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课导入方式及案例分析

2010-09-28 03:09:12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312075
地理教学 2010年3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

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 (312075)刘 伟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创设一定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助于整个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施教之功,贵在引导”。中学课程中地理学科是相对弱势学科,更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展示地理学科的魅力,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学习。新课导入所用时间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仅占极少部分,因此关键在于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解决问题的情境,以趣味性、针对性、新颖性和直观性吸引学生眼球、震撼学生的心灵。

一、温故知新式

在新课导入方法之中,由提问复习导入新课是最常用的方法,这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新课过渡也十分自然。但“复习不是为了修补倒坍的建筑物,而是添建一层新的楼房”,即温故为知新,纯粹为了复习巩固已有知识,而提问不但起不到新课导入的效果,反而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对地理课产生畏惧感、厌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学习。

通过复习导入新课,要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在题目设计上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所提问题必须是与新课程密切相关的最近学过的知识;②所提问题必须是学生“跳一跳”可以得到答案的,太简单则价值不大,过难则不利于新课的展开;③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悬疑,或与现有知识经验相矛盾、或让学生感到奇怪和迷惑不解等,以起到激起学习兴趣的目的;④所提问题数量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新课的正常进行。

在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II》“人口迁移”这一节的新课导入时,笔者采取以下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首先展示图1“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设计问题:上海市的人口增长属于哪种模式?依此推理,上海市人口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大多数学生认为:上海市人口增长属于“低-低-低”模式,人口数量会减少,因为从1993年以后上海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即为负值。那么实际情况是不是如此呢?然后展示图2“上海市人口数量变化图”,通过图2学生可以看出:1993年以后上海市总人口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长很快。于是学生产生疑问:这是为什么?教师适时予以说明:这是由人口迁移产生的人口机械增长所导致的。由此顺利导入新课。

图1 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图2 上海市人口数量变化图

二、引经据典式

经史古籍、诗词歌赋中往往蕴含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适当引用其中的文字和诗句以及轶事、趣闻、寓言、故事等既可起到导入新课的目的,又能使课堂教学语言表达充满色彩。通过讲故事引入新课是学生最喜欢的方式之一,老师的一句“今天先讲个故事”会使全班鸦雀无声,教师就可以把握住这有利时机,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换到有意注意上来,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故事的选择要短小精悍,富有传奇色彩且充满悬疑,引起学生思考以便顺利过渡到新课。

如在讲述“大气环境——热力环流”之前,笔者就讲了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故事,《三国演义》第103回“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话说六出祁山之时,诸葛亮用计火烧上方谷,司马懿惊慌失措,与二子抱头痛哭曰:“我父子三人皆死于此处矣!”。忽然狂风大作,黑气漫空,一声霹雳响处,骤雨倾盆。满谷之火,尽皆浇灭:地雷不震,火器无功。司马懿趁势杀奔出谷。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故事就此讲完,大家也较为熟知,此时话锋一转:殊不知这火是诸葛亮放的,这雨也是他引来的!(学生愕然)答案就在今天的课堂里面,由此导入新课。

古代诗词歌赋中也往往蕴含丰富的地理哲理,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等,都可作为新课的导入语。

在讲述“月相”这部分内容之前,笔者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说出以下诗句中月相发生的时间”:①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⑤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⑥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忽然有物来啖之,不知是何虫。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狈凶。此题有一定难度,学生基本以猜为主,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三、图片视频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以使用图形、动画、声音、影视片段等多种信息来呈现教学内容、提供辅助信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中以图片和视频使用最为广泛,图片以新闻图片、漫画、景观图片、照片等为主,视频以影视片段、科普视频、歌曲等为主。利用图片视频导入新课最大的优势在于直观形象,给人以强大的感官冲击;但不足也很明显,学生一般对图片和视频本身关注较多,而对其中包含的地理信息挖掘不够。因此,教师必须事先加以引导,否则很难成为理想的教学资源。

笔者曾以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的视频和照片引入“城市化过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节,反响亦不错。设计理念: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农村转变为城市、农民转变的市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化本身会对地理环境产生一些影响,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等,更重要的是对人们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的影响。因此笔者从所在城市市中心往郊区一路进行拍照、摄像以收集素材,最终画面定格在“一堆建筑垃圾上面种上了蔬菜”。由于对于自己居住的城市充满感情,观看视频时学生每看到熟悉的场景就兴奋不已,欢呼雀跃。通过视频和照片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从市中心到郊区景观上的变化以及自己所在城市所暴露出来的环境问题,当画面停留在“垃圾上的蔬菜”时,学生不禁会想:这些蔬菜是谁种的?为什么要在建筑垃圾上种蔬菜?种的这些蔬菜还能吃吗?带着这些问题展开新课,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精神状态。

通过网络收集素材更加便捷。在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时,以“洞庭湖鼠灾”的相关新闻图片或视频作为新课导入的素材,在给学生以视觉冲击的同时,让他们产生思考:为什么洞庭湖地区鼠灾这么严重?有利于形成一定要保护好湿地资源的意识。

四、实验调查式

新课导入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学生也可参与其中。在自然地理学习过程中,通过实验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知道并理解地理原理,加深印象以至深刻铭记;在人文地理学习过程中,通过调查法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并且能锻炼他们的调查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这两种方法应用并不广泛,正因为如此,在新课导入时如果能采用就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地理实验法可在课前也可在上课伊始进行;调查法一般要求在课前进行,上课时直接展示资料。调查一般要简单,容易操作,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笔者曾以调查法进行过新课导入,在讲述“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时,让学生完成两个调查:一是调查本市主要商业活动(如超市、购物街、商场等)、工厂、居民区的布局,在地图上标出相应位置并分析原因;二是调查商场内部如华联、国商、润和等大型购物中心业态垂直分布的基本情况,整理后找出规律并分析其原因。其中第一项调查可以通过网络完成,第二项调查必须亲自实施才能找到答案发现规律(表1)。

表1 市区大型购物中心业态垂直分布

通过调查,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上课时踊跃发言,争相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通过对自己熟悉的城市的调查,一方面可以获得相应的知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增加了感情,在实践中获得了满足。

新课导入方式多种多样,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针对不同课程情况采取相应的导入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是新课导入的最重要目标。在汇报课、示范课、评优课等各类公开课中教师往往十分重视新课的导入,效果也不错;而在平时上课时则关注不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高。事实上只要稍加留意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毕竟“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当然,新课导入仅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一部分,所占比重亦不大,不应过分强调新课的导入而影响了课堂主体内容的进行。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电影(2018年9期)2018-11-14 06:57:21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2:56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学生写的话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