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急救及重症监护技术教学实践与研究

2010-09-22 07:33胡敦荣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20期
关键词:监护重症实训

徐 琳,胡敦荣

(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外科,河南 漯河 462000)

基于工作过程的急救及重症监护技术教学实践与研究

徐 琳,胡敦荣

(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外科,河南 漯河 462000)

目的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培养能够满足临床工作需要的具有较强急救能力的专业技能护理人才,实现学生与临床护理实践的零距离。方法 建立接近临床实践的模拟教学场景,采用项目及情景教学法。结果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实践与研究,100%的学生认为对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有帮助。结论 在护理专业中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实践;急救及重症监护技术

为培养出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的、具有较强的急救意识和具备处理急危重症病人的能力以及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护理人才,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临床急救及重症监护工作环境、满足临床急救及重症监护工作的需要和要求,实现学生与临床护理实践的零距离,实现工学深度融合,我们对急救及重症监护技术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2月~2009年7月,我们选取2008级三年制护理大专1班160名学生作为实践对象。学生年龄在20~22岁之间,均为通过全国高考的普招生;带教教师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既是专业授课教师,又是临床带教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接近临床实践的模拟教学场景,采用项目及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自编自演现场急救及监护,同时通过在附院见习、顶岗实习等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严格地监督、控制,以保证整个过程有效地进行。最后通过发放学生调查问卷、实习医院对学生评价等方法对本项研究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1)《急救及重症监护技术》教材的编写。根据岗位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临床为依托,以实用为原则,以护士注册考试大纲为参考,构建急救及重症监护技术课程。用高职高专教育理念构建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以项目完成为导向编排教材。该教材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强化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以求最终达到能力(知识、技能、素质)共赢的目标。(2)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培训。用根据真实工作任务设计的情景模拟急救及监护现场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理论课堂设在实训室,以理论引导实训,以实训促进理论内容的强化,实施理论—实训教学全程衔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训教学的一体化。(3)进行设计性与综合性实训。在实训教学中,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仿真实训为主线”的原则,让学生自编自演,利用模拟病房设立情景。学生在自己创设的临床情景中,自行安排5~6个角色,进行护患沟通、实施治疗和护理操作。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表演要求:①体现出沟通交流的技巧;②应用护理程序对疾病或临床各类突发、意外事件进行分析、解决;③有护理技术操作;④有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对病人及病人家属表现出人文关怀;⑤整体配合默契,突出团队精神,能够体现出护士的综合素质。(4)参与临床一线教学。在学校的3所附属医院安排床边教学,让学生参与院前急救、急危重症监护等,使其真正感受到“时间就是生命”,把握“生命第一,时效为先”的急救原则,从而使学生表现出人文关怀,表现出对病人生命的尊重。(5)评价。模拟临床考核主要以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的掌握程度为考核点,临床一线护理专家为主考教师。在创设的模拟临床情景下,临床一线护理专家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及临床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考核标准参照专业护士上岗的标准制订。

1.2.2 效果调查方法(1)对学生进行调查: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对160名学生就实施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实践的效果评价进行了调查。(2)满意度调查: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向实习单位发放对实习学生的满意度调查表,从工作态度、健康教育、生活护理、沟通能力、护理操作、解决问题能力等6方面综合评价实习生。共发放问卷1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进行统计分析。

1.2.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行r检验。

2 结果(见表1、表2)

表1 实习生的自我效果评价[n(%)]

(1)表1显示,100%的学生对教学结果表示满意,认为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帮助。

表2 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满意度[n(%)]

(2)表2显示,实习单位对实验组的各项指标满意度除护理操作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充分说明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能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践的训练机会,学生的应岗能力明显提高。

3 讨论

3.1 满足了临床工作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临床危重病人、急诊病人、意外伤害明显增多。护理人员在急危重症病人抢救及监护中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的作用日益凸显,这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在的护理学生在进入临床后才开始接触急危重症护理的病例,因此不能快速地适应临床急救及重症监护工作环境,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根据岗位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我们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技能培训,探索培养医学高技能人才的新途径,就是用根据真实工作任务设计的模拟急救及监护现场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临床急救及重症监护工作环境、满足临床急救及重症监护工作的需求,从而实现学生与临床护理实践的零距离,使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临床实践有效地对接,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能胜任临床实际工作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并为使之进一步成为基层单位在该学科的骨干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与目前我国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和培养模式相一致,并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3.2 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本课程以培养能力为教学总体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将理论课堂设在实训室,以理论引导实训,以实训促进理论内容的强化。通过让学生自编自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仿真实训为主线”的原则。

3.3 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用根据真实工作任务设计的情景模拟急救及监护现场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临床急救及重症监护工作环境、满足临床急救及重症监护工作的需求,使学生能够较多地掌握急救及重症监护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对临床常见的、多发的急危重症监护病例和突发事件进行熟练地处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进而能够满足临床急救及重症监护工作的需要。

G526.5

B

1671-1246(2010)20-0090-02

猜你喜欢
监护重症实训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