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冬/文
双眼视功能检查与矫治(四)
王 冬/文
(续上期)
3.3.1 调节灵活度检测的具体步骤
如同之前的检查方法,在检测调节灵活度的同时矫正患者的远用屈光度,以先右后左,再双眼的顺序进行检查。
将字母表(如没有字母表可用近视力表代替)放置于患者眼前40cm处,一般选择最好近视力的上一行作为注视视标,字母表也是如此。
选择±2.00D的翻转拍。先将翻转拍的+2.00D一侧置于眼前,嘱患者通过+2.00D的镜片观察视标;当患者告知视标清楚即翻转至-2.00D,并开始计时;若告知视标清楚,再翻转至+2.00D。在1分钟内,记录患者所能看清的视标数(如图)。
需要注意的是,每次翻转后能看清视标时,要求患者立即报告“看清”。但对于青少年,则要求能正确读出视标开口的方向或形状等即可。
遮盖右眼,检查左眼;左眼检查过之后,则打开双眼进行检查。
3.3.2 注意事项
a. 检查时要保持良好的照明,在半暗室下会影响检查的效果。
b. 测试光度。一般习惯检查用的翻转拍的度数为±2.00D,这意味着被检者要有4D的调节变量,即+2.00D放置眼前时,晶状体需要放松2D的调节力,当-2.00D放置眼前时,晶状体则需要产生2D的调节力。因此,若对任何年龄段的患者在40cm处予以检查,结果有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如某患者有10D的调节幅度,而另一患者只有5D,加上测量距离需求的2.5D(40cm处),则前者的调节变量与其调节幅度之比为4/(10-2.5),而后者则为4/(5-2.5)。因此,近年来一些学者也建议对不同调节幅度的患者应采用不同的检查距离和翻转拍的度数。
c. 单眼和双眼测量。在对患者双眼做翻转拍检查时,不仅可以测量调节灵活度,还可以同时测量调节和聚散的相互关系。当在两眼前置正镜时,患者放松调节以看清目标,同时调节性聚散下降使双眼向外转,这时患者要用正融像性聚散以维持双眼单视; 当在两眼前置负镜时,刺激患者的调节以看清目标,同时调节性的聚散使双眼向内转,这时患者要运用负融像性聚散以维持双眼单视。因此,正镜同时评估放松调节和正融像性聚散的功能; 而负镜同时评估加大调节和负融像聚散功能。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即会让测量结果较正常人差。此时,双眼检测结果与单眼检测结果的对比就显得尤为重要。若患者双眼和单眼的检测结果均比较差,则表明是调节灵活度的问题; 若单眼检测正常而双眼检测不能通过,则表明双眼的聚散有问题。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一般情况下单眼和双眼的调节灵活度均要检查的原因。
d. 注意正镜片和负镜片的速度。虽然患者能够非常准确地指出所看到的视标,但若通过正镜片和负镜片的速度始终不同,则需要测量患者的相对调节。
e. 一般而言,不同年龄段调节灵活度会有所不同。如6岁儿童检测的正常结果大致为单眼5.5周/分钟,双眼3.0周/分钟; 而7岁的儿童单眼为6.5周/分钟,双眼为3.5周/分钟; 成人单眼则为10周/分钟
下表是调节幅度、调节反应、正负相对调节和调节灵活度等4项检查的正常值和标准差值。
需要说明的是,单纯的一项或两项检测结果异常,并不能作为诊断的标准,更多是要予以综合分析。此外,除了调节功能之外,由于调节和聚散是一个联动系统,调节会引起相应的聚散活动,聚散活动又会诱发调节的产生,所以很多聚散功能的异常,同样会反应到调节功能上。因此每个单项的调节功能检测指标,只能作为诊断视功能异常的参考指标,而非确诊的指标。
3.4 调节功能的异常
调节功能的异常主要包括4个方面,即调节不足、调节灵活度不良、调节维持不良和调节过度。
3.4.1 调节不足
3.4.1.1 临床表现
调节不足主要是由调节幅度低于正常值所造成的,因而表现出视觉疲劳等症状。 临床表现为:远视力和近视力均下降,视觉疲劳。重症伴有头疼、恶心、结膜充血、畏光、流泪,有时也会伴有脖子僵硬、全身乏力等症状。
3.4.1.2 临床检测
调节幅度低于同年龄段患者中值或低值;
调节反应检查往往表现出调节滞后;
正负相对调节检查,多表现出正相对调节较低而负相对调节正常;
调节灵活度检测时,往往负镜片时通过比较困难,正镜片则正常。
3.4.1.3 治疗措施
如果所测得的调节幅度低于正常值,可以做正镜附加,如配渐进镜片或双光眼镜等,有人也建议为避免患者对正镜附加产生过度依赖,导致调节功能进一步下降,可在正镜附加的同时做视觉训练(具体训练方法详见后期的连载)。正如一位长期卧床的病人,虽然腿脚是正常的,在刚下床时仍可能需要别人的搀扶或借助于拐杖行走。但若长时间都是借助于外部力量而不是通过锻炼腿部力量来行走,最后还是无法正常行走。
若在检查中未发现任何影响调节的器质性病变因素,则需要做视觉训练来改进调节功能,不建议给予正镜附加。
3.4.2 调节灵活度不良
3.4.2.1 临床表现
调节灵活度不良主要表现为近距离工作后,一过性中远距离视力下降,有时造成一过性痉挛性近视;或长时间远距离用眼,短时间近视力模糊,表现为一过性调节反应钝化。
3.4.2.2 临床检测
调节幅度和调节反应均正常;调节灵活度下降;
有时正负相对调节均偏低。
3.4.2.3 治疗措施
通过视觉训练来调动潜在的调节机能,改进调节潜力和速度,缓解眼部症状。如通过翻转拍的训练就是非常好的方法,可以改进灵活度,称为“调节转动法”。
3.4.3 调节维持不良
3.4.3.1 临床表现
调节维持不良也称之为调节疲劳。主要表现为近距离工作初期视力正常,但随着用眼时间的延长,出现视力下降、阅读模糊。
3.4.3.2 临床检测
刚检查时调节幅度、正负相对调节、调节灵活度和调节反应均正常。但让患者近距离阅读15分钟后再行检查,则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活度均下降,正相对调节偏低,调节滞后增高。
3.4.3.3 治疗措施
可以通过视觉训练或正镜附加来改善症状,但与调节不足所不同的是,治疗首选视觉训练而非正镜附加。
3.4.4 调节过度
3.4.4.1 临床表现
调节过度所表现的症状最明显,在近距离阅读时常常出现重影和视觉疲劳等症状,有时并伴有眼痛、头疼等非特异性症状。
3.4.4.2 临床检测
调节幅度检测正常;
调节灵活度检测时表现为通过正镜片困难,负镜片正常;
调节反应检测表现为调节超前;有时表现为高度外隐斜。
(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天津万里路视光职业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