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晓雯 雷亿成 吕红玲
云南省中医院放射科,云南 昆明 650021
女,30岁,以右臀部不明原因肿痛就诊。临床诊断:右侧骶髂关节炎。分别于 2008-09-19及 2009-03-30行MR检查。既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右臀部曾行针灸及中药热敷疗法,症状无改善。查体见右臀部软组织肿胀,皮肤红热,触之有中等硬度包块,且包块不可移动。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等处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其它部位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
影像学检查:2008-09-19MR所见:双髋关节、双侧骶髂关节、双臀部肌群形态信号未见明显异常。
2009-03-30髋关节 MRI检查示右臀部多块肌肉内可见形态不规则之软组织信号肿块影,T1WI为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其内可见分隔表现,边界欠清楚,并侵犯右侧骶髂骨。右侧骶髂骨病变处T1WI为稍低信号,T2WI为等高信号,增强扫描软组织肿块呈不均匀强化。MRI诊断为横纹肌肉瘤可能。手术病理诊断为滤泡型非霍奇金淋巴瘤。讨论: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lymphoma,NHL)与淋巴组织的免疫应答反映中增殖分化产生的各种免疫细胞有关,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通常以实体瘤形式生长于淋巴组织丰富的组织器官中,淋巴结、扁桃体、脾及骨髓是最易受累及的部位。受累淋巴结以颈部位最多,其次为腋下、腹股沟等,一般呈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早期无粘连活动度尚可,晚期则粘连活动性差。可见于各年龄组,但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病增多,一般发展迅速,易发生远处播散。病理学分类仍在研讨中,并不断反映出对本异质性疾病的细胞起源和生物学基础的新见解。近年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过去的 20年,它的发病率增加了 75%,在增长最快的肿瘤中位居第 3位。原发骨骼肌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可结合放射性核素、B超、CT及MRI进行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大多以无痛性颈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较少以软组织肿块为首发症状,且临床工作中由于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影像学特征表现文献上的描述也不多,经常误诊。
原发骨骼肌淋巴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特点主要为 :
(1)肌肉弥漫性增大,受累肌肉的形态仍可辨别:受累肌肉整体均出现异常改变,虽然肿块可以很大,但仔细观察发现其仍保留原肌肉的大致外形,可根据解剖位置明确定出病变肌肉。
(2)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均呈中度强化。
(3)邻近肿瘤的骨骼可多处受累,表现为边缘侵蚀性改变,骨髓内可出现较大范围的水肿区。
(4)好发于四肢尤其是大腿及上肢部位,即肩关节和髋关节周围。
(5)局部淋巴结可肿大,甚至可发生远处淋巴结肿大。
本病需要与横纹肌肉瘤进行鉴别诊断:
横纹肌肉瘤:肿块在T1WI为和周围肌肉相等信号,信号均匀,在T2WI为较高信号,由于肿瘤内出现组织的分化程度不同和瘤组织的坏死和出血,多表现为混杂性信号,肿瘤边界在T1WI由于缺乏对比通常表现为不清楚的模糊状。在T2WI肿瘤组织和周围组织信号对比明显,可表现部分清楚的边界,但并非整个肿瘤的边界都是清晰可辨,清楚的边界通常都出现在肿瘤存在厚包膜的部分,而在肿瘤浸润周围组织或肿瘤破坏包膜处则表现为融合状边缘,这种肿瘤边界的不规则性在许多恶性软组织肉瘤中都可以见到。邻近的肌肉的起止部由于水肿和浸润在T2WI可出现信号增高影。
[1]郁万江,杜湘珂,徐爱德.原发骨骼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
[2]杨军乐,董季平,阎锐,等.左骶棘肌非霍奇金淋巴瘤 1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11):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