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2010-09-14 03:35滕树启
新华教育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单质电离分子

滕树启

【摘要】通过传授化学知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以适应今后继续升入高级学校后的学习和进入社会后高新科学技术对化学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化学概念是用简炼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的,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有限,如何根据中学生的水平,通过传授化学知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以适应今后继续升人高一级学校后的学习和进入社会后高新科学技术对化学的需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概念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充分利用化学实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化学教学阶段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此时的学生好奇心强,富于幻想,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在进行基本概念的教学时,学生总感到很枯燥,难以记忆和理解。其实化学学科有它自身的优势,尤其是化学实验具有神奇的魅力,它可以帮助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产生浓厚兴趣。因此,我本着“化学教学,兴趣为首”的原则从事化学课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坚持以精彩的实验引入,抓住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振奋的精神投入学习,变枯燥的概念讲解为学生的自主归纳。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有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实验过程的展示。例如:九年级化学下学期在讲解物质的电离产物从而引出酸碱定义时,只凭书上的彩图和文字讲解,很抽象,而且学生会误认为是溶液通电后才发生电离。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进行展示物质放入水中进行电离的全过程,然后通电后溶液中离子定向移动电灯发光,学生就很清楚,不用教师强调,学生就明白电离与通电与否无关。在展示实验时,我还根据当时课堂的情况,调整讲课速度,控制自己的音调高低,用以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以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2讲清概念中的关键词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上的错误,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解氧化反应的定义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氧化反应”而不是学生们认为的“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二者有本质区别。因为氧化反应目前学生接触到的是与氧气发生的反应,若理解为“氧气”则变得狭义。又如在讲解溶解度概念时,溶解度概念中的“温度”、“溶剂量”、“溶液状态”、“单位”四个关键词要讲清楚,缺一不可。溶剂量的要求若不是100g可进行折算,单位不用国际单位,而是用常用单位g(克)。抓住要点,逐个讲解,并设计相关习题,突出关键词。还有在讲解“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和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在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将一些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误认为是单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因它们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3从正反两方讲清概念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后,再从反面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例如在讲解“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时,学生常会疑惑,在教材中前面一直讲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间有间隔,分子质子很小,在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等分子的性质,为什么突然得出分子可以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呢?这时若继续讲微观,讲性质,学生反而更糊涂,而反过来从物理的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角度讲就比较容易理解。水蒸发为水蒸气是物理变化,而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是化学变化,为什么这样判断呢?是根据物质中分子是否变化进行判断。水电解后,水分子已经发生改变,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不能再保持水的性质,变成了其它的物质。水蒸发,水分子没有变,所以水蒸气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又如在学习的碱盐分类时,含有铵根离子的物质,学生会俟认为是酸式盐,如NH—CL,学生看到它与NailCCh等的酸性氧化物很相似,这时单从定义上讲,学生很混淆,外形确实很相似,而且酸式盐的结构中间也是H。这时,可让学生写电离方程式,强调原子团不分开,NH4+是铵根,不能分开。NaH4CL=NaH4++CL-,再对比电离产物,没有氢离子,所以该物质不属于酸式盐,经过对比后很清晰。

总之,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强学习兴趣都大有帮助。

4剖析概念。加深理解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在学习“溶液”概念时,学生往往容易将水认为是溶液,因为水符合溶液的一些特征如“透明、稳定”。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可将“溶液”概念剖析开来,强调溶液首先必须是混合物,至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水均一、稳定,但水不属于混合物,所以它不是溶液。又如在讲解碱的概念时,碱的定义是“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其中,氢氧根离子学生容易理解,这是碱的特征,但遇到碱式盐,例如Cu2(OH)CO2,时不能区分,这时就要给学生剖析Cu2(OH)2CO3电离时阴离子有OH-产生,但也有另一种阴离子CO2-3。产生,阴离子并非全都是OH-,所以它不能叫碱,突出理解定义中的“全部”二字;还有在讲解氧化一还原反应时,氧化还原是化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氧化还原概念由最早的得,氧和失氧,发展为化合价的升高和降低,以致到现在的电子得失观点,失电子为氧化,得电子为还原,概念的提出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深入。初中学生容易将氧化还原反应与置换反应混淆。这时,教师应将反应的基本类型和反应类型分开,有些反应可以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同时可以是置换反应,二者有区别。也有联系。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要有单质,而氧化还原反应既可有单质,又可有化合物,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化合物也可。经剖析后,学生清晰地理解了二者的关系。

猜你喜欢
单质电离分子
走出引力与斥力的误区
诸单质运动的含义
《铁单质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精日”分子到底是什么?
以醋酸电离为例分析“弱电解质越稀越电离”
如何复习“水的电离”
对比学习“分子”和“原子”
浅谈溶液中水的电离度
臭氧分子如是说
归类总结促进H2O电离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