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动物和平共处的数学模型

2010-09-22 07:33高万学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12期
关键词:和平共处人口数量平衡点

高万学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人与动物和平共处的数学模型

高万学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生态环境;数学模型;稳定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口数量的剧增,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大,人类对动物虐杀程度的加剧,人们留给大自然与动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动物为了求得生存,对人类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疯狂的进攻,从20个世纪致命的埃博拉、艾滋病,到21世纪初肆虐全球的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以及卷土重来的西尼罗病毒,大量的传染性疾病在世界各地不断暴发。这些病毒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来自于动物。如果人类想要健康地生活,就要学会与动物和平共处。以下就人与动物和平共处建立数学模型,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人与动物和平共处的条件。

2 模型的建立

设 t时刻人与动物的数量分别为 x(t),y(t),当他们单独在自然界中生存时,数量的变化符合Logistic[1]模型,于是t时刻人口数量的变化率为:,其中λ1是人口固有增长率,N1是环境允许生存的人口数量的最大值。一方面反映了人口数量的增加对其自身增长的阻碍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动物生存环境的限制,制约了人口数量的增长率,因此在因子中应再减去一项,该项与动物的单位数量成正比,比例系数为α1,于是得到人口数量的增长模型为:

同理,动物数量的增长率为:

这里 λ2、N2、α2的涵义同方程(1)。

在人与动物的相互竞争中,α1,α2是2个关键的指标,若α1>1,则单位数量动物消耗资源超过单位数量人类消耗资源,人类在这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如人类发展的初期;若α2>1,则单位数量人类消耗资源超过单位数量动物消耗资源,人类在这场竞争中处于优势。

3 稳定性分析

为了研究人与动物在相互竞争中的结局,即t→∞时,x(t)、y(t)的趋向,对方程(1)与方程(2)进行稳定性分析,解方程组:

由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可知,4个平衡点的稳定性情形(见表1)。

表14个平衡点的稳定性情形

4 结果解释

(1)α1<1,α2>1时,意味着人与动物在自然界的相互竞争中,动物处于劣势,人类处于强势地位,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物最终灭绝,人类发展达到自然所能容许的最大容量。

(2)α1>1,α2<1 时,结果与(1)正好相反。

(3)α1<1,α2<1时,因为在竞争人类所占有的自然资源时动物较弱,而在竞争动物所占有自然资源时人类较弱,于是达到了一个双方共存的稳定的平衡点P3。

(4)a1>1,a2>1时,因为在竞争人类所占有的自然资源时动物较强,而在竞争动物所占有自然资源时人类较强,于是平衡点P3不稳定。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口数量的剧增,森林受到破坏,植被逐渐减少,大量的动植物减少,相当数量的物种濒危或灭绝。目前,全世界约有10%~15%的动植物受到威胁,在我国甚至达到15%~20%,高于世界水平[2]。如果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费程度和破坏活动不加以控制,那么物种的消失速度将由每天一种提高到每小时一种,比物种自然消失的速度要快1000倍以上[3],在不久的将来,地球上就只剩下人类,这正是上述结果(1)所描述的。由于大量野生动物的濒危或灭绝,因此以野生动物为宿主的各种病毒将寻找新的宿主——家养动物或人类,于是人类的各种灾难便开始了。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应注意对自然的保护,谋求一种和谐的、有计划的发展,与自然共生共存,也就是上述结论(3)的情形。

[1]姜启源,谢金星.数学模型[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颜锋.奏想绿色的乐章——人与自然[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

[3]贾放.报应:人与自然的失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G420

A

1671-1246(2010)120-0154-02

猜你喜欢
和平共处人口数量平衡点
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首超15岁以下人口
探寻中国苹果产业的产销平衡点
电视庭审报道,如何找到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点
从和平共处到合作共赢——中国国际法治观的认知迭代
角 色
绍兴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对幼儿语言习得影响研究
2020年前俄人口数量将增至1.475亿
在给专车服务正名之前最好找到Uber和出租车的平衡点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现实意义
“十三五”期间江西省老龄人口数量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