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排,张晶宇
(1.沈阳体育学院 运动系,辽宁 沈阳 110102;2.沈阳工业大学 辽阳校区基础部,辽宁 辽阳 111000)
沈阳市大学生参与余暇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刘 排1,张晶宇2
(1.沈阳体育学院 运动系,辽宁 沈阳 110102;2.沈阳工业大学 辽阳校区基础部,辽宁 辽阳 111000)
余暇体育作为一种运动休闲的体育,它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科学的闲暇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文体生活.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能力、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规律和锻炼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提供参考.
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调查研究
余暇体育是指在工作、学习之余开展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它作为余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不拘形式地通过参加各种身体活动,在充满欢悦和谐的气氛中,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恢复体力、调节心理、陶冶情操、激发生活热情、培养高尚品格、满足精神追求及享受人生乐趣等目的.余暇体育具有充分的自愿性、自由性、余暇性等特点,也更能体现出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是否形成的直接体现.余暇体育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形式,也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与意识的主要途径.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三所大学余暇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出影响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发展的因素,为更好地开展余暇体育运动提供一些积极性的建议.
1.1 研究对象
以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工程学院、辽宁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在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工程学院、辽宁大学进行调查,沈阳师范大学共发放问卷60份,沈阳工程学院共发放问卷80份,辽宁大学共发放问卷60份.共发放200份问卷,男生100份,女生1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90份,男生100份,女生90份,有效率95%.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常规处理,为论文提供数据上的事实论据.
2.1 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参与动机与参与情况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和内部动力.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这一概念包含以下的内容: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动机为个人的行为提出目标,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体内平衡,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
表1 学生参加余暇体育心理现状(%)
对大学生余暇体育参与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动机是多层次的,有增强体质、精神愉悦、调节学习的紧张压力、磨练意志品质等,说明余暇体育活动可以满足大学生部分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当代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动机呈多元化趋势.如表1所示,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是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主要动机.
2.2 大学生参与余暇体育的时间与次数
2.2.1 大学生参与余暇体育的时间情况
表2 大学生余暇体育的时间情况(%)
由表2可知,周一至周末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在早晨从事体育活动,占45%,在晚上选择体育活动的学生占40%,通过访谈调查,这部分学生多数是选择在健身房进行健身.选择在上午和中午锻炼的学生所占比例很小,因为在这部分时间大多数学生有课,学习任务比较紧.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余暇体育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安排,且清晨和晚上是大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主要时间段.
表3 大学生每天进行余暇体育的时间情况%
由表3可以看出,由于大学生的余闲时间有限,所以进行余暇体育的时间并不很长,多数为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左右之间.
2.2.2 大学生参与余暇体育的次数情况
表4 大学生每周参加余暇体育的时间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男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在5-6h的人数最多,分别占40%和29%;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在1h和2h的学生人数也相对较少,分别占3%和5%.同样可以看出女性每周参加余暇体育的时间和男生差不多,参加余暇体育最多的时间也约为每周5小时.
2.3 大学生余暇体育的活动场所及内容的选择
2.3.1 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活动场所
表5 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主要的活动场所(%)
从表5可以看出,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活动场所以学校体育场馆为主,男、女生分别占42%和41%,但所占比例不到50%,而校园空地平均占18.5%.选择收费场地进行余暇体育活动的学生共占40%.这也说明,随着近年来高校扩大招生,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2.3.2 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项目
表6 大学生余暇体育经常参加的运动项目(%)
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受人们的体育需要、体育价值取向、体育活动环境、体育活动经验等方面的制约.从表6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集中在娱乐性较强的篮球、羽毛球等球类项目上,且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男生喜欢有身体接触的篮球、足球等对抗项目,女生喜欢符合女性身心特点的健美操、艺术体操等项目.而教学大纲所列占课时较多的田径、体操等却不受大多数同学的青睐.改革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利于与终身体育接轨.
2.4 制约大学生余暇体育的因素
表7 影响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因素(%)
从调查可知,影响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因素有运动场地不足、运动器材短缺、没有人指导.有28%的男生和37%的学生把没有时间排在靠前的位置,从小学到大学近14年左右的体育课,在学生进行余暇体育活动时,却由于缺少充足的时间而阻碍了学生的锻炼,这的确值得我们体育工作者好好反思.学习负担重没时间、学校没有好的体育氛围、缺乏体育场地和器材也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场地器材是余暇体育活动的重要保障,余暇时间是学生进行余暇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这些已经成为阻碍大学生进行锻炼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校应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改革课程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同时我们还发现有35%的女生和33%的男生由于场地和器材的匮乏导致对从事余暇体育活动的兴趣降低.这也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体育设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是个别学校的设施还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3.1 结论
3.1.1 在众多的余暇活动中,体育活动深受大学生欢迎,大学生对体育有较大的亲和力,有正确的主观认识和积极的态度,目的主要在于丰富业余生活、强身健体、放松身心等.
3.1.2 大学生对余暇体育活动的时间安排多在清晨和傍晚,活动时间多为每天30分钟和30分钟-60分钟这两个时间段,这表明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时间很不充足.
3.1.3 篮球、足球、羽毛球、健美操等是大学生进行余暇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3.1.4 大学生进行余暇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场馆.场地、器材和时间因素是制约大学生开展余暇体育的主要因素.随着高校近年的扩招,场地设施及面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进行余暇体育活动的需求.
3.2 建议
3.2.1 充分利用社会和学校资金加强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加快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条件和运动环境.
3.2.2 学校对学生开设的体育选修课要高度重视,
提高学生从事体育的基本素质,努力把体育课堂教学与余暇体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2.3 高校应不断丰富余暇体育活动内容、形式,积极建立体育社团,为学生参与余暇体育活动提供便利条件.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信息,进一步增强健身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向着全面、健康的方向发展.
〔1〕陈小容.学校学生余暇体育管理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0(2):40-50.
〔2〕范立仁.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2):7-10.
〔3〕兰自力.我国部分省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1(4):22-26.
〔4〕崔树林.对我院群众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松辽学刊,2001(4):78-82.
〔5〕刘一民.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2):32-45.
〔6〕王华倬.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1):75-87.
G807.4
A
1673-260X(2010)08-01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