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余劲松 王兆良
合芜蚌试验区建设对安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安徽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余劲松 王兆良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积极探索推进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和体制机制,构筑经济增长极,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它的建设为推动安徽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建立健全推动安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体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凸显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特征;为推动安徽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无形而持久的力量。
合芜蚌试验区 社会可持续发展 公平正义 自主创新
安徽医科大学重点学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1003-09)资助项目。
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20世纪80年代从环境与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目前已经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广泛认同。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中,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类通过对社会资本的有效组织,在不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情况下,扩展人类选择机会和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社会文明进步,尽可能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口趋于稳定、经济稳定、政治安定、社会秩序井然的一种社会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公平性、稳定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和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高度一致的。当前,安徽正在大力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这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积极探索推进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和体制机制,构筑经济增长极,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它的建设不仅能有效的推动安徽的跨越发展和快速崛起,同时也对安徽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邓小平很早就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样,社会可持续发展所持续的也不是一个贫穷的社会,贫穷只会滋生动乱,带来社会的不稳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应当是持续稳定,持续富裕和持续繁荣的社会。因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安徽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同时也是一个欠发达的省份。如今,安徽正处于奋力崛起的关键阶段,既承担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竞争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挑战,安徽长期处于我国“经济凹地”中部地区,与周边江浙等省相比,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都处于劣势,而省内不同县市经济水平的差异也非常大。安徽的省情决定了安徽必须走经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安徽崛起的应有之意。可以说,安徽崛起的过程也就是安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发展经济,充实物质基础已经成为当前安徽最大的政治、最迫切的任务。如何寻找到安徽跨越发展和快速崛起的突破口,使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正式走上快车道,这一直是安徽各界迫切希望解答的问题。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回答了这一历史性问题。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安徽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自主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集聚创新人才为重点,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育创新型产业为目标,充分发挥合肥、芜湖、蚌埠市优势,整合周边创新资源,逐步建成的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创新型区域。众所周知,合肥、芜湖、蚌埠三地都是在安徽省内地位很重要的城市,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唯一的国家级科技创新试点市,芜湖是皖江城市带的中心城市,蚌埠是沿淮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长期以来,三地在发展上形成了相互促进、合作,又相互竞争、追赶的关系,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对三地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地位,旨在整合三地的经济社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融合,增加交流合作。这样的建设布局能够有效激发合肥、芜湖、蚌埠三大地区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腾飞,对全省其他地区的发展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由于三地在安徽的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比较大,这样就在有形无形中都提升了安徽省的整体经济实力,从而为安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可持续性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显著特征和最根本原则,要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达到一种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或状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曾经指出:“在现代社会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另一方面,社会可持续发展反映的是一种全面、系统的发展观念,它内在的要求把宇宙、地球与人类,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物质领域、精神领域与自然领域都置入在一个动态的系统中,寻求达到整个系统的最佳选择和结果,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的全面进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这些特征和原则都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兼顾,处理好当前与长远、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告诫全党上下“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而统筹兼顾,处理好各方面关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健全相关的机制体制,将这些关系的处理制度化,规范化。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牵扯面也非常广。合芜蚌三地虽然同处于安徽,但是由于安徽特殊的地理文化环境,三地在经济、社会和思想意识上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差异,而行政区划的不同使这些差异更加复杂,一些问题也更加深层次化。那么,在合芜蚌试验区的建设过程中,对于三地协调管理、利益分配等问题上必然要进行制度体制创新,形成全新的社会管理与经济发展模式。合芜蚌试验区建设所形成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模式和相关的机制体制对安徽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制度建设,深化体制改革,正确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重要参考。
公平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它是人类千百年来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之一。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全国“两会”结束后的记者见面会上坦言“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公平的实质就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否公平合理紧密相联,一个可持续的社会不会把现存的不公平的分配方式永远继续下去,不公平性会助长社会发展的非持续性,只有公平性才能保证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在现阶段,改善民生成为维护社会公平的重点。民生是指与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和与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需求,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这两大基本问题,人民大众对民生的满意度如何与一个社会的公平度密切相关。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强调“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由此可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改善民生问题,特别是解决困难群众的民生问题,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进而实现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省内一些中心城市的优势地位逐渐巩固,自然条件好、工业基础好的中心城市得到了更多的发展资源,而相对处于劣势的地区,因为工业基础薄弱,农业人口多而与中心城市的发展关联不高,导致这些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不尽如人意。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考虑到了安徽不同经济区域的优势,既发挥了原有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同时又注意加强公共基础建设,完善生活设施,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宜居环境。提升城市载体功能,为相应地区居民的医疗、教育提供方便,同时广泛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促进人民的创业和就业,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而实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凸显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特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主要指国家或者地区的精神与文化力量,它既能丰富人民的社会生活,也能创造不同于科技、经济等的新的发展动力,如今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的共识。
历史选择合肥、芜湖、蚌埠这三地开展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文化根源的,而最根本的就是这三个地方拥有着培育创新文化的良好氛围和社会基础。首先,合芜蚌三地拥有着丰富的创新资源。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唯一的国家级科技创新试点市,是除北京外国家科学大工程布局最多的城市,芜湖是皖江城市带的中心城市,蚌埠是沿淮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合肥、芜湖、蚌埠三地集中了安徽省大部分的创新资源,三地共有13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6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芜湖、蚌埠三市及周边的几家大企业,集中了全省90%以上的创新资源,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科技资源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其次,合芜蚌三地拥有着浓厚的创新氛围。合肥、芜湖、蚌埠等地在科技创新、国企改革、投融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为开展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再次,合芜蚌三地都具有成功的创新实践经验,合肥、芜湖、蚌埠等地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推进自主创新的路子,形成自主创新的“安徽现象”。尤其是合肥市通过近年实践在创新体制机制、探索产学研结合有效模式、整合科技资源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实际上就是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的拓展和合芜蚌自主创新成功经验的放大。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出这三地的创新文化。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诚实守信的科学道德,整体和谐的科学观念,需要尊重科学、崇尚理性、支持创新的社会氛围。合芜蚌试验区建设所激发和创造出来的这种生动活泼的创新文化氛围将为推动安徽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无形而持久的力量。
[1]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第一卷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江淮》,2007;第十一期
[3]温家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新华网,2010;3月14日
[4]温家宝.《温家宝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网,2010;3月15日
(责任编辑:张彬)
余劲松(1985— )男,汉族,安徽安庆人,安徽医科大学人文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王兆良(1958—)男,汉族,安徽砀山人,安徽医科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