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丽娟
[摘要]合格的语文课应当是洋溢着创造力的审美活动。本文从审美语言的不同角度分析了在语文课堂中运用语言艺术进行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情感语言
语言是思想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在教学中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就离不开教学语言这个有力的手段。语文课是一门艺术课,合格的语文课应当是洋溢着创造力的审美活动。
就审美的视觉而言,教师是审美主体,是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中介,教师要出色地发挥审美媒介的作用,富有美感地将语文世界中诸多美的因素传递给学生,就应当运用富有强烈艺术的教学语言。探索教学语言的美,就要研究语文教学的审美语言。
1.情感式语言。古人说:“感人心者,奠先乎情。”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还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可以说声发于情,意寓于情,理融于情。只有注入真情实感的教学语言,才能产生磁石一样的吸引力,触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心灵的共鸣,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于漪老师曾经为语文课《茶花赋》设计过这样一段导语:“祖国,一提起这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的感情就会充盈我们的脑际,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写诗作文讴歌她,多少画家泼墨挥彩描绘她。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主题,怎样才能表达得具体形象,写出新意呢?”这一充满无限激情的导语,就十分成功地创设了教学情景,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感情,使教学伊始就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初步感知课文,进入课文的氛围,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位教师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是这样讲授的:“……小女孩所处的生活环境是寒冷的天气,冰冻的雪地,尖利的寒风,后面又是又黑又冷的墙(语调沉缓,语气悲凉,让学生不由自主的进入语境)。但是更冷的是当时冷酷的世界(语气转断,强调“更冷的”),因为世界冷,她才会冻死啊(抒情语调,寄于无比同情)!我们这里也有寒冷,为什么我们没被冻死呢(疑问语气,发人深省)?因此,我们说小女孩是冻死的,也不是冻死的——是怎么死的呢?是被逼死的!是被那冷酷的世界逼死的(语调由低至高。感情层层递进)!”这段教学语言可谓真挚动人,语势咄咄逼人,既表达了对小女孩惨死的同情,又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本质。学生听后,势必会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2.启发式语言。教师用语言进行教学,不只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还要激发积极思考。使他们主动地随着教师的语言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富有启发性,给学生的思维留下“空白”,通过启发,引导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潜能去独立获得知识。
如在《动物游戏之谜》的教学中,可以这样导人:“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玩的游戏有哪些呢?你从中收获了什么?大家喜欢游戏吗?为什么喜欢呢?”(学生自由回答)“看来,同学们儿时玩的游戏很多。人类会游戏,其实动物也有很多游戏活动,请同学们欣赏这些动物游戏的图片(展示动物游戏图片),看到这些可爱、有趣的画面,你们会想到什么呢?可见动物也有游戏。它们为什么会有游戏?游戏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动物游戏之谜》,可以解答这些疑问。”
这种讲法,将课文要讲述的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连续提出,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接着又提供了广阔的知识背景,为学生开拓思路,激起他们旺盛的求知兴趣。在这个启发的过程中,不仅开启了学生的智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智能。
3.口语化语言。教学语言是教师说给学生听的,是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只有学生能够接受并且乐于接受,才有实际意义。语文表达的口语化十分重要,口语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里,合乎其表达习惯及听觉习惯。因此,教师的教案、讲稿必须转化为口头的教学语言,才会通俗易懂、亲切感人。
如《泪珠与珍珠》中的教学片段:“你们见过父母因你的顽皮而流泪吗?也可能不是流泪,而是发火,骂或者打。母爱是很伟大的。母亲的泪不是为了她自己而流,而是因为担心孩子,母爱因忧患孩子而流。而孩子是不懂得的,不知道母亲为什么流泪。你们以前想过父母为什么要生气吗?想过父母和老师的忧虑吗?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们又应该怎么去做呢?”这段话语通俗而平易,语气亲切而自然,可以预见,这种口语句式一定会使学生兴趣盎然,联系实际,更好地掌握知识,可谓恰到好处。
4.富有诱发想象力的语言。想象在整个审美心理活动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作为形象的载体,想象把感知理解等心理因素联系起来,成为整个审美感受的枢纽,而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来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作品与学生之间巧妙地建立联系,寻找与学生生活的相通点,一步步引导他们通过作品展示的生活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增补作品所提供的生活画面,让它在脑中“活”起来,展开想象的翅膀。
如以下教学片段:“同学们,我们读懂了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的字面意思,有些问题还需要借助想象和思考进一步探讨。首先,应当弄清楚奴隶是在什么地方砍伐檀树的呢?(学生:在河岸上。)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置之河之干兮。)‘置之河之干兮只能说明把檀树放在河岸上,并不能说明檀树生长在河岸上。据我所知,檀树木质坚硬,本非水边之木。(学生:植树本来生长在深山老林里,奴隶把它们砍倒后又搬到河岸上去的。)你想象得很合理。但是,搬到河岸上干什么呢?(学生:可能是为了从河里把木材运走。)我赞成你的看法。大家想象一下,奴隶在深山老林里千锤万斧砍倒坚硬的檀树,然后又凭着手抬肩扛一步步把它们运到河边,这要抛洒多少血汗啊!无怪乎诗人在描述这样的情景时在句末加上‘兮字,在看来平凡的语句中凝聚了多么强烈的感情啊!”
这种教学语言就是在充分考虑到发展学生想象力、联想力及推理能力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出来的。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不断激发他们的想象,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填补和丰富了诗的空白点,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思维。
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应该是综合的、互相交融的艺术,它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是全方位的,以上所述只是其中一些方面。教师要上好一节课,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磨砺自己,逐步掌握教学语言的特征。唯有如此,才能推进语文课堂教学趋向于颇具美感的境界,才能享受教学艺术的创造性欢乐,从而成为一位真正的教学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