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诱导药伍用麻黄素防治诱导期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2010-09-08 00:32金玉坤李云龙张涤非杨惠英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35期
关键词:咪唑低血压全麻

金玉坤,李云龙,张涤非,杨惠英,张 影

(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安徽太和 230001)

全身麻醉诱导期,由于静脉麻醉药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导致患者在全身麻醉(全麻)药静注后出现显著的低血压反应。为探讨诱导期用药的合理性,防治诱导期低血压,本研究观察在全麻诱导药的基础上伍用麻黄素对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2010年3月,选择本院收治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胃肠手术患者,男 31例,女 29例;年龄 20~59岁;体重50~70 kg,术前无呼吸系统疾病,心肺肾功能正常,无药物过敏史,24 h未服用对血流动力学有影响的药物,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全麻诱导组(对照组),常规全麻药配伍麻黄素组(配伍组)。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后用迈瑞T5多功能监护仪,监测ECG、HR、BP、SpO2,静脉穿刺建立输液通道。面罩给氧去氮,对照组诱导时静注地塞米松10 mg,咪唑安定0.03 mg/kg,芬太尼3 μg/kg,维库溴铵0.6 mg/kg,丙泊酚1.5 mg/kg后行气管插管;配伍组在上述诱导药基础上配伍麻黄素0.2 mg/kg。

1.3 监测指标及统计分析

对照组和配伍组均在全麻诱导期注药前及注药后3 min记录SpO2、HR、BP,观察用药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对于诱导前,对照组在诱导后3 min BP显著降低(P<0.001),但 HR 和 SpO2无明显改变(P>0.05),配伍组在诱导后3 min BP、HR和SpO2均无显著变化(P>0.05);相对于对照组诱导前,配伍组诱导前BP、HR和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诱导后3 min,配伍组诱导后3 min BP显著增加(P<0.001),而HR和SpO2无显著变化(P>0.05),见表 1。

表 1 围全麻诱导期 HR、BP、SpO2的变化(±s)

表 1 围全麻诱导期 HR、BP、SpO2的变化(±s)

与诱导前比较,*P<0.001,t=15.95;与对照组比较,#P<0.001,t=12.54

指标 对照组(n=30)诱导前 诱导后3 min配伍组(n=30)诱导前 诱导后3 min HR(/min)BP(mmHg)SpO2(%)82.6±12.6 130.5±10.7 97.3±1.4 76.0±9.2 80.8±13.3*98.3±1.3 80.7±8.8 122.1±8.7 98.2±1.3 80.4±9.8 115.0±6.8#98.1±1.1

3 讨论

全麻患者在全麻诱导期出现有临床意义的低血压的发生率相对较高,9%的患者在全麻诱导后0~10 min内经历严重的低血压,MAP下降超过40%。由于诱导期低血压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或死亡率增加[1],因此,减少或避免诱导期出现严重低血压称为目前临床工作的焦点。

丙泊酚是一种新型快速短效的静脉麻醉药,苏醒快速安全,持续输注无蓄积作用[2],主要通过增强GABAA受体介导的氯离子内流,降低细胞的兴奋性而发挥作用[3]。咪唑安定是苯二氮 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焦虑、抗痉挛、顺行性遗忘作用。芬太尼可减少致意识消失所需的丙泊酚或咪唑安定的用量,提示芬太尼可增强丙泊酚或咪唑安定对意识的抑制作用,而且两者复合应用时,在较高的BIS值下意识即可消失[4]。

全麻诱导时,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和肌肉松弛剂联合应用,优势互补,为全身麻醉诱导提供良好的麻醉深度和插管条件。但良好的镇静对血流动力学有一定的影响,咪唑安定、丙泊酚和芬太尼对循环系统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对年龄为18~80岁,体重45~81 kg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静注丙泊酚2.5 mg/kg,后2~4 min有68.2%的患者血压下降20%~30%[5]。文献报道芬太尼可引起心动过缓,与丙泊酚合用有明显的中枢性迷走兴奋作用,致使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咪唑安定对交感神经活动抑制较为显著,有向迷走神经优势方向转移的趋势。

麻黄素可直接兴奋α、β受体,使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可拮抗丙泊酚、芬太尼、咪唑安定对交感神经的抑制作用,且药效温和而持久,对全麻诱导药产生的循环系统抑制起到较好地预防性治疗作用。有研究用非创伤方法监测心排血量,证实了麻黄素可通过改变心排出量加快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6],也有研究用罗库溴铵复合麻黄素诱导,发现插管条件显著提高[7]。国内研究也证实麻黄素具有增加心排出量和肌肉血流量的作用,可缩短非去极化类肌松药的起效时间。

笔者的研究显示在全麻诱导期由于静脉麻醉诱导药复合应用对迷走神经的抑制而出现显著的低血压反应,配伍麻黄素后由于麻黄素兴奋α和β受体,有效地预防全身麻醉诱导期低血压的发生。总之,在全麻诱导药中伍用麻黄素,可预防性地消除全麻诱导药对循环系统的抑制作用,是较好地全麻诱导药的伍用方法。

[1]Reich DL,Hossain S,Krol M,et al.Predictors of hypotension after induction of general anesthesia[J].Anesth Analg,2005,101(33):622-628.

[2]王晋平,郭政.异丙酚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性内脏痛的镇静作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26(9):850-851.

[3]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3:481.

[4]宗江明,赵豫华,周丽萍,等.咪唑安定或丙泊酚伍用芬太尼对镇静深度和呼吸循环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1):13-16.

[5]黄世清,陈丽萍,李淑荣,等.咪唑安定与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2004,20(12):725-726.

[6]Ezri T,Szmuk P,warters R,et al.Changes in onset time of rocuronium in patients pretreated with ephedrine and esmolol:the role of cardiac output[J].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03,47:1067-1072.

[7]LeyKin Y,Pells T,Lucca M,et al.Effects of ephedrine on intubating conditions following priming with rocuromium[J].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05,49:792-797.

猜你喜欢
咪唑低血压全麻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申嗪霉素和咪唑菌酮复配对几种病害的室内毒力测定研究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对甲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18~F-硝基咪唑PET/CT评价大鼠C6胶质瘤放疗增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