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的思路 灵动的课堂

2010-09-20 03:00胡永成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2010年8期
关键词:圆规画圆数学

胡永成

“圆的认识”这节课,听了很多遍了,特别是华应龙、张齐华等名家更是把“圆的认识”演绎的精彩纷呈,名家的课堂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但晏丽老师带给我们的确是全新的课堂,本真的课堂,才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课堂。

整节课她是依据教材编排思路展开的。“圆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这样的编排,学生对于圆的相关概念及特征的理解和把握一般都是建立在教师的明确指引和调控之下,学生相对独立的探索空间不够,处理不好往往会出现教师主导过度,学生主体得不到体现的局面。我们看看晏丽老师是怎么处理的:

1.精彩有趣的开头。一堂课好的“序幕”如同“吸铁石”,可以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无论是玩一玩,课前交流圆,还是说一说,发现生活中的圆,都是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很能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学生通过“寻找圆、举例圆、欣赏圆”,进而引出要学习的内容,贴切、自然,这样可以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需要,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圆的美及无处不在,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

2.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我们知道圆在生活中的存在它都是依附于许多物体的,在许多物体上都有圆形的面,圆的形状已经留在学生的头脑中。以至于让学生举例时就说什么什么物体是圆,物体和物体的面区分不清,也就是圆和圆面没有清晰区分。怎样让学生形成清晰的圆的印象?晏老师根据学生对圆的直观认识,科学感悟不深的实际。从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中的圆,然后借助电教手段逐步由实物抽象出平面上的圆,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所研究的圆——它是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科学地讲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即圆的本质是定点(圆心)到定长(半径)的点的集合。教学始终围绕圆的本质展开,而不是现象论认识。

3.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指导学生画圆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画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些学生借助实物画圆,一些学生徒手画圆,当然也有的学生借助圆规画圆等,体现方法的多样化,通过不同的画法画出圆的对比,最终得到数学上被普遍应用的方法,使方法得以优化,并明确了画圆的步骤。学生初次接触用圆规画圆,很多同学只是凭感觉,并没有真正掌握画圆的方法、技巧,因此通过学生叙说、老师指导,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画圆的步骤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老师示范以加深理解,激发了学生再次用正确的方法画圆的欲望,并知道了圆的大小与两脚间的距离有关。在学习圆各部分的名称时,晏老师考虑到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已经能够自学一些描述性的知识了,所以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再通过交流反馈来及时检查自学的效果。使学生认识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同时使学生意识到研究半径、直径的意义,积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与动手密不可分,通过学生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等“做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操作发现——讨论交流——猜想验证——归纳总结的全过程,教师并通过恰当的即兴评价,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圆的有关特征,感受到探究的愉悦,并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整个练习设计有层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4.适当的课堂延伸。问题的延伸是活动的继续,是学习的继续,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也正是学生真正学会数学、感悟数学的继续。通过引导学生观看一组小汽车行驶的图片,有意识地让学生带着数学知识走出书本、走进生活,一方面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另一方面更是能将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延伸到课后、生活中,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数学意识,进而培养创新意识。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除了要看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结构的处理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即学生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习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获得发展的。本课在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也做了有益的探索。晏丽老师没有拘泥于一种或两种时髦的学习方式,而是结合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的不同阶段,采用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真切关注。作为本课主要的知识与技能便是圆的基本特征。学生在认识圆的特征时,教师大胆放手,采用了多种学习方式,既有让学生阅读教材进行自学,也有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还有小组讨论、交流与记录,老师还根据学生学习的差异,为学生准备了作为补充的研究提示。在学生个体和小组进行了充分的探索后,让全班学生一起分享研究的成果。正因为晏老师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统整在综合性和探究性的研究活动中,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认识过程就是一种研究与发现的过程,是一种对话与共享的过程,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数学思维不断发展,同时也获得了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

猜你喜欢
圆规画圆数学
圆的启示
“画圆法”在力学解题中的应用
画圆的月亮
圆规
二合一圆规尺
连线·画圆·揉团——浅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的有效教学
圆规小姐圆梦记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