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旅游局 洪庆东
内部控制中的内部监督措施
福建省旅游局 洪庆东
内部控制是为确保实现企业目标而实施的程序和政策。但是在设计内部控制时,可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内部控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需要对内部控制运行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发现其不足和问题以及缺点,从而完善内部控制,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因此,内部监督是保证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和逐步完善的重要措施。
内部控制 内部监督 措施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内部监督是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警示牌。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评价内部控制实施质量的过程,即对内部控制设置、运行及改进活动的评价,贯穿于经营活动之中,具有独立性。
内部监督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日常监督是指企业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常规、持续的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员工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
(一)监督不到位,依靠外部监督现象严重
现在有很多企业主要是依靠外部监管,忽视了内部监督。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然而,其监督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各种监督的功能交叉、标准不一,再加上分散管理、缺乏横向信息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二是各种监督没有按照设定的目标进行,有的甚至以平衡预算和创收为目的,监督弱化问题严重。三是不规范的执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导致了某些外部监督形同虚设。
(二)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系统
有很多企业未能建立有效的内审机构,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审计委员会,但是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难以真正发挥作用。还有很多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存在偏差,仅仅把内部审计工作定位账务服务,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足,限制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现在社会中存在的很多“小金库”问题,就是由于企业内部经济环境和经营秩序的紊乱和失控,形成了未在本单位财务部门核算收支和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
(三)公司的法人治理存在着缺陷
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没有形成严格的权力制衡关系,存在一人同时兼任多项管理职权的现象。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形成决策、监督与执行之间相互制衡关系,保证治理公司的权力不被滥用,因此,各权力机构的人员不能互相交叉重叠。
(四)内部监督制度设计存在问题
有很多企业虽然设置了内部监督制度,也设置了基本的内部监督主体,但其监督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本身他们当时设置内部监督制度的时候,并没有从内部控制制度出发。很多企业虽然设立了监事会,但是很多时候履行职责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五)内部监督权利的碎片化
内部监督机构过于分散使各项监督机构之间存在职能冲突,不能形成合力,影响了内部监督的实际效果。有很多企业中的机构,例如,职工系统的职代会、工会,行业主管部门等,这些机构各自分享着某些内部监督权利。出于自身利益去施行内部监督,就会使监督效果大打折扣。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在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时,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方面的内部监督工作。首先根据各部、室、中心的特点,建立互相牵制、互相制约的内控制度,所有业务均要经过复核,禁止一个人处理业务的全过程,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各项业务要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其次加强内部考核的力度,使内部监督工作制度化。
内部监督也要发生一些转变。第一,内部监督的职能应由查错防弊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随着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外部约束机制的不断加强,内部管理的逐步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帐务表面的错弊会越来越少,内部监督应从传统的防错型向服务型转变。第二,内部监督应由事后检查向事前和事中监督转变。内部监督的作用将更多的体现在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它将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
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内部审计、纪检监察和财务部门要把财经纪律检查,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要把外部群众监督与职能部门内部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完备的内部监督制约体系,维护财经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就会大大降低“小金库”现象发生的概率。
(二)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系统
1、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的职能部门,要围绕着企业发展、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开展工作,与职能部门既要互相监督、约束,又要相互协作、配合。从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制度的漏洞入手,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标本兼治。增强经费使用的透明度,使各项经费的安排、使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从制度上堵住漏洞,减少“小金库”现象。
2、企业管理当局要支持内部审计部门工作,保持内部审计相对独立性。尽量保证审计人员不受外界的干扰做出独立客观的判断。
3、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培训和思想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从管理理念上进行创新,营造良好有序的经营环境。还要对审计人员加强培训,尽快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来适应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的需要。加强思想教育主要是利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教育干部,培养清正廉洁的意识,树立“两袖清风,刚正不阿”的人生观价值观,打造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
(三)完善企业的监事制度
公司监事会的职能实质是监督权。概括来说,主要有两类:公司财务监督、违法行为监督。
1、加强监事会成员的培训。监事会的成员一般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掌握监督中需要的经营管理经验、法律、财务等基本的知识。
2、建立完善企业内部的信息制度。有效地信息制度的建立,可以使得监事会可以得到足够的信息充分行使监督的权利。这样就会减少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信息不对称性。
3、加强监事会的独立性。监事会行使监督权力时,要尽量与董事会、股东大会保持独立。这样监事会就会通过行使纠正权、代表诉讼权利,实现对董事、经理的违法行为监督。对其违法行为我们要严肃查处,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这样就会起到威慑作用。
(四)设立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
独立董事是“独立的非执行董事”的简称,是现代上市公司中董事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措施。独立董事既不代表出资人,也不代表公司管理层,能在公司战略、运作、资源、经营标准以及一些重大问题上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因此独立董事在监督CEO和其他高管人员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较之内部董事,这种监督会更加超然和有力。公司要严格按照中国证监会2001年颁布的 《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设立独立董事。《指导意见》里面对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资格限制、董事任期、特别职权、其他权利等都有详细的规定。
(五)开展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自我评价,控制自我评估
内部控制自评是一种新兴的审计技术,它将运行和维持内部控制的主要责任赋予企业管理层,同时使内部审计与管理层一道承担对内部控制评价的责任。这使得以往由内部审计对控制的适应性及有效性进行独立验证发展到了全新阶段,即通过设计,规划和运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程序,由企业整体对管理控制和治理负责。
内部监督是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警示牌。内部监督的实施途径可以是内部审计,也可以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前者的实施人是独立的职能部门,而后者是由管理部门和员工完成的。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是对整个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的评价活动,可以等同于个别评价。由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一个整体,内部控制体系的各组成部分相且配合发挥作用,因此还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整个系统整体进行评价,以论证其有效性。
企业的内控评价是由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负责领导,或是授权内审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的年度评价和专项评价,这种评价认定内控制度的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企业内控评价的结果,除了对内控整体目标是否有效下结论外,还需对报告中列示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1]刘晓.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商业会计,2009
[2]李玉环.内部控制中的内部监督,会计之友,2008
[3]谢少先.论股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4]刘国红,基于内部控制目标——要素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思考,时代金融,2009
(责任编辑:张彬)
book=357,ebook=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