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 沙 吴尚忠
Goleman情绪管理理论及其启示性应用
——金融危机下企业员工情绪管理探析
□ 长 沙 吴尚忠
1920年,桑代克在其论文《Intelligence and itsissues》中提出了“社会智力”概念,这一词后来发展成为了情绪智力的起源。Daniel Goleman,汉译为丹尼尔·戈尔曼(1946—),“情商之父”,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美国时代杂志(Time)的专栏作家,现为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研究员,曾四度荣获美国心理协会(APA)最高荣誉奖项,20世纪80年代即获得心理学终生成就奖。戈尔曼以主张情商应该比智商更能影响成功与否的《EQ》(情商)一书,成为全球性的畅销作家。
1995年,Goleman在畅销书《emotional inteligence》中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了解情绪、管理情绪、自我动机、认知他人情绪、处理关系的能力。1998年,他在《work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又提出了一个5因素情绪管理的基本结构,即“5因素”情绪管理理论: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移情、人际关系管理。在这两部著作中他都阐述了管理情绪对帮助个体取得成功所起的作用会很大,他认为这五个方面恰恰就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进行情绪管理的基本过程。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社会总体需求下降,随着危机蔓延,许多平衡被打破,矛盾接踵而至。企业经营环境持续恶化,销售收入下降,企业经营利润减少,为了自身的生存,企业老板纷纷裁员,或积极降薪以克时艰。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们不能不担心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薪水,以及自己的发展前途。由此,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消极、焦虑和恐惧。从心里学上讲,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与自身的需要是否相适应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换句话说,当外界事物或关系与自身需要一致时,人们的情绪就会比较兴奋,生活起来就比较轻松,工作起来效率当然要高一些;当外界事物或关系与自身需要不相符或相反时,就会产生负面的情绪,生活起来或紧张,或压抑,或焦虑等,工作起来效率自然也会大受影响。具体而言,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员工情绪与其工作绩效有着密切的关系。
1.消极情绪影响工作绩效。消极情绪产生以后,一方面,在生理上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果得到有效管理,控制其持续的时间短暂,人的生理变化会逐渐恢复。如果情绪作用的时间延续下去,生理变化也将延长。久而久之,就会通过神经机制和化学机制引起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各种躯体疾病。“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都不行了,还怎么工作,更不要说什么工作绩效了。另一方面,在面对困难和障碍时,消极情绪往往使不自觉的朝坏处想,事实上在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太好的情况下困难尤其多,不利因素也特别的多。如果不善于调节,就会畏难、悲观,以致不愿意积极努力,消极怠工,工作绩效自然要下降。
2.焦虑情绪影响工作绩效。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员工因为担心失去工作“饭碗不保”,或被降低薪水,一些员工产生预期焦虑症,整日忧心忡忡、心烦意乱、坐卧不宁。严重的影响生理上的变化,出现各种躯体症状和认知症状,如心悸、出汗、震颤、或摇晃、呼吸困难或窒息感、堵塞感、胸痛或不适、恶心或胃不适、头昏或感到头重脚轻、现实解体、人格解体、害怕失去控制或会“发疯”、濒死感、感觉异常以及寒战或发热。难怪网络上流行当下职场白领奉行的“三不”政策,即“不敢怀孕,不敢跳槽,不提加薪”。这种焦虑情绪如果不能有效管理,及时消除,势必影响身心健康,影响家庭关系,影响单位人际关系,最终会严重影响工作绩效。
3.恐惧情绪影响工作绩效。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突发事件的频率比往常要多得多,一些心理素质差一点的,或不能很好管理自己情绪的员工,容易产生恐惧情绪。从生理学来看,人在恐惧时,胃粘膜会变白,胃酸停止分泌,可引起消化不良。有研究证明,动物因受恐惧情绪的持续影响,几乎都患了胃溃疡。在整个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有些突发事件似乎在所难免,如企业裁员、丑闻、兼并、重组、濒临破产等。这些都会给企业员工带来心理冲击,特别是同事在突发事件中的伤亡尤其会造成其他员工极大的心理震动,面对工作彷徨,无心做事。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恐惧情绪都会影响工作绩效。
在金融危机下,作为企业员工要想尽可能的提高工作效率,任何逃避的想法和做法都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只有主动地去管理自身的负面情绪,才能达到预想的期望和目的,也许可以从Goleman的“5因素”情绪管理理论中获得启示。
1.积极参加心理培训。Goleman在“情绪智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情绪胜任力”的概念,他认为“情绪胜任力是建立在情绪智力基础上,导致工作中杰出绩效的习得能力。”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学习提高情绪胜任力来管理好情绪,从而提高工作绩效。Goleman“5因素”中的前3个因素是“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这3个因素实际上也是情绪胜任力的主要能力,即自我意识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激励能力。如何才能提升这些能力呢?笔者认为,员工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培训来实现这一些。一般说来,企业举办的或心理培训机构举办的心理培训也主要是针对“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这三个层面的,主要涉及心理意志、心理态度、心态调适等主题。通过心理意志训练,帮助自己增强的意志力、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和自控能力;通过心理态度培训是帮助自己拓展观念、调适心态,建立有助于实现目标、取得成功的态度;通过心态调适培训,帮助自己形成积极、平衡、愉快的心境。
2.参加员工帮助计划。从Goleman的人际关系管理获得启示,通过参加员工帮助计划,可以实现团队成员之间情绪管理。员工帮助计划是企业“人性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管理者和员工提供管理及个人心理帮助的专家解决方案。员工认真参加员工帮助计划,可以调整心态、生态、形态和状态,能有效提高个人绩效和企业整体效能,也是有效减轻来自家庭以及工作方面的压力,充分发挥员工创造力及工作热情的重要方法。在参加这个计划过程中,一方面,员工要认真记录下参加的主要内容、体会和心得,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单位所提供的帮助计划或方案,拓展自身的才能,开拓思维,为自己的个人成长奠定下一阶段的发展基础。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员工帮助计划都有实质性内容,员工要抓住这一机遇,主动思考,积极接受新观点、新方法和新信息,以努力达到对自己工作和生活负责任。同时,利用帮助计划之机,改善与上司、同事之间的关系,通过提升社交能力,分享计划、信息和资源,从而达到团队成员之间的情绪与权利平衡。
3.实施快乐情绪计划。Goleman的“移情”思想告诉人们,可以通过转化情感特质来达到新的心境。快乐,它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作为情绪的反应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员工可以通过实施快乐情绪计划,改变自己的心境,尽管工作环境恶化,人际关系复杂,但是只要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在快乐的情绪下进行工作,“就能够见到各种不良环境因素的刺激和困扰,从而让自己想象力丰富、思维敏捷、精神振奋,工作效率自然而然提高了。”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来实施快乐情绪计划:一是快乐从现在开始。快乐的生活是人类不懈的追求,是人生活的意义。从确定新的目标开始,寻找和确认自己的归宿感,不断激励自己,就自己的信心、成就与事业有效连接,不轻易放弃。二是别再让工作成为全部。法国社会学家多米尼克·梅达(Dominique Meda)说:“必须停止‘工作就是一切’的想法。”三是外化内心的冲突。很多职场人认为,冲突是冒险和愚蠢的。如果公司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只是反复在心里掂量,深感焦虑,不是好办法。当我们决定与身上的束缚抗争时,我们才能找回健康。如果我们开放心灵,就能置自己于冲突之外了。这个过程可能会使人痛苦,但这是个更加健康的方法。事实上,逃避问题会失去解决问题、推动心灵成长的契机。只有不抱怨而选择行动,才能改变现状,带来快乐,改变焦虑、恐惧的负面情绪。四是积极参加户外活动。不要吝啬自己的休息时间,分出一部分给集体活动。登山、郊游、野餐、party、歌友会等鼓励自己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你会在共同的玩乐中找到让自己坚强、平和的力量,驱除消极,变成坚定、乐观的人。(本文为国土资源部职教学会2009年资助课题《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book=1,eboo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