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柴德希
所谓绿色壁垒(Green Barriers,GBs),又称环境壁垒,属于非关税壁垒的一种。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通常是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以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和环境的名义,通过立法制定的对进口的不符合本国标准的产品或服务进行限制和制裁的严格甚至苛刻环境技术标准和繁杂的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措施,此外,绿色壁垒还包括国际社会已制定的多边环境保护条约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如今,世界各国在国际上通过大量签署国际公约,加入国际环保组织,在国内通过立法制定旨在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环保制度和标准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而这种环境保护措施本身就演变成了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目前作为对国际贸易中数量作出限制的有效手段,内容十分广泛。如在风险评估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卫生检疫措施对进口实行控制,从而可以起到克服进口可能产生的生产或消费外部效应,增进社会福利的作用。又如,对进口汽车制定的废气排放法规,对进口食品实行卫生检疫等。
20世纪是“全球环境破坏的世纪”。20世纪以来,在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人类工业化得步伐不断加快,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然而,伴随经济增长所产生的环境恶化现状,却不容乐观。目前人类陷入了资源枯竭,森林覆盖率降低,土地沙漠化,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酸雨腐蚀等令人堪忧的环境危机之中。由此,人们才开始慢慢意识到从自身做起,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重要性。1972年出版的《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所提出的“增长极限论”,“零增长理论”,更是以一种悲观的方式引起人们对自然与环境能否持续的深入思考。
1、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驱动因素
在当今国际贸易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低环保要求的产品严重威胁到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竞争力,会导致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下降。为了保持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使本国市场免受冲击,在关税水平不断降低,一般非关税壁垒措施受到限制的条件下,发达国家便利用其先进的环保技术,严格的环境标准,以保护资源和环境为由,通过提高其国内市场产品的环境标准,以抵消由于劳动力成本低,环境标准低,运输和原材料价格低等其他国际贸易因素给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发达国家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等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再利用等整个过程均需符合环保要求。
2、绿色需求全球化不断扩张的必然结果
所谓绿色需求是指消费者为了得到更有利于健康的食品,更有利于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产品,更优美的生态环境的需求的满足而支付的意愿和能力。1990年的一项调查表明,67%的荷兰人,80%的德国人和77%的美国人在购买产品时会考虑环境问题,而日本也有20%的人表示意愿购买价格更高的“生态商品”;1992年,加拿大消费者协会所作的调查显示,94%的消费者表示在选购商品时会考虑环境因素。
从国际范围来看,在GATT/WTO体制内的许多协议 (主要是《GATT1994》,TBT,SPS三个文件)中均有涉及环境与贸易的绿色条款。但这些法律法规突出强调了各成员方的“环保例外权”,即各国有权根据本国的环保水平制定同时适用于来自其他各国的进口商品的环境标准和措施,条件仅限于“不造成不必要的障碍”,其结果是很可能被滥用,尤其是很容易为贸易保护者滥用。如《技术贸易壁垒协议》,《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中很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贸易规则的内容含糊,弹性较大,提供了较大的灵活空间,这些便给绿色壁垒的产生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因为发达国家有能力采用高于一般国际标准的措施,并可借此达到限制发展中国家成员产生的进口,保护国内市场的目的;但是发展中国家尚达到国际标准,更无法高于国际标准。这就为一些国家设立苛刻的绿色壁垒提供借口。
政府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干预,在客观的限制不符合要求的外国商品进入,保护本国市场进而增进本国经济效率与福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个副产品,即可能形成对国内有关产业的贸易保护。
相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面对绿色壁垒,总体上只有两种应对机制,要么选择从发达国家市场中退出,要么选择生产与本国经济实力不相符合的高投入,高技术的“绿色产品”。
目前,就我国而言,污染密集度高的产品一般是发达国家绿色壁垒所集中针对的相关行业的产品,例如化学成品及相关产品,农药等。农产品及食品出口受到绿色壁垒显著影响的主要包括茶叶,蔬菜,动物肉类产品等。在农产品方面,2002年1月,欧盟宣布全面禁止中国动物源产品进口后,瑞士,日本等国家相继采取措施,加强对中国动物源性产品的检测,德国,荷兰等国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沙特阿拉伯暂停了中国此类产品的进口。过去对我国农产品实施绿色壁垒的多是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农产品也开始实施绿色壁垒,这无疑会大大增加我国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国家在环保等问题上的及进步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中国,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人工造林等方面,正逐渐进入全民推进的目标。当然,我国仍需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环保产业发展的战略,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等,使得我国可以更好的面对绿色壁垒带来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