明.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双语教学——加拿大浸入式教育与中国高校双语教学论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99-205.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Logistics Bilingual Instruction and Curricula Plan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JI Qian (Qingdao Ocean Shipping Mariners College,Qingdao 266071,China)
In order to solving existing problems on logistics bilingual instruction and its curricula plan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is essay presented the transitional-teaching model for and proposed to open bilingual practice courses.Transitionalteaching model combines the advantage of bilingual instruction and specialized English instruction,based on each unit of logistics course to clear students'language obstacle through implementing specialized English instruction and come up with logistics bilingual instruction to ensure high quality bilingual education;Opening bilingual practice course should associate with logistic companies and highlight the colleges'distinguished educational resource,its aim is to foster professional bilingual talents with qualified practical skills.In addition,this essay also provided quantitative evaluating methods and indicators to measure the effect of improved logistics bilingual instruction.
logistics bilingual instruction;specialized English instruction;curricula planning;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G642
A
1002-3100(2010)09-0134-04
2010-07-01
嵇 茜(1978-),女,浙江慈溪人,青岛远洋船员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