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协同的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增长机理研究

2010-09-29 08:11曾德明文小科
中国科技论坛 2010年2期
关键词:存量机理供应链

曾德明,文小科,陈 强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基于知识协同的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增长机理研究

曾德明,文小科,陈 强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市场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供应链与供应链间的竞争。在这一新的经济形势下,知识协同成为实现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增长的重要机理。本文在探讨供应链企业知识协同动因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知识协同的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增长机理模型,并从模型的核心内容-知识协同机制来剖析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增长的内在运行机理。研究表明,知识协同能够增加供应链企业的知识存量,知识存量的增长能够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供应链;知识协同;知识存量;内在机理

1 引言

协同一词在生态系统中是指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共同进化。哈肯在研究激光理论时认为,协同是复杂系统中各组成要素之间在操作运行过程中的合作与协调[1]。Anklam将知识管理的发展划分为以数据传递、隐性知识共享和知识协同为主要标志的三个阶段,指出用系统论的方法管理利益相关群体的分散知识对提高协同效率至关重要,因此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可以完善协同效果[2]。供应链作为一种智能组织,跨越了企业的边界,覆盖了从上游企业到下游企业的采购、库存管理、运输、客户服务等过程,通过企业间的协作产生协同效应,有利于提高其竞争优势。沈洁、罗建利根据组织分散式管理的特点,论述了基于多Agent系统的分布式协同管理模型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的作用[3]。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者倾向于通过知识联盟来增加企业知识存量,并从知识存量依附的载体对知识存量的测度进行研究。蔡虹、许晓雯将知识分为以人、物、组织结构和市场为载体的知识存量,并从这几个维度论证了知识存量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微观机理[4]。

目前关于知识存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测度方面,缺乏从知识协同的角度对企业知识存量增长机理进行研究。杜静、魏江在研究知识存量增长机理中,从知识的静态和动态积累探讨了知识存量增长的内在机理,但就知识协同机制如何提升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水平没有进行分析[5]。本文在探讨供应链企业知识协同动因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知识协同的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增长机理模型,并从模型的核心内容—知识协同机制来剖析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增长的内在机理,为供应链企业增加知识存量水平提供了理论基础。

2 供应链企业知识协同的动因及机理模型

2.1 供应链企业知识协同的动因分析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供应链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获得的最大竞争优势来源于知识协同效应[6]。在供应链中,知识流同信息流一样,成为继物流、资金流之后的重要生产要素,为企业识别协同机会奠定了基础。结合供应链网络的特性,认为供应链企业知识协同的动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谋求中间组织效应,优化知识资源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供应链的分布式管理和集中控制之外,还存在一种中间组织的知识资源配置方式。Cheeyw、Johansen等在综述供应链协同管理过程中,指出知识协同的动因是借助中间组织效应来进行知识的交流和分享[7]。在形式上,中间组织保留着许多市场交易关系的特征,并融入了供应链企业内部关系的特征,通过形成的网络关系来减少知识获取或合作的交易成本,间接地实现供应链企业知识创造;在内容上,中间组织实质上是供应链协同式管理,通过建立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协同机制来优化知识资源配置。

(2)形成知识协同规模,降低管理费用。Enno Siemsen建立了协同制约因素模型,认为知识协同是供应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序参量,分别从知识协同的速度、协同规模分析了供应链的敏捷性和知识资源创造效益的能力[8]。在供应链中,企业通过知识网络获取异质知识,借助知识库平台促使知识资本的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产生知识协同资本,有利于企业知识创造。从知识协同效应分析,供应链企业通过动机与能力间相互作用,驱动供应链成员实施知识共享行为,节省了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时间和精力成本,避免了因内部研发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在知识转移过程中降低了供应链的管理费用。

(3)追求价值系统优势,增加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根据协同理论,假定供应链系统中的协同要素为X(X1,X2,…,Xn),系统的初始功能为 F(X),则协同效应的结果可以表示为F(X)>X1+X2+…+Xn。供应链知识协同存在的价值就是通过企业共享知识来增加知识存量,赢得价值系统优势。根据Porter的价值链理论,供应链中创造价值的过程由一系列互不相同又相互联系的活动组成,包括研究开发、设计、生产、营销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9]。在知识协同过程中,核心企业由于自身能力有限,不能单独从事其产品所涉及的所有活动,需要将自身的知识资源与其他企业进行共享,使得隐性知识更易于转化为显性知识,在支持核心业务发展的基础上增加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

2.2 基于知识协同的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增长机理模型

如前所述,基于供需关系的供应链通过知识的无缝链接来实现知识存量的增长,这种内在增长机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陈志祥,陈荣秋等将供应链管理描述为由制造商、供应商、顾客、大学和科研机构等结成的动态联盟,实质是相互关联企业通过网络实现业务上的知识联系,进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10]。Boddy D、Macbeth D、Wagner B将协同分为机会识别协同和过程协同两个阶段,指出知识共享和创造的良性循环促进了供应链协同效应的提高[11]。鉴于此,本文构建了基于知识协同的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增长机理模型(见图1)。

供应链企业通过知识协同实现知识存量增长是一个闭环的知识循环系统,该模型包含知识资源输入、知识协同运行的内在机理和知识资源输出三个层面,其自身属性特点如下:

(1)模型构建是通过知识协同机制来增加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知识协同运行的内在机理是整个模型的核心,通过知识协同机会识别机制和知识协同过程机制来实现新知识的生成和内化创新,从而增加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

(2)模型体现了知识资源在供应链企业间传播和流动的循环过程。节点企业的知识需求是供应链中知识流扩散和转移的动力源泉,在知识协同过程中,借助供应链企业的知识识别、知识获取、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协同等机制的内外循环来实现知识存量的增长。

(3)在这个模型中,知识资源输入阶段和输出阶段也属于供应链企业知识协同的范畴。因为知识协同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供应链企业内部只有拥有一定的知识存量才能使获取的新知识在供应链知识库中通过协同机制进行转化和创新。

3 知识协同在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增长中的运行机理

针对供应链自身及参与知识协同运作的协同个体而言,开展企业间知识协同最重要的动因就在于获得知识协同优势,通过市场交易转化为现实收益,实现企业知识创新的价值[7]。借助Boddy D等关于知识协同的观点[11],将基于知识协同的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增长运行机理描述为供应链企业通过知识协同机会识别机制和知识协同过程机制来促进知识存量增长与创新循环,从而增加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3.1 知识协同机会识别机制

知识协同机会识别是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增长的前期阶段,描述的是企业在确定了自身的发展方向后,与外部市场需求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并通过寻求合作伙伴进行组织学习,增强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12]。如图1所示,核心企业通过从外部获取知识资源,分析知识共享动机和协同点来寻找可能产生协同的地方,并在评估可能产生协同效应的前提下,借助影响竞争优势的价值链来减少知识协同的交易成本。

Howells J和James A等研究了核心企业作为系统知识存量增长中的守门人问题,指出了知识协同机会识别在实现企业知识存量增长的重要性[13]。即选择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对供应链企业机会识别协同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在合作初期,由于供应链网络建立需要大量的成本,核心企业在寻找创新资源来实现知识创新时,更关注于那些具有较强知识基础的企业,期望与之建立较强的关系来获得专有知识。即为了能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供应链企业需要采取知识地图、信息技术等手段来获取溢出的知识,在知识吸收与转化的基础上实现知识创造。许强、刘翌等论述了情景知识转移中,知识的互补性对企业潜在学习的重要性[14]。但从知识背景层面分析,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知识差距不宜太大,因为企业对知识的获取和吸收要求合作双方有一定的相似性,否则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在企业间由于缺乏共同的文化、愿景等难以有效共享和转移。因此,知识协同识别机制为企业识别知识节约了成本,有利于企业提高知识的吸收能力,为进一步分析知识协同过程机制在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增长中的运行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3.2 知识协同过程机制

知识过程协同主要源于供应链中知识主体间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使得不同成员企业在相同的环境下运营效果迥异[12]。根据建立的模型,为了形成完善、统一的知识体系,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效率,将供应链知识协同过程机制描述成通过知识获取、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三种协同机制来实现新知识的生成和内化创新,增加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的过程。

(1)知识获取协同机制。协同过程的知识获取机制指企业将从外部获取的信息进行积累,整合后产生新的知识,为供应链企业进行有效的知识转移提供决策的组织机构[15]。供应链企业通过分析自身知识的现状来展示可用的知识资源,并找出需要填补的知识空白,有利于企业知识的获取。从企业与顾客需求层面分析,作为智能组织的供应链网络,将自身所能把握的知识集合与外部环境获取的知识相联系,并应用于解决顾客的问题。如果现存知识难以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则进入知识存储状态。即将企业获取的外部知识进行整合,通过知识辨识、知识编码等环节将产生的新知识不断调整,并运用于顾客需求。在产学研联盟中,青岛海信集团利用知识地图的导航功能来识别西安交通大学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并将自身需要的各种知识制作成地图,以便西安交通大学能够配合进行知识协同。这种“利益捆绑、分工协作”的合作方式,不仅产生了一批高新技术成果,而且有利于实现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的持续增长[16]。此外,供应链企业将那些成功运用的知识通过总结进行知识系统更新,并贮存到供应链知识库中,利用企业间建立的共享平台来实现知识的有效协同,进而增加供应链企业的知识存量水平。

(2)知识转移协同机制。企业进行知识转移包括两个基本过程:第一个过程是核心企业传达知识给其他非核心成员企业,第二个过程是由接受的企业将知识加以吸收和利用。党兴华、李莉(2005)指出,知识转移实现的原因是由于企业间存在知识位势的差异,知识位势类似于物理学意义上“位势”的概念,由知识主体所拥有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决定[17]。如前所述,企业间的知识溢出是经济外部性的一种表现,随着专业化知识资源在供应链网络中持续创新,必然伴随着相关知识面的拓展。供应链中,核心企业掌握着前沿的,高端的、广泛的知识资源的核心企业,拥有的知识势能较供应链中其他成员高,对供应链中合作伙伴有选择的权力。在企业合作的初期,知识转移的路径是由核心企业流向供应链其他成员企业的,非核心企业成员通过消化吸收,不断积累自身的知识存量。随着合作的深入,这种外来知识与积累知识的结合,引发低位势的企业成员自身分化为部分知识体系,激活其内部积累所储备的某些知识,通过整合产生不同于高位势核心企业所转移来的全新知识,这些全新知识的产生会使低位势企业位势逐渐升高,沿着区别于高位势的方向而螺旋上升。因此,在知识转移过程中,供应链企业将自身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协同,弥补了企业间的知识缺口,实现了知识的静态和动态积累。

(3)知识创造协同机制。日本学者Ikujiro Nonaka所研究的SECI模型是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创造模型,该模型认为企业内部知识起源于个人的隐形知识,通过社会化、外在化、知识整合和内部化四个过程,逐步从个体知识上升到团队知识,再上升为组织知识,构成了知识创造的螺旋式上升。在供应链中,SECI模型对企业知识创造协同具有同样的借鉴意义[12]。因为供应链企业知识创造是在已有知识资源基础上进行开发,并将创造出的新知识进行应用,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竞争优势。如图1所示,在社会化阶段,供应链核心企业通过共享经验和技术诀窍来完成隐性知识间的传递,增加了企业掌握隐性知识的人数,但链内知识总量并没有发生变化;在外在化阶段,供应链核心企业通过隐喻和模型等方式将自身拥有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此时系统还处于一个无序的状态,但链内显性知识的存量增加。在整合阶段,链内的核心企业为了便于与链内其他成员交流,对显性知识进行协同,使知识从无序走向了有序。在内在化阶段,供应链通过整合所产生的新的显性知识被其他内部成员吸收,使自己原有的隐性知识系统得到拓展,完成知识在企业间的协同。此外,供应链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结成稳定的网络协作关系,也有利于企业知识存量的增长。

综上可知,供应链企业的知识资源相互汇合形成一个“供应链知识库”,通过协同机会识别机制和知识协同过程机制来实现新知识的生成和内化创新,增加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Akkermansh和Bogerdp认为,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应该更加关注联盟企业知识存量持续增长,通过构建知识共享平台,可以进一步促进新知识在供应链中溢出与分享[18]。考虑到联盟企业的异构现象,要实现企业间新知识无缝的共享和供应,必须要进行匹配,这些匹配知识就存储在供应链联盟环境下的知识库中。如前所述,系统最终输出的是经过知识协同后的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整个过程是个连续的知识创新循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每一次的循环都会使得经过协同的企业知识存量随之积累而不断增加,供应链下一个循环将产生更高效、更经济的供应链企业知识资源。

4 结论

供应链管理是具有核心知识的企业组成的动态战略联盟,其实质是知识协同机制管理。目前,关于供应链知识协同的研究文献大多将知识共享看作是协同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但在实际工作中,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在供应链企业间交流和共享并不容易,阻碍了有效的知识协同。知识协同的内在运行机理包括知识协同机会识别机制和知识协同过程机制两部分内容,它们在知识存量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和作用,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基于知识协同的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增长机理模型研究表明,企业将自身的知识水平与外部市场需求进行衡量,找出存在的知识差距,通过建立知识识别、知识获取、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等协同动力机制来促进知识的生成与内化创新,最终形成统一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增加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和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因此,供应链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过程中,需要跨越各自的组织边界,关注自身知识领域与其他供应链成员知识领域间的匹配,通过知识协同机制来增加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从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竞争优势。

[1]Boddy D,Macbeth D,Wagner B.Implementi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organizations:anempirical study of supply chain partnering[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6,37(7):1003-1017.

[2]Anklam P.Knowledge management:the cooperation thread [J].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2,(6):8-l1.

[3]沈洁,罗建利.基于多Agent系统的分布式知识管理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1):42-47.

[4]蔡虹,许晓雯.我国技术知识存量的构成与国际比较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17(4):15-20.

[5]杜静,魏江.知识存量的增长机理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1):24-27.

[6]Soonhong Mineta1.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what’s happening?[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2005,99(2):237-256.

[7]Cheey W,Johansn J,Hvolbyh H.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problems:literature review [R].Working Paper,Aalborg University,2004.

[8]Siemsen E,Roth A V,Balasubramanian S.How motivation,opportunity,and ability drive knowledge sharing:the constraining-factor model[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8,26(3):426-445.

[9]Porter M E.Competitive advantage[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5.

[10]陈志祥,陈荣秋,马士华.论知识链与知识管理[J].科研管理,2000,21(1):14-18.

[11]Boddy D,Macbeth D,Wagner B.Implementing colllaboration between organizations:an empirical study of supply chain partnering[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6,37(7):1003-1017.

[12]吴绍波,顾新.知识链组织之间合作的知识协同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8):83-87.

[13]Howells J,James A,Malik K.The sourcing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distributed innovation processes and dynamic change[J].R&DManagement,2003,33(4):395-409.

[14]许强,刘翌等.母子公司管理度剖析-基于情境的知识转移研究视角[J].科学学研究,2006,24(2):273-278.

[15]魏江,刘锦.基于协同技术学习的组织技术能力提升机理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19(1):115-119.

[16]赵林捷,汤书昆.基于问题情境的虚拟企业学习模型[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6(5):26-32.

[17]党兴华,李莉.技术创新合作中基于知识位势的知识创造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1):143-148.

[18]Akkermans H,Bogerd P,Doremalen J.Travail transparency and trust:a case study of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supply chain planning in hightech electronic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4,153(4):445-456.

(责任编辑 谭果林)

Research on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Knowledge Stock in the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Based on Knowledge Cooperation

Zeng Deming,Wen Xiaoke,Chen Qiang
(School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2,China)

With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more and more competition is reflected in the supply chain.With this new economic situation,knowledge coope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growth mechanism in the supply chain.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motivation of knowledge cooperation in the supply chain,and builds a knowledge cooperation-based model of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knowledge stock in the supply chain.From the core content-knowledge cooperation,this paper expounds the knowledge stock growth mechanism in the supply chain,and finds that can increase the knowledge stock.The growth of knowledge stock can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supply chain.

supply chain;knowledge cooperation;knowledge stock;inherent mechanism

F207

A

R&D国际化背景下国家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测度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70873038)。

2009-07-21

曾德明(1958-),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研究方向:知识与技术创新管理。

猜你喜欢
存量机理供应链
隔热纤维材料的隔热机理及其应用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存量时代下,房企如何把握旧改成本?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再认识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吉林存量收费公路的PPP改造
腐败存量
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齐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