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娟,吴晓平
(新疆军区机关医院儿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急性支气管炎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主要是由生物性或非生物性致病因素引起的支气管黏膜急性炎症。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病原多为病毒、细菌、支原体,此外过敏因素、免疫失调、营养不良也是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支气管炎也是肺炎的一种早期表现,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体健康。所以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适宜的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往临床上以口服或静脉点滴抗病毒药物及敏感抗生素等进行治疗,取得一定效果,而药物吸入疗法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发挥静脉或口服给药替代的作用。2009年10月~2010年6月本科采用药物雾化吸入疗法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7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1.1 病例选择 临床确诊为急性支气管炎。全部患儿均为发病后3 d入院,起病急,有发热、咳嗽、气促、憋喘,双肺可闻及中、粗湿啰音伴哮鸣音。X线检查:胸片显示正常或双肺纹理增粗,肺门阴影增重。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正常或偏高。
1.1.2 一般资料 根据以上标准选择156例患儿,其中,男92例,女 64例。1~2岁 21例,3~4岁 61例,5~6岁 44例,7~8岁22例,9~10岁8例。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B组给予退热、止咳、平喘、应用抗病毒药物、敏感抗生素治疗,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A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药物雾化吸入疗法。使用方法:先将口含器或面罩、喷雾器、氧气瓶依次连接好,再将盐酸氨溴索注射剂15 mg、地塞米松注射液2.5 mg、注射用水4 ml的混合液注入喷雾器(德国百瑞有限公司生产)内雾化吸入,吸入时患儿直立坐好或家长将患儿直立坐抱好,唇齿包紧口含器或将面罩罩住口鼻,缓慢吸气、呼气,氧气流速 2~4 L/min,每日 2次,每次 15 min,疗程7 d。治疗期间观察患儿的症状、体征缓解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
显效: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憋喘停止,肺部啰音消失。有效: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明显好转,肺部啰音减少。无效:病情改变不明显。
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用统计学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过程中症状和体征缓解情况(n)
从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症状体征还是病情恢复时间,A组均优于B组。
2.2 7 d后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 2。
表2 7 d后两组疗效比较(n)
急性支气管炎是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全球儿童死于呼吸道感染者每年约1 500万[2]243。由于小儿气管、支气管管腔相对狭窄,纤毛运动差,清除能力差,且黏膜下血管丰富,易因感染而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导致呼吸道黏液阻塞,进而使患儿通气与换气功能发生障碍而出现低氧血症,使患儿的机体代谢及多系统功能发生改变[2]248。此外小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也是易患支气管炎的因素之一。本科在常规退热、止咳平喘、抗感染的基础上加用药物吸入疗法取得良好疗效,证明该疗法是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选用的雾化器是以氧气为动力,将药物和水的混合液加压成雾粒或微粒悬浮于气体中,通过吸气直接将药物吸入呼吸道和肺中,达到治疗目的。雾化治疗中使用的盐酸氨溴索具有溶解分泌物和促进黏液排出,减少黏液滞留,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的作用[3]。而地塞米松属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可减少炎性渗出,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机体对内毒素的反应性,退热,改善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4]。而氧气可改善因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出现的低氧血症,提高PaO2,降低PaCO2,纠正缺氧。此外由于喷雾器独特的性能,其产生的雾量可满足肺部的潮气量,足够的药雾浓度可避免药物剂量的不足,其产生的药雾颗粒能达到小气管,雾流柔和,对呼吸道刺激少,起到了缓解气喘、湿化气道、促进排痰及抗感染的作用。本资料显示,A组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B组。
总之,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及地塞米松佐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好、副作用少、见效快、操作简便、患儿易于接受,值得普遍推广。
[1]康晓平.实用卫生统计学学习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69-71.
[2]王幕狄.儿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6.
[3]焦万田.新编简明药物手册[M].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2009:374.
[4]宫道华,吴升华.小儿感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