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恒 黄 平
福建省福州市中医院(350001)
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品种的不断开发及临床应用的不断增加,其不良反应亦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笔者回顾分析所在医院中药注射剂76份不良反应报告,旨在探讨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其规律,为今后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
收集整理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福州市中医院76份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统一按照患者性别、年龄、过敏史、不良反应所致器官损伤及转归预后进行统计[1],并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排名前7位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2.1.1 患者性别比例
76例发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30例。
2.1.2 不良反应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20岁以下有4例,20~29岁有7例,30~39岁有11例,40~49岁有12例,50~59岁有11例,60~69岁有17例,70岁以上有14例。
2.1.3 患者药物过敏史情况
有药物过敏史者5例,无药物过敏史者39例,药物过敏史不详者32例。
2.1.4 排名前7位的中药注射剂
双黄连注射液14例(18.42%),清开灵注射液11例(14.47%),穿琥宁注射液10例(13.16%),鱼腥草注射液8例(10.53%),葛根素注射液6例(7.89%),丹参注射液4例(5.26%),血塞通注射液3例(3.95%);排在前7位不良反应发生率合计为73.68%。
2.1.5 不良反应所致器官损伤及临床表现
见表1。
2.1.6 不良反应转归预后
全部病例均经停药或对症处理,不良反应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其中治愈45例(59.21%),好转31例(40.79%),无死亡病例。
患者体质、疾病状态等因素致使一部分患者具有过敏体质,在常规剂量给药的情况下即可发生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通常与药品质量及给药剂量无关。
中药注射剂大都为复方制剂,成分相对较为复杂,多数产品是中药饮片综合成分的提取物,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只能对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对蛋白质、不溶性微粒等未知非定量成分缺少可行标准,不能严格有效对杂志成分的种类及含量进行监控,进而导致中药注射液疗效不稳定,且影响其安全性。
地区、土壤、自然环境及运用现代种植技术等差异,使原植物内部的部分成分产生差异[2],不同基源的同一药材差别将更大。药材质量的不稳定增大了批间不良反应差异度,反应类型也各不相同。
表1 不良反应所致器官损伤及临床表现
长期以来中药注射剂生产工艺处于粗放化,对提取分离温度、时间、溶剂用量、溶液浓度、提取次数、滤液、容器等工艺条件未做标准化要求[3],加之为提高药品的溶解度和稳定性,需要加入助溶剂、稳定剂等,这些都将增加中药制剂在贮存、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理化变化,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由于中药注射液本身成分的复杂性,选择的输液注射剂自身的pH值影响到注射剂,与其他药品连用或续点时,可引起注射剂的理化变化。同时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含量下降越多,微粒计数显著升高,表明放置时间长,对药品质量产生影响。
用药前要认真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情况,对于有过敏史或过敏体质患者要慎用中药注射剂;严格掌握药品适应证,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坚持“能口服不注射,能肌内注射不静脉给药”原则;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中标注的功效与主治,并按其推荐剂量、调配要求及给药速度等使用中药注射剂;严格混合配伍,尽可能单独使用,配药针管不应混用,续点药物,中间需用盐水冲洗,注意间隔时间;注射前认真检查药品药物浑浊、沉淀、变色、漏气等情况,若出现不得使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用,并采取必要的积极救治措施。
总之,作为医疗机构应切实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辩证使用,严格掌握适应证、用量及调配操作,同时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认识,重视其不良反应监测。
[1]高东宸,张丽雅.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10.
[2]杜国安,付志荣,陈世明,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9):928.
[3]周超凡,徐植灵,林育华.中药注射剂的回顾和展望[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4):2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