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仁
靖江市中医院(214500)
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包括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为了很好地治疗糖尿病,我们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比较好的疗效。甘精胰岛素是基因工程合成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能平稳地降低血糖。本组4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补充人体基础胰岛素,并适当予泰白(二甲双胍缓释片)口服,治疗3个月后比较,甘精胰岛素能很好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现报道如下。
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40例患者已服用足量磺脲类药物或其他药物治疗时间3个月以上,血糖一直不稳定。本组40例患者中,年龄(30~85)岁,平均(55±14)岁。病程(1.5~14)年,平均(5.3±3.4)年。40例患者中,空腹血糖均超过10.0mmol/L,HbA1c>9.5%,心、肾及肝功能基本正常,血酮<0.3mmol/L,尿酮阴性。
本组40例患者全部给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起始量为每日睡前皮下注射12单位,以空腹血糖控制在3.9~5.6mmol/L为目标,并监测指端毛细血管血糖调整药物用量。每超过目标1mmol/L,则增加甘精胰岛素剂量1单位,如出现低血糖则甘精胰岛素减少2~4个单位,每3天调整剂量1次。如血糖调控不稳定,可每日早餐前口服泰白0.5g,1次/d;根据血糖水平,泰白可增加至2次/d。
40例糖尿病患者,经过3个月的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所有患者24h血糖均有明显改善,空腹血糖全部达标,餐后2h血糖(8.5±3.6)mmol/L ,24h动态血糖总体达标时间从(2.2±2.1)h,增加到(19.5±3.3)h,平均血糖及HbA1c有显著降低(均P<0.01),甘精胰岛素治疗40例糖尿病,前后血糖等指标变化见下表1。
表1 甘精胰岛素治疗前后血糖等指标变化
甘精胰岛素为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其结构不同于人胰岛素,A链的21位门冬氨酸被换成甘氨酸,并在B链C端加2分子精氨酸,结构的差异使其功能发生变化。体外实验证明,甘精胰岛素与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的亲和力较人胰岛素强6~8倍[1],甘精胰岛素对某些细胞系DNA合成和细胞有丝分裂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普通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合成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通过改变胰岛素分子中氨基酸分子的种类和数目而改变其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使其皮下注射后形成微沉淀,机体吸收延缓,从而作用时间延长、作用平缓和持久,更加符合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
在甘精胰岛素研制成功以前,糖尿病患者基础胰岛素替代治疗,最常用的方法是NPH睡前皮下注射,NPH作用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睡前皮下注射4~6h后,也就是凌晨3点左右,达到作用高峰,至次日清晨作用已经明显减弱,因此为使FPG控制达标,常常需要增加NPH的剂量,结果增加了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机会。而甘精胰岛素的吸收速度比较稳定,降血糖作用比较平缓,无明显的作用高峰时间,造成血糖波动幅度较大的可能性小。研究显示,在整体血糖水平相近、FPG控制良好并相近时,联用甘精胰岛素,晚餐前血糖、睡前血糖控制更好,24h血糖曲线更为平稳,尤其是睡前至次日清晨血糖下降曲线平稳,并且清晨3:00血糖不过低,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这进一步客观地说明其作用稳定性较好,这为治疗的调整提供了很大方便。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糖波动性也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展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子,其危害在某些人群中要大于单纯高血糖。甘精胰岛素作为基础胰岛素替代治疗,有利于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血糖波动性明显降低,表明甘精胰岛素治疗可以保持比较稳定的血中胰岛素水平,使得夜间血糖能较好地控制,黎明现象得到较好的抑制,并且白天血糖的波动幅度也降低。FPG标准差降低,提示其作用的预测性好;睡前血糖标准差降低,提示睡前胰岛索注射剂量的确定有更大的把握性;从长期治疗的角度来看,甘精胰岛素治疗后全天血糖波动性的降低,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预后和延缓并发症的发展,可能较NPH更为有益。甘精胰岛素每日1次皮下注射,对于稳定全天血糖水平和减少夜间低血糖发生优于NPH。对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甘精胰岛素合泰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HbA1c能得到很好地控制,而低血糖发生率少,较少体质量增加。
本研究提示,使用甘精胰岛素可以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情况下,能更加全面有效的控制血糖,是更为理想的胰岛素基础替代治疗。
[1]Kurtzhals P,Schaffer L,Sorensen A,et al.Correlations of receptor binding and metabolic and mitogenic potencies of insulin analogs designed for clinical use[J].Diabetes,2000,49(6):999-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