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霞(信阳市精神病医院,河南信阳 464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患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均较高的疾病,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该病的患病率占总人口的2%-5%,50%-80%的患者因复发而再次入院。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意识清楚、自知力缺乏、病情反复发作、治疗时间长等特点。因此,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依从性非常差,而治疗的依从性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和预后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依从性是指治疗和预防精神分裂患者的行为与医务人员的要求符合的程度,在众多影响依从性的因素中自知力的健康教育更重要。为探讨自知力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我们于2006年1-12月,针对精神科住院的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1.1 对象 选取2006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入组标准:首次发病,无躯体疾病及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史,年龄≥18岁。7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18-55岁、平均(28.33±9.72)岁;病程平均(4.03±2.8)月;住院时间平均(43±9.19)d。对照组:39例,男19例、女20例,年龄18-55岁、平均(28.51±9.69)岁;病程平均(3.96±3.1)月;住院时间平均(42±9.81)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口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及剂量等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同时研究组辅以健康教育即自知力教育。
1.2 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1.2.1 健康教育的内容:①根据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特点如拒绝住院、否认有病、紧张恐惧、自卑感、对前途失望,心情复杂等进行心理干预,使之能够安心住院;②介绍精神科疾病的有关知识: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的病态表现,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治疗、预防及康复,启发患者认识疾病,提高对幻觉、妄想等症状辨别力,增强对治疗的依从性;③针对病因与药物治疗的的作用、坚持服药的意义等进行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引导患者将病情好转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联系起来,领悟药物治疗的效果,增强服药的依从性;④康复期回归社会的指导,生活技能的训练;⑤对家属的健康教育:精神分裂症的家庭护理、总结发病的规律、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⑥针对患者个体的情况、结合家庭情况和社交方式进行指导[1];⑦出院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及健康教育资料。
1.2.2 实施方法:由责任护士采取个案健康教育;掌握较强精神科专业知识的护士进行集体的健康教育;护士在平时操作时进行随机的健康教育。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入组时、治疗3个月和6个月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精神症状及自知障碍状况。依从性评定标准:完全依从,>80%的时间完全遵从医嘱服药;部分依从,30%-80%时间遵从医嘱服药;不依从,遵从医嘱服药时间<30%。
1.4 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1 BPRS及自知力障碍评分 治疗3个月末时,研究组的BPRS及自知力障碍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6个月末时,研究组的BPRS及自知力障碍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BPRS及自知力障碍评分(±s,n=39)
表1 两组患者的BPRS及自知力障碍评分(±s,n=39)
时 间 BPRS 自知力障碍评分研究组 对照组 t P 研究组 对照组 t P入组时 29.69±6.71 30.54±7.41 0.53 >0.054.37±2.39 4.29±2.27 0.15 >0.05 3月末 28.15±6.39 29.41±8.79 0.70 >0.054.17±2.17 4.33±2.43 0.31 >0.05 6月末 23.56±5.56 27.74±7.13 2.68 <0.052.83±1.39 3.96±2.33 2.60 <0.05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的治疗依从性(例数、%)
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是指特殊人群在疾病状态下,进行与疾病有关的医学与护理知识的教育。自知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病的知识和判断能力,精神病患者一般均存在不痛的程度的自制力缺失,他们不认为自己有病,更不承认有精神病,因而拒绝治疗。临床上将自知力恢复的程度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和疾病好转程度的重要指标,精神分裂症尚无根治的办法。但是,通过各种治疗方法,病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然而,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差,因而有一部分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最终导致精神衰退,这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可悲的结果。而如果患者的依从性高,是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最有效的办法,这有赖于患者的自我管理[2]。健康教育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信念的模式,正确的健康信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病情的稳定。因此,应重视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患者的自知力教育、提高其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差,主要是患者的自知力的缺乏,对精神疾病知识不了解,不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认为抗精神病药物对身体有害,有“病耻感”。甚至有的家属认为这不是病,是思想问题,是鬼神所致。也有的认为精神症状消失既可停药,因此,听不进医生的意见,对治疗是被动的。通过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患者的依从性增加。其原因主要是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的认知,对精神科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而也就能安心住院,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了。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到控制后,应及早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将精神分裂症的防治知识教给他们,了解他们治疗不依从的原因,并给予指导。健康教育的方式灵活多样,切实可行,通俗易懂,做到因人施教。对于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的,应反复多次、耐心讲解,以身边成功的例子现身说法,解释现有的健康问题及注意事项。对于年轻的、文化层次高的,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的健康问题,从原理、影响因素及预防保健进行宣教。教育者应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良好的职业素质,在实施过程中,医护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充分尊重、理解、体谅患者。只有取得患者的信任,家属的支持、配合,健康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周建萍.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5):474-475.
[2]董瑞兰.做好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职业与健康,2000,16(11):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