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全班认同的班级文化

2010-09-16 06:08程方平
教育文摘 2010年9期
关键词:全班师生精神

程方平

前不久到四川一所学校考察,看到一种让我心里感到非常舒服的现象。该校每一个教室的门口都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一两句由全班师生通过共同讨论凝练而成的班级文化理念,使每一位教师、学生和外来者都能借此感受到这个班级师生普遍认同的共同追求和发展理念,感受到这个班的文化、精神、性格与特色,为“因班制宜”的交流与教育提供了整体性的依据和感受。

山东有一所学校,不仅学校的规章制度经过了教师群体的充分讨论并获得高度认同,其相关制度和教育教学方式也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同,而且在班级建设和发展中,班级的文化、性格、特色等也都使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充满异彩和活力,学校的整体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

由此我想到,一个班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不能只由班主任“钦定”,而应是全班学生协商确立并认同的。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固定的组织、一个小社会,在这个组织或小社会中,需要有自己的精神、文化、法律和个性。这些都不应是外来强加的,而应是群体发自内心认可的。如此,一个班级才会有真正的凝聚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为随之而来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使班级文化得到所有学生的认同,广泛参与的深入讨论是非常必要的。因為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都需要在合理、公正、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中找到适宜的位置,每个学生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也需要良好的班级文化加以督促和保障。要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的全面发展、才艺展示、学业成就以及对困难的克服,都离不开班级的关怀、帮助与支持;在自己的班级中,每个人的尊严、能力和特色均能得到充分的尊重与体现;自己所在的班级不仅仅是教师和班干部的班级,而且是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集体。

当然,在不同的学校、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类型的班级中,班级文化的建设可能会有不同的程序和不同的表现形式。A班的做法在B班可能就行不通,因为A班的学生构成可能偏向知识学习,而B班的学生构成可能偏向于社会活动,其他类型和情况还可能有多种表现形式。对此,班主任必须有准确的分析与把握。

不可否认,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会有一个过程,对班级文化的确立和表述也应该朴实无华、注重原则精神,关键是要通过集体活动使观念形态的文化逐渐外化为风气、制度和师生共同遵守的理想和行为,使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能有一份安全、自我、公正、和谐、自强的心态,都能找到自己适宜的位置,从而健康地成长。

(摘自《班主任》2010.5)

猜你喜欢
全班师生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原因
凭什么第一是你的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拿出精神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麻辣师生
全班发言最积极的两个人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