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监测分析

2010-09-09 04:54李同宁王令丽
中国科技论坛 2010年4期
关键词:目标值节约指标体系

李同宁,王令丽

(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监测分析

李同宁,王令丽

(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根据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与特征,设计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监测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和综合指数方法对全国及各地区2005—2008年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展情况作了测算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在资源节约与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要实现预期目标还需进一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程。

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进程;监测;综合指数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source-saving society,the reserch establishes an indicator system of resource-saving society.Using this indicator system and composite index method,the process of building resource-saving society of our country and provinces is measu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our country has achieved some success in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but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goals need to further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resource-saving society.

Key words:resource-saving society;indicator system;process;monitor;composite index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必须实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战略,以应对今后发展中将要面临的更为严峻的挑战。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项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当前我国国民的节约意识还不够强,资源浪费现象在一些领域还比较严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评价监督和激励约束机制[1]。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监测体系,对我国及各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程进行跟踪监测分析,有助于引导和监督各级各类发展主体树立科学发展观,增进节约意识,加快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程。

1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监测指标体系的设立需要在理解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根据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提出的背景和思想渊源,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与特征。①从覆盖范围看,早期人们倡导的节约主要是“消费型”节约,即“节用”;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节约理念则是涵盖社会经济运行的全过程,包括建设、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行政管理等各个领域的节约,尤其重视“源头”上的节约,即“生产型”节约。②从行为主体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涉及政府、企业、居民、非政府组织等部门或个人,需要各行各业积极参与,使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③从节约对象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广义”资源的节约,既包括物质资源及产品的节约,也包括资金、人力和行政成本的节约和环境资源的保护与节约。④从实现途径看,资源节约型社会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等手段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建立起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生态文明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其形成与运行需要有法律制度保障、政策引导和节能、环保、资源再生技术的支撑。

总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由主体维(社会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运行维 (社会经济运行的全过程)、支撑维(法律、政策、技术保障)等构成的多维结构系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在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2 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与监测方法研究

2.1 分析框架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评价监测指标体系通常是先围绕该评价体系的对象特征和目标任务设计一个分析框架,再根据分析框架选择具体指标[2]。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主要任务是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增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的分析框架可以由资源利用效率、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强度、环境治理与废弃物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四个模块(一级指标)构成(见图1)。这一框架体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与途径——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

指标体系是分析框架的具体化,其构成应能体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并且指标的选取要考虑统计数据的可得性,以兼顾评价监测工作的可操作性。为此,我们选择了30项指标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初级阶段的监测指标,如表1所示。该指标体系的构成涵盖了能源、水、电、土地、资金、森林等主要资源种类,企业、政府、居民等各类行为主体和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体现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多维结构特征。再者,绝大多数指标都属于生产建设和行政管理领域的资源节约指标,以体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节约观”更注重源头(生产领域)的节约,而不是限制人民群众消费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

2.2 评价指标目标值的确定

任何一项战略规划都应当制定具体的目标任务及达到目标的时限并按期考核,否则该项规划很难发挥出预期的作用。实事求是地看,我国实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战略的起点是比较低的,一些资源、环境指标不但显著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3]。这种现实状况决定了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应将这一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分成若干阶段,使之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地推动和实施,以利于规划、控制与考核。为此,可以考虑以中央正式提出建设“两型”社会战略的2005年至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的2020年作为实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战略的初始阶段。该阶段是我国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资源消耗增长较快、环境压力大,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妥善规划、抓好落实与考核。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初始阶段(2006—2020年)的奋斗目标可以通过确定指标体系中各项评价指标的目标值来具体化,据以评判我国及各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展情况和目标实现程度。本文中确定目标值的方法和依据如下:①对于可以根据我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重点专项规划及行业发展规划中制定的发展目标确定或导出的指标,即由国家发展目标确定或导出目标值。如国家发改委制定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提出的节能目标是到2020年将每万元 GDP(1990年不变价格)能耗降到 1.54吨标准煤,换算成2005年价格约为0.67吨标准煤,故以此数作为万元GDP能耗(指标1)的目标值。类似地可以导出指标 3、6、11、12、13、14、16、18、19、20、23、25、30的目标值,因篇幅所限,不再逐一说明。②对于国家中长期发展目标中没有规定、但有国际统计资料可供参考的指标,可参照国际上发展水平或发展阶段与我国相近的国家的平均水平确定目标值。如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其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增量资本-产出比(Incremental Capital-Output Ratio,即资本存量的增量与产出增量之比,是衡量宏观投资效率的指标)一般在3.5左右,故将增量资本-产出比(指标5)的目标值定为3.5。类似地可以确定指标 9、21、22、24、26、28 的目标值。③有些缺乏国际资料的指标可以根据国内各地区的先进水平并结合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确定目标值。如近几年我国的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资源消耗量约为130-160立方米,但目前国内有九个省、市的该项指标值已低于70立方米/万元,其他地区经过努力也完全可以达到这一水平,故将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资源消耗 (指标4)的目标值定为不高于70立方米/万元。类似地可以确定指标 7、8、10、15、17、27、29 的目标值。④对于存在阶段性上升趋势的某些消耗或排放指标,可以将实现消耗或排放强度的零增长作为控制目标。如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单位GDP电耗(指标2)在一定时期内有上升趋势,但人们节能意识的增强和节能措施的作用又会遏制电耗上升趋势,使之由升转降。故将指标2的目标值定为基期(2005年)的水平。各项评价指标的目标值见表2。

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评价监测是多维度、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与监测,需要确定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以便进行指标合成,得出综合评价值。目前国际上一些著名的综合评价项目多采取简单算术平均(相当于所有指标的权重均相等)的方式进行指标的综合,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发布的人文发展指数(HDI)、欧盟每年发布的欧洲创新记分牌(EIS)等皆是如此[4-5];而国内的研究大都采用不等权方式进行指标的加权综合,而且指标的权重系数往往相差数倍乃至数十倍。一个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不应相差过于悬殊,否则将导致评价结果被少数权重较大的指标所决定,而众多权重小的指标基本上不起作用。不适当的加权综合比等权综合更加不合理。我们采用了在等权基础上局部调整的方式进行指标赋权。首先,由于分属不同模块的指标属性不同,不易直接比较其相对重要性,可以按照不确定型决策的等可能性准则,假设所有指标的权重相等,均为1/n(n为全部指标数目)。若第i个模块中指标的数目为ni,则第i个模块的权重为ni/n。由此可得出指标体系中4个模块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33、0.17、0.23、0.27。其次,由于同一模块内的一组指标的属性相近,其相对重要性较易判断,故可在等权基础上按重要性差别进行权重调整。譬如在模块1(资源利用效率)中共有10项指标,先将模块内所有指标权重设为相等(均为 1/10),然后考察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其中万元GDP能耗(指标 1)是该模块中综合性最强的指标,故将其权重上调至 0.15;而公务员占就业人员的比重(指标10)的影响面相对较窄,故将其权重下调至0.05;其他指标重要性相近,故不予调整。用类似的方法可以确定其他模块中各项指标的权重,不再赘述。指标体系中各个模块和指标的权重如表2所示。所确定的指标权重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既承认指标的重要程度有差别,又不使权重差别过大,以促进各个领域的均衡发展。

2.4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与综合评价方法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各指标间往往存在不可公度性,必须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根据研究目的,我们采用指数法进行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即将指标的实际观测值与目标值进行对比来求得各项指标的评价值(个体指数)。

当某项指标经过指数法处理后的指数值大于100时,只取100作为该指标的评价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使个别指标的超常发展掩盖其他指标发展的不足[6]。经过指数法处理的指标评价值都化成了介于0~100间的纯数,满足了指标的可公度性要求,还可使不同时期评价监测结果具有可比性。

得出各项评价指标的个体指数值后,将各指标评价值按权数进行加权综合,就可以得到反映国家或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的各项分类指数及综合指数:

利用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指数和各项分类指数,可以进行全国及各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的评价监测。例如,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指数与分类指数结合起来分析,可以评价全国及各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实现程度以及过程的协调性;通过对不同时期指数值的对比分析,可以实现对全国及各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的跟踪监测。

3 全国及各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监测与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所有指标的原始数据都来自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公布的统计资料,其中2008年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R&D经费据数取自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发布的 《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和《200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其余数据均来源于2006—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此外,为了对全国及各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分析,必须保持不同年份指标数据的可比性,故凡是需要进行前后期比较的价值型指标均按基年(2005年)可比价格做了调整。

3.2 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进程监测结果与分析

应用上述指标体系和评价监测方法,我们以中央正式提出实施建设“两型”社会战略的2005年作为全国及各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监测的基年,对2005—2008年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进行了测算,其中2005年的测算情况见表2。测算结果显示,2005年全国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指数为54.7,资源利用效率指数等4个分类指数分别为58.8、49.6、54.3和53.1。上述数据表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起点不高,节能减排工作任重道远,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加强。

在中央提出实施建设“两型”社会战略后,经过各界的共同努力,全国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指数已从2005年的54.7提高至2008年的61.9,年均提高约2.4个指数点,各项分类指数在该期间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见图2),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工作已初见成效。如果今后仍保持这一增长趋势,到2020年全国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指数将达到90点左右。可见要全面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初始阶段的目标,今后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进一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步伐。

3.3 各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分析

全国内地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西藏除外)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的测算结果见表3。

可以看出,2005—2008年各地区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地区间的建设进程具有显著的不平衡性。从各地区综合指数排序情况看,虽然位次靠前的都是一些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市,但综合指数排序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序显然不尽相同。因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并非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是要以尽量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从综合指数增长幅度排序情况看,重庆、内蒙古、吉林、安徽、山西等中西部地区的省市均排入了前10位,说明只要思想重视、措施得力,中、西部地区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同样可以有所作为。

4 结论与建议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项重大艰巨的战略任务,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推动,并制定相应的统计、监测和考核办法来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监测指标体系能够反映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特征和循环经济的原则,通过对全国及各省市区2005—2008年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的实证分析表明该体系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从测算结果看,自中央提出实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战略以来,我国在资源节约与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国及各省市区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要实现预期目标还需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进程。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在构成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指数的各个分类指数中,资源利用效率指数的上升最为缓慢,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尽管我国近年来在节能、节水、节电等方面推出了许多政策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主要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并没有改变,过度投资、产能过剩导致的资源消耗和浪费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今后应将实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战略与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以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

第二,政府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转变发展方式中的作用十分关键。政府不但要建立和维护有利于节约资源的制度环境,还要在节约资源方面率先垂范,建设节约型政府。目前一些地方存在官员和行政事业人员比例偏高,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比重逐年上升,以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问题,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影响了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加快推进政府职能改革,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目前我国的统计核算制度尚不能完全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现有统计资料中尚缺乏一些重要的资源环境指标,如各地区的碳排放强度、新型能源比重、节能建筑比重等。因此应完善我国统计核算体系,强化资源环境方面的统计核算,以利于监督考核。

[1] 周宏春.节约型社会的工作重点和制度保障[J].中国水利,2007,(7):16-20.

[2]金碚.应将资源环境纳入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N].光明日报,2009-09-01.

[3]马凯.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1):13-15.

[4] 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9[EB/OL].http://hdr.undp.org/en/reports/global/hdr2009/,2009-10-05.

[5] UNU-MERIT.European Innovation Scoreboard 2008[EB/OL].http://www.proinno-europe.eu/metrics,2009-01-31.

[6]《中国现代化进程监测系统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进程监测系统研究[J].统计研究,2003,(5):3-14.

(责任编辑 胡琼静)

Process Monitoring&Analysis of Building Resource-saving Society of China

Li Tongning,Wang Lingli
(School of Management, Jinan University, Jinan 250022, China)

F062.1;C81

A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课题的资助(项目编号:B2006113)。

2010-01-12

李同宁(1957-),男,山东泰安人,工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

猜你喜欢
目标值节约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ML的迭代学习过程
节约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节约
节约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不同危险程度患者的降脂目标值——欧洲《血脂异常防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