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乡镇统计建设水平的测度

2010-09-15 08:50杨立勋
统计与决策 2010年23期
关键词:统计人员乡镇样本

杨立勋,申 思

(西北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兰州 730070)

中国地区乡镇统计建设水平的测度

杨立勋,申 思

(西北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兰州 730070)

文章以全国36个样本市、县(区)的乡镇统计基础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为依据,选取了机构建设、制度建设、经费落实、计算机拥有量、人员配备、专职统计人员的比例以及文化程度等7项指标,在运用离散系数法测度中国地区乡镇统计建设综合水平的基础上,利用综合评价权重分析了乡镇统计建设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乡镇统计建设的建议。

乡镇统计建设;测度;影响因素

目前,国内对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某一地区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现状以及问题的分析,而对于全国乡镇统计建设综合水平的测度以及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尚属空白。为此,本文以国家统计局2009年8月下发的乡(镇、街道)统计工作基本情况调查表的调查项目以及全国36个样本市、县(区)的乡镇统计基础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为依据,选取反映乡镇统计建设的相关指标,运用离散系数法测评中国乡镇统计建设的整体水平,并利用综合评价权重分析乡镇统计建设的影响因素。

1 中国地区乡镇统计建设水平测度

1.1 测度指标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在对22个省(直辖市)的49个地区3627个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调查内容进行汇总整理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8月下发的乡(镇、街道)统计工作基本情况调查表的调查项目,整合提取了具有反映乡镇统计建设共同特征的36个样本市、县(区),其中:东部10个;中部16个;西部10个。本文选取用来反映乡镇统计建设共同特征的指标有:机构建设、统计制度建设、经费落实、计算机配备、统计人员配备以及文化程度等7项指标。为了消除因不同市、县(区)乡镇数规模不同对分析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选用的上述指标均为相对数和平均数,如:独立机构比例=某地独立的乡镇统计单位数/该地总的乡镇单位数;联网率=某地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台数/该地拥有的统计办公计算机数量。本文依据36个样本市、县(区)的乡镇统计基础建设调查报告整理的相关信息见表1。

1.2 部分指标的数据说明

表1中*表示不同程度的信息推断的模糊数据,*个数表示推断强度,空格表示信息缺失。结合各市、县(区)对分项指标具体内容的不同描述,表1中的推断信息主要采用相关信息推断或均值补齐的方法获得。其中,各地原调研报告中模糊性的文字信息依据统计分布集中趋势测度的四分位法,按高值100%、相对高值75%、相对中值50%、相对低值25%进行数据推断。如报告中提到“较好的”“大部分”的概述信息、分项建设情况相对较好但不完善的、以及对某项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描述程度较轻的,该指标对应的比例取相对高值75%;其他描述程度依次递减。此推断方法的合理性在部分调研报告中得到验证,如江西省分宜县在其乡镇统计工作现状中提到“在调查的15个乡级统计机构中,建立了统计工作制度并公示的有13个”【1】,即制度建设比例86.67%,而其在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补充说明到“统计方法制度滞后”,属于有制度但不健全的评价等级,接近推断值第三四分位数75%。该推断过程涉及的指标主要有统计制度、经费落实、专职统计人员比例等,其他推断数据具体结合当地乡镇统计各项建设情况同理可得,限于篇幅默认过程略。

此外,对某分项信息无描述但有该指标项下其他相关信息的,结合该相关信息推断或替代,如广州番禺区专职人员比例采用聘用统计员的比例*97%;湖南邵阳专职人员情况用独立机构+无机构有专职人员比例*41.92%代替。为消除过度推断带来的差异性,对某分项指标内容及相关信息完全无描述的,按该项总体样本均值(包括前述类型的推断数据)补充,此方法推断的数据主要包括制度建设、专职统计人员和统计人员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比例项,如河南安阳市制度建设比例取该指标项下样本均值**84.09%,上海等地统计人员文化程度 (大专以上)比例均按该项指标下样本均值**78.93%取得。

1.3 中国地区乡镇统计建设水平测度

表1 36个地区乡镇统计建设分项数据

1.3.1 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了乡(镇、街道)统计基础建设的7项指标,即机构设置状况(独立+合署机构比例)、统计工作制度、经费满足程度、镇均计算机拥有量、专职统计人员比例、统计人员大专以上文化比例以及镇均统计人员数,来综合评价我国36个样本地区乡镇统计建设的水平。

1.3.2 方法选择及分析过程

由于本文选取的7项指标代表性强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无需降维,故本文采取离散系数客观赋权的方法对样本进行综合评价,最大限度反映各地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客观情况。计算及分析过程如下:

离散系数法的基本原理在于离散程度的大小代表指标分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对综合评价的影响程度。事实证明用各指标数据的离散系数确立权数是合理的,某一指标内数据的差异正能体现该标准范围内各地乡镇统计建设情况的差异,反映其建设水平的不平衡性程度,差异越大离散系数就越大,对乡镇统计总体建设水平差异的影响程度越高。故笔者认为用离散系数确立的指标权数清晰的反映出镇统计基础建设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以及各分项建设对乡镇统计整体水平的影响状况。表2为36个地区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综合评价情况及各影响因素(指标)权重。

1.3.3 测度结果分析

通过各指标归一化后的权重系数,结合各个样本地区的综合排名情况,对36个样本市、县(区)的分析结果如下。

从排名的分布看,东中西地区之间及地区内部之间都存在一定差异。排名前10位的样本市县(区)是:广州市番禺区、山东嘉祥县、江苏灌南县、河南许昌市、浙江衢州市江山市、山东泰安肥城市、河南安阳市、浙江湖州市、湖北恩施州巴东县和山西永和县,有东部10个样本地区中的6个,中部16个地区的4个;排名后10位的地区有东部样本中的1个,中部4个,西部5个,相对而言东部样本市、县(区)综合排名较高,中部次之,西部地区的综合得分低排名落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乡镇统计建设东中西的结构差异,推测东部经济发展水平、管理体制的先进对乡镇统计建设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从地市内部差异来看广州市番禺区与广东肇庆市差异最大,分别排名第1和第23,两地差距主要在计算机和统计队伍建设方面;浙江省4地内部差异较大,浙江衢州江山市和湖州市分别排名第5和第8,差异较小,但嵊州和丽水两地则与之差异悬殊,分列15和31名,其差距主要在统计人员和机构建设上(需要解释的是,浙江丽水市除机构设置指标数值低,其他方面建设良好,该地乡镇统计机构设置的低水平对其综合排名影响较大,可能与当地政府统计一定程度上允许统计事务所等民间服务机构参与基层统计有关[2]);湖南株洲市和邵阳市分列12和25名,其排名差异与机构建设、计算机拥有量和镇均统计员数量均有关;江西吉安市遂川县相对于该省分宜县、临川区的排名靠前,分别为16、28和34位,差异主要受机构和统计队伍建设水平的影响;陕西、四川省市内部间排名差距不明显。可见乡镇统计基础建设在同一地区内部之间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乡镇统计建设水平的差距主要来源于计算机使用、人员队伍和机构建设这些基础性保障上。

表2 乡镇统计基础建设数据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

2 基于综合评价权重的中国地区乡镇统计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从表2的数据及综合评价不难看出,离散程度的大小代表指标分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对综合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表中7项指标反映了乡镇统计基础建设,从硬件保障到管理制度再到人力资源的综合状况,每一项指标都是影响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在乡镇统计建设初期,上述七项指标对这一阶段乡镇统计建设影响不同。由表2可见,计算机拥有量、专职统计人员比例、机构设置状况和统计人员镇均拥有量的权重较大,依次为 0.2186、0.2174、0.1904和0.1435,是影响乡镇统计建设水平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需强调说明的是,尽管经费、统计队伍素质及制度建设的综合评价权数虽然显著低于上述4个重要因素,但是将决定乡镇统计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2.1 乡镇统计各项建设逐步规范的初期阶段,硬件保障是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

2.1.1 计算机是开展乡镇统计工作最基本的工具

计算机是顺利开展乡镇统计工作的最基本工具。但是作为最基本的工作工具不少地区还不能满足这一基本需求,自动化办公程度远不能达标,如陕西宝鸡凤县的调研报告中提到全县乡镇统计员对基层报表的初级数据汇总大多仍采用计算器加减的原始方法,12个乡镇虽都配备了计算机,但未完全达到专机专用,即使用的也没有实现统计报表程序化[3]。从样本数据的计算机拥有情况看,镇均拥有计算机量约为1.16台/镇 (具有明确数据显示的计算机台数),程度最好的达到镇均5台,最低的仅为镇均0.33台,全国范围内计算机配备及使用状况差异较大。

2.1.2 稳定的统计队伍是乡镇统计工作的智力保障

统计人员是统计工作的实施主体,统计机构的运营管理、信息化操作技术均由统计人员这一主体来完成,统计人员对计算机和统计方法的掌握程度影响到所提供数据的可靠性,无疑优秀的统计队伍是乡镇统计工作的智力保障,专职统计人员比例和统计人员镇均拥有量0.2174、0.1435的贡献系数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当前我国乡镇统计队伍中专职统计人员比重小,36个地区的专职统计人员比例不足30%,近70%为兼职搞统计工作,基层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有行政编制的数量极小,不足1%,乡镇统计人员队伍根基不稳。专职统计人员与工作任务不匹配已严重影响到乡镇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2.1.3 相对独立的乡镇统计机构是乡镇统计工作和管理的指挥部

实体性统计站是搞好乡镇统计的根基,一方面保障基层统计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另一方面确保统计报表制度规范化上传下达,稳定统计队伍,起着十分必要的监督、管理、统筹调配的职能[4]。乡镇统计的职能和业务的特殊性决定了乡镇统计工作归属于任何一个部门,都会弱化其职能,都会因其机构和工作的非独立性,人员的流动性及分工的易变性,工作的间断性及业务技能的非连贯性,对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5]因此,应单独设立乡镇统计机构。表2综合评价中机构设置水平所占的权重为0.1904,正应证了其建设水平对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综合水平的优质贡献,成为影响基层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2.2 乡镇统计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依赖于统计经费全面落实、统计队伍素质的提高及健全的统计制度

2.2.1 经费保障是确保乡镇统计有序运行的必要条件

虽然综合评价中经费落实程度指标权重较小仅为0.0861,对整个乡镇统计基础建设水平贡献较小,并非说明经费保障无足轻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统计经费问题是现阶段制约乡镇统计发展的瓶颈问题,欠发达地区的乡镇统计经费的短缺甚至影响到其生存。没有充足的经费保障,现代化的办公硬件、信息化建设数据联网无从实现,统计机构更无力正常运行。根据离散系数法确定指标权数的原理数据差异程度决定了贡献程度的大小,36个地区经费落实差异程度小,主要是由于各地区乡镇统计经费落实程度普遍较低造成的。总体上说,乡镇统计经费保障程度普遍偏差,配给方式五花八门,欠缺规划与合理性。上级统计部门划拨专项经费和列入乡(镇)财政计划的比例小,36个样本地区仅有15.65%(391个乡镇)的列入乡(镇、街道)财政预算,乡镇统计经费供给不稳定。急需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统筹规划的经费保障及配给机制。

2.2.2 规范的制度和较高的人员素质是提升乡镇统计工作水平的重要方面

制度建设和人员文化素质是乡镇统计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方面。在乡镇统计建设影响因素的分析中,虽然制度建设和人员文化水平对乡镇统计综合实力的影响因素较小,分别为0.0842和0.0599,但是对乡镇统计的长远发展具有较大影响。虽然目前36个地区数据显示,各县区乡镇统计制度建设比例较高,但大多数地区是在一种较低的水平内建有或沿用传统的统计方法及制度,制度公示、执行力度低。如贵阳市全市有99个乡(镇、街道)建立了统计工作制度,所占比重为79.84%,统计工作制度实行公示的乡镇有86个,公示比重69.35%[6]。西宁市72个乡(镇、街道)建立统计工作制度的有43个,其中将统计工作制度公示的16个[7]。制度建设水平层次不齐,在先进统计制度的拓展应用上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如四川宜宾市江安县提到受调查经费等条件的限制,法律规定的统计方法制度就难以落实到位。以农业生产统计为例,多年来沿用的是至上而下布置、至下而上报送的全面统计报表制度[8]。台帐建立欠规范,台帐形式五花八门,样本地区中明确提到建立台账的有8个,其中50%的台帐建立不完整或不健全。

3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36个样本地市(区)反映乡镇统计建设水平的7项指标综合评价可知,中国乡镇统计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地区乡镇统计建设水平不平衡,且差距较大,因此,缩小地区之间乡镇统计的建设差距成为中国乡镇统计建设面临的一个中心工作。通过综合评价权重法对36个样本地市(区)乡镇统计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计算机拥有量、专职统计人员比例、机构设置状况和统计人员镇均拥有量是影响乡镇统计发展初期阶段的重要影响因素;经费、统计队伍素质及制度建设是影响乡镇统计建设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可见不同的发展阶段,乡镇统计建设和改革的重点不尽相同。然而体制问题是制约乡镇统计建设缓慢的根源,力图从根源上解决乡镇统计建设的各项矛盾,需要从进一步深化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入手,且应将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置于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大环境下进行。现阶段,乡镇统计建设应分三个阶段进行。乡镇统计建设初期阶段应从统计机构设置和独立性建设、统计队伍的稳定性、统计硬件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乡镇统计基础性建设水平。乡镇统计建设提升阶段,应健全经费配置机制,细化管理,提高乡镇统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塑造更坚实稳定的现代化统计队伍。乡镇统计建设的高级阶段,应强化统计制度、法规建设,规范乡镇统计建设标准,优化统计队伍结构,促进乡镇统计由职能型向智能型转变,扩大服务范围,使乡镇统计真正能够为各级政府提供优质的服务。

[1]分宜县统计局.分宜县乡(镇)统计机构现状调查.http://www.fenyi.gov.cn,2009-06-17.

[2]丽水市外经贸中心.处州统计事务所被选为省统计信息调查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http://www.a8a7.com,2010-01-22.

[3]宝鸡市统计局.基础薄弱 急待加强——凤县乡镇统计工作基本情况调查.http://www.bjtjj.gov.cn,2009-6-16.

[4]何焕炎.中国农村统计的建立与发展[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5]周长青.乡镇统计机构建设的基本走向分析[J].统计研究,2005,(1).

[6]贵阳市统计局.贵阳市乡(镇、街道)统计基础工作调查报告.http://www.gygov.gov.cn,2009-08-14.

[7]西宁市统计局.西宁市乡(镇、街道)统计工作基本情况分析.http://xntjj.xining.gov.cn,2009-07-10.

[8]宜宾市统计学会.江安县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http://www.stats-yb.gov.cn,2009-08-03.

(责任编辑/亦 民)

C829.23

A

1002-6487(2010)23-0074-04

2009年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资助项目(NWNU-KJCXGC-SK0302-6)

杨立勋(1965-),男,甘肃武山人,教授,研究方向:政府统计及宏观经济统计。

申 思(1987-),女,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统计。

猜你喜欢
统计人员乡镇样本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推动医改的“直销样本”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试论如何提高财政局统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村企共赢的样本
综合统计分析系统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