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芹 郑善英 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262500)
PICC管与静脉留置针的临床观察
李爱芹 郑善英 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262500)
目的 探讨PICC(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与静脉留置针在输液治疗方面有效性、安全性的对比。方法 观察60例PICC与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置管时间、置管并发症方面的差异,并进行比较。结果 平均置管时间:PICC组平均留置时间为42.5d,静脉留置针组为4.5d。留置时间>5天时,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P<0.01。并发症发生率PICC组为16.7%;静脉留置针组为53.3%。PICC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静脉留置针组,P<0.05。结论 PICC较静脉留置针而言,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输液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PICC;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置管时间;护理学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是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处,留置时间可长达1年,护理简单,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减少化疗药物或其他刺激性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或渗漏导致的局部组织坏死,静脉输液时,只需将螺旋输液器接头与导管末端可来福接头相接即可顺利进行,省时、省力,可多次重复输液, 为需中长期输液的病人带来福音。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近年来在临床已逐渐普及,同样对于需要长期或持续输液的患者,留置针的使用也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剌的痛苦,为抢救病人的生命赢得了时间。我们对两种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1 病历选择与分组 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院神经外科因脑外伤住院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年龄在18~84岁,平均38.5岁,随机分组:①PICC组,30例。男女比1.08∶1,年龄21~84(中位年龄36.4)岁;②静脉留置针组,30例。男女比1.1∶1,年龄21~79(中位年龄41.2)岁。两组性别、年龄、疾病构成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穿刺方法 PICC组:手臂外展90°,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隙。上肢左侧为(41.26±3.84)cm,右侧为(37.78±3.84)cm。选择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因贵要静脉直、粗、静脉瓣较少,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时为最直和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故为首选,穿刺成功率高。穿刺后从回血帽观察回血,保持穿刺针的位置,隔无菌巾松止血带,轻压穿刺点上方止血,撤出穿刺针,固定,然后用肝素盐水抽吸至回血,连接肝素帽及密闭输液器。穿刺点放小方纱,覆盖无菌透气膜固定好。以穿刺点为中心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h。穿刺第2d再换膜1次,以后每2~3d换膜1次。PICC导管为贝朗公司产品。
静脉留置针组:穿剌前松动外套管(转动针芯),以便穿剌后拔出针芯。留置针进针角度以15°~30°为宜,进针速度不宜过快,应直接剌入血管,见有回血,降低穿剌角度(5°~15°)将留置针继续沿血管前行1~2mm,以右手固定针翼,左手持针座将软管全部送入血管。直接剌入血管比在皮下潜行后再剌入血管穿剌成功率高,且可避免损伤软管头端。穿剌时,当软管全部送入血管后,针芯勿全部拔出,只需退至三通处再往后1~2mm,即打开输液开关,待血液全部回入血管后,再拔出针芯,这样可以避免血液在针的尾端存留。如果打开输液开关后,发现穿剌没成功,应更换留置针,选择另一血管重新穿剌。
1.3 统计学方法 两组资料临床使用效果采用χ2检验。
在留置天数比较中,PICC组最短留置时间为18d,最长留置时间为84d,平均留置时间为42.5d,静脉留置针组最短留置时间为2d,最长留置时间为6d,平均为4.5d。两针留置<5d时,差异无显著性;留置>5d时,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P≥0.01,留置时间越长,差异越显著[1];在对两种输液留置管之间的并发症的比较中,PICC的并发症明显低于静脉留置针,χ2=4.26,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见表1
表1 PICC导管与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3.1 静脉留置针留在血管内塑料套管较短,最长达2.5cm,肢体活动较剧可引起液体自穿刺点缓慢溢出,输入有刺激性药物时患者有不适,引起炎症反应[2],且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造成血管的损伤。静脉炎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有关,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越长,静脉炎发生率越高[3]。 躁动病人静脉留置针易自血管内脱出,如位于关节处,更易出现上述不适,甚至自行脱落,限制了肢体活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短,一般为3~5d,赵改婷[4]等认为: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最好不超过96h,且留置时间越长,则越容易形成静脉血栓。
3.2 PICC虽较静脉留置针费用高,但其远期效益是静脉留置针不能比拟的,静脉留置针的操作简单易行,但受其并发症及留置时间的限制,在临床的应用效果远不及PICC导管。PICC导管穿刺点位于肘关节处, 在外周静脉、较直观、易于定位,穿刺点表浅,止血容易,导管插入长,留在血管内的导管长达45~50cm,且无液体外溢等情况出现,不易脱落,不需缝针,不需局部麻醉,插管成功率高、创伤小、感染机会少,PICC不仅能够减少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化疗药外渗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特别在抢救时,任何抢救用药均可根据需要较快或缓慢注入,争分夺秒,提高抢救成功率。虽然PICC有以上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处理不当,可造成各种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影响治疗效果,依据PICC所致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只有严格规范技术操作、遵循循证护理理论、以人为本,给予护理干预以降低和预防并发症,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关于PICC管留置时间,国内梁海华[5]等报道最长可达到369d。PICC管生物相溶性极佳,不易与血管内物质融合发生反应,因此凝血及细菌感染发生率极低,还可用于肠外营养、胸腔积液引流等治疗,因此提高医护人员的认知程度,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充分认识PICC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不仅具有保护患者血管、保证输液安全、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还可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即时用药,尤其便于病情变化时及时给药。加强PICC置管的规范化操作培训,使广大护理人员都能熟练、规范地应用PICC。其次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工作,向其讲解PICC置管的优点,使他们有理性认识,从观念上接受。
[1] 李晓燕,刘洋,陈卫红.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5):300~301.
[2] 吴青蔓.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 19:216~217.
[3] 靳杭红,王淑妮.手背静脉穿刺两种方法的比较[J].西南国防医学,2003, 13(1): 83.
[4] 赵改婷,高荣花,耿少英,等.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04,19(3):211~213.
[5] 梁海华,谢巧庆,张婷婷,等.外周导入静脉置管留置时间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8):570.
10.3969/j.issn.1672-2779.2010.17.094
1672-2779(2010)-17-0122-02
201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