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刚 廖泽芳
美元本位制下的全球经济失衡与调整
——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思考
彭 刚 廖泽芳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失衡现象,表现为美国的经常项目和投资净逆差,而经济处于较快增长阶段的日本、新兴市场经济体及石油输出国则存在相应的顺差,这是由美元信用本位制下的国际分工和利益分配格局所决定的。利用美元特权,美国将经济目标锁定在这些高增长经济体上,以获得利益,实现美元扩张与经济增长;而且,美元特权还将失衡的风险与成本转移至美国以外的国家。此次金融危机对全球失衡有所调整,但不会从根本上动摇美国的金融与经济中心地位,可能酝酿着美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再次失衡。
全球经济失衡;美元特权;金融危机;国际分工;利益分配
全球经济失衡是指国家间贸易和投资出现净逆差或净顺差。[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失衡现象,主要表现为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日本、新兴亚洲①指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包括中国。参见Pietro Cova,Massimiliano Pisani,and Alessandro Rebucci.“Global Imbalances:The Role of Emerging Asia”.IMF working paper,wp/09/64。和石油输出国存在相应的盈余。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一些学者将危机归因于经济失衡,认为全球经济失衡催生的流动性过剩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和前财政部部长保尔森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但从危机爆发以来的经济表现看,美国并没有发生一般金融危机国家所经历的美元大幅贬值现象,相反,其他国家的危机现象却更为突出,如欧元的波动,冰岛、希腊等国的主权债务危机等。这种现象的出现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美元信用本位制。在现有世界经济体系下,美国不仅主导了全球分工体系和贸易格局,还扩张了美元的使用范围,巩固了美国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将全球发展的经济利益置于掌控之中。长期看,美元的中心地位将受到挑战和削弱,但从短期②这里的短期指几年甚至十年以上。看,金融危机不会动摇美元本位制,也不会动摇美国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只会使全球经济失衡得到局部调整。
作为世界上最富有、最成熟的工业经济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了极少数年份以外,美国基本上处于贸易逆差和资本净流入的状态,始终处于全球经济失衡的中心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美国经常项目持续逆差
从失衡格局看,美国处于贸易逆差状态,是失衡的关键国家,其经常账户赤字占全球经常账户盈余的75%。[2]自1982年开始,美国经常账户基本上长期处于赤字状态,分别于1987年和2006年达到1600亿美元和8035亿美元两个峰值点,占GDP的比重相应地达到3.39%和6.0%。[3]第一次失衡在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之后得到调整,此次失衡于金融危机后在2009年明显减弱。
从失衡的时期和对象看,自1980年以来,全球失衡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主要表现为美国与日本、德国等经济体之间的失衡。当时,日本和德国是两个最大的经常项目盈余国,它们分别在1987年和1989年达到860亿美元和554亿美元的最高盈余额,相应地占到各自GDP的4.26%和4.56%;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经常项目盈余也在1987年达到此阶段的最高值318亿美元,与GDP之比高达9.93%。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此阶段,美国与新兴市场及石油输出国之间的失衡更为突出,尤其是中美之间的失衡。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从1998年的2135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8035亿美元;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常账户余额则从-698亿美元增加到7092亿美元,这一数值占GDP的比重相应地从-1.76%增加到5.20%;与此相对应,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则从1998年的315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4261亿美元,2007年高达GDP的11%。[4]同时,以上经常账户盈余国基本上处于经济增长较快阶段,因此,全球经济失衡突出地表现为美国与高增长经济体①指具有较高开放程度,GDP增长率高于世界GDP平均增长率的国家。之间的失衡。
(二)美国对外投资长期净逆差
从国际资本流动情况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长期保持资本净流入国地位。1983年美国就已经成为资本与金融账户②这里不包括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额。净流入国,且这一流入量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从1983年的212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7755亿美元。其间,美国资本流入和流出同时快速增加,美国持有的国外资产从1983年的664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4721亿美元,同时,外国持有的美国资产则从874亿美元增加到21295亿美元。[5]虽然美国在国外有大量的投资,但从国外流入美国的投资量更大,这一资本流动格局使得美国成为长期对外投资净逆差国。
从主权债务状况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就一直是全球经济体系中的负债国,且外债连年增加。1981年,美国对外债务总额③这里的外债总额是指美国政府、货币机构、银行和其他部门对外债务之和。不足1万亿美元,此后一直保持增长,到2000年已近5.7万亿美元;本世纪以来,这一数值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底达到13.7万亿美元,占当年GDP的95%,不到10年的时间增长了一倍多。同时,美国的净外债也从1998年的1.24万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4万亿美元。[6]危机前,美国经济已经严重依赖外部资金的流入,可以说,美国靠吸收世界上有限的储蓄来支持本国的消费和投资,以维持本国经济的增长。
本次金融危机之前,学术界对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给予了广泛关注,但至今尚存争议。恩格尔和罗杰斯等学者认为,全球经济失衡不应该被抵制,因为失衡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均衡”现象的体现,是由不同国家之间的增长和金融发展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它们(失衡)将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得到解决。[7]但布兰查德等学者认为,失衡是由于经济扭曲产生的,应该通过以政策调整为主的方式加以解决。[8]格利克和罗戈夫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生产率的差异对全球贸易的不平衡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9]伯南克[10]和拉简[11]等人则分别将这一现象归因于新兴亚洲的“储蓄过多”和“投资枯竭”。我们认为,美元信用本位制决定下的全球分工及其利益分配格局,是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
(一)美元本位制下的全球经济失衡机制
从全球经济失衡的格局看,美国始终是失衡的贸易逆差国和资本净流入国,与此相对应的贸易顺差或资本净流出国往往是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和地区,这是由美元本位制下的美元特权所决定的。图1描述了美元本位制下的全球经济失衡机制。美元本位制使美国经济享有美元主导下的特权:一是在分工和利益分配中居于中心地位;二是分享快速成长经济体的巨大收益与红利;三是全球经济体共同分担美元贬值和通胀风险。在这些美元特权的作用下,全球经济在失衡中维持惯性增长。
图1 全球经济失衡机制
1.分工格局
在金本位制下,各国可以对称性地保持本币与黄金的固定比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能够通过本币在国际经济交易中的作用得到体现,这正是美元顺利实现国际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但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及此后的美元本位制下,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国处于该体系的中心,使美国享有各种经济特权。尤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没有黄金支撑和纪律约束的美元信用本位体系进一步巩固了美国经济中心的特权地位。在美元信用本位制下,美元是国际经济交易中的主导货币,美国只需要“生产和经营”美元业务就可以获得资源和产品、实现经济增长。而外围国家①指开放程度较高的经济体,包括美国以外的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石油输出国,主要针对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美国经济中心的依赖,具有动态含义。在这一体系中处于对美国的依附地位,因此只能以资源和产品换取美元。这样,全球分工逐渐向美元主导下的美国“货币中心”和外围国“资源与商品生产”基地的方向转化。
2.利益分配格局
以美国为“货币中心”的国际分工格局,决定了全球的利益分配格局,美国通过外贸市场和国际金融中心实现这一功能。(1)生产美元。美国用“生产”出来的美元从他国进口所需要的资源和产品,并利用美国的跨国公司垄断地位和金融期货市场,控制关键商品的定价权,这样,美国利用付出的美元钞票就能获得本国消费者所需的商品。(2)经营美元。把美元业务经营好是美国维持美元霸权、获取更多利益的关键。美国利用发达的金融市场和不断创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吸引国外资本流入美国,并力推美国虚拟经济的功能,以获取更多的资本市场收益。通过这两条途径,外围国形成了对美国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双重依赖。
在美元信用本位体系下,美国不仅将全球分工和利益分配格局置于掌控之中,还通过美元扩张将他国货币排挤至国际货币体系的有限范围(角落),使国际货币体系缺乏应有的弹性。新兴市场经济体和石油输出国在经济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因陷入“美元困境”②这里包含两层含义:(1)美元贬值所导致的外围国大量美元外汇储备缩水;(2)为了防止美元贬值,外围国持续购入美元资产。而更难推行本国货币国际化。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规模越大,外围国家对美元的依赖就越强,美国从中获取的利益就越多,其他经济体摆脱美元的风险和难度也随之增加。
在美元信用本位制下,国际分工与利益分配是非对称的,是以美国国内利益和经济目标为核心的体系。美国国内经济的失衡和产业结构调整相应地影响到外部经济的失衡与调整。因此,全球经济失衡是以美国利益为中心的失衡,美元本位制是失衡的根源。
(二)全球经济失衡的惯性与强化
在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格局下,为了实现美元的持续扩张和全球利益的分配,美国需要加强对世界经济的控制,通过失衡将经济目标锁定在高增长经济体上,并让外围国承担失衡的风险与调整成本。全球经济的持续失衡也只能在货币中心国美国与外围国家之间形成,其他地区之间的失衡往往会因遭受“美元”的货币攻击而失去稳定性。
1.失衡是美国获得双重利益的体现
在以美国为“货币中心”的国际分工格局下,美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消费和投资来拉动。在国内制造业日渐萎缩的情况下,美国消费需求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对美国而言,这显然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因为美元很容易“生产”,这种一本万利的商品获取方式进一步推动了美国的过度消费。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占 GDP的近70%,加上政府消费支出部分,总消费达 GDP的80%以上。可以说,美国是典型的消费型经济体,而外围国家则是生产型经济体,通过商品贸易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同时,美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使美国享有世界银行的地位,不仅能从“经营美元业务”中获得大量收益,而且能为本国获得低成本融资。在储蓄率很低的情况下,美国的投资需求往往通过国外资本的流入得以补充。
为了实现消费品的进口和资本的流入,美国通过金融和贸易渠道“锁定”高增长经济体,由此获得高增长红利,实现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一方面,美国从外围国家进口大量廉价商品,获得低成本的比较收益;另一方面,外围国家积累的美元外汇储备大量流回美国资本市场,使美国获得了低成本融资,维持了长期的投资高于储蓄的现象,巩固了美国的投资中心国地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储蓄与投资之间一直存在缺口(见图2),除个别年份外(1990—1991年),美国国民总储蓄占GDP的比重比投资占GDP的比重低3个百分点以上,自2002年以来,这一缺口维持在4%以上,金融危机前高达5%。
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也是日本制造业繁荣的鼎盛时期,美国从日本进口大量的家电、汽车等产品,形成了对“日本制造品”的进口依赖;同时,日本将大量美元储备投资于美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当时,全球经济失衡主要体现为美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失衡。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随着生产成本的上升和制造业的梯度转移,美国将制造品进口市场从日本转向了新的生产国家,全球经济由发达国家内部的失衡转化为美国与新兴市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失衡。本次失衡使美国获得了更为廉价的进口消费品,新兴市场和石油输出国更为庞大的资本流回美国,中国成了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美国在全球经济失衡中获得巨大收益的同时,国内消费进一步依赖进口市场,国内制造业的生产进一步萎缩,而经济虚拟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经济的稳定性受到削弱,这也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关键因素。
图2 1980—2009年美国的储蓄与投资
2.外围国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路径依赖
在美元信用本位制下,外围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取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落入美国主导下的“利益陷阱”,在经济发展初期就形成了对美国市场或美元货币的依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日本、拉丁美洲,此后新兴市场经济体中的东南亚国家、石油输出国以及中国,或者是通过国际商品贸易市场纽带,或者是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资本市场,或者二者同时联动,形成了对美国市场和美元货币的长期依赖。20世纪80年代初期,拉美国家在实施进口替代型经济发展过程中遭受到债务危机;1997—1998年,东南亚国家在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中由于经常项目逆差也难逃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厄运;日本危机表面上是日本房地产与股票市场的泡沫破裂,实际上是趁日元汇率大幅度波动时,国际投机资本对日本高经济增长时期积累的财富实施转移,使日本经济大伤元气。这些经济体无一不是在追求持续的高经济增长目标路径依赖下遭遇到危机的洗礼,使得前期积累的巨额财富大量流失。
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对美国形成了更强的路径依赖:(1)对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外向型经济的依赖。中国经济在鼓励招商引资中迅速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的严重依赖。中国的低端制造业出口建立在低劳动力成本基础上,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利润微薄,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价格低廉,但为了维持过剩的产能和就业,中国形成了对出口市场美国的长期依赖。近年来,美国在华跨国公司不仅通过转移定价的方式在中国获取更多收益,而且逐渐加强了对中国相关行业的控制,使中国的产业安全和经济稳定面临潜在威胁。(2)对美元的惯性依赖。中国积累的大量外汇储备多数以美元形式持有,由于投资渠道不畅,美元储蓄不能转化为国内投资和消费,无法对本国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其中很大部分又流回美国的金融市场,进一步支撑了美国的货币和金融中心地位。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尽自己的全力,提高学生语文写作的兴趣。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理论与现实情景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一场场情景模式创作,让呆板、乏味的写作生活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写作中心思想所表述的意思便可以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正确写作的能力。经过研究与探索,发现情景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写作中切实可行。
3.美国将失衡的风险与成本转移
首先,在失衡状态下,美国无需担心外围国家可能遭遇的风险。由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美元储备占国际储备的60%以上,目前没有哪种货币能够对美元发起货币攻击。同时,美元贬值往往导致贸易顺差国和美元债权持有者受损,尽管美国持有大量外债,但债务危机似乎只会发生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因此,美国不必担心经常项目赤字下的货币危机和美元贬值风险。
其次,失衡一旦被打破,美国可以利用美元霸权地位,通过美元贬值、通货膨胀、国际市场上美元定价策略、金融危机等方式使外围国承担调整成本。外围国不仅需要承受外贸陡然下降所导致的相应损失,还不得不承担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的风险,导致以美元形式持有的财富大量流失。因此,失衡所导致的危机一旦爆发,外围国往往成为危机的“替罪羔羊”。
从历史经验看,与美国失衡关系最严重的国家往往是失衡风险与调整成本的最大承担者。20世纪60~70年代,美国与其他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失衡所引发的美元危机,以美元贬值和美元与黄金脱钩的方式实现了调整,最终以70年代的石油危机和滞胀为代价,发达国家共同承担了美元危机的调整成本。20世纪80年代,日美之间的失衡则通过“广场协议”和“特别301”条款迫使日元升值,恶化了日本的外贸条件,从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流失了大量财富,日本更多地承担了失衡的调整成本。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已经在制造业企业倒闭、出口大幅度减少、民工失业等方面承担了相当大的成本,在美国金融市场上损失了大量美元投资。但美国似乎还不满足,前一段时间,美国以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为由迫使人民币升值,希望中国承担更多的调整成本。近期,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使欧元信心受挫、美元指数上扬,美国进一步“坐收渔翁之利”。
实际上,自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本位制确立以来,经济失衡就不断在美国与其他外围国家之间发生。世界经济始终在失衡—危机—再平衡—再失衡的格局下运行,只要美元本位制继续存在,世界经济就可能会再次失衡,因为美国可以在失衡中获得收益,在经济调整中将风险与成本转移至外围国家,这是由美元特权所决定的。
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的经济中心地位受到质疑。从长期来考察,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会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得到调整;但短期内,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货币能真正与美元抗衡,希腊债务危机之后,欧元的震荡进一步凸现了美元的中心地位。目前,美国在全球货币、金融和贸易格局中仍居中心地位,经济将主要围绕外围国生产与贸易进行调整。在美元本位制下,金融危机只不过是美国转移财富或转嫁风险的方式,或许,失衡的调整酝酿着以美国为中心的下一次全球经济失衡。
(一)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金融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目前的全球金融格局表现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美元中心地位和美国的国际金融市场优势。从这两方面看,这场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对美国的货币与金融中心产生破坏性的冲击与影响。
1.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没有发生变化
图3 新增外汇储备中的美元比重和美元汇率走势
货币体系在全球金融格局中居于核心地位。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依然稳固的中心地位来看,危机后的美国金融中心地位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从图3可以看出,危机前后美元在储备货币中的比率变化不大。2006年,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比重为65.48%。危机发生后,美元在储备货币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降幅有限,从2008年第一季度末到2008年底,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一直在63%以上的水平小幅波动,到了2009年年底,这一比值达到62.14%,虽然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60%以上,接近1996年的水平。
从美元指数看,美元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直保持强势,在2002年年初达到最高点,从1995年到2002年累计升值达37.6%;此后,美元指数一直下降,从最高的129点下滑至2008年第二季度的95点,累计下降了26%。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指数虽然呈现较大波动,但并没有大幅度下降,在2009年年初反而上升至112点,此后又下降至年底的101点,2010年2月反弹至近104点,之后两个月也一直保持在102点以上,仍然高于1995年的水平,更高于20世纪70年代美元本位制初期近34点的水平。美元指数的这一变化趋势也表明,与非危机时期相比,危机后美元贬值的幅度不大,它的地位仍然举足轻重。
美元在外汇市场中的交易中心地位难以动摇。2001—2007年,虽然外汇交易市场中美元的份额有所下降,但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仍然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占86%以上,没有美元参与的其他币种之间的交易占14%以下。而且,第二大国际货币——欧元的份额没有提高,日元的比重明显下降,其他主要国际货币的份额都没有显著提高,只是人民币交易逐渐占据部分市场,外汇交易币种的多元化趋势在增强(见表1)。从外汇市场交易情况看,美元仍会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起重要作用。
事实上,至少有三个因素决定了美元在储备货币中的地位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1)目前其他主要货币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占比过低。在美元占比最低的2008年第二季度,在全球储备中居第二的欧元占比也仅为27.75%,尚不足美元(61.5%)的一半,其他货币在全球交易和投资中的比例只有10%左右;日元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一直很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高时也未超过7%;中国的人民币还没有实现国际化;其他区域性货币,如海湾地区的“湾元”、亚洲区域的“亚元”等,尚处于构想和设计的初始阶段,难以对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产生冲击。(2)美元在SDR篮子货币中占有较高比重。到2009年9月,全球SDR中的美元资产已达1280亿美元,占有40%的比重,这也直接决定了美元资产在储备货币中下降的幅度有限。(3)美元仍是世界市场的主要标价货币。它不仅是商品标价和交易的主要货币,也是对外投资和外债构成的主要标价货币,这一点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些经济体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产生了对美元更强的依赖,包括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它们会力图维持美元惯性下的高增长。因此,从这些角度看,无论是欧元、日元还是人民币,在短期内都不能动摇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美元仍将在储备货币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
表1 2001—2007年外汇交易市场主要货币的市场份额(%)
2.美国仍然保持着金融市场的优势地位
金融危机后,美国的金融发展指标有所下降,个别指标还出现了大幅度波动的现象,但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美国的金融发展水平仍然具有较明显的比较优势,美国金融中心的地位不会动摇。
(1)美国银行业对国外仍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危机前后,美国银行业对国外居民的债务额均大于债权额,其中以美元形式持有的对外资产高达90%以上,美元负债比达94%左右。负债①这里的资产与负债包括短期证券。方面,美国银行业对国外居民的债务于2008年第一季度达到最高值后呈现减少和波动的趋势,但下降幅度不大,到2009年第四季度,对国外居民的债务额为4.50万亿美元,仍高于次贷危机初期的2007年第二季度。资产方面,美国银行业对外债权在2008年第四季度达到3.63万亿美元的最低点,同时美元债权占比达90.9%的最低点,此后开始逐步回升。[12]随着危机后对美元信心的恢复,美国银行业对国外居民仍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2)股票市场仍具有相对优势。从本次金融危机发生到2010年年初,美国的道琼斯、纳斯达克、标准普尔等主要股票指数一路下跌,相应的股票市值和交易额也不断降低。2008年12月,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市市值和股市交易额分别为9209亿美元和1609亿美元,比危机前分别降低了44.9%和35.6%。在美国股票市场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同时,其余国家的股市也未能幸免于难,全球几个主要证券交易所的资本市值和交易额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虽然亚太地区股市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2009年,这一地区的股市交易额逆市回稳至18.6万亿美元,超过了欧洲-非洲-中东地区13万亿美元的交易额,但还远远赶不上美国市场80万亿美元交易额的水平。[13]因此,美国股市在全球仍然具有其他地区难以企及的相对优势。
(二)不会动摇美国在全球分工与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虽然危机后世界商品贸易量和贸易额都大幅度下降,但短期内经济调整不会根本改变全球的分工与贸易格局。美国不会放弃已有的比较优势而实施制造业的复兴,采取竞争性贸易保护的去全球化过程不仅会使外围高增长国家(地区)走向经济滑坡之路,也会使美国失去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只能使全球经济进一步陷入衰退。
1.美国供需结构
美国的经济结构是在美元货币中心地位的推动下形成的,如果美国重返制造业生产,不仅不能充分利用美国的比较优势,也会失去从他国增长中获得高收益的机会。从表2可以看出美国国内的供需结构及变化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消费型经济得到深化。需求结构中个人消费的比重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个人消费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63%增加到2009年的70.8%,2008年第四季度略低,为69.8%,其中服务消费支出占比明显增加,从1980年的34.6%增加到2009年的47.7%。
表2 美国的供需与进口贸易结构
从供给结构看,美国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趋势。从1980年至2009年,美国制造业的比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其中耐用品和非耐用品的比重同时从18.4%分别下降至13.1%和13.5%,且军工产品占有较大的比重,约占GDP的3%。这一供给变化趋势表明,美国的消费品制造业在继续萎缩,难以满足国内需求。与此同时,美国服务业比重则从51.7%显著上升至65.7%,比国内私人消费需求多出近20个百分点。
美国在深化服务业和淡出制造业的同时,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之间长期脱节、缺口巨大。商品和服务进口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8.92%上升到 2008年的 14.72%,2009年下降为11.05%。在耐用品方面,需求缺口占 GDP的比重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就维持在7%以上水平(2009年除外);在非耐用品方面,需求缺口占GDP的3%以上。因此,美国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商品,同时出口过剩的金融服务到国外(主要通过资本净流入形式实现)。金融危机后,这一供需格局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产业结构也不可能很快得到调整。因此,虽然近一两年内美国的进口会有所下降,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它的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格局,美国对国外商品的进口仍有较强的依赖性,尤其是对非耐用商品的进口, 2009年美国仍然有相当大的经常项目赤字。
2.美国在全球商品贸易中的地位
表3列出了全球前五大商品进出口经济体的市场份额,可以看出,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商品贸易联系密切。近十年来,随着中国在全球商品进出口贸易中的市场份额显著增加,美国所占的市场份额出现了相应的减少,但美国仍然是全球商品贸易的重要市场,其他经济体对美国市场仍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欧盟、美国、中国是全球前三大进口市场,相互之间具有较高的贸易依存度。如果采取过度的贸易保护措施,损害的不仅仅是中国等消费品出口国的利益,美国的消费主导型经济也将会受到严重挫伤,世界经济将步入进一步衰退。危机后的全球贸易虽然有所减少,但由全球分工和各国产业格局所决定的国际贸易格局不会从根本上得到逆转,会在经济复苏后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而逐步调整。search_database。
表3 全球商品贸易的主要市场及份额
此外,由于美国在全球分工与利益分配中的主导地位,美国与外围国经济体之间存在非对称依赖关系,外围国在经济调整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比如,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消费品具有较强的替代性,随着中国制造业成本的上升,美国很容易转向从成本较低的印度、墨西哥、越南等国家进口,在未来与这些国家形成新的失衡关系。而中国的产业结构也不可能迅速得到调整,这将使中国经济处于相当被动的地位。可以说,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中心只是暂时的局部调整,只要美元本位制继续存在,世界经济就将呈现失衡与平衡不断交替的格局,只是与美国失衡的对象不同。
全球经济失衡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表现为中心国美国与外围国中的高增长经济体之间的失衡。美元信用本位制决定了美国在全球分工与利益格局中居于主导和中心地位。利用美元特权,美国将经济目标“锁定”在高增长经济体上,不仅获得了他国的发展红利,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美元扩张,还将失衡的风险与调整成本转移至外围国。
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的国际货币中心和经济中心地位受到质疑。但从目前全球经济格局来看,美国的中心地位并未真正动摇,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失衡将是局部的、短期的调整,否则,迅速去全球化的过程将使全球化中的主要经济体进一步衰退,这对世界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美国的经济政策始终以美国国内的利益为导向,只要美元本位制存在,世界经济就将在“特里芬两难”中持续发展,美国与其他经济体的失衡就可能继续存在。
[1] The Multilateral Consultation on Global Imbalances,IMF Issues Brief April 2007.IMF working paper.WP/ 09/64.
[2] Obstfeld M.and K.Rogoff.“Global 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s and Exchange Rate Adjustments”.Paper prepared for Brookings Panel on Economic Activity,2005.
[3][5] 美国经济分析局,http://www.bea.gov/international/index.htm。
[4] IMF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http://www.imf.org/external/ns/cs.aspx?id=28。
[6] 王洛林,李向阳编著:《2009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 Engel,Charles and John H.Rogers.“The U.S.Current Account Deficit and the Expected Share of World Output”.J 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6,53:1063-1093.
[8] Blanchard,Olivier.“Current Account Deficits in Rich Countries”.Paper presented at the IMF Seventh Jacques Polak Annual Research Conference on Capital Flows,Washington D.C.,November 9-10,2006.
[9] Glick,Reuven and Kenneth Rogoff.“Global versus Country-Specific Productivity Shocks and the Current Accou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5,35:159-192.
[10] Bernanke,Ben S.“The Global Saving Glut and the U.S.Current Account Deficit”.Homer Jones Lecture,St. Louis,Missouri,April 14,2005.
[11]Rajan,Raghuram.“Perspectives on Global Imbalances”.Remarks at the Global Financial Imbalances Conference London,United Kingdom,January 23,2006.
[12] 美国财政部,Treasury International Capital System,http://www.ustreas.gov/tic/ticliab.shtml。
[13] WFE统计数据库,http://www.world-exchanges.org/statistics。
(责任编辑 武京闽)
Global Economic Imbalance and Adjustment Based on US Dollar Standard: Thinking about Current Financial Crisis
PENG Gang,LIAO Ze-fang
(School of Economic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
Since 1980s,global imbalances focusing on the United States(U.S.)have been emerged in the world economy,with U.S.running persistent deficits of current account and investment,and some economies with rapid growth rates such as Japan,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and oil-exporting countries,running surpluses.This phenomenon is determined by international division and interest distribution under US dollar standard system.The U.S.locks these high growth economies through US dollar privilege,so that it can get benefit to implement expansion of US dollar and economic growth. Furthermore,US dollar privilege can transfer risks and costs of imbalances to other countries except U.S..The current financial crisis is an adjustment to global economic imbalance,but it cannot destabilize the center role of U.S.i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field,maybe another new imbalance between U.S.and other countries is being brewed.
global economic imbalance;US dollar privilege;financial crisis;international division;interest distribution
彭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廖泽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