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潜伏期中生物钟作用时效的测量方法

2010-09-12 09:03李清华谢水清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脑认知科学实验室武汉430074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0年11期
关键词:被试者生物钟失控

李清华 谢水清 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脑认知科学实验室 (武汉 430074)

0 引言

失眠是指长期存在的入睡困难,并且白天感觉精神和体力没有得到恢复,感到身心疲惫[1]。失眠最常见的是睡眠抱怨,影响着大约30~40%的成年人[2~4],且研究发现在1~2%的普通人群和12~15%睡眠疾病中心的病人中,失眠是导致抑郁症的一个已知的、独立的危险因素[5]。

尽管失眠广泛流行,且严重损害白天工作的效率,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但是,失眠常常没有得到有效地治疗。即使在那些接受了治疗的失眠者中,大多数是接受的药物治疗[6],并认为药物治疗失眠是最有效的[7]。然而,药物的效应是双向的,它在解除失眠的同时,往往也削弱了白天正常工作学习的效率,且经常服用不利于健康。因此,非药物治疗失眠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失眠大多数都是因不能抑制延绵不断的思绪而无法入睡。延绵不断的思绪,如不愉快的想法、对睡眠质量的担忧等等,被称为“失控的认知活动”[8~10]。抑制失控的认知活动,成为解除失眠的关键。

当前,非药物治疗失眠中,被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多种方法的综合,包括刺激控制(stimuluscontrol)(只有当困倦的时候才上床睡觉)、 睡眠限制(sleep restriction)(估计平均每晚睡眠的时间,并限制躺在床上的时间,使其与估计的时间大致相等)、睡眠保健(sleep hygiene)(教失眠者怎么干预睡眠)、放松(relaxation)、认知重建(cognitive restructuring)(改变关于睡眠的失去理性的信念)、似是而非的意图(paradoxical intention)(明确告知失眠者上床睡觉时努力保持清醒)或者想象训练(imagery training)(例如,在大脑中想象一个普通物体的形状、颜色、运动和质感)[11~12]。这些方法本质上都是减少失控认知活动的发生,或者通过自主进行的认知活动与失控认知活动相互作用,转移失控认知活动占用的脑注意资源,中断失控的认知活动来解除失眠[13]。虽然认知行为治疗失眠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实际治疗效果并非理想,这种方法没有为失眠者提供最有效的心理治疗[12],甚至对于不同的失眠者差异很大[14]。

通过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失眠的方法,存在三个问题:一是通过自身进行的认知活动来抑制失控的认知活动,虽然为抑制失控认知活动提供了依据,但却没有为维持注意转移、阻止失控状态的反弹提供指导,也无法避免自身进行的认知活动转化为新的失控认知活动。二是忽视了在抑制失控认知活动的同时,人体生物钟的作用,且自身进行的认知活动本身就干扰了生物钟的作用。失控认知活动实际上打断了生物钟的作用时间,导致人无法入睡。抑制失控认知活动的目的就在于满足生物钟的作用时间,使其不被有害认知活动干扰。众所周知的一种现象是猝睡现象,这种现象表明,即使十分困倦,只要处于静息的时间很短,脑也不会从觉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但是,静息的时间一旦超过一定长度,脑将瞬间进入睡眠状态,例如,在繁忙的十字路口等待绿灯放行时,长途跋涉的汽车司机常常会睡着。三是这种方法无法给出使人入睡需要抑制失控认知活动的时间长度。

因此,我们认为要控制从觉醒状态(认知-反应水平高)向睡眠状态(认知-反应水平低)转化,必须用外部间歇式的刺激,来替代积极连续自主进行的认知活动,并适当调整外部刺激的特性,抑制失控认知活动来满足生物钟作用的时间(即,在这段时间中,无认知活动发生),我们把生物钟作用的这种特性,简称为生物钟作用时效;更重要的是测量出生物钟作用时效,并用测量的结果调整外部刺激间隔,就能更好地促进向睡眠方向发展。本文设计了三组实验来测量生物钟作用时效,并验证以上的设想,所有实验被试者一样,用以对比。

1 实验方法

1.1 被试者

我校16名研究生,其中男14例,女2例,年龄23~28岁。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测量,他们的PSQI值均小于7,属于睡眠正常。

1.2 实验设备

实验采用的设备为自主研发的便携式睡眠监控仪。该仪器由4个主要部分组成。这4个部分分别为产生声音刺激的蜂鸣器、采集被试动作反应的加速度传感器、负责计算分析的主控单位以及数据存储单位。其中主控单位根据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的被试反应,存储数据,分析出被试状态,然后给出相应的声音刺激。

1.3 实验程序

为测量出人在真实睡眠环境下的生物钟作用时间,睡眠仪由被试者带回自己的宿舍,并在晚上睡觉时戴上。实验时,仪器戴在食指上。仪器开机之后,会通过蜂鸣器向人体提供两种声音刺激。一种为“短声音”,声音时间长度为200ms,此声音刺激不需要人体作出反应,我们称之为非目标刺激;另一种为“长声音”,声音时间长度为500ms,此声音刺激要求人体作出反应,我们称之为目标刺激。两种声音刺激的时间长度差别比较明显,使人在睡觉时能容易地辨别目标刺激和非目标刺激,且将声音强度调整到人在清醒状态下,刚好能听到声音。当听到目标刺激时,戴仪器的食指轻轻动一下。

1.4 实验刺激物及呈现方式

1.4.1 实验1刺激物及呈现方式

睡眠仪只向被试者提供目标刺激,且刺激间隔为随机产生的6~25s之间。因为只有一种声音刺激,不需要辨别不同的声音刺激。为了减少声音对人睡眠的干扰,将目标刺激的声音时间长度调整为200ms。当人体对连续6次刺激未做出反应,则关机。

1.4.2 实验2刺激物及呈现方式

睡眠仪提供的声音刺激同实验1相比,只是将刺激间隔调整为随机产生的16到35s之间。

1.4.3 实验3刺激物及呈现方式

睡眠仪向人体提供的声音刺激同实验2相比,增加了非目标刺激,且非目标刺激声音时间长度为200ms,目标刺激声音的时间长度为500ms。目标刺激和非目标刺激等概率出现。

1.5 实验数据处理

睡眠仪的数据存储单位存储的实验数据包括提供声音刺激的时刻、刺激类型、人的反应时间和反应正误。如果反应时间超过2s,则认为没有对刺激做出反应。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时,首现将数据绘制成图形。图形以时间为横坐标,人的反应时间为纵坐标。其中对目标刺激的反应绘制成黑点,对非目标刺激的反应绘制成叉。为了更直观地观察人对刺激反应的快慢,我们做了这样的处理:反应时间越长(反应慢),点就越靠近横坐标;反应时间越短(反应快),点就越远离横坐标。

实验1的数据图形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1的数据图形

实验2的数据图形与实验1相似。如图2

图2 实验2的数据图形

实验3增加了非目标刺激,其数据图形如图3。

图3 实验3的数据图形

2 结果

2.1 生物钟作用时效统计

生物钟作用时效的测量方法是通过睡眠仪存储单位存储的实验数据,找到被试者在睡着前最后一次对目标刺激作出反应的时刻,以及睡着(关机前,连续6次对目标刺激失去反应,其中第一次未反应的时刻)的时刻,计算它们的时间差,这个差值就是我们需要测量的生物钟作用时效。实验1中,测得的生物钟作用时效平均值为18.67±2.24s,最大值为22s,最小值为16s。实验2中,测得的生物钟作用时效平均值为25±6.54s,最大值为33s,最小值为16s。

实验1测得的生物钟作用时效数据统计如下表所示:

被试者编号性别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生物钟作用时效(男:M 女:F)(PSQI)(单位:分)(单位:秒)2 M 4 16 5 M 4 20 6 M 5 17 7 M 5 17 9 M 4 21 10 M 4 16 11 M 6 22 12 M 4 20 15 F 5 19均值(X±s) 4.56±0.73 18.67±2.24

实验2测得的生物钟作用时效数据统计如下表所示:

被试者编号性别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生物钟作用时(PSQI)(单位:分)(男:M 女:F)效(单位:秒)1 M 5 30 2 M 4 25 3 M 4 31 5 M 4 19 6 M 5 16 7 M 5 20 9 M 4 33 10 M 4 29 11 M 6 32 12 M 4 18 13 M 5 17 15 F 5 30均值(X±s) 4.58±0.67 25±6.54

2.2 睡眠潜伏期统计

睡眠潜伏期是指开始睡觉到睡着所经历的时间。它的测量方法是根据睡眠仪存储的实验数据,找到实验开始的时刻和睡着的时刻,这两个时间差就是我们要测量的睡眠潜伏期的值。实验1中,有9名被试者在30min以内睡着,另外7名,由于在超过30min以后还不能睡着,结束实验。睡眠潜伏期的平均值为25.6±4.19min,最大值为30.2min,最小值为19.1min。实验2中,有12名被试者在30min以内睡着。睡眠潜伏期的平均值为19.73±4.66min,最大值为27.47min,最小值为11.42min。实验3,有14名被试者在30min以内睡着。睡眠潜伏期的平均值为18.24±6.24min,最大值28.47min,最小值10.2min。

实验1测得的睡眠潜伏期数据统计如下表所示。

被试者编号性别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生物钟作用时(PSQI)(单位:分)( 男:M 女:F)效(单位:秒)2 M 4 30.18 5 M 4 30.2 6 M 5 23.47 7 M 5 20.8 9 M 4 22.58 10 M 4 28.5 11 M 6 19.1 12 M 4 26.83 15 F 5 28.72均值(X±s) 4.56±0.73 25.6±4.19

实验2测得的睡眠潜伏期数据统计如下表所示。

被试者编号性别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生物钟作用时效(单位:秒)1 M 5 22.2(男:M 女:F)(PSQI)(单位:分)M 2 4 15.55 3 M 4 27.47 5 M 4 11.42 6 M 5 18.28 7 M 5 24.15 9 M 4 17.72 10 M 4 19.78 11 M 6 16.43 12 M 4 16.05 13 M 5 24.95 15 F 5 22.73均值(X±s) 4.58±0.67 19.73±4.66

实验3测得的睡眠潜伏期数据统计如下表所示。

3 讨论

3.1 生物钟作用时效测量的误差分析

被试者编号性别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生物钟作用时效 (单位:秒)1 M 5 16.58 2 M 4 27.13( 男:M 女:F)(PSQI)(单位:分)3 M 4 10.2 4 M 6 14.55 5 M 4 10.8 6 M 5 28.47 7 M 5 20.37 M 9 4 11.08 10 M 4 15.3 11 M 6 13.42 12 M 4 17.5 13 M 5 20.75 14 M 6 26.9 15 F 5 22.35均值(X±s) 4.79±0.8 18.24±6.24

实验1与实验2测得的生物钟作用时效有较大的差别,其原因是它们的刺激间隔不同。假设在上次目标刺激发生后16s,被试者刚好睡着,而本次目标刺激却在16s之后才出现,那么测得的生物钟作用时效就会大于16s,因此就会产生误差。目标刺激间隔越大,误差就越大。实验1测得的生物钟作用时效是最精确的,却对睡眠的干扰是最大的。实验3加入了非目标刺激,因为两次目标刺激中间可能存在若干个非目标刺激,无法准确测量生物钟作用时效。

3.2 缩短入睡潜伏期比较

实验1只有目标刺激,由此被试者无需对目标和非目标进行识别,这会减少脑的认知信息处理,即将人脑的意识活动降低,突出了生物钟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机控的脑的认知信息处理的减少,不能有效地转移注意力,且刺激间隔比较短,不能满足生物钟作用时间的要求。实验仅有一半人能睡着,对睡眠干扰较大,不能有效地缩短入睡潜伏期。

实验2仍然只有目标刺激,根据实验1的结果,将刺激间隔范围调整到16到35s。与实验1相比,刺激间隔变长了,满足了生物钟作用时间的要求。但是,只有目标刺激,被试者不用对目标和非目标刺激进行辨别,无法有效地中断原来的失控认知活动,生物钟也就不能完全起作用。因此,对于存在失控认知活动的被试者,仍然不能满足生物钟作用时间。

实验3不仅有目标刺激,还增加了非目标刺激,这就要求被试者对刺激进行辨别,可有效中断原来的失控认知活动;刺激间隔16到35s,能满足生物钟作用的时间,有很好的实验效果,能有效缩短入睡潜伏期。

本文仅对一般人群睡眠的生物钟作用时间进行了测量,尚未对失眠者进行类似的测量,以后的研究应测量更多的失眠者。此外,睡眠仪器还不够智能,未来的睡眠仪应具有分析判断人睡眠时大脑的不同状态,并根据不同的状态,智能地调整刺激。

[1]Edinger, J. D., Bonnet, M. H., Bootzin, R. R., Doghramji,K., Dorsey, C. M., Espie, C. A., et al. (2004). Derivation of research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insomnia: Report of an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work group. Sleep, 27,1567–1596.

[2]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Ervice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Trans-NIH Sleep Research Coordinat-I NG Committee, et al. 2003 national sleep disorders research plan[M],second edited,2003.

[3]Harvey A G. A cognitive model of insomnia [J],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2002, 40: 869-893.

[4]Lichstein L, Morin C M. Secondary insomnia [J]. Treatment of late-life insomnia Lichstein, 2000: 297-320.

[5]Joanne Waine, Niall M. Broomfield, Stephen Banham,Colin A. Espie. Metacognitive beliefs in primary insomnia: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the Metacognitions Questionnaire–Insomnia (MCQ-I) J. Behav. Ther. & Exp. Psychiat. 40(2009) 15–23

[6]Benca RM. Diagnose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insomnia: a review. Psychiatr Serv 2005;56:332–43.

[7]Buscemi N, Vandermeer B, Friesen C, Bialy L, Tubman M,Ospina M, et al.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rug treatmentsfor chronic insomnia in adults: a meta-analysis of RCTs. J Gen Intern Med 2007;22:1335-50.

[8]Harvey A G. A cognitive model of insomnia [J],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2002, 40: 869-893.

[9]Editorial.Waking up to the importance of sleep[J], Nature 2005,437:1207

[10]Mark W. Mahowald1,Carlos H. Schenck1, Insights from studying human sleep disorders,Nature,2005,437:1279-1285

[11]Annemieke van Straten, Pim Cuijpers. Self-help therapy for insomnia: A meta-analysis. Sleep Medicine Reviews (2009)13, 61-71

[12]Harvey AG, Tang NKY.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for primaryinsomnia: can we rest yet? Sleep Med Rev 2003;7(3):237-62

[13]Harvey A G,Payne S. The management of unwanted presleep thoughts in insomnia: distraction with imagery versus general distraction [J],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2, 40:267-277.

[14]Jack D. Edinger,Colleen E. Carney, Pretherapy Cognitive Dispositions and Treatment Outcome i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Insomnia. Behavior Therapy 39 (2008) 406-416 ■

猜你喜欢
被试者生物钟失控
周末“补觉”是一个谎言
一场吵架是如何失控的
定身法失控
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
打乱生物钟会让人变丑
智能生物钟
儿童花生过敏治疗取得突破
神通广大的生物钟
为什么我们会忍不住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