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元办医格局形成无外乎有三种途径:1.公立医院转制;2.民营资本办医;3.外资医院。第一种途径不同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企业的转制,当时是整体推进现代企业制度,而这次公立医院改革,中央文件的表述是“积极稳妥地把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民营医疗机构”,改制的主体更多的是经营状况不理想的公立医院或厂矿医院,对改制的期望值不能等同于当年企业改制的效果。第二种途径是引入民营资本办医,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崛起得天独厚的政策氛围不同,当时作为民营经济竞争对手的国有企业经营状况普遍不佳,而今民营资本办医面对的是公立医疗机构一家独大的局面,并且许多公立医院经过多年的有效管理,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再加上民营资本办医还得面对工商税务等与公立医院有别的政策环境,难度可想而知。第三种途径是外资医院,无论从资本实力,还是吸引优秀人才的能力,外资办医都有优势。但有效管理一个新医院起码要有近二十年的积淀,绝不同于新办企业生产一种新产品。况且医院面对的主要是老弱病残人员,要吸引他们的“眼球”比年轻人难得多。
——江苏省人民医院医保办主任邱夕来认为,要想促成多元化办医格局,促进公立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协调发展,必须重新选择政策路径:不鼓励医院数量过多增长,允许好的公立医院转制或好的公立医院部分科室改制,就像当初企业核心部分与外部合资一样;推进民营与外资医院的强势互补,形成与现行公立医院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