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承忠
【摘要】所谓 “有效教学”就是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课堂;追寻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一、巧设情境 “境”化数学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认知的原生态,找准认知起点,创设创设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
案例:“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一课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三角形的特征。出示情境图(教科书上图)。
师: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图,他可以怎么走?
(学情预设:从小明家到学校有三条路线可走,①小明家——学校;②小明家——邮局——学校;③小明家——商店——学校)
师:这三条路线中,哪条路线离学校最近?(生可能回答:走第一条路线最近)
师:为什么走第一条路线最近呢?
(学情预设:①因为第二条路线和第三条路线都拐弯了,绕远路了,浪费了暗,所以走第一条路线最近。②我感觉走中间这条近。③生活经验告诉我,走中间这条路线最近,最省时间。④量书上路线。)
师:同学们,刚才这几位同学说得非常好!他们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得出的结论。
师:如果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或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分别得到近似的什么图形?(根据学生回答,电脑分别闪烁近似的三角形)
师:为什么走中间路线会最近呢?三角形的三条边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板书课题)
二、妙设活动——“动”化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从而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案例:“长方体的体积”一课教学片段:探究、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师:你能求出这块橡皮擦的体积吗?
生:可以用1厘米的小正方体搭一个与橡皮擦一样大小的长方体,再数这个长方体(包含)几个小正方体,就能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生:用橡皮泥做一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再切成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就能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生:用橡皮擦的长×宽×高。
师:为什么这块长方体的橡皮擦体积=长×宽×高?请各位小组的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边思考,边动手做一做。
师:我们的材料有——橡皮擦、橡皮泥、小刀,使用时要注意安全。我们的要求是边动手,边思考,为什么橡皮擦的体积=长×宽×高?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究这个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结果出来了没有,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生:我们小组是12立方厘米。
师:有不同答案吗?说出你们的想法!
生:我们用橡皮泥做了一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再切成12个小正方体,每排6个,有2排,有1层,一共12个小正方体,所以像皮泥的体积是12立方厘米。
生:如果两块橡皮擦叠在一起呢?
生:每排6个,有2排,有2层,一共有24个小正方体,所以两块橡皮擦的体积是24立方厘米。
师:10块呢?每排个数、每层的排数、层数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生:每排的个数相当于长,每层的排数相当于宽,层数相当于高。
师:长方体所包含的体积单位的个数又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生: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师:长方体的体积还有其他的研究方法,指名学生说出不同的想法,再课件演示。
三、精设练习——“催”化数学
练习做为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形式,是全面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所必不可缺的重要手段。在就就要求有限的课堂练习中,我们必须优化练习内容,设计的练习要适应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真正把数学练习变成学生发展的助推器。一是合理地使用教材中提供的练习材料;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适量采纳身边的素材,进行合理补充;三是针对问题,强化练习;四是运用变式、重构等方法,设计新颖巧妙和具有较高思维价值的题目;五是鼓励性的选作题。通过这些练习,不仅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还在练习的过程中激发兴趣,养成习惯,使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
案例: “年、月、日”练习片段。
填空题:今年全年共有()天。
虽然只有短短的7个字,但这道题的含金量高,它隐含着一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的知识。另外,还要判断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以便确定二月是28天还是29天。
最后选择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做法:第一种:连加;第二种是乘加(31×7+30×4+28)或(30×12+5);第三种是乘减(31×12-7)。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它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与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构建生命化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