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药生产过程的电子记录系统 (ER2.0系统)
Database Collecting and Electric Recording System (ER2.0)for Moder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我国新版GMP的推出实施已在面前,新版GMP涵盖了欧盟GMP基本要求和WHO的GMP主要原则内容,对药品的质量保证体系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引入或明确了一些概念和强化文件管理的基础上,为有效的监控质量保证体系,以期真正达到实施GMP的目的,即“确保持续稳定的生产出适用于预定用途、符合注册批准要求和质量标准的药品”这一宗旨 ,采用生产全过程的电子化数据处理系统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确切地讲,也只有充分运用电子化数据处理系统,才能真正做到收集到的信息、数据是真实的、准确的、实时的、可追溯的,才能有效、简便地进行这些信息、数据的整理、监控、编辑和保存。
上海和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研制成功的ER系统,就是基于目前制药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工业以太网(Ethernet)技术要求,组建以制药企业车间为单位的局域网(LAN)系统,通过ER系统的软件组态,连续、实时地记录下(以无菌冻干车间为例)从物料的投放、配液、洗瓶、隧道烘箱灭菌、灌装、冻干、贴标以及工衣灭菌,器械灭菌等整套生产工艺流程中的设备参数与环境参数,这些采集回来的数据,存放在ER系统的数据库内,可制成符合GMP要求的各种生产过程的图表,替代原来的手工记录,同时还能制成供不同管理者需要的生产报表及管理报表,放在管理者的“桌面”上。
ER系统建立后经长期的实践应用、改进和完善,目前已完成ER1.0到ER2.0的升级。
ER数据采集与电子记录系统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系统的数据采集是连续性的,连续不断的将运行中的设备数据,以及环境数据(温度、湿度、房间间的压差等)和公用系统数据,实时的采集回来,存放在批生产的记录中。数据的形式符合GMP要求的有关表格与曲线方式。
历次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按批生产的工艺要求,都存储在计算机服务器的数据库中,管理者可以通过批号查询、时间查询、设备查询等方式,在办公桌上重现历次批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数据。
无论管理者身在何处,通过计算机网络授权系统,可以实时的观察到各生产环节正在运行的基本情况。
ER系统的原理图
大量被采集回来的数据,使管理者可及时发现与及时处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让存在的问题进入下一道工序。同时可以制成符合GMP要求的规定报表,也可以制成按不同管理层需求的特殊报表,供管理层作为决策与分析的基础数据。
由于数据通过备份储存在计算机里,如需调用与查询,只需要较少的人员,即能完成原本耗时耗力的工作,一改过去大量繁杂纸面记录的多次确认、传递、统计等局面,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于是利用现有设备的控制系统,改造工程只需扩展一个通讯口,故对原设备的功能没有任何影响,现场改造的工作量也就较小,其费用也就非常之低。
操作者通过现场输入,根据通道授权的权限,将当前设备运行的批号、启始时间、完成时间等要素,汇集到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最后“签”上操作者的“名字”,从而保证运行过程的“实名制”。
此类系统已在浙江、江苏等多家药厂使用并通过了技术验收,运行时间已达四年以上,完全符合用户的管理要求。新建车间也已通过了国家GMP验收,同时也获得FDA官员的认可与赞同。
上海和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021-64903500 Email:hewe@sh163.net
http://www.sh-hew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