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产业链的链条升级模式分析
——基于江苏省样本配套企业的调查统计

2010-09-09 04:54蒋兰陵
中国科技论坛 2010年4期
关键词:链条产业链升级

蒋兰陵

(扬州大学经济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配套产业链的链条升级模式分析
——基于江苏省样本配套企业的调查统计

蒋兰陵

(扬州大学经济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从链条升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出发分析了产业链升级的最高级形态——链条升级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判断了影响链条升级的主要因素,根据创新能力的一些计算指标考量了链条升级的具体表现,并在江苏省配套企业的实际调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配套产业链;配套企业;链条升级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chain upgrading,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chain upgrading,which is the most advanced pattern.Then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with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and investigates concrete manifestation according to some calculation indexes of innovation capacity.Finally,the main conclusion is confirmed in the survey of sample enterprises.

Key words:corollary industry chain,corollary enterprises,chain upgrading

所谓配套,是指在整个生产链条中以一个主要生产环节为核心,其它生产环节跟进配合而形成的生产技术联系。 刘振铎(2002)[1]在《现代汉语辞海》中给出的定义:配套是把若干相关的事物组合成一整套。本文中“配套”所指的含义就是完整产业链上的一个个节点,做中间产品、半成品、生产工序的加工。从这个角度出发,没有检索到直接相关的文献,只有与之相似的“外包”、“加工”等概念的文献资料。

在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下,任何企业都必须融入其中才能生存发展。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展本土配套产业的方式加入全球产业链,逐渐被认为是我国工业化的新道路和重大发展战略。在这一发展战略中,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进行产业配套,成为外资企业的受包企业、配套加工企业,从而有可能吸收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并获得一定的生产技术、管理理念等,最终推动本土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在全球产业链上的攀升。

1 链条升级的理论综述

1.1 链条升级的意义

在产业链攀升的道路中,企业可以通过重新组织生产体系或更先进的技术使得投入产出的效率更高,也可以进入更加高端、精密的产品生产线,生产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 但是,Kaplinsky(2000)[2]认为,能够真正改变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分配地位的是功能升级和产业链的链条升级。企业越来越不追求产业链的完整性,而是努力向“小、专、精”的方向发展。现代的企业竞争已经演变成一个产业链与另一个产业链之间的竞争。 Humphrey&Schmitz(2000)[3]认为链条升级的实践形式是从一条产业链条跨越到一条新的、价值量高的相关产业的产业链,企业把一个产业中获得的能力应用到另一个新的产业,或转向一个新的全球产业链中。Kaplinsky&Morris(2002)[4]提出,产业链条升级是从一个产业链条转换到另一个产业链条的升级方式。例如,从自行车产业链到摩托车产业链再到汽车全球产业链的转变,台湾企业从晶体管收音机生产转到计算器又到电视再到电脑监视器以致掌上电脑等的一个过程。一般这种转换都来源于突破性创新。通过剥离原有产业链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进入一个新的产业链条,表现在企业利润率更高,新产品市场销售比率上升。

1.2 链条升级的实现路径

Utterback(1999)[5]的实证研究表明,60%~80%的重要创新都是受需求拉动而产生与扩张的。Su-Lee Tsai&Cheng Hsu 在对以“Dynalab”(华康公司)为典例的基础上研究了IT产业的跨国公司投资现象,与之前的发达国家不一样,称之为“逆杠杆”。企业凭借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机会,学习、挖掘、套取先进的技术、管理、营销等资源,互动创新,迅速积累和整合自己的国际化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最终成长为能够撬动更多的国际合作的专业性生产企业。以华康为例,最初是夏普和松下的代工企业,在配套加工的基础上,拓展新的领域——彩色印前领域与加值网络领域,成长为世界著名企业。逆向操作由最初的被动合作变为主动合作,单一配件合作生产转变为多配件生产合作。Zwemuller&Brunner(2005)[6]针对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空间经济体,指出通过本土市场需求容量所内涵的对创新动力引致功能的发挥,提出了需求所引致的创新思想。国内学者王睢(2003)[7]指出,所谓杠杆就是指公司的外部资源。 利用这些资源,如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等作为公司产品的一种输入,输出高附加值产品以形成竞争优势。方琳(2004)[8]从理论上对逆杠杆操作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地总结,对中国加工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张春勋等(2008)[9]认为顺轨创新是对技术创新路径依赖的较好突破,顺轨创新就是顺沿着企业的技术轨道进行技术创新,通过在同一技术轨道内充分利用原有技术、知识和能力产生新技术、新知识和新能力而逐渐持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张杰等(2007)[10]认为中国本土企业突破“结构封锁”之道的关键在于培育中国的高端需求市场与加快合理的需求结构转化。佟岩等(2008)[11]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ETSI的自主创新模型,因为经济、技术、组织、制度因素都对产业技术进步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的转移有决定性的影响。张可远等(2007)[12]从技术创新、供给动力、需求能力、对外贸易、结构因素和政策推动等六个方面建立了产业之间转移的评价指标体系。

2 中国配套产业链进行链条升级的意义

2.1 链条升级的必要性

在全球产业链下,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拥有强劲的市场和技术垄断优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只能以代工方式参与到全球的生产网络中,在产业链中处于低端环节。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作为产业链的主导者,通过技术标准、授权、质量、交货等各个因素来控制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使本土企业被“俘获”或“锁定”于低附加值、低创新能力的微利化的产业链配套加工环节[10]。在大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前提下,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可能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会出现 “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探究其原因,主要是与资产专用性相关。

威廉姆森指出,资产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使用的程度。在本土企业被“锁定”的状态下,技术创新的转换成本,也就是从一种产业转换到另一种产业所需要的成本非常大。在纵向一体化的过程中,技术上的相互依赖造成资产的专用性较强,技术创新、链条转换的成本也就越大。诺斯也认为后发国家或地区在发挥后发优势过程中,由于初始技术或制度变迁的路径存在着多重选择,一旦选择失误,其经济发展由于路径依赖会陷入困境。

如果维持在传统的配套产业链下,本土企业很难产生企业层面或产业层面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要突破跨国公司对本土配套企业的“锁定”,本土企业需要借助跨国公司这一跳板,从原有的产业链中突围出来,形成新的产业链,并在新的产业链中成为主角,与跨国公司共同支配整个市场。

2.2 链条升级的可行性

链条升级对于增强本土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着显著的作用。本土企业需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链条转变则是本土企业不断地由低端走向高端的重要途径。在产业链条转换过程中,本土企业更有机会争取到链主的地位。对于从事配套加工的本土企业而言,应该学会两条腿走路,将定牌配套加工与创造自有品牌结合起来,这一点格兰仕品牌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把自营品牌与OEM贴牌相结合,利用国际知名企业的品牌、销售及服务网络等资源,把自己的产品成功地打入国际市场。在中国,配套产业链上的加工企业除了自身的“干中学”,在配套中模仿创新,更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从低端加工环节走出来的过程是艰难的,资金、市场、技术、人才每一个对于配套企业来说都是瓶颈,因此链条升级作为产业链升级的最后一种模式,既代表着最高级的境界,又表征着其道路的曲折。

结合前面众多学者的研究观点,为了考量链条升级的可能性,从配套产业链的角度建立ECDP模型来综合地评价链条转换的条件。

3 ECDP链条升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 ECDP评价指标体系

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产业链转换的众多观点,西方认为经济、技术、需求、政策支持(Economic factors——Technological factors——Demand factors——Policy factors,ECDP)对本土配套企业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中,经济因素是产业链条转换的宏观基础,链条升级的关键是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因素是链条升级的重要突破与策略选择,配套政策是链条升级的有效支撑。由于这四个影响因素对应的原始指标很多,容易使得分析复杂性增加,这里对每个因素只选取有代表意义的少数几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见表1)。

因为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把多个原始指标减化为有代表意义的少数几个指标,使大部分信息更集中、更典型地表明研究对象的特征。常用来反映经济因素的指标是人均GDP,企业的人均利税情况可以反映企业的实力,这一指标与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利润相对应,是企业进行升级的基础;全要素生产率(TFP)是衡量技术进步或技术效率等方面水平的综合指标,反映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表现为不能由要素投入增长来解释的产出增长部分;技术创新离不开研发,专业的技术人员是研发的软肋,是企业研发能力、产出能力的保证;企业的升级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支持,产品的创新来自于需求的驱动,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可以给企业提供升级的构想,而消费者的实际消费可以促使企业实现升级;最后,企业的升级还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尤其是为发包企业配套的本土企业,除了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之外,占大多数的仍是民营企业,这些企业更需要政府的倾斜性政策的支持。

3.2 链条升级能力的测度——主成分分析

对1998—2007年全国的80个数据根据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原理,运用SPSS软件进行计算机处理。KMO值检验结果0.655,大于0.5;Bartlett球形检验的Sig.取值0.000,拒绝该假设,表示适合做因子分析。

经分析计算列出了所有的主成分,且按照特征根的从大到小次序排列(见表2)。第一主成分特征根为6.783,方差贡献率为84.792%,前三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9.922%。根据提取因子的条件——特征值大于1,可以选取出人均GDP与人均利税这两个因子。从主成分因子的信息贡献看,影响产业链条转换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发达国家主导的产业链生产网络体系,从而完成了经济发展的原始积累。借助于外力,中国可以提升整体的经济实力,同时为下一步发展夯实基础。为了不被原有的全球产业链“封锁”,中国的本土企业需要自主创新,而创新的基础是多方面的,经济基础、生产要素基础、需求结构基础等等,而最根本的仍然是经济基础。

3.3 链条升级的外在表现——创新能力分析

以多数学者采用的创新产出衡量指标——发明专利的授权量为例,本土大中型工业企业(由于受到指标来源的限制,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涉及大中型工业企业。当然,在配套产业链上,工业中的制造业是外资主要的投资对象,链条升级与普通的产品升级、工艺升级不同,这不是一般性的企业都能进行的升级模式,因此,大中型工业企业更具链条升级的可能)发明专利由1999年的5879件上升到2007年的43652件。同期,技术开发经费支出总额也由1999年的567.2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123.73亿元。从整体上来看,创新产出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当然这与高额的研发投入是分不开的。

(1)创新产出率。

借鉴余冬筠(2009)的计算方法,将创新产出率定义为每单位创新投入产出的创新数量,也就是每单位研发经费支出创造的发明专利的数量。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9—2007年的数据整理,分别计算出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除外)的对应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一是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总体创新产出水平小幅提高,1999年每单位研发投入的发明专利授权量是10.36,2007年增加到10.59;二是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17个地区出现了下降的势头,尤以辽宁、安徽、广西、海南更为明显,分别从1999年的10.42、7.42、31.80和13.81, 下降到2007年的 5.17、3.05、5.78和 1.45。这表明在对外开放深入开展之际,各个地区的创新动力已经参差不齐,仍以粗放模式发展的地区已经初现疲态;三是1999—2007年,各个地区之间的创新产出率的差异有所扩大。通过两个年度31个地区创新产出率的散点图可以明显反映出这个现象(见图 1)。散点的外围在不断扩张,如北京市2007年的创新产出率高达60.96,傲居第一,广东省以18.60位居第二,而最小的海南省仅有1.45。虽然31个地区各自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努力,但各地区的创新能力仍有较明显的差异。

(2)创新集中度。

通过发明专利授权量最多的前几个地区的累计数占全部总量的比重来反映,经计算显示,中国的创新产出集中度日益增加。1999年,前6个地区的发明专利数占全国总数的64.94%,前10个地区的则占到77.97%;到了2007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全部专利发明量的71.99%是由前6个地区创造的,81.85%的专利发明是由前10个地区实现的。中国的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地区集聚现象比较明显。一直处于创新产出领先地位的地区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和广东,其中江苏省1998年和2007年均处于全国第二,1998年仅次于山东省,2007年仅次于广东省。

4 链条升级的实证调查分析

2008年10月向江苏省13个城市(其中一个城市没有能回收问卷,所以这里只是能对江苏12个城市加工配套样本企业的分析)的部分本土配套加工企业发放400份调查问卷,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先后收回问卷共335份,成功发放率达83.75%。回收问卷后,在统计过程中,共扣除2份无效调查问卷,实际有效的本土企业调查问卷共333份,回收有效率高达99.40%。

4.1 样本配套企业的基本情况

(1)创立时间。

在被调查的配套企业中,52.11%的企业是在2000年以前成立的(见图2),从事配套加工生产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随着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深入发展,近几年来新加入的配套企业不断增加,调查中2004年以后成立的配套加工企业共69家,其中有12家是2007年以后刚成立不久的。由此可见,配套加工生产在外商投资企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规模仍在不断扩大,新鲜血液继续源源不断地注入。

(2)从事配套业务的时间。

样本企业中有些企业是专门从事配套加工生产,还有部分企业是从原来的其他形式改变成配套加工或是配套加工只是其主要业务的一部分,在对这项统计实际有效的配套企业中,从事配套业务超过五年以上的企业占到一半以上,达总样本数的62.19%,配套历史在1年以下的仅占6.87%,绝大多数企业都具有长期从事配套加工的生产经验、企业动态发展变化及企业家的创业理想等,因此为配套加工的产业升级提供了可能性。

(3)配套业务。

在有效样本中,60.38%的企业主要提供的是零部件加工生产业务,有12家企业既提供零部件生产,又能够进行成品组装。从区域分布的角度来看,苏南地区的成品组装配套加工主要集中在无锡市、苏州市和镇江市,占苏南地区被调查企业的30.06%;苏北地区从事成品组装的企业共60家,占比37.5%,主要分布在扬州市、淮安市、连云港市和徐州市,苏南苏北在这一方面基本上体现出配套企业加工生产类型分布的相对一致性。另外,配套初期,只为本地企业提供配套加工的企业共16家,仅为外地企业提供配套的达到56家,74.74%的样本企业既为外地企业提供加工,也服务于本地企业。其中,配套的外地企业超过本地企业的样本企业有112家之多,占到51.85%。2008年以来,仅为本地或外地企业配套的企业数量略微有所减少,更多的企业实现了双向配套。

(4)行业分布。

在这次的问卷调查中,被调查的企业所属的行业分布较广泛,可以代表江苏省目前配套加工制造业的整体水平。333家配套企业涉及21个具体的制造业行业门类,相对集中在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纺织业等制造业行业中。按照《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对制造业的分类,将所有的制造业划分为三类:轻纺制造业、资源加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本次被调查的配套加工企业中属于装备制造业的多达176家,占总样本数的52.85%;轻纺制造业企业数占到17.12%;资源加工制造业企业共100家,占总调查企业数的30.03%,这与江苏省外商实际投资的行业分布情况基本一致。

4.2 样本配套企业的链条升级能力评价

链条升级的能力可以通过前面的创新能力指标体现出来,但是在对样本配套企业的调查中这些指标对应的数据由于涉及到发包企业知识产权等问题很难获取,仅能通过一些间接性的指标反映。在第三部分创新能力的分析中已经得知,江苏省的创新产出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可以从侧面看出江苏省的经济环境优越,从而可以假定需求与政策因素的影响均是积极的。经济因素方面主要由销售额与利润额指标来表现,技术创新方面可以通过样本企业的高学历人才情况和自主研发水平体现。

(1)配套企业的年销售额迅速增加。

从配套初期的企业销售额与2007年销售额的同比对比中,可以非常清晰地观察出配套企业的快速成长,由创立初期4.89亿元的企业平均销售额增加到2007年年底的110.44亿元,平均增长达22.58倍之多。自从事配套加工业务以来,被调查企业的销售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初期销售额不到100万的企业达到54家,到2007年已经下降到仅剩3家;1000万以上的企业数量已经从原来的83家快速增加到229家,增幅达到75.90%,尤其是销售额1亿以上的配套企业在2007年已经达到104家,是配套初期被调查企业的5.78倍。借鉴统计年鉴中将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定义为规模以上企业,这里拟将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定为规模较大的配套加工企业,在配套初期,整个被调查城市区域范围中共有83家这样的企业,而这个数字到2008年已经增加到244家。自配套加工以来,销售额突破10亿元的企业数量也有惊人的变化,初期这样的企业在苏南地区整个被调查企业中只有1家,目前已经扩展到了21家,在苏北地区目前已占38.10%。大型配套加工企业以装备制造业行业居多,还有极少数属于纺织业、非金属冶炼业。越是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其销售额越高、利润也越丰厚,以船舶配套为例,若生产1000万载重吨的造修船能力,其产值能够实现千亿元,况且在高产值的保障下,研发投入、产业链升级等也具备了必需条件。

(2)利润水平不断提升。

样本企业中利润水平没有发生变化的本土企业数目共66家,占有效样本总数的21.02%,利润率在15%以上的被调查企业共15家,只占到总样本数的4.78%,大部分企业的利润率水平偏低;利润水平明显提高的企业比重达到总样本数的42.68%,其中大部分企业的利润水平提高都非常有限,只有极少数企业(22家)利润提升幅度较大,还有34.71%的企业利润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利润率水平上涨幅度平均超过10%以上的被调查企业普遍集中于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产品附加值相对较高的行业。

(3)高学历人才比例不断增加。

被调查本土企业的统计显示,凡是有本科文化水平以上员工的企业,本科职工数量占总员工人数的比例都是呈递增趋势。创立初期,员工中没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企业共29家,由于数据缺失或初期未填写的企业达76家,样本企业中有58.33%的企业在初期就已经聘用了本科以上的员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产品研发、技术升级等发展的需要,企业雇用的高学历人才比例不断增加,2007年年底,样本企业中93.12%的企业都有了一定比例的高学历人才,本科以上人员占员工总数比重超过20%的企业有57家;截止2008年,仅1.45%的样本企业仍未有本科以上的工作人员,本科以上人员占员工总数比重超过10%的企业为43.12%,其中超过20%的企业达77家,比2007年增加35.09%,高学历人才集聚的企业主要分布在装备制造业及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业行业,如在样本企业中某企业本科以上人员占总员工比例最高的已达75%,这一企业从事的即为机械制造的配套加工生产。

(4)自主研发增加。

从有效问卷中可以看出,目前81.71%的本土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具备一定的自主性研发能力,这包括配套初期就有自主研发以及初期没有现在具有自主研发的企业。36.28%的被调查企业经历了从没有到有的过程,其中提升企业原产品质量的加工企业有31家,具备新产品研发能力的企业23家。

样本企业中有45.43%的企业长期以来在生产过程中有自主性研发,而在具有自主研发的企业中,71.53%的企业能够同时具备提升产品质量和研发新产品的创新能力,另外有23家企业一直以来能够研制新产品。能够进行新产品开发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

4.3 样本配套企业的链条升级水平

经过对江苏省400家本土配套企业的典型式抽样调查,根据回收回来的有效问卷统计,335家本土配套企业描述了企业配套初期与当前企业经营的范围,生产产品的名称。在这335家企业中,有39家企业在从事配套加工过程中实现了产业链条的升级。具体表现为从一种产品的配套升级为不同类型的其他产品,从单纯的配件加工到整件生产,以及从一个产业发展到另一个产业的最高级形态。这些企业大多分布在服装及纤维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及金属制品业等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仅有6家企业属于交通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这样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1)低级产品形态高级化。

部分样本企业配套产品形态的变化可以看出,链条升级的低级形态可以表现为从原先单纯的配套加工配件、辅料发展到最终产品的全套加工生产,如单纯的加工各类表单、书本发展到全套的彩印包装、传动链配件的生产到加工冲压件(见表3)。本土配套企业配套初期仅从事某一产业链上一个生产环节点的配套加工,发展到现在可以担任一个产业链上某一环节或几个环节完整的生产角色,这个产业链可以是原先产业链的延续,也可以在原先配套生产基础上开辟新的配套生产链。

(2)链条转换。

产业链升级最高级的形态就是同一企业不同产业之间的转换。作为配套企业,很可能会被外资发包企业“锁定”在低附加值的环节,处于从属附庸地位。如果在配套生产的过程中,配套企业能够挖掘出新的产品,开发新的产业,就能够改变自己的被动状态,从接受订单、接受考核到主动地掌握话语权,成为产业链的“脑组织”。 链条升级,不同产业之间的转换在配套企业产业链的运作中确实是存在的,但这样的升级形式所占的比例却相当的小,仍集中于一小部分本土配套企业。

比如,在样本企业中,部分样本企业的配套从助力车的转向轴承发展到汽车水泵轴连轴承,从摩托车齿轮锻件到汽车及其他车辆的精锻件,从自行车轮辋到电动车的轮辋、车把货架等;某一样本企业的生产从普通的民用产品升级到核心制造业,将民用铁挂锁、抽屉锁的生产技术转换到各类汽车锁的加工上,实现了产业链的链条升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标准也跟着不断提高,企业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将产品的生产与适时的消费需求相结合,引发产品的新市场形成。例如,某企业从原先服装的生产加工拓展到野营用品的生产,从饲料机械的制造衍生到环保设备的生产,从普通制造业产品加工发展到服务业。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中国从事配套加工的本土企业进行链条升级(这一产业链升级的最高级形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要求。影响链条升级的外部因素仍是一国的经济基础。从链条升级的外在表现形式——创新水平来看,尽管各个地区创新水平的差异仍然十分明显,但总体上的创新程度都有所提高。同时,创新产出集中之地也正是外商直接投资较为密集之处,两者彼此映衬。从对江苏省12个城市的调查中也可以发现,仅有少量配套企业已经出现了完整意义上的链条升级,部分企业已经具备了链条升级的一些基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伴随着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剧,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借鉴少量企业的成功经验,在本土企业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配套升级。

[1]刘振铎.现代汉语辞海[M].吉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2.

[2] Kaplinsky R.Spreading the gains from globalization: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value chain analysis [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0,37(2):117-146.

[3] Humphrey J, Schmitz H.How does inser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s?[J].Regional Studies,2000,36(9):1017-1027.

[4] Raphael Kaplinsky and Mike Morris.A hand book for value chain research[R].Prepared for the IDRC,2002.

[5] Utterback J.M.把握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6] Zwemuller J, Brunner J.K.Innovation and growth with rich and poor consumers[J].Metroeconomica,2005(56):233-262.

[7] 王睢.杠杆成长战略[J].经济管理,2003,(2):88-90.

[8]方琳.逆杠杆操作嵌入国际供应链——中国加工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J].价值工程,2004,(1):53-57.

[9]张春勋,赖景生.技术创新、路径依赖与主导产业演替的障碍及突破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3):104-106.

[10]张杰,刘志彪.需求因素与全球价值链形成——兼论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性锁型”障碍与突破[J].财贸研究,2007,(6):1-10.

[11] 佟岩,唐晓华.产业自主创新的 ETSI模型及其经济学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8,(4):56-59.

[12]张可远,欧向军,沈正平.江苏省主要经济带产业转换与空间相互作用研究[J].地理科学,2007,(5):648-654.

(责任编辑 谭果林)

Analysis of Chain Upgrading Model on Industry Chain:Based on the Survey of Sample Enterprises in Jiangsu Province

Jiang Lanling
(College of Economics, 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9,China)

F062.9

A

2009-12-27

蒋兰陵(1978-),女,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讲师,南京大学商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国际投资。

猜你喜欢
链条产业链升级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筑牢产业链安全
个性链条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链条养护好帮手: 5款链条油推荐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回暖与升级
别克君越正时链条故障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