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端
(兰州大学 教育学院,兰州 730000)
个体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法
王 端
(兰州大学 教育学院,兰州 730000)
环境保护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通过寻求个体环境保护行为的改善,为环境问题的解决开辟了新途径.文章对个体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各种干预方法的优劣之处,以期能够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持.
环境心理学;环境保护行为;影响因素;干预方法
随着人类对能源和资源需求的急速增长,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从而产生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反过来影响了人类的发展,促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当前,改变人类发展行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主题,而个人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全球性影响.因此,个体参与环境保护行为的重要性尤为凸现.
环境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诞生于 20世纪 60年代,是研究人的行为和经验与人工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整体科学.它能够加强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分析、管理和调控能力,对合理地引导、影响和改变个体的环保行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环保事业顺利开展的关键[1-5].对个体的心理干预措施既能促进环保技术、政策的有效实施,又能积极应对那些在其它层面上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通过了解个体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促进个体参与环境保护行为的方法,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确定影响个体参与环境行为的各种因素是进一步改善环境行为的核心问题.该领域已有众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分析,涉及到的变量十分繁杂.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可以归纳得出影响个体环境保护行为的几类变量[6-28]:
(1)人口学变量:即个人信息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经济状况等.
(2)居住地污染状况变量:环境污染会迫使人们面对环境保护问题.
(3)认知变量:对环境问题的正确认知指导环境行为意向的产生,包括环境知识、环境行为策略知识、行动技能、环境态度等.
(4)个性变量:包括控制信念、口头承诺、环境责任感等,这些变量协同作用于行为的意向,而行为意向会预测行为结果.
(5)社会情境变量:主要指个人“卷入社会的程度”,即个体的环境保护行为会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包括环境教育、环保活动的参与、社会规范、政策法规、物质诱因、同辈团体、他人压力、示范作用、行为代价等.
这些变量中,后三类是环境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针对个体进行心理干预的主要方面,为改善环境行为提供了依据.我们将从概念、与环境保护行为的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等方面详细介绍其中的几种.
Hines、Marcinkowski等人把环境认知变量分为三类:自然环境知识、环境问题知识和环境行动知识[9,29].Frick和 Kaiser把第三类知识扩展到个体实施环境行动应当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前两类知识通过第三类知识对环境行为产生作用,因此第三类知识与环境行为的相关性更高[30].
当前我国一些中小城市的居民,由于缺乏环保知识,导致他们对生活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缺乏正确的选择,养成不良的生活和生产习惯,而这些将加大城市污染的进程[31].因此,环境知识的普及,即让人们明确什么范围内的问题属于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以及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可以缓解环境问题,可以帮助人们环境态度的转变,促进人们环境行为的产生.
本文所讨论的环境态度是指对生态环境持有的普遍态度与看法,对这一概念学者们还没有清晰的界定,根据 Fransson、Stern、Schultz和许世璋等学者的研究,可以将环境态度划分为三个维度:环境敏感度、环境关注和环境价值观[12~14,32,33].
尽管多数研究证明,积极的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9,34,35],但是态度有时却并不能预测行为.这里需要提到普拉特 (John Platt,1973)的社会陷阱理论,他认为群体中某一个参与者的破坏行为影响不大,但是如果群体中所有人都从事同样的行为,影响则是灾难性的;同时人们有时不会义务地做出本应采取的行动[1].比如人们都知道节约用电的重要性,但是并不认为自己忘记关灯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同时如果看到陌生人忘记关灯,会觉得与自己无关,不会上前提醒.这些社会陷阱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有合理地避免这些陷阱才能提高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既需要主观标准、控制信念、口头承诺等因素的协同辅助,又需要一些心理干预方法来调整人们行为的积极后果和消极影响.
环境责任感是个体在实施环境行为时所表现出的责任感和道德感[9].以往的研究表明,道德责任感与环境行为之间相关性很高,个体参与环境行为很大程度源于个体自身的道德规范,它是影响环境行为最为基础的变量[9,12,28,29,33].当前我国的一部分人群有环保要求,却无环境行为的问题,这属于典型的环境责任感缺乏,他们认为保护环境固然重要,但应是政府或一些专业人士的工作,与自己无关.针对这些有环境关注但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环境信念的人来说,相应的教育宣传将帮助他们形成社会利他的道德规范,推动环境行为的产生.
控制信念是指个体对自己所采取的行为是否会改变现状的自我认知[9].控制信念一般分为外控和内控,持有内控观的人认为,个人实施环境行为能够影响环境;持有外控观的人认为,个人实施环境行为并不能产生相应的结果,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环境,因此持有内控观的人比持有外控观的人更倾向于采取环境行为[12~14,28].所以在个体拥有环境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其内控观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让他们了解在改善环境问题上个人价值的重要性,提高个体对行为结果的自我效能感,才能促进环境行为的产生.
社会情境变量是指对个体实施环境行为有影响的外界因素,包含种类众多.已有研究表明,该变量在促进或阻碍个体参与环境行为的过程中起显著作用[9,15,16].因此,如何正确利用社会情境使个体产生环境行为便成为我们所要关注的重点.比如环境行为的易操作性:如果在垃圾箱上写明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物品分别包括哪些,人们会自觉地把垃圾分类摆放;但如果只摆了两个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垃圾箱在路边,大部分人分不清哪些垃圾应该放在哪里,垃圾分类回收也就形同虚设了.虽然这类变量作为外部因素在促使个体参与环境行为的过程中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确的心理干预方法的实施可以帮助这些变量对个体的环境行为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通过对个体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了解,可以看出,为了促使个体参与环境保护行为,主要可以应用四类行为技术进行干预,即环境教育、提示、强化技术和强制手段[1,36].环境教育和使用提示称为先行策略,发生在目标行为出现之前.这些策略的目标就是要引起人们的关注,改变人们的态度,继而引导他们的行为符合自己的态度.强化技术和强制手段是最常见的后继策略,发生在目标行为被观察到之后.这些策略是对行为的结果加以操纵,使特定行为导致愉悦或不愉悦,从而规范个体的环境行为.
环境教育是指通过媒体宣传等方式对公众进行环境知识教育,旨在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公众环保意识,使人们更加关注环境问题,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进而改变行为[36].
我国现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多层次、多形式、专业齐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并将其纳入了国家教育计划轨道,作为教育计划的一部分,对于广泛的大众来说,获取环境信息主要通过政府主导的宣传教育活动和新闻媒体传播[37,38].学生群体可塑性强,是未来环境状况的决策者,因此我们要特别加强对这类群体的环境教育,基于 Hovland观点的说服模型,我们可以把干预过程总结为图 1.
可以看到,环境教育手段适用的人群,一类是缺乏环境知识,没有环保要求的成年人,另一类是学生群体.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缺乏对环境的关心,不了解环境状况,破坏环境对自己没有利益,所以环境教育容易进行,并且有显著效果.环境教育的局限性在于单纯的宣传教育只能对人们起到暂时的规范作用,无法确保个体将环境知识内化到自己的主体意识中而带来行为持久性的改变.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这样一些情况,个体有一定的环境意识,但有时会忽视环保细节,或者并不清楚该如何开展环保行动.这时就需要在人们进行某种活动之前呈现提示物,及时引导其正确行为,约束习惯性的错误行为[1,36].
对于人们常常忽视的环保细节,大多数提示物是文字、图示或声音,唤起人们对已有信息的提取,比如在洗手间张贴“请节约每一滴水”的宣传画.研究表明,提示的效果会随着目标行为的性质,提示的措辞、场合以及周期性等的变化而不同,如提示的内容越具体易操作且不带命令性效果越好[40].
对于不知如何开展环境保护行为的群体,可以利用专家效应和权威效应,让他人的行为成为提示物,通过示范作用促进个体的正向从众.对于大部分公众,可以通过公益广告等宣传手段,让专家或名人引导人们模仿正确的行为;对于学生群体,可以更多地通过教师和家长的行为引导其规范自身行为.同时,政府还可以给每个区域分派一些环保志愿者,以他们的行动带动当地的居民.
可以看出,提示对环境行为有一定的干预能力,适用于有环保意识和意愿,却不知如何约束自己行为,需要外界引导的群体.不过单纯的提示作用的效果会随新奇性的丧失而降低.而且提示与行为之间无法建立有效联结,一旦提示物被撤销,个体的行为有可能逐渐消退甚至回到原点.
强化的主要功能是按照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规律,对人的行为予以导向,并加以规范、修正、限制和改造.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是通过将行为后果反馈给行为主体这种间接方式来实现的.人们可根据反馈的信息,主动适应环境刺激,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强化——内化——外显”三者的有机统一.
在具有环保意愿的情况下,正强化优于负强化.当人们主动做出环保行为的想法与随心所欲的内驱力发生冲突,即个体产生认知失调,物质奖励与社会支持使其减少了选择感,他们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种,拒绝内驱力的冲动.其中金钱鼓励对于诸如节约能源、垃圾分类回收、乘坐公交车等环境保护行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社会鼓励是通过社会赞许、认可的形式去鼓励环境保护行为,这种研究数目不多,但有限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一定效果[41,42].
内部强化与外部强化同样重要,既要有外部的奖励和支持,也要让个体对环境行为产生义务感;对自己的行为可以产生环境贡献具有自信感;当环境行为过后富有满足感.这时就需要通过信息手段进行强化,及时反馈环境行为的有效性信息,比如:义务种树人数与沙尘暴天气成反比,来增强自我效能感,让人们知道自己可以改变周围的环境.在人们一次环境行为过后,内部机制渴望得到再一次的成就感,于是以这种方式强化了个体的环保行为.在强化后期,内部强化的作用大于外部强化,因为外部给予个体刺激的效果会在“新鲜感”过后逐渐减弱,只有当环保行为成为个体内部需要时,它才会永久地保持下来.
强化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可以使行为产生持久性的改变,并且适用于大部分人群.但强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对行为改变的速度相对较慢,对技术要求较高,管理起来花费较多.并且在构思任一种强化技术时,都应仔细考虑它可能被破坏的方式,以便及时加以应对.尽管这一行为技术有其消极的一面,但总体看来仍是促进个体参与环境行为较有价值的工具.2.4 强制手段
强制手段是通过施压、限制个人决策来改变人们的行为.一般而言,环境心理学反对使用惩罚的方法来改变人们的环境行为,而是使用不通过直接惩罚的强制手段,最常用的即为负诱因[36,40].在对环境行为进行干预时,通常利用的是物质负诱因 (如产品消费税)和社会负诱因 (如社会压力).20世纪 80年代末期,美国许多强制性的回收项目就结合使用了这些方法,首先通过当地的法令给予社会压力,强制大家参与回收项目,对于不参与者由当局征收罚金[43].2008年 6月 1日,我国的“限塑令”开始执行后,将不再无偿提供塑料袋,在金钱刺激下,个体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花销,可能会拒绝塑料袋,自备购物袋.
可以看出,通过强制手段可以使某些顽固的不良环境行为以较快的速度消失.但这一干预方法的缺点首先在于对个体会产生不良影响,如逆反心理,这将导致人们对禁止的事情兴趣增加或者对被迫要做的事情兴趣减少.其次,它很难把环境行为内化为个体需要,只能生硬地形成习惯,一旦外部约束失效,个体重新表现出不良环境行为的可能性较大.
总之,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得出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方法,希望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为,为全社会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
[1]PaulA.Bell,Thomas C.Greene,等.环境心理学 (第 5版)[M].朱建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60-494.
[2]伍麟.当代环境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与走向[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43(3):37-42.
[3]刘建新,高岚.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J].学术研究,2005,(11):9-12.
[4]杨玲,樊召蜂.当代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J].甘肃社会科学,2006,(2):193-196.
[5]乐国安.美国环境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1,(5):42-47.
[6]MaloneyM.P.andWaldM.P.Ecology:let’s hear from the people:an objective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ecological attitudes and knowledg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583-586.
[7]Borden R.J.Psychology and ecology:beliefs in technology and the diffusion of ecological responsibility[J].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1984,16(2):14-19.
[8]Sia,A.P.,Hungerford,H.R.,and Tomera,A.N.Selected predictors of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and analysis[J].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1985,17(2):31-40.
[9]HinesJ.M.,Hungerford H.K.,and Tomera,A.N.Analysis and synthesisof research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a meta-analysis[J].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1986,18(2):1-8.
[10]David B.Rockland.Where Are the Gaps in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Disadvantaged kids have different needs and concerns[J].EPA Journal,Spring 1995.
[11]Oskamp S.,HarringtonM.J.,Edwards T.C.,Sherwood D.,Okuda,S.M.,and Swanson D.C.Factors influencing household recycling behavior[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91,23(4):474-519.
[12]Fransson N,Garling T.Environmental concern:concern:conceptual definitions,measurementmethods,and research finding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1999,19:369-382.
[13]Stern P C,Dietz T,Abel T,et al.A value-belief-nor m theory of support for socialmovements:the case of environmentalism[J].Research in Human Ecology,1999,6(2):81-97.
[14]Schultz PW,ZeleznyL.Values aspredictorsof environmental attitudes[J].Journal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1999,19(3):255-276.
[15]Barr S.Strategies for sustainability:citizens and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J].Area,2003,35(3):227-240.
[16]De Young,R.Recycling as appropriate behavior:a review of survey data from selected recycling education programs inMichigan[J].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1990,(3):253-266.
[17]Sivek.D.J.,Hungerford,H.R.Predictors of responsible behavior in members of three Wisconsin conversation organizations[J].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1990,21(2):35-40.
[18]任莉颖.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89-113.[19]童燕齐.环境意识与环境保护政策的取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6-75.
[20]王民.环境意识及测评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300-302.
[21]谭千保,等.学生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问卷的建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2,(4):107-111.
[22]洪大用.我国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2):27-31.
[24]王彦斌.滇池环境保护中的个人态度与行为——对滇池流域千名调查对象滇池环境意识与行为的调查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2,(1):40-43.
[25]吴祖强.上海市民环境意识调查与评价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1997,(7):13-16.
[26]钟毅平等.大学生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3,(3):542-543.
[27]李文娟.影响个人环境保护行为的多因素分析[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2-35.
[28]孙岩.居民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90-96.
[29]Marcinkowski T.J.An analysisof correlates and predictorsof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D].Southern IllionoisUniversity at Carbondale,1988.
[30]Frick J.,Kaiser F.G.,WilsonM.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conservation behavior:exploring prevalence and structure i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Differences,2004,(37):1597-1613.
[31]黄婉.环保心理的群体和改良[J].决策档案,1998,(1):8-9.
[32]许世璋.我们真能教育出可解决环境问题的公民吗?——论环境教育与环境行动[J].台湾中等教育,2001,52(2):52-75.
[33]武春友,孙岩.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及其关系研究的进展[J].预测,2006,(4):61-65.
[34]HawthorneM.,Alabaster T.Citizen 2000:development of a model of environmental citizenship[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1999,(9):25-43.
[35]Tanner C.,Kast S.W.Promoting sustainable consumption:determinants of green purchases by Swiss consumers[J].Psycho1ogy&Marketing,2003,20(10):883-902.
[36]俞国良,王青兰,杨治良.环境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57-276.
[37]王芳.行动者及其环境行为博弈:城市环境问题形成机制的探讨[J].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13(6):107-112.
[38]王红旗,姚轶.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6):114-120.
[39]彭新波.学生环境意识的教育及心理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3,25(3):122-124.
[40]Geller,E.S.The Energy Crisis and Behavioral Science: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Large Scale Intervention[M].In A.W.Childs&G.B.Melton(Eds).Rural psychology.New York:Plenum,1981.
[41]Gardner,G.T.,&Sten,C.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Human Behavior[M].Boston:allyn&Bacon,1990.
[42]Cook,S.W.,&Berrenberg,J.L.Approaches to EncouragingConservationBehavior:A Review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M].Journal of Social Issues,37(2):73-107.
[43]Young,raymond de.Changing Behavior and Making It Stick:The Conceptual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nservation Behavior [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5:4(1993:July)485-505.
[责任编辑 牛怀岗]
Influence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 Techn iques of Individu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havior
WANGDuan
(School of Education,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00,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one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now.As an emerging cross-discipline,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pioneers a new approach for resol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y seeking the way of improving individu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havior.The paper describes the factors affected the individu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havior and the intervention techniques to this behavior.And further it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of the intervention techniques,which provides valuabl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havior;influence factors;intervention techniques
F124.5
A
1009—5128(2010)05—0061—05
2010—05—30
王端 (1987—),女,北京人,兰州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