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桂凤
(东北财经大学 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5)
影响哈尔滨市青少年家庭体育的因素分析
毕桂凤
(东北财经大学 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5)
强健的身体来自长期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牢固的体育观念是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坚持体育锻炼的首要前提条件。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家庭、青少年自身、体育环境等影响哈尔滨市青少年家庭体育的因素。结果表明,家长的急功近利、教育观念、家庭体育氛围状况青少年锻炼的坚持性、体育能力、惰性,相关的体育环境是影响青少年家庭体育开展的主要问题。
青少年;家庭体育;影响因素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环境中,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参加竞争的首要保证。强健的身体来自长期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牢固的体育观念是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坚持体育锻炼的首要前提条件。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近年来学校体育改革的中心工作。学校体育工作者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做了许多工作。然而为什么大多数的学生经过十几年学校体育教育,却不能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呢?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影响哈尔滨市青少年家庭体育的主要因素,为哈尔滨市青少年家庭体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哈尔滨市青少年家庭体育。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通过中国知网和图书馆资源查阅,收集整理近年来关于家庭体育开展现状、青少年体质健康、家庭教育、体育态度与体育习惯等相关文献资料,掌握国内外青少年家庭体育的研究动态,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对象为哈尔滨市青少年学生(年龄范围12~18岁)和学生家长。发放问卷722份,回收683份,其中有效问卷681份,有效率为94.3%。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2003软件,对回收的问卷和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并将处理结果制成表格。
1.2.4 逻辑推理法 运用逻辑学原理对统计结果进行分类、分层论述,采用归纳、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体育、教育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得出结论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对哈尔滨市青少年家庭体育状况的调查结果和分析得出影响哈尔滨市青少年家庭体育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 家长的盲目“加压”行为 在学校教育实行“减负”的大好形势下,家长却给孩子“增负”。为孩子购辅导书、报各类补习班成了部分家长的重要任务。暑假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调整期,近2个月的假期调整正是每个学生放松身心、培养锻炼兴趣、增强体质的大好时机,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现在的暑假似乎成了学生的“第三学期”。各种文化补习班的广告铺天盖地(有市场才有经营者)。在哈尔滨市新华书店、黑大学府书店看到的情景是:教辅书前周围的家长和学生是最多的,有些家长甚至是拿着长长的书单,照单购买。 随机与几位购书家长的闲聊中可以感受到,家长对子女文化学习的过于关注和对体育活动的可有可无的态度。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的作业量已明显下降,但是,家长却不“配合”,额外增加孩子“补习”和“练习”,把孩子的课余时间用“文化学习”排的满满的。甚至,个别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刻意租一间“仅供学习”的封闭式房间,孩子只能是除了做题还是做题……。难怪一个中学生感叹到“现在的家长都疯了。其实学习应该是学校老师的事,家长主要是关注孩子的身体和健康啊”。
2.1.2 家长健康观念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根据调查,部分家长对健康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从而导致他们行为上的偏差,或认为“没有生病,身体挺好的,没有必要进行体育活动”;或为了孩子的健康,盲目相信营养保健品的作用(药物的短期效益明显),而忽视了体育活动健身的长效性,以及体育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良性刺激。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经常进行科学的锻炼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提高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及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且,能调剂情绪、改善心理,促进社会交往。有实验证明,人在运动时能产生一种脑腓肽物质,它可以刺激下丘脑,进而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再则,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在运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承受挫折的压力,可以提高情绪的适应性,有利于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挑战,提高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坚持长期适当的身体锻炼,能起到促进心理健康、预防身心疾病的良好效果。
2.1.3 家长缺乏“陪练”意识 图1表明,为了“陪孩子锻炼”而进行体育活动的父母分别只占了3.8%和6.7%。黄全愈《家庭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在美国某证券公司做高级主管的40多岁的美国父亲,为了能和孩子在足球上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迫使自己学习对他来说是一项全新的运动项目,并通过相关考试,获取社区足球教练员的上岗证。如果家长都能象这位父亲那样,为了孩子的体育兴趣和锻炼需要而放弃一些自己的兴趣,学习和了解一些相关的体育知识,多与孩子共同进行一些体育活动,相信青少年家庭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将会大有提高。
图1 父母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上图为母亲,下图为父亲)
2.2.1 缺乏锻炼的坚持性 青少年时期的思维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往往注意了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事物的另一方面,他们的体育行为带有一定的冲动性和草率性,缺乏锻炼的坚持性,他们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过于注重主观感受,以“好玩”为主,兴趣来了,可以活动1~2h,甚至连续几天大强度的活动,而一旦没兴趣时,可能就长时间不活动,体育行为带有明显的冲动性。说明大部分的青少年虽然能认识到体育的功能,但在具体的生活中往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体育行为,不能用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来满足身心的健康需要,不能正确地认识自身存在的健康问题,缺乏健康的生活习惯。统计中发现,在“每周参加体育活动次数”的选项中选择“不一定”的人数中,无论男女,高中组和初中组的人数是最高的,分别占37.1%、34.6%和38.7%、36.2%。在“你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的三项选择中(见表1),从高中到小学,男生以选择“开心好玩”的人数为最多,分别占40.6%、43.7%和49.2%,而高中和初中的女生则以“考试需要”为多数人的选项,分别占44.9%和43.1%。体育活动的“强身健体”效应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坚持才能显现而从大多数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来看,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短期效益性,不利于锻炼习惯的形成。如何将“盲目性”和“短期效益性”的人群过渡到以“强身健体”为活动目的的人群,建立长期而有规律的锻炼习惯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表1 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
2.2.2 缺乏相应的体育能力 大部分学生在学校体育过程中只注意“开心的玩”而忽视“科学的玩”,回家后就不知道“健康的玩”;缺乏相应的体育知识;锻炼的手段过于单一,不能因地制宜的选择锻炼内容和形式。在通过对个别中学的实地调查和访谈中了解到,有相当的学生不能根据个人的生活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锻炼手段和锻炼内容。在对“疲劳的自我感觉”、“运动量的控制”以及“准备活动的作用”等问题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体育健身相关知识的缺乏相当严重。人的能力影响人的情感反应,良好的能力,可以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好的体育能力,带来好的体育情感,从而养成好的活动习惯。
2.2.3 青少年自身的“惰性” 表2中,在选择“放学回家,除做作业外,你最经常做的事”时,从高中到小学,选择“体育活动”的学生是最少的。在有空余时间的情况下,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还是最少的,大部分学生选择的都是“坐着进行”的事。说明目前青少年自身的惰性影响了体育活动参加。这也正符合前面“怕苦怕累”是在不参加体育活动的6个原因中排在第3位的统计结果。
表2 每天放学回家,做完作业最经常做的事情
体育环境面向每一个社会成员,能深入到社会成员的各个生活层面,通过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及渗透的方式,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和生活方式。调查了解到,中观和微观的体育环境是影响青少年参加家庭体育活动的主要问题。
2.3.1 宏观体育环境问题 青少年家庭生活周围的体育环境还不尽如人意,社区周围的体育设施还不能满足青少年体育活动的要求。就近、方便是体育活动参加者对活动场地的基本要求。尽管有公园和小区空地,但去这些场所锻炼的主要以中老年为主,对那些喜欢球类活动的青少年则“无处可去”,因为这类项目需要一定的场地范围和同伴。根据哈尔滨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报告,在总数4 226个体育场馆中,不对外开放的场地是2 267个,占到总数的53.6%。虽然体育场地明显增多,体育场馆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但适合群众健身运动、免费开放的场地越来越少了。非标准场地的严重匮乏是影响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参加暑期篮球培训的学生也表示,“可以免费在室内篮球场打球”也是他们报名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在对问卷“近半年来,你所属社区举办的体育竞赛活动”的回答统计显示,举办两次以上体育竞赛活动的社区没有一个,27.6%的社区举办过一次,高达72.4%的社区没有举办过体育竞赛活动。这些现象说明,中观体育环境有待进一步提高。
2.3.2 微观体育环境的问题 家庭内部的体育氛围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青少年家庭体育活动的开展。家长的健身意识、体育态度及体育习惯都会影响青少年家庭体育活动的热情。在“近一个月,你与父母共同进行体育活动情况”的回答中,3次以上的仅占19.3%,1~2次占32.7%,而有52.0%的学生没有和父母共同进行体育活动。通过与部分学生和家长的访谈得知,家长很少或几乎没有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体育情况;而一旦取消中考的体育考试,坚持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父母只占15.7%,让孩子减少体育活动或限制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父母占到了37.2%和36.5%。并据了解,目前,主动为孩子购买体育器材、体育类杂志的父母很少,即便拥有家庭健身器的家庭,家长也很少鼓励孩子进行练习。家庭内部的这种氛围,对孩子健身习惯的养成将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青少年家庭体育活动的开展。
(1)家长的急功近利、教育观念、家庭体育氛围状况,青少年锻炼的坚持性、体育能力、惰性,相关的体育环境是影响青少年家庭体育开展的主要问题。
(2)家长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家庭教育的偏颇——忽视体育教育,不能从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有意识地把体育活动作为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培养孩子体育运动习惯在相当一些家庭中成为教育的“盲点”。
(1)建立家庭规章制度,克服孩子的“惰性”,养成锻炼的习惯。家长应该根据家庭成员工作和学习的特点,和孩子共同协商,建立一定的家庭规章制度,把体育活动内容作为一种生活中的“必须内容”来进行,长期坚持,养成习惯。
(2)创建家庭体育氛围。作为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创设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通过家庭体育环境的暗示、家长体育态度的感染和认同,如满足孩子的体育要求,购买相应的体育器材、体育书报,经常陪同孩子观看体育节目、进行户外体育活动等行为,为青少年家庭体育的开展建立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
(3)加强家长的体育知识。家长应该主动从多方面学习体育知识,充分认识体育的生物功能和社会功能,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科学养育子女,为子女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4)完善社区体育环境。加强社区体育环境的建设,利用社区周围的空地,开发体育资源,经常性地举办社区内或社区之间的家庭体育活动或家庭体育竞赛,利用墙报宣传体育健身知识等多途径来完善社区体育环境,促进青少年家庭体育的开展。
[1]我国修法保证未成年人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EB/OL]http://news.cctv.com/society, 2006-08-23.
[2]青少年体质下降堪忧委员提案抨击一卷定终身[EB/OL]http://news.sina.com.cn.
[3]六个细节损害学生健康[N],钱江晚报,2005-05-23 (第四版).
[4]体育——不该成为家庭教育的“盲点”[EB/ OL]http://www.tianshannet.com.cn.
[5]王则珊.家庭保健体育实用手册[M].北京:海潮出版社, 1990: 89.
[6]金崎良三,刘德佩译.家庭对日本高中生参与体育的影响[J].福建体育科技, 1994, (13) : 75-81.
[7]Mota.J.Parents`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s and children`s physical activity[J]. Journal of Human Movement Studies, 2002: 89-100.
[8]黄全愈.家庭教育在家庭[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1: 147.
Research on Inf l uencing Factors of Adolescents Family Physical Education in Harbin
BI Gui-fe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116025, Liaoning China)
Strong and healthy body comes from persistent physical training. Firm concept of physical educatio is the premise for the student to form the good exercise habit and insist on physical training. At present, the physica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always emphasizes. The research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s, interview, questionnair survey, and mathemat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rents desiring for quick return, educational concept atmosphere of family education, persistence of physical training, physical ability, inertia, relevant physic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are the main problem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family physical education of the adolescents.
Adolescents; Family physical educ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G812.45
A Article ID: 1008-2808(2010)04-0019-04
book=2010,ebook=88
G812.45
A
1008-2808(2010)04-0019-04
2010-03-29;
2010-06-08
毕桂凤(1964-),女,教授,本科,研究方向为高校体育教育。